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金粉琉璃夜 > 第47章 磐石初动

第47章 磐石初动

第一节:协议启动

“磐石协议”的启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尽管表面波澜不惊,但顾氏财团这台精密运转的庞大机器内部,数个极少启动的隐秘模块已开始全功率运行。

顾允衡坐镇半岛酒店的临时指挥中心,这里已被改造成一个集成了最先进通讯、数据处理和安防系统的堡垒。他面前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数据流如同银河般奔涌,分成了数个关键区域:

区域一:资源监控。显示着顾氏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流动资产正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向数个新设立的、经过多层离岸架构伪装的基金会和控股公司转移。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任何可能的“特殊采购”、“安全服务”以及“信息收集”,其规模足以支撑一场小规模战争。

区域二:安全网络。一张全球地图上,数十个代表顾氏直属或关联安保团队的光点被重新激活或调整部署,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力量,正以商务考察、技术支持等名义,秘密向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杭城周边集结。一支隶属于“影卫”的、规模未知的精干小队,已确认动身,其目的地被严格加密。

区域三:情报筛网。周明领导的团队正按照顾允衡的指令,利用顾氏庞大的商业网络和人脉,对所有与“衔尾蛇”、近期文物异常、以及任何涉及“超常现象”的信息进行地毯式筛查和交叉验证。大量看似无关的商业数据、物流信息、甚至公开的学术论文,都被纳入分析范围,试图从海量信息中捕捉那个神秘组织的蛛丝马迹。

“衡总,”周明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冷静中带着一丝兴奋,“我们通过交叉比对全球艺术品拍卖记录、特定工业原材料采购清单以及几家尖端生物实验室的异常资金流动,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模式。一个注册在列支敦士登的‘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近五年来持续收购与世界各地‘蛇崇拜’文化相关的文物,其资金链的源头,与我们在香港和西藏事件中追踪到的模糊资本存在重叠。该基金会的一名挂名理事,曾多次出入瑞士一家名为‘奥比斯’的私人疗养中心,而该中心……以接纳患有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富豪闻名,但其真正的股东背景成谜。”

“奥比斯……衔尾蛇……”顾允衡默念着这两个名字,将它们与父亲提到的“影卫”行动关联起来。“继续深挖这个基金会和疗养中心,但动作要轻,像拂去灰尘一样,不要惊动他们。”

“明白。”

与此同时,顾允衡开始执行他计划中的关键一步——建立一个与允执沟通的安全桥梁。他不能使用任何已知的、可能被监控的电子渠道。他想到了沈知遥,以及她背后那个底蕴深厚的沈家。或许,最古老的方式,在某些时候,比最先进的技术更可靠。

他通过一个绝对隐秘的中间人,向正在参与“文物异常调查专家组”工作的沈望舒教授,传递了一条经过复杂加密、伪装成一份关于某件海外回流文物鉴定咨询的信息。信息本身看似寻常,但其传递方式、时间节点以及使用的特定古典文献引用,构成了只有沈望舒和沈知遥才能理解的暗语,指向了一个位于西湖孤山、人迹罕至的明代古亭——“净慈亭”,以及一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窗口。

---

第二节:亭中暗语

茶山安全屋内,沈知遥在父亲辗转传递来的信息解密后,陷入了沉思。顾允衡选择这种方式,其谨慎程度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净慈亭……明日酉时三刻……”她将信息告知顾允执,“大哥想见面,但不能是直接的。他可能找到了某种……相对安全的信息传递方式,或者有极其重要的情报必须当面交代。”

顾允执调出净慈亭周边的三维地图和实时监控数据。那里环境清幽,视野相对开阔,不利于埋伏,但也缺乏快速撤离的路径。“风险很高。衔尾蛇可能监视着大哥,也可能预判我们会尝试联系。”

“但我们必须去。”沈知遥眼神坚定,“大哥启动‘磐石协议’,意味着父亲已经知情,整个顾家都已被卷入。我们需要知道外界的局势,也需要让大哥知道我们的情况和需求。而且……我相信父亲的‘影卫’应该已经就位,会提供必要的掩护。”

经过周密的风险评估和预案推演,两人决定冒险一行。

次日傍晚,夕阳将西湖染成金红色,净慈亭掩映在古木丛中,显得格外幽静。顾允执和沈知遥做了充分的伪装,如同普通游客般,在预定时间前悄然抵达亭中。沈知遥手中拿着一卷仿古画册,顾允执则看似随意地把玩着一枚特殊的古钱币——那是顾允衡早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内部嵌有微型信号器。

几乎在同时,一个穿着普通、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的清洁工,推着清洁车慢悠悠地经过亭外。在擦身而过的瞬间,一枚细小的、如同石子般的物体从清洁工手中滑落,精准地滚到沈知遥脚边。

清洁工没有任何停留,推着车继续前行,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沈知遥不动声色地捡起那枚“石子”,触手冰凉,竟是一块经过精心打磨、内部似乎有微光流转的黑色玉石。玉石入手瞬间,一股微弱但清晰的信息流,直接涌入她的意识——并非语言,而是一系列高度压缩的图像、坐标和符号:

·一张覆盖杭城及周边区域的能量热点动态图,清晰地标出了茶山安全屋作为强辐射源,以及周边数个正在被吸引过来的、不稳定的弱能量源(对应异常文物)。

·一串复杂的金融交易代码和几个离岸公司名称(对应“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及关联账户)。

·一个位于浙西山区的、废弃多年的三线化工厂的精确坐标,旁边标注着一个猩红的“?”和极危险的能量警告标志。

·最后,是一段简短的意念信息:「石为信,可单向预警。坐标可疑,慎查。资源已备,按需取用。保重。」

信息传递完毕,黑色玉石的光芒黯淡下去,恢复了普通石头的模样。

整个过程不到十秒。没有言语交流,没有直接接触,一次绝密的信息传递已然完成。

“是‘影卫’的人。”顾允执低声道,他能感觉到刚才那个清洁工身上收敛到极致的、如同磐石般沉稳的气息。“大哥给了我们一个预警器,一个可疑地点,还有……调动资源的权限。”

那块黑色玉石,显然是一种他们尚未理解的通讯媒介,可能与那些异常文物同源,但被“影卫”以特殊手段控制和使用。

返回安全屋的路上,两人心情沉重而复杂。顾允衡传递来的信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能量共振确实在暴露他们的位置。而那个位于浙西山区的废弃化工厂坐标,则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

“那个化工厂……‘衔尾蛇’为什么要标记它?是陷阱,还是他们的一个据点?”沈知遥沉吟道。

“无论是哪种,都必须去查探。”顾允执调出关于那个化工厂的所有公开和非公开资料,“建于六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废弃,官方记录是污染严重、搬迁。但有一些零星的都市传说,提到那里后期进行过一些不对外公开的‘特殊材料’研究,后来因为‘重大事故’彻底封闭。”

危险,但也可能藏着关于“衔尾蛇”目的的关键线索。

---

第三节:文脉寻踪

就在顾允执和沈知遥筹划对废弃化工厂进行侦察的同时,沈望舒与林墨然领导的“文物异常现象专项调查专家组”的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博物院一间被临时征用、设置了多重屏蔽的实验室里,专家组对几件能量异常反应最强烈的文物进行了联合“会诊”。除了常规的科学仪器检测,沈望舒尝试从古典文献和地方志中寻找线索,而林墨然则运用她独特的、对古物能量场的感知能力,进行“灵性”层面的探查。

“看这里,”沈望舒指着投影幕布上放大的一幅唐代绢本《江帆楼阁图》的局部,画面上山石皴擦的笔触间,隐约有一些非画意的、极淡的暗红色丝线状痕迹,“这些痕迹的能量频谱,与之前那卷宋代地方志上出现的,以及允衡传递来的信息中提到的‘侵蚀’特征,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而且,你们注意看这些丝线的走向……”

他切换画面,展示出一张根据多地异常文物上提取的暗红色纹路拼合、计算后得到的复合能量流向图。

“它们不是杂乱的!”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博士惊呼,“这些能量流……它们似乎在遵循一个庞大的、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拓扑结构!看这些节点……”

林墨然闭目凝神,双手虚按在一件出现异常裂纹的商周玉琮上,她的意识仿佛沉入了千年时光的长河。她感受到的不再是单一的怨念或焦躁,而是一种更宏大、更古老的……悲鸣与抗拒。

“它们在……哭泣。”林墨然睁开眼,眼中带着震撼与悲悯,“不是器物本身,而是烙印在它们上面的,属于这片土地的古老‘记忆’和‘规则’,正在被一种外来的、冰冷的‘秩序’强行覆盖、抹除。这种侵蚀……目标不仅仅是文物,而是文物所承载的,我们文明的‘底层代码’!”

这个结论让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如果林墨然的感知是正确的,那么这场危机就不再是简单的文物损坏,而是关乎文明存续的根基之战!

沈望舒立刻将这一发现与历史记载进行对照。“江南之地,自古文脉昌盛,但也历经多次劫难。地方志中常有‘地脉震动’、‘文气衰减’的记载,往往伴随着王朝更迭或大规模战乱。难道……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天道循环’、‘气数已尽’,其背后也有类似的力量在作用?而‘衔尾蛇’组织,就是在试图主动引发、或者利用这种‘覆盖’过程?”

他迅速翻查与那个废弃化工厂区域相关的地方史料。果然,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志杂录中,零星记载着那片山区曾有一个供奉“蛇神”的小型村落,村民擅长一些诡异的巫术,后来因一场不明原因的大火整个村落消失无踪。而化工厂建立初期,也传闻挖到过古墓和祭祀坑,出土过一些形制诡异的蛇形玉器,但记录语焉不详。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了浙西那个被标记为危险的坐标。

林墨然将专家组的最新发现,尤其是关于“文明底层代码遭受侵蚀”的推论,通过沈家的特殊渠道,传递给了女儿。同时,她也凭借艺术家的直觉,对那块顾允衡传来的黑色玉石进行了感知。

“这块石头……很奇特。它内部蕴含着一种非常古老、非常纯粹的‘静默’与‘守护’的力量,与天铁的‘破邪’、玉璧的‘安灵’都不同。它更像是一个……锚点,或者屏障。”她对沈知遥传递信息道,“也许,它可以用来暂时隔绝或者稳定那些异常文物产生的能量共振,为你们争取时间。”

新的武器,新的线索,更大的危机。棋盘上的棋子正在加速移动,而决战的阴影,已悄然迫近浙西的群山。

林墨然关于黑色玉石是“锚点”或“屏障”的感知,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顾允执立刻着手测试其特性。在高度屏蔽的实验室内,他将玉石靠近一件能量波动极其不稳定的、出现异常锈蚀的西周青铜碎片。果然,当玉石进入一定范围,那碎片上躁动的、仿佛随时要破体而出的暗红色能量流,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抚平,波动幅度显著降低,虽然未能根除,但确实被暂时“稳定”了下来。

“有效!”沈知遥眼中闪过希望的光芒,“这意味着我们至少有了一个临时应对周边文物异常共振的方法,可以减缓我们位置暴露的速度,也为可能的行动争取窗口期。”

顾允执则想得更远:“如果这种‘静默守护’力量可以放大,或者找到其运作原理,或许能开发出更有效的防御手段,甚至……反击武器。”他将玉石的能量频谱录入数据库,与天铁、玉璧以及溶洞能量场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试图解析这种“守护”规则的构成。

与此同时,浙西那座废弃化工厂的阴影,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顾允衡传递来的信息中那个猩红的“?”和危险警告,不断在两人脑海中回响。

“必须去。”顾允执做出了最终决定,语气不容置疑,“无论是陷阱还是据点,那里都必然藏着关键信息。坐以待毙,只会让共振效应持续吸引更多麻烦,最终彻底暴露。主动出击,查明情况,甚至伺机破坏,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沈知遥点头赞同,她深知其中的风险,但也明白这是打破僵局的必要一步。“我们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那里地形复杂,废弃多年,内部情况未知,而且很可能有‘衔尾蛇’的重兵把守或设置了致命陷阱。”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顾允执利用顾允衡授权调动的资源,获取了那个化工厂最详细的建筑蓝图(尽管是几十年前的)、卫星遥感图以及周边地形数据。他设计了数条潜入和撤离路线,规划了多个应急集合点。同时,他利用安全屋内的先进设备,对现有装备进行了升级和特制:加强了个人防护服的抗能量冲击能力,改进了通讯设备以对抗强干扰,还准备了多种型号的侦查无人机和反制装置。

沈知遥则专注于熟悉和引导几件“古物”的力量。天铁的“破邪”与“指引”,玉璧的“安灵”与“预警”,以及新得到的黑色玉石的“静默守护”。她尝试在不同情境下调动它们的力量,感受其消耗与极限。她意识到,这些古物更像是拥有特定“规则”权限的工具,需要正确的“意念”和“情境”来驱动,而非简单的能量输出。这更像是一场基于“规则理解”的战斗,而非纯粹的力量比拼。

她还抽时间,通过母亲的关系,查阅了专家组收集到的、所有与那片山区古老“蛇神”村落相关的零碎记载和民间传说,试图从中找到可能与化工厂内部情况相关的蛛丝马迹。

出发前夜,顾允执将一枚经过特殊处理的、蕴含着黑色玉石部分“静默”力量的符牌交给沈知遥。“贴身戴好,关键时刻,它或许能帮你抵御一次强烈的精神侵蚀或能量冲击。”

沈知遥接过符牌,触手温凉,她能感受到其中沉稳的守护之力。“你也是。”她将一枚自己精心雕琢、注入了玉璧“安灵”气息的翡翠平安扣,放入顾允执的贴身口袋,“愿文脉之气,护你周全。”

没有更多的言语,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坚定与信任。他们是彼此最可靠的战友,是撕裂这沉重黑暗的唯一倚仗。

次日,凌晨四点,天色未明。一辆经过彻底改装、外表普通的越野车悄然驶出茶山安全屋,融入黎明前的黑暗中,向着浙西群山的深处,向着那个标记着危险与未知的坐标,疾驰而去。

车窗外,城市的灯火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剪影,如同蛰伏的巨兽。车内的气氛凝重而专注,顾允执冷静地驾驶着车辆,规避着主要道路的监控,沈知遥则持续感应着手中天铁的状态,以及周边能量的细微变化。

他们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可能是“衔尾蛇”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也可能是远超他们想象的、更加诡异莫测的超自然险境。但无论如何,这一步,他们必须踏出。

命运的齿轮,正伴随着引擎的低吼,向着浙西的群山深处,不可逆转地转动。而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暗战,即将在那片被遗忘的废墟中,拉开更加惨烈的序幕。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