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沙漠营地。
姜榆回到帐篷后,并没有立刻休息。她将卫星电话充上电,然后打开电脑,仔细研读着沈沉桉发来的那份《非正式构想》。
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都让她对这个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她对沈沉桉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些关于国际规则的精准解读、对地区局势的冷静分析,以及对各方利益的巧妙平衡,都彰显着一个资深外交官的专业素养,更让她看到了这份支持背后,深沉而细腻的用心。
她打开自己的笔记本,根据文件中的思路,开始重新梳理项目的推进计划。
首先,联系当地的民间公益组织,借助他们的人脉,与附近几个部落的长老建立联系,争取他们的信任与支持——这是项目落地的根基,没有部落的认可,一切都是空谈;
其次,向无国界医生组织总部提交项目申请,寻求医疗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毕竟仅凭营地现有的力量,难以支撑起长期的流动接种工作;
最后,按照沈沉桉的构想,对接中国驻当地使馆,启动跨境运输的协调工作,这是解决疫苗供应的关键所在。
台灯的光晕下,她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流畅而坚定。曾经的迷茫与困惑,在这份充满外交智慧的方案面前,渐渐消散。
她知道,这个项目的推进不会一帆风顺,部落的猜忌、资源的短缺、局势的动荡,都可能成为阻碍,但她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
帐篷外,夜风依旧在沙海中呼啸,卷起沙粒拍打在帆布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却仿佛不再是阻碍,而是为她鼓劲的号角。
不知过了多久,帐篷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是莎拉端着一杯热牛奶走了进来。“姜医生,您还没休息啊?”年轻护士的脸上带着浓浓的倦意,眼下的青黑比往日更重,显然是连日忙碌所致,却还是关切地说道,“明天还要早起给孩子们做体检呢,您也该歇会儿了。”
姜榆抬起头,对她笑了笑,接过温热的牛奶,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血管蔓延至全身:“谢谢你,莎拉。我马上就睡。”她看了一眼桌上的计划表,又补充道,“对了,明天体检结束后,你帮我整理一份附近部落儿童的分布清单,越详细越好,包括每个部落的大概人数、距离营地的路程,还有之前有没有接种过疫苗的记录。”
“好的,我记住了!”莎拉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里瞬间燃起一丝兴奋,“姜医生,您是要开始推进那个流动疫苗接种点的项目了吗?我之前听您和劳伦斯医生讨论,真的太有意义了!如果需要帮忙,您随时可以找我,我不怕累!”
看着莎拉眼中闪烁的光芒,姜榆心中一暖。
她知道,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理想,也渐渐点燃了营地中其他人的热情。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医护人员,之所以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这片贫瘠的沙漠,正是因为心中都揣着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善意的坚守。“好,那以后可就要辛苦你了。”她拍了拍莎拉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欣慰。
莎拉离开后,姜榆又对着计划表核对了一遍细节,直到困意渐渐袭来,才合上笔记本,躺到行军床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沈沉桉的身影。
她仿佛能看到他在外交部的办公室里,对着墙上的巨幅地图运筹帷幄的样子;能看到他与外国参赞周旋时,从容不迫、滴水不漏的神情;能看到他在深夜里,为了这份方案,对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反复修改、斟酌的专注。那些她未曾亲眼见过的场景,此刻却无比清晰,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流转。
她拿起放在枕边的卫星电话,屏幕上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加密号码,没有备注,却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拨通。
她知道,此刻的他,或许也还在为工作忙碌,或许正对着一堆文件皱眉思索,她不想用琐碎的寒暄打扰他。他们之间,早已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告白,那份跨越山河的默契,那份心照不宣的支持,早已将彼此的心意悄然传递。
她编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方案已收到,很完美。谢谢你,沈沉桉。”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缠绵的情话,却包含了她所有的感激与敬意。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她仿佛感觉到,遥远的东方,有一颗心与她的心跳,在同一片星空下,悄然共鸣。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姜榆就已经起身。简单洗漱过后,她便召集了营地的几位核心医护人员,在临时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将流动疫苗接种点的项目方案详细地介绍给了大家。
“……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要与当地部落建立信任。”姜榆站在挂着地图的墙壁前,手指着上面用红笔标记的几个部落位置,“莎拉已经在整理儿童分布清单,接下来,我会和劳伦斯医生一起,先去拜访距离我们最近的阿特拉斯部落的长老。他们是这片区域最有影响力的部落之一,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的接种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也能为后续与其他部落的合作打下基础。”
“姜医生,我跟你们一起去!”话音刚落,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当地医护人员就主动请缨,他是三个月前加入营地的,对周边的部落情况非常熟悉,“我是本地人,熟悉阿特拉斯部落的语言和习俗,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事该做,或许能帮上忙。”
“太好了,谢谢你,穆罕默德。”姜榆感激地说道。在陌生的部落环境中,有本地人的协助,无疑能大大降低沟通的难度,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会议结束后,大家便各司其职,开始为拜访做准备。
莎拉趴在堆满资料的桌子上,埋首整理儿童清单,时不时停下来对着地图标注部落的位置;穆罕默德则去仓库里挑选拜访长老所需的礼物——几包紧缺的抗生素、一些从国内运来的彩色文具,还有几罐浓缩营养液,这些都是部落里急需的东西,比任何贵重的物品都更能体现诚意;姜榆则和劳伦斯医生一起,再次仔细研究了沈沉桉发来的方案,尤其是关于与部落沟通的注意事项。
“沈先生在方案里提到,阿特拉斯部落的长老非常重视传统,我们拜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节,不能穿过于随意的衣服,最好换上相对正式的便装,也不能主动提及政治相关的话题,避免引起他们的反感。”劳伦斯医生指着方案中的一处批注,对姜榆说道,“他考虑得太周全了,这些细节如果不是熟悉当地情况和部落心理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姜榆点了点头,心中的敬佩又多了几分。沈沉桉不仅为她规划了宏观的路线,还考虑到了如此细微的环节,这份用心,让她倍感温暖。她能想象到,他在撰写这份方案时,一定查阅了大量关于当地部落的资料,或许还咨询了相关的专家,才将这些注意事项一一罗列出来。
中午时分,一切准备就绪。姜榆换上了一件浅灰色的长袖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劳伦斯医生也换上了干净的衬衫,穆罕默德则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传统服饰。三人带着准备好的礼物,坐上了营地的一辆越野车,朝着阿特拉斯部落的方向驶去。
越野车行驶在崎岖的沙路上,车轮碾过沙丘,扬起阵阵尘土,远处的沙丘连绵起伏,像一个个沉睡的巨人,在烈日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
“姜医生,您看,前面就是阿特拉斯部落的聚居地了。”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后,穆罕默德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片低矮的土屋,对姜榆说道。
姜榆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土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沙丘之间,屋顶用晒干的茅草覆盖,墙壁是用黄土混合着稻草夯实而成,充满了原始而古朴的气息。
屋顶上飘着袅袅炊烟,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妇女正在屋前的空地上晾晒衣物,孩子们则光着脚丫在沙地上追逐嬉戏,笑声清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越野车在部落门口停下,一位穿着传统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他的腰间别着一把弯刀,眼神警惕地打量着他们。
穆罕默德立刻下车,用当地的柏柏尔语与他交流起来,语气恭敬而诚恳。片刻后,穆罕默德转过身,对姜榆和劳伦斯医生说道:“他是部落的守卫,已经去通报长老了,让我们在这里稍等。”
三人点了点头,耐心地站在原地等候。姜榆趁机观察着部落的环境,发现这里的房屋虽然简陋,却排列得很整齐,空地上还种着几棵棕榈树,为这片荒凉的沙漠增添了一丝生机。不一会儿,几个好奇的孩子偷偷地跑到远处,躲在棕榈树后,探头探脑地看着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天真与好奇。
没过多久,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深深皱纹的老人在几位部落成员的簇拥下,缓缓走了出来。他穿着一件绣着精美蓝色图案的黑色长袍,手中拄着一根用骆驼骨制成的拐杖,拐杖顶端还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绿松石,眼神深邃而威严,一看便知是部落的核心人物。
“这位就是阿特拉斯部落的长老,卡迈勒长老。”穆罕默德低声介绍道。
姜榆和劳伦斯医生立刻上前,微微鞠躬,表达着敬意。穆罕默德则在一旁,将他们的来意和准备的礼物一一向卡迈勒长老说明,语气中满是尊重。
卡迈勒长老静静地听着,目光在姜榆和劳伦斯医生身上来回打量,眼神中带着一丝明显的警惕。当穆罕默德提到要为部落的孩子接种疫苗时,长老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的孩子一直很健康,不需要外来的药品。”卡迈勒长老用生硬的阿拉伯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拒绝,“以前也有外国人来过,说要帮助我们,结果却带走了我们的孩子,还让很多人染上了奇怪的病。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相信外来人的‘好意’了。”
听到这话,姜榆心中一沉。她知道,部落长老的警惕并非没有道理,过去一些别有用心的外来者,利用部落的淳朴与善良,做了许多伤害他们的事情,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对陌生人充满了戒备。要打破这种戒备,绝非易事。
“长老,我理解您的担心,也尊重您的感受。”姜榆放缓了语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而真诚,“我们是无国界医生,来到这里,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您可以问问部落里的人,这几个月来,我们已经救治了很多生病的孩子,包括您部落里的小哈桑,他上个月因为严重的肺炎住进了我们的营地,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不是吗?我们从来没有收取过任何费用,也没有做过任何伤害大家的事情。”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就像给孩子穿上一件‘健康的铠甲’,能让他们远离麻疹、脊髓灰质炎这些可怕的疾病。这些疾病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夺走很多孩子的生命。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一个家庭接种,只是希望能给孩子们多一份保护。如果您不放心,我们可以先为部落里的几个孩子免费接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继续,您觉得怎么样?”
劳伦斯医生也在一旁补充道:“长老,我们带来了一些疫苗的相关资料,还有其他地区接种疫苗后,儿童发病率大幅下降的案例,您可以看看。我们尊重您的传统和选择,只是希望能为部落的孩子们做一些实事,让他们能健康地长大。”
穆罕默德将他们的话一一翻译给卡迈勒长老听,同时把带来的药品和文具递了过去。
卡迈勒长老沉默了许久,目光落在那些药品和文具上,又看了看远处正在玩耍的孩子们,眼神渐渐柔和了一些。他接过资料,虽然很多文字他看不懂,但上面的图片——接种疫苗前后儿童的健康状况对比,以及穆罕默德耐心的讲解,让他对疫苗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转头问身边的一位部落成员,低声说了几句,对方点了点头,用柏柏尔语回答了他,显然是在确认姜榆所说的小哈桑的事情。
“你们真的只是想帮助孩子们?”卡迈勒长老再次开口,语气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坚决,多了几分犹豫。
“是的,长老。”姜榆坚定地点了点头,目光清澈而真诚,“我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这里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卡迈勒长老又沉默了片刻,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显然是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说道:“好吧,我可以同意你们试试。但你们必须保证,不能伤害我的孩子们。如果出了任何问题,你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永远不能再回来。”
“谢谢您,长老!我们向您保证,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姜榆心中一阵狂喜,连忙说道。她知道,这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长老对他们的信任,这份信任沉甸甸的,让她更加坚定了要把项目做好的决心。
得到卡迈勒长老的同意后,三人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们又和长老详细讨论了接种的时间和地点,约定三天后,在部落的中心广场进行第一次疫苗接种。长老还表示,会让部落里的人提前通知大家,让家长们带着孩子前来。
离开阿特拉斯部落后,越野车行驶在返回营地的路上,劳伦斯医生忍不住感叹道:“姜,你太厉害了!我本来以为这次拜访会很艰难,甚至可能被直接赶出来,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
“这还要多亏了沈沉桉的方案。”姜榆笑着说道,“他在方案里提到,与部落沟通时,一定要真诚,尊重他们的传统,还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善意。如果不是他的提醒,我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长老的警惕,或许早就把事情搞砸了。”
穆罕默德也说道:“是啊,卡迈勒长老从来没有轻易相信过外来者,这次能同意,真的很不容易。我想,他也是看到了你们的诚意,才愿意给你们这个机会。”
回到营地后,姜榆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营地的医护人员们都非常兴奋,纷纷表示要全力支持项目的推进。姜榆则第一时间用卫星电话联系了中国驻当地使馆,将拜访阿特拉斯部落的结果告知了对方,并按照沈沉桉的方案,启动了跨境运输的协调工作。
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听完她的讲述后,立刻表示会立刻与当地政府沟通,尽快落实疫苗的跨境运输事宜。“姜医生,沈司长已经提前和我们打过招呼了,这个项目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使馆的工作人员说道,“您放心,我们会尽快为你们打通运输通道,协调好清关手续,确保疫苗能顺利送达。”
挂了电话,姜榆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这一切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沈沉桉的默默付出。他就像一座坚实的后盾,无论她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为她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为她扫清前路的障碍。
三天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姜榆带领着营地的医护人员,带着第一批疫苗和接种设备,再次来到了阿特拉斯部落。部落的中心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村民,大家都带着好奇和忐忑的心情,看着这些穿着白大褂的外来者,孩子们则在大人的身边,睁着大大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卡迈勒长老站在广场的中央,看到姜榆等人到来,点了点头,然后用柏柏尔语对村民们说了几句。在长老的安抚下,村民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姜榆和医护人员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搭建接种台、摆放疫苗和设备、为孩子们做体检。莎拉和穆罕默德则在一旁,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接种疫苗的好处和注意事项,解答他们的疑问。
第一个接种疫苗的是一个名叫阿米娜的小女孩,她只有两岁,扎着两个小小的羊角辫,大眼睛里充满了恐惧,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脖子,哭得撕心裂肺。姜榆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用当地的语言轻声安抚着她:“别怕,宝贝,一点都不疼,就像被小蚊子叮了一下,打完针,你就不会生病了,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地玩耍。”
她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颗彩色的糖果,在阿米娜眼前晃了晃:“你看,只要你勇敢一点,打完针,这颗糖果就属于你了。”
在姜榆的耐心安抚下,阿米娜渐渐停止了哭泣,好奇地盯着那颗糖果。趁着这个机会,姜榆熟练地拿起针管,快速而准确地为她完成了接种。接种结束后,她立刻将糖果递给了阿米娜:“真勇敢,这是奖励你的。”
阿米娜接过糖果,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放进嘴里,脸上立刻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看到这一幕,周围的村民们也渐渐放下了戒备,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走上前,排队接种疫苗。
整个接种过程非常顺利,直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沙漠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他们才完成了所有孩子的接种工作。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着家长们眼中的感激,姜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还要将疫苗接种点扩展到更多的部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回到营地时,夜色已经降临,满天的繁星如同钻石般镶嵌在深邃的夜幕中,璀璨夺目。姜榆刚走进帐篷,放在桌上的卫星电话就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正是那个熟悉的加密号码。
她几乎是立刻接起了电话,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未散去的疲惫,却又透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喂,沈沉桉。”
“今天的接种工作顺利吗?”电话那头,沈沉桉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夜色中的晚风,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还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非常顺利!”姜榆兴奋地说道,语速都比平时快了几分,“我们已经完成了阿特拉斯部落所有孩子的接种,大概有一百二十多个孩子。一开始村民们还有点担心,但看到第一个孩子接种后没什么反应,大家就都放心了,特别配合。对了,使馆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跨境运输的通道已经基本打通,下一批疫苗很快就能运过来了!”
她像个分享喜讯的孩子,一股脑地把今天的情况都说了出来,话语间满是成就感。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沈沉桉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骄傲:“我就知道你能做到。姜榆,辛苦你了。沙漠里条件差,记得多休息,不要太累了,你的身体也很重要。”
“不辛苦,这都是我想做的。”姜榆的声音渐渐柔和下来,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沈沉桉,真的谢谢你。如果不是你那份方案,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和部落长老沟通,更别说推进这个项目了。还有使馆那边的协调,也是你提前打过招呼,才会这么顺利。”
她知道,自己能在沙海之中毫无后顾之忧地前行,全是因为身后有他在为她铺路搭桥。他用他的外交智慧,为她的理想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沈沉桉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姜榆,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不是吗?你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你在前方救死扶伤,守护那些孩子的生命,我在后方为你协调资源,扫清障碍,这本来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只要你需要,我会一直在这里,支持你,陪着你。”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缠绵的情话,却比任何告白都更能触动姜榆的心底。她握着电话,眼眶微微湿润了,喉咙有些发紧,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帐篷外,夜风依旧吹着,沙粒拍打在帆布上,发出轻柔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对话伴奏。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骆驼的低吟,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沈沉桉,”姜榆吸了吸鼻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等这个项目稳定下来,等这里的孩子们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我……我想回去看看你。”
这句话说出口,她的脸颊微微发烫,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表达自己的思念,也是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告诉他,她想他了。
电话那头的沈沉桉显然也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沉默了几秒后,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好,我等你。到时候,我带你去吃你最喜欢的那家江南菜馆,还有你一直想去的那个画展,我都已经帮你留意好了。”
他记得她的喜好,记得她曾经无意中提起的愿望,这份细心,让姜榆的心彻底柔软下来。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嘴角忍不住上扬,“那我先不打扰你了,你也早点休息。”
“好,晚安。”
“晚安。”
挂了电话,姜榆还握着卫星电话,指尖残留着机身的微凉,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她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抬头望向天空。今夜的星空格外璀璨,银河清晰可见,一颗颗星星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她知道,沈沉桉此刻也可能正在遥远的东方,仰望着同一片星空。虽然他们隔着万水千山,身处不同的环境,做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
她的星,在沙海之间,救死扶伤,用医术守护着生命的希望;他的星,在庙堂之上,运筹帷幄,用外交智慧搭建起合作的桥梁。两颗星,虽然轨迹不同,却彼此辉映,共同照亮着这片需要被守护的土地,奏响着一曲关于爱、理想与责任的恢弘乐章。
而这曲乐章,才刚刚进入最动人的篇章。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姜榆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有他,有营地的伙伴们,还有所有支持这个项目的人。
她转身回到帐篷里,重新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阿特拉斯部落接种顺利,下一步,对接下一个部落——贝尼部落。”笔尖落下,坚定而有力。
沙海之上,星光璀璨,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