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颂家本来在B市,家境不错。他的alpha爸爸沈瞬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omega爸爸白宜宁,是一个经营美食和旅游的资深自媒体博主,在网上还挺有名。他们二人是梁醒爸爸温筠的发小。
和梁醒不同,沈颂是小孩儿中的人气王。他长得又白又漂亮,脸蛋圆圆,像一只可爱的糯米团子,活泼好动,嘴巴又甜,人又大方,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因为给全班分零食成了最受欢迎的小朋友。六岁的时候,因为沈白二人工作的缘故,他们一家搬去了A市,把房子买在了离梁家不是很远的别墅区,因此和温筠的联系更紧密了。
彼时,六岁的梁醒被温筠带着去沈家在A市的新家做客,梁醒已经从温筠那里知道沈家的两个叔叔是爸爸的好朋友,家里也有个小朋友。到了沈家开门的是一只粉兔子,比梁醒大三个月的沈颂穿着一件粉色连帽毛绒卫衣,帽子上垂着两只长长的兔耳朵。小沈颂的眼睛像两颗小杏子,盯着门外的两位客人,奶声奶气地叫道:“爸爸,是温叔叔来了!”梁醒还没反应过来,他的手已经被一只软乎乎的小手拉住了。
“你是梁醒弟弟吗?”沈颂的圆眼弯成了小月亮,自然而然地把梁醒从门外牵了进来。
这就是梁醒记忆中第一次和沈颂见面的场景。
因为搬家来了A市,沈颂不得不转学,和幼儿园的朋友们挥泪告别,还送了很多好吃的和玩具当作离别礼物。白宜宁安慰儿子,温叔叔家里有一位小朋友,比他小三个月,又聪明又会弹钢琴,到时候可以一起玩,沈颂听了才没有那么伤心。
大人们在客厅里叙旧,沈颂小大人一样对温筠说:“温叔叔,我带梁醒弟弟去玩吧”。
沈颂拉着梁醒的手又白又软,暖暖的,身上也有一股好闻的味道,让梁醒觉得还可以接受,他又想到爸爸希望自己交个朋友,眼下就有个现成的,于是任凭沈颂牵着自己没有反抗。
沈颂小朋友拉着漂亮又文静的梁醒弟弟去看他养在花园里的兔子和人工水池里的彩色金鱼,又带他去自己房间看刚刚在玩的积木,只是有个地方自己怎么也搭不好。梁醒瞄了眼图纸,拿过积木,几下就拼好了。
沈颂看着搭好的积木,眼里迸发出崇拜之情:“你好聪明啊梁醒弟弟!”
梁醒没忍住,终于开口:“不是弟弟。”
沈颂疑惑:“啊?可是爸爸说我比你大......嗯三个月,我是哥哥。”他小手比了个三。
梁醒没有穿粉兔子卫衣的哥哥,但无法反驳大三个月这个逻辑。
沈颂把他从厚厚的地毯上拉起来,从自己的零食柜里拿出他最爱的零食,拆开包装,把饼干递到梁醒面前。
“给你吃。”沈颂正是好吃的年纪,喜欢谁就把心爱的零食给对方吃。
梁醒从来没有吃过饼干这种东西,那是小孩才吃的,但是看到对方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期待,他没好拒绝,接过来咬了一口。
“好吃吗?这是我最喜欢的奶油小饼干。”
梁醒嚼了两口,说:“甜。”沈颂把饼干接过来自己吃了,又给了他一块杏干,说:“这个不甜,酸酸的。”梁醒没拒绝。
沈颂认为吃了自己的东西,他和梁醒弟弟就是好朋友了。两人在房间里玩了会儿就被叫去吃饭,当然大多数时候是沈颂在展示自己的各种玩具藏品。吃饭的时候沈颂也记着自己哥哥的责任,不停给梁醒夹他觉得好吃的菜,不一会儿就把梁醒的碗堆满了。
白宜宁笑着说:“宝贝,你要把弟弟撑死吗?”
沈颂忙着吃饭嘴巴也塞得满满,说:“可是这些都很好吃啊?爸爸做饭太好吃了!”这桌饭是沈瞬掌勺的,他是个很顾家的alpha,做得一手好饭和好家务。
温筠第一次看到自己家儿子面对一碗满满的菜有点无措的样子,觉得好笑极了,笑着说:“小颂很喜欢弟弟啊,以后要好好相处。”
梁醒觉得好好相处也是对自己说的,默默地解决碗里的饭菜。嗯,确实很好吃。
饭后,沈颂听说梁醒很会弹钢琴,拉着弟弟去了琴房,梁醒随手弹了一首,沈颂眼睛里全是小星星:“梁醒弟弟太厉害了!”两人又去了沈颂房间,坐在铺得厚厚的地毯上画画,沈颂的笔触很天然,基本就是一通乱涂,梁醒就画得很像样子,也让沈颂羡慕不已。梁醒第一次觉得有个朋友也挺不错的。
等温筠和白宜宁找上来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地毯上已经睡着了,沈颂像抱着自己的小熊玩偶一样趴在小梁醒身上,午后的阳光洒在孩子们身上,房间里安静极了。温筠觉得这个场面值得留念,叫白宜宁找来拍立得,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刻。这张照片后来已经褪色了,还是被梁醒裱起来装进相框摆在了自己房间的书柜里。
晚上,温筠带着梁醒告别,玩了一天的沈颂已经有点困了,但还是强撑着精神礼貌地跟萧叔叔和梁醒弟弟告别。
温筠笑着对沈颂说;“小颂改天来家里作客,让弟弟带你玩,反正离得也不远。”
沈颂听到这句话,耷拉的兔子耳朵立刻竖起来:“真的吗?太好啦!”
温筠拍拍儿子的肩膀,对他说:“阿醒,和小颂哥哥说再见,欢迎他来家里玩。”
梁醒看着小沈颂期待的看着他的眼神,抱着他给我看兔子还给自己吃心爱的零食出于礼貌应该回赠的想法,说:“再见,来玩。”
不久以后,得闲的沈白两人和温筠约定了时间,带着沈颂拜访了梁家。一进梁家,穿着小黄鸭卫衣的沈颂就拉着梁醒大叫:“梁醒弟弟,你家好大,可以养很多兔子啊!”
梁醒:“......”
就这样,梁醒交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小朋友。
虽然这个小朋友总是穿各种他无法理解的动物卫衣,爱吃各种他理解不了的食物,话很多,总是叫他弟弟,但是他总是牵着自己的小手又软温暖,身上也有一股好闻的味道,有好吃的第一个和自己分享。而且自己弹琴的时候他很安静,等自己弹完以后总是毫不吝惜地奉上赞美之情,虽然赞美的话诸如你好厉害、你太厉害了的很单调,但那是梁醒第一次对得到家人以外的人的赞美产生骄傲情绪,他觉得这种情绪不算很糟。
有时,有事外出的温筠会把梁醒寄托在沈家。梁醒和沈颂现在已经可以很和谐地相处,梁醒也可以慢慢适应没有爸爸长时间陪伴的状况。两个孩子在房间里呆了会儿,沈颂是个待不住的,于是在家里保姆的陪伴下去了小区的儿童游乐园。
沈颂在这里也认识了几个小朋友,他和梁醒手牵着手出现的时候,立刻有两个小孩儿看到了。沈颂给梁醒介绍那两个小孩儿,也给那两个小孩儿介绍梁醒:“这是我弟弟,很聪明,很厉害。”梁醒瞄了眼那两个小孩儿,没说话。那两个小朋友看梁醒冷着脸不说话,感觉不是很友善,也没搭腔。
梁醒不想进去玩,觉得里面很脏。沈颂对这个弟弟的洁癖是知道的,于是就把自己外套脱下来,垫在一个小凳子上让梁醒坐,然后说进去玩会儿就走。沈颂和两个小朋友玩秋千,玩滑梯,玩了会儿又来和梁醒说话,还把保姆带来的点心分给大家吃,小小年纪的他很会做人,把各方面的朋友都照顾得很周到。梁醒默默地坐在小凳子上,看沈颂和其他两个小朋友玩。
那两个小朋友玩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可是把眼睛往梁醒那个方向看的时候,人家看天看地看空气,反正就是没在看自己。
小朋友的感觉有时候是很灵敏的,被人盯着的感觉很糟糕,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肘蹭掉了一点皮,立刻大哭起来。沈颂吓坏了,赶紧去给梁醒垫着坐的衣服兜里掏纸巾想给那个小朋友擦一下,可是没找到。梁醒很大方地递给沈颂一小片湿巾,沈颂撕开给小朋友擦伤口,那小朋友哭得更大声了,原来那是一片酒精消毒湿巾,消毒有效,疼也是免不了的。
这时和其他人聊天的保姆听到有小孩在哭以为是沈颂和梁醒,赶过来发现不是,赶紧给那个小朋友家里联系,让把孩子带走了。那之后好几天,那两个孩子没再去游乐园玩,对家长说那里有鬼,在盯着他们,还害一个小朋友摔倒了。
梁醒没再看到沈颂和那两个小孩儿玩过,心中莫名满意。但假期结束以后沈颂就去幼儿园了,那也是一个很好的私立学校,他只能放学后或者周末两天去梁醒家了。沈颂给他分享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梁醒在心里嗤之以鼻,那些东西自己的早教老师早就教过了。
有时沈颂遇到不会的,梁醒就勉为其难地给他指点,毫不意外地得到小沈颂单调的赞美。沈颂和他分享自己在学校交到的朋友,梁醒看着沈颂眉飞色舞讲到班上各种各样小朋友的样子,心想:他们好蠢。可是很蠢的他们也是沈颂的朋友。不知为何,小小的梁醒又一次地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感觉。
某天,梁醒主动向温筠提出想要去上学。因为沈颂问他:“梁醒弟弟,为什么你不去上学呀?我们可以在一起上学啊。”
温筠本来想和白宜宁商量,把沈颂转到之前梁醒去过的那个私立学校,条件更好,两个小朋友也可以作伴,但是梁醒主动提出要求沈颂的学校,因为在哪里都一样。他一直不认为自己在学校可以真学到什么,去上学也只是因为不想自己唯一的朋友被那些蠢孩子带坏。
一起上学后,沈颂每天到梁醒家去写作业。沈颂其实很聪明,但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他不像梁醒那样专注,有时是作业刚开了个头就想吃东西。梁醒的保姆秋姨一直帮温筠照顾他,做的点心和饭菜都是大厨级别的,特别对沈颂的胃口,成了沈颂在梁家除了温叔叔外最喜欢的大人。
秋姨在厨房做点心,他们在三楼做功课,沈颂的鼻子特别灵敏,注意力都被香气勾走了,非把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才有力气写作业。梁家的花园很大,有花有鸟有湖有鱼,有时写着作业沈颂就想出去玩,也把梁醒拉着,等时间晚了作业做不完了,沈颂就求梁醒模仿他的字迹把答案写上去。一开始梁醒很不屑这种造假行为,后来做的多了也就习惯了,反正期末考试梁醒会清算总账给沈颂恶补,让沈颂不至于不及格。
沈颂从小就觉得比自己小三个月的弟弟梁醒是天才,有一段时间甚至真的考虑过他可能是外星人。在自己还在为功课苦恼的时候,梁醒只需要看一眼就把那些问题解决了,他回去以后有家教老师的课要学习,还要学钢琴、学小提琴、学他不认识的各种乐器,学画画......而且做一件事的时候定力极强,不会被其他事分心,每天睡觉起床的时间比机器还精准。
而沈颂回家以后只想玩,然后睡觉,早上还起不来,每天都是梁醒过来把他从床上拎起来。他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坐在梁家司机的车上,头发还翘着,吃梁醒给他带的秋姨做的美味早饭。只要梁醒出国去参加钢琴比赛,那段时间他就必然迟到。
沈颂上中学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医生说他免疫力不好要加强锻炼。白宜宁那段时间迷上了看各种格斗竞技比赛,于是给他报了个柔术班。
才上了第一节课,苦不堪言的沈颂就想退学,对在国外参见比赛的梁醒诉苦,梁醒表示自己对柔术也感兴趣,于是两人开始一起上课。最后沈颂勉强把白宜宁交了费的课学完就再也不去了,梁醒却一直坚持,天赋之高毅力之强,连教练都想把他培养成专业选手,只可惜梁醒只是随便练练,毫无投身柔术竞技的念头,教练哀婉叹息只得作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