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北归鸿 > 第17章 收复失地

第17章 收复失地

吾古孙察通与谷截明在受降上可谓是一丘之貉,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回信要求凌归客提供一份投名状。

凌归客只好把这个烫手山芋丢回给沈终夜,“大帅,这如何是好?”

沈终夜倒是不以为意,他轻描淡写地说,“你就推说近来管理森严,没法再制造混乱,但你费尽心机弄到了一封沈终夜的亲笔信,或许于他有所助益。”

凌归客大惊失色,“难道还真给他一封亲笔信不成?”

“怎么可能,”沈终夜笑道,“拿个空信封糊弄过去得了,到时候两军短兵相接,他也顾不得这许多。”

到了凌归客约定“投降”的当日,沈终夜计划在寿春城外设伏,黄昏之时他纠集全军,在摇曳的篝火透出的微光之中,沈终夜义愤填膺地说,

“弟兄们跟我杀回寿春,为死去的弟兄们与城郊的百姓报仇!阵前斩杀燕国主帅、大将、叛徒的都重重有赏,打下寿春城,我们还要为逝去的人们落葬,上面不让建忠义祠,我们就刻墓志铭,别人忘了他们,我们不能忘!”

“报仇!报仇!报仇!”一双双明亮的眸子被怒火点燃了,山呼海啸般的回音响彻寒夜。

“很好!”沈终夜朗声道,“斥候先行开道,我们兵分三路,一路远远地跟在凌归客后面,另外两路分别从东西包抄,合围接应的燕军,保护凌将军的安全,接下来只要抗住几波攻势,就可以等待援军到来,打开局面了。”

另一边,吾古孙察通并未取信凌归客的投诚书,他让谷截明点了一路人马去做接应,自己则带着大军埋伏在约定的地点周围。

金乌西沉,暮色迅速侵染了每一片土地,阴沉的天穹掩盖了地面上的一切暗流涌动,空气沉闷而凝滞,战火一触即发。

安军在黑暗中缓缓向前推进,四处游弋的轻骑一路无声地斩杀了不少燕军斥候,然而一切都没有逃过寿春城中翁听者的耳朵,在井中判断敌情的士兵,很快把敌袭的消息传达给了吾古孙察通,吾古孙察通果断下令,以阵前斩杀凌归客为第一要务,围杀安军。

燕军被吾古孙察通分成了两部分,一小部分在中心地带,目的是阵杀凌归客,大部分则在外围展开,以期包围安军。

凌归客骑着缴获的重骑,身着全副铠甲,一骑当先走在前面,到了原定“投敌”的地点,他大明大方地将那封空空如也的信封,作为“投名状”交给谷截明,谷截明刚接过投名状,就放声大喊,要将凌归客就地正法。

在沈终夜的指挥下,安军如激流一般从三个方向涌向谷截明所在的位置,严丝合缝地包围了谷截明周围的一小撮燕军,而这一点正中吾古孙察通下怀。他指挥燕军从外侧将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如此一来,安军包围了小部分燕军,燕军又将所有安军困在包围圈中。

凌归客手执一把淬了毒的朴刀,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刀刀挥向谷截明,谷截明虽有高手掩护,但狼狈闪躲之间,还是被劈中一刀,右臂见了血。白洵直伺机拨出一支小队,接应凌归客归队,杀红了眼的燕军哪肯让他全身而退,黑蝇一般的甲兵一涌而上,将凌归客团团围住。

沈终夜以身饲敌的布局,没有招致吾古孙察通丝毫的怀疑,燕军让重骑在冲在前面,试图打乱安军的阵型,安军则举起大盾,抵挡燕军的进攻。拉锯之下,防线还是被重骑撕开了数道口子,枪兵们举起钩镰枪对重骑发起抵抗,细密如织的箭矢飞向燕军,试图将重骑阻隔在外,可依然徒劳无功,很快重骑就切入安军后排,对弓兵进行了直接且毁灭性的打击,安军虽然及时变阵,仍是损失不小。

就在吾古孙察通认为大局已定之时,一支部队无声无息地靠近,悄然包围了酣战之中的燕军,局势一下反转过来,原本在包围圈中的安军与援军内外呼应,呈现合围之势。燕军包围不成反被包,吾古孙察通再无余力去管谷截明的死活,只顾着指挥燕军冲出包围,断尾求存。沈终夜岂肯轻易让他如愿,他一边加强了正面攻击,迫使敌方脱不开身,另一边又祭出数千轻骑对逃逸的残军进行追击,轻骑的高速与机动性令它在平原追击战中近乎无敌,不管燕军逃出多远,轻骑都能如鬼魅一般随行在后,再杀人于无形。一路穷谁猛赶,退无可退的燕军来到了淮水之畔,吾古孙察通坐上渡河的小船后便溜之大吉,被留下的残兵败将,只能望河兴叹。

这一战在援军的帮助下可谓战果丰硕,七万余燕军非死即降,谷截明也再次被生擒,然而战后军中却并非一派其乐融融,沈终夜调任在即,而这一别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沈终夜十五岁起便在淮西军中摸爬滚打,是林尺寒的嫡系和继任者,众人虽对他颇有微词,可他到底还算是“自己人”,接下朝廷委任的殿前司公事,可就成“外人”了。

将士们在喝庆功酒时,简单为沈终夜饯了行,所谓饯行,其实就是挨个敬酒,致力于将他灌醉,一个人再怎么海量也敌不过一群人,沈终夜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

他醒来的时候,床边多了几件礼物,一只锦囊,一壶好酒,一簇刀缨,锦囊不做他想,定是孟时旻所留,刀缨看着贵重了些,想必是白洵直送的,剩下那壶酒,自然就是凌归客的临别赠礼,可惜他向来身无长物,只好先欠着了。

此番燕军耗尽兵力大败而归,三年五载之内再也无力挥师南下,两国和议也就顺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

照理来说,应该由安国派使团出访燕国洽谈和议事宜。此番燕国也是给足了诚意,燕帝亲遣使团到访安国,专程商议和谈细则。

由于右相吴琛刚被贬谪,参与和议的朝臣便以主和派的何霖与枢密使徐咸同为首,共计十五人,韩世渝虽也在列,只是届时诸多重臣在侧,他的话语权恐怕不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天幕:皇帝聊天群

我喜欢的文 10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