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屑飞落,正坠在肩头……
金屑沾身,光辉爆闪,一声厉喝随之而来:
“站住!”
程柯不紧不慢地将猫儿放进了驮篓中,转身看向了追来的人。
江叙手持金鼎飞身落地,十来个猎手随后赶到,迅速将程柯包围。
程柯看着江叙,不觉露了几分笑意,“做什么?”
江叙蹙着眉头,冷眼扫了扫四周,问道:“可看见一只橘色的猫儿?”
“这么多人就抓一只猫?”程柯反问。
王连一听便倒竖了眉毛,怒喝道:“放肆!羽猎营办事岂容你置喙?!”他说着,对江叙行了一礼,“侯爷莫要跟他废话,一搜便知!”
程柯也没反抗,反倒从灰驴旁退开了几步,一副任由搜查的样子。王连直觉古怪,阴沉着表情走过去,一把掀开驮篓的罩布,只看了一眼,脸色骤变:里头放着一堆零碎的骨头。最上面的,正是具猫骨。
“羽猎营天南海北捕猎珍兽,皮毛骨血想来也见过不少,怎还被兽骨吓着了?”程柯双手环胸,笑吟吟地打趣。
王连斜了他一眼,走回江叙身旁,道:“此人形迹可疑,还是带回驿馆审讯盘问为好。”
见江叙点了头,一众猎手正要动手。却听有人呼喊着往这边来,细看时,是镇守带着官差,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镇守也上了年纪,喘着气行礼招呼,待看见程柯,他有些疑惑:“你怎么在这儿?见了侯爷还不行礼?”
江叙冷着脸,“你认得此人?”
“认得。他是附近山里的采药人,每月都来镇里赶集,常替百姓看病,接骨正体可有一手……”镇守说着,径自打住,将话锋一转,“此事容下官稍后细禀。下官此来,是有要事。”
“说。”
镇守看看众人,又看看程柯,索性直说:“方才云外阁来人,说他们的一支商队在镇外失了踪,云外阁的大小姐也在其中。听闻太羽宫在镇上,便想找侯爷讨个情。侯爷可要去见一见?”
江叙想了想。猫儿虽不寻常,但为了些许怀疑一意追查只怕白白浪费时间。这个“采药人”也很古怪,但镇守既然认得,便交给镇守调查。他此来是为找回失踪的百姓,不该为旁事耽搁。云外阁是太羽宫门下,也颇通金丹术,定能提供更多线索。他厘清思绪,对镇守道:“走吧。”
程柯见状,却是一笑,开口道:“侯爷留步。”
江叙回头,眼神微微不悦。
程柯牵起灰驴,近前了几步,语气恭谨偏又带着随意:“方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侯爷是为追查失踪的百姓而来,想是对我有所怀疑。既然如此,我愿同侯爷一起追查,也好自证清白。”
听得“自证清白”四个字,江叙的怀疑里掺进了些许诧异。眼前这个人不仅是古怪了,必是别有用心!
江叙转过身,正视着程柯,故意提了声音,更显高高在上:“好啊。”
……
……
出了镇向西行,七八里路外,林中药泉旁,墨知遥看着常甯,心情很是复杂。
话说她与程柯分道后便往镇外追查失踪的百姓。本来也简单,只消释出真气,千里方圆尽在掌握。可碍于程柯,她不好太过张扬,只能凭几十具影骨分形,在烟流镇周围慢慢寻找。如此摸索了半日,崎岖山道上,幽暗密林中,氤氲不散的热气后,她便看见了意料之外的人。
常甯见有人来,大喜过望,但看清来者,她又黯了脸色。
她是随商队来烟流镇采买药材的,都是走熟了的道,本没什么难的。只是快进镇时,有人崴了脚,又说这镇西林子里有处药泉特别灵验。她一时兴起便领着队伍来探一探,谁知此地甚是诡异,兜兜转转间竟迷了路,好几日都走不出来。传讯的火信也放了、探路的金丹也烧了,可却没有一点效果。商队里的人接连走散,如今不过剩了两三个仆从在身边。今日又绕了好几圈,实在是累得走不动了,便在药泉边歇歇。
墨知遥出现时,她原以为是之前走散的伙伴,或是来搜寻他们的帮手,不论哪一个,都足够令人欢喜。可仔细一瞧,这只是个矮矮瘦瘦的小姑娘,长发披散、衣衫残破,一副可怜的模样,恐怕同他们一样,是在这地方迷了路……
常甯这么想着,又暗暗打量墨知遥,随即又生了疑惑:如此形势下,却不见这姑娘脸上有恐惧疲惫之色。相反的,她神色安然、行动自若,看过来的眼神里甚至带了几分……呃,无奈?
常甯不敢大意,强打了笑容,起身道:“小妹妹,你也迷路了?”
小妹妹?
墨知遥皱起眉头。按这个幻境的规则,不能让程柯知道她的真实身份。那程柯以外的人呢?她斟酌一番,还是决定小心为上。她忍了自报家门的心,将注意力移到了常甯话中的“迷路”上。常甯的处境显然不好,黑着眼圈儿满面憔悴,应是被困在这里数日有余。果然这药泉不对劲,还是尽快离开为上。
“跟我走。”墨知遥说了一声,也不等常甯答应,径自转身带路。
常甯哪里敢轻易答应,仆从们亦是,纷纷低声劝她谨慎。
墨知遥听在耳中,回头笑道:“跟我走还能比现在更糟糕么?”
常甯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再这么下去,干粮耗尽,只怕凶多吉少,倒不如赌一把。她壮了胆气,上前几步,笑问道:“那就多谢妹妹替我们领路了,不知妹妹怎么称呼?”
墨知遥不禁想起了面摊摊主口中的“小元大夫”,其中的弯弯绕绕,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于是,她唇一抿,答道:“我姓夏。”
“那我就叫一声小夏妹妹了。”常甯说着,又近了几步。
墨知遥放缓了脚步,由着她靠近。
常甯走在她身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贴近的距离下,墨知遥身上的异样愈发明显,让常甯忐忑不已:太过精致的五官、毫无血色的肌肤,看起来像是个玉雕的人偶,全然没有一丝生气——没错,甚至看不出起伏的呼吸。
常甯有心碰触,确证自己的猜想,但她刚伸出手去,却听墨知遥开了口:
“别动。”
常甯忙讪笑道:“啊,山路不好走,我就想着扶小夏妹妹一把……”
墨知遥手一抬,止了她的废话,目光定定地锁在前方。
常甯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没看出什么不寻常来:“怎么了?”
“在动。”墨知遥没头没尾地吐出两个字来。
常甯看着前方,并未见活物,不禁愈发不解:“什么在动?”
墨知遥笑道:“四野无风,云却瞬息流散。树木山石皆向东南方移了一尺有余……天地皆动,方寸易位,难怪你走不出去呢。”
常甯茅塞顿开:“坤舆丹鼎?!”
此话一出,周围似有感应,空气震动、道路扭曲,景物竟忽远忽近地变化起来。
墨知遥冷笑:“同样的亏,我可不会吃第二次。”
说话间,她右脚一跺,数十根骨头顺势打入地下,如桩基般定住了身形。骨头迅速在地下分散,牵引真气纵横,瞬间镇住了所有易变。
常甯并不知道墨知遥的手段,只看见些许黑气自地下渗出,在脚下蔓延出骇人的冰凉。四周陡然静了下来,近乎死寂。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感受到莫名的紧张,似有什么东西潜藏在这死寂之中,散发危险。
突然,数道寒芒袭来,直扑众人的脸面。墨知遥不屑一笑,推开了常甯,挥手一抹,将寒芒尽数纳入了掌中。她低头,就见截住的是三枚暗器。已经使出坤舆丹鼎,却又换了暗器伤人,颇有几分黔驴技穷的味道,叫人好笑。
“出来!”墨知遥厉喝一声,将暗器掷了回去。
随寒芒隐没,十来个人从树林中走了出来。
这些人皆是二十上下的青年,一色制式的衣衫、一样冷肃的神情,倒不像是绿林贼匪,而是某个门派的弟子。可巧,这个门派墨知遥熟得很。
“呵,尘烬宗啊……”墨知遥讥讽道,“都沦落到劫道了?”
尘烬宗的弟子自然是没认出她,不仅不惧怕,反倒被她的讥讽激怒,二话不说,纵身攻上,出手便是杀招。
墨知遥向来是懒得跟他们动手的,正想使出“定骼”完事,不料身子一僵,随即真气敛尽、骨骼归身,所有功法再不能动用半分。
她意识到什么,抬头一眺,就见江叙带着羽猎营远远赶来。而跟在他们之后的,正是程柯。
偏是这个时候!
恼恨之时,就见寒锋一线直刺眉心。墨知遥侧身躲闪,长剑从发丝中穿过,掠起丝丝寒意。一招避过,一招又至,群攻之下,饶是她也难以脱身。乱局之中,她只觉手臂一沉,竟被砍中了一刀。
不疼,但足够气人。
所幸江叙一行已至,常甯认出羽猎营的装扮,忙高声呼救。金鼎光华绽放,猎手们祭出法器,纷纷冲上前来。
然而,未等众人交手,周遭又生异动。
墨知遥眼见自己的身旁的景物飞速倒退,而后旋转、折叠、压缩,又再次摊开,巨大的昏眩感袭来,模糊了她的意识。
依稀之中,她听得有人声声呼唤:
娘娘!
当当当~~~
大家好,我终于回来了……
嗯……
怎么说呢……
我在剧情的编排上迷失了方向……
【那只:快够!】
咳咳咳~~~
看完本章,大家一定发现了,在这个“幻境”之中,小程自称“阿元”,娘娘自称“夏夏”。
好,这里,就解释一下,女主的两个徒儿的名字!
有请百科!
阿元:
因为是中元节被送上山的,所以随口取了“元”字。
而“元”: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简单来说,“元”人形,身体之首,头。
嗯,也有开端和起始的意思,寓意女主的第一个弟子,第一个人形傀儡。
夏夏:
师姐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兴许是本姓夏,兴许是出生在夏天。
而“夏”: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简单来说,“夏”人形,泛指中国之人。
嗯,也是四季的第二个季节,寓意女主的第二个弟子,第二个人形傀儡。
好的,就让我们牵强附会到这里~~~
后面我们将会继续牵强附会~~~
【那只:快够啊!】
最后,让我献歌一首!!!MUSIC!!!
《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再见~~~
嗯,让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第七十四站 药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