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水湾,一栋外表极尽低调的临海别墅。
这里是顾家众多不为人知的产业之一,如今被顾允执临时启用,成为了他与沈知遥探索掌心烙印的“安全屋”。别墅内部是冷峻的现代极简风格,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夜色下墨黑的海面与远处港岛的璀璨灯河,光暗对比鲜明,一如他们此刻扑朔迷离的处境。
与顾家大宅的“战争室”不同,这里更像一个高科技实验室与舒适居所的混合体。但在今晚,它的核心功能是——试验场。
“根据《墟海图志》残卷的暗示,以及我们自身在事件发生时的感受,‘蚀刻’并非单纯的物理标记,它更接近于一种……能量签名,或者说,精神层面的接口。”沈知遥站在客厅开阔处,声音清晰而冷静。她已换下旗袍,穿着一身素雅的棉麻便装,长发松松挽起,少了几分昨夜的惊心动魄,多了几分研学者般的专注。
她摊开自己的左手,掌心那枚琉璃烙印在室内均匀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内敛的微光。“古籍中提到‘神与印合,可窥墟影’。我认为,这并非比喻,而是一种操作指南。‘神’,指的可能是我们的注意力,或者说……精神力。”
顾允执站在她对面的三步之外,闻言,眉峰微挑。他习惯性地用指节轻轻敲击着身旁的金属桌面,发出规律而清脆的声响,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标志性动作。
“精神力,一个无法被现有仪器直接量化测量的变量。”他的语气带着科学家固有的审慎,“但能量辐射是可测量的。在拍卖会现场,烙印形成瞬间,我们监测到的能量峰值超过了背景辐射一千四百倍。假设这种能量与我们的神经系统存在某种耦合机制……”
他走到一旁的操作台,上面连接着几台便携式的生物电监测设备。“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受控实验。尝试主动引导你的‘注意力’集中于烙印,同时,我会监测你的脑电波(EEG)、皮肤电反应(GSR)以及烙印本身的能量波动。我们需要基准值,需要观察相关性,需要找出触发条件……”
“允执,”沈知遥轻声打断他,她的眼中带着一丝无奈,却又有一丝了然的微笑,“有些门,或许不是用数据钥匙打开的。它需要的,可能只是一次纯粹的‘意图’。”
她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将周遭的一切杂音,包括顾允执那严谨的推论,都缓缓排除在外。她的世界,在那一刻,只剩下掌心那一点微热的源头。
顾允执停止了敲击,目光锐利地锁定在监测屏幕和沈知遥身上。他的理性告诉他,这近乎巫术,但昨夜发生的一切,早已将他的认知框架击得粉碎。他现在更像一个观察者,观察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
起初,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平稳,没有任何异常。
沈知遥的眉头微微蹙起,她的全部心神都沉入那片琉璃色的螺旋之中。她不再试图去“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她想象自己的意识像一滴水,融入那流转的纹路;想象自己的呼吸,与那微光的明暗同步。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
突然,顾允执的瞳孔微微收缩。
监测屏幕上,代表沈知遥阿尔法脑波的曲线开始出现一种奇特的、同步化的增强,频率稳定在了一个远超正常冥想状态的峰值。同时,她掌心的烙印,那微光以肉眼可见的幅度明亮了一丝,而便携式光谱仪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微弱、但从未被记录过的能量辐射谱线!
更让他心中一震的是,几乎在沈知遥掌心烙印产生变化的同一瞬间,他插在口袋里的右手,那枚与之对称的烙印,也传来一阵清晰无误的、如同琴弦被拨动般的灼热感!不是疼痛,而是一种……呼应。
沈知遥依旧闭着眼,但她的呼吸略微急促起来,仿佛在承受某种无形的压力。她低语,声音带着一丝缥缈:“我……感觉到了……线条……很多发光的线条……在黑暗中延伸……”
她描述的,绝非眼前真实的景象。
顾允执立刻意识到什么,他猛地看向房间角落的一个装饰性雕塑——那是他之前随意放置的一个黄铜制成的、结构复杂的克莱因瓶仿制品。在沈知遥话语落下的瞬间,他凭借超越常人的空间想象力,“感觉”到那雕塑周围的空间,似乎产生了一丝微不可查的、违背欧几里得几何的“褶皱感”。这种感觉转瞬即逝,无法用仪器捕捉,却真实地触动了他的直觉。
他不再犹豫。也闭上了眼睛,尝试摒弃所有先入为主的逻辑模型,将全部意识投向自己掌心的烙印。
这对他而言,比解开一道黎曼猜想还要困难。他的大脑天生就是为解构与量化而生,此刻却要他去“感受”、去“融入”。他仿佛在对抗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能。
然而,当他的意识真正触碰到那枚烙印时,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不再是灼热,而是一种冰凉的“连接感”。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桥梁,在他与沈知遥之间瞬间架设完成。他“看”不到她,却能清晰地“感知”到她的存在,像一个温暖而清晰的光源,在意识的黑暗背景中稳定地闪耀。他甚至能模糊地捕捉到她此刻的情绪——专注、探索,以及一丝接触到未知的轻微紧张。
与此同时,他感觉自己仿佛多了一个感官。一种超越视觉的、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他能“感觉”到身后墙壁的坚实“密度”,能“感觉”到窗外广阔空间的“空洞”,甚至能“感觉”到脚下地板与大地连接的“脉络”。这个世界,在他脑中不再仅仅是三维坐标和数据,而是覆盖上了一层淡淡的、由“空间属性”构成的辉光。
“允执……”沈知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惊奇,“你……你也进来了?”
她感知到了他的“存在”加入了这片共享的意识领域。
顾允执没有睁眼,只是在意识的层面,尝试着传递出一个简单的信息——一个由坐标点构成的、代表“安全”的等边三角形。
他“看到”沈知遥那个意识光点,轻微地、欢快地波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
这种链接极其脆弱,如同风中残烛。仅仅维持了不到十秒,那种奇妙的连接感便开始迅速衰减,空间的“辉光”感知也黯淡下去。两人几乎同时从那种状态中脱离出来,睁开了眼睛。
监测屏幕上,所有的异常数据也同步恢复了基线水平。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两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以及窗外隐隐传来的海浪声。
沈知遥的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眼神明亮得惊人,那是一种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兴奋与震撼。“你感觉到了吗?那个……桥梁?还有,这个世界……它不一样了!”
顾允执没有立刻回答。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掌心,烙印恢复了之前的微光状态,仿佛一切只是幻觉。但他知道,不是。那种意识的直接触碰,那种空间的额外感知,是任何虚拟现实技术都无法模拟的真实。
他走到操作台前,快速调取并回放刚才记录的所有数据。脑电波同步峰值的精确时间戳、能量辐射的频谱特征、以及两者之间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毫秒级关联……
“不是幻觉。”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被颠覆后的沙哑,“我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基于烙印的、非经典的量子纠缠态?或者是某种基于意识的空间拓扑链接?现有理论无法完美解释。”
他抬起头,看向沈知遥,那双总是充满理性分析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某种被称为“惊叹”的情绪。“但是,它发生了。这种‘共鸣’,是真实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常规五感的沟通方式,以及一种对空间结构的初步感知能力。”
沈知遥走到他身边,看着屏幕上那些她不完全理解,却印证了她感受的数据曲线,轻声道:“看来,沈家的古籍,和顾家的数据,指向的是同一个真相的不同侧面。”
就在这时,顾允执的私人加密通讯器发出了急促的震动。他看了一眼号码,是顾允衡。
他按下接听,还没来得及开口,顾允衡压抑着怒火的声音便劈头盖脸地传来:
“顾允执!你是不是动用了‘深蓝’项目组的最高算力权限,去分析什么莫须有的‘全球空间异常点’?!你知不知道这个项目关系到集团未来三年的核心布局!父亲允许你调查,不是让你拿着家族的根基去验证你的科幻臆想!”
顾允执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那片繁华而陌生的灯海,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哥,我分析的,不是臆想。是正在逼近我们的现实。如果你认为集团的股价比弄清楚我们可能会面对什么更重要,那我们的分歧,就不只是权限问题了。”
他没有等顾允衡回应,直接结束了通话。
房间内再次陷入寂静,但这一次,气氛却截然不同。刚刚因为“共鸣”而产生的奇妙连接与微弱喜悦,被现实冰冷的壁垒瞬间冲散。
沈知遥看着他紧绷的侧影,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那种孤军奋战般的冷硬。她沉默地走上前,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将自己那只带有烙印的手,轻轻覆盖在他依旧紧握着通讯器、指节发白的手上。
掌心相对,烙印与烙印贴合。
没有刚才意识链接时的玄妙感应,但那真实的、温热的肌肤相触,却仿佛传递着一种无声的力量。
顾允执身体微微一僵,随即缓缓放松下来。他转过头,对上她清澈而坚定的目光。
“看来,”沈知遥的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柔韧与力量,“我们这条船,刚试了试水,风浪就来了。”
顾允执反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两个来自不同世界、背负不同宿命的灵魂,在这片被迷雾笼罩的未知海域,因为掌心的烙印,真正地、紧紧地站在了一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