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大国重工:我的科技强国系统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会议室厚重的木门在身后无声合拢,将外面世界的光怪陆离与喧嚣试探暂时隔绝。张玖歌独自站在空荡的会议室中央,昂贵的羊绒地毯吸走了所有脚步声,只余下他自己略显粗重的呼吸,在过分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空气里残留着上一场谈判留下的、混合了咖啡、高级香水和某种无形压力的复杂气味。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江城日渐繁华的CBD景致,玻璃幕墙反射着午后的阳光,冰冷而耀眼。就在刚才,在这里,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与敏捷自动化的陈明远、以及陈明远引荐的两位资本方代表,进行了一场关乎未来道路的激烈交锋。

合资公司的提议很诱人。陈明远展现了极大的诚意,愿意出资占股百分之四十,不干涉具体技术研发,只要求产品的优先采购权和市场渠道的共享。那两位资本方更是挥舞着支票簿,承诺可以提供数倍于陈明远的资金,换取相应的股权和董事会席位。

资源、渠道、资金……这些他曾经极度匮乏的东西,此刻仿佛唾手可得。

但他最终,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拉锯战后,还是艰难地、却异常坚定地,拒绝了。

不是不心动。而是他太清楚,一旦接受了这些条件,他那刚刚点燃的、名为“自主”的火苗,很可能在资本的洪流和既得利益的牵扯中,逐渐失去最初的纯粹和方向。系统赋予他的知识和使命,绝非仅仅为了创造一两款畅销的工业产品,或是成为某个商业帝国棋盘上的一枚高级棋子。

他需要的是绝对的控制力,是对技术发展路径和最终应用方向的完全主导。哪怕这条路,起步会更艰难,更孤独。

他给出的替代方案,是成立一家完全由他个人控股的技术研发公司,以“深度技术合作”和“专利授权”的方式,与敏捷自动化等合作伙伴建立联系。这意味着,他将独立承担所有的研发风险、资金压力和运营责任。

陈明远显然极其失望,甚至有些难以理解。在他看来,张玖歌放弃了一条铺满金砖的捷径,选择了一条遍布荆棘的险路。那两位资本方代表更是毫不掩饰脸上的不以为然,认为这个年轻人“过于狂妄和天真”。

谈判不欢而散。但张玖歌知道,只要他手里握着谐波减速器和潜在粒子辐照技术这两张王牌,只要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合作的大门就不会彻底关闭,只是换了一种更符合他心意的方式。

他需要尽快把公司搭建起来,用实实在在的进展,来回应所有的质疑,并为自己赢得真正的谈判筹码。

第一步,是钱。

他回到自己租住的一室一厅,反锁上门,拉上窗帘,将自己隔绝在狭小却安全的空间里。他打开电脑,调出银行账户的页面。敏捷自动化支付的尾款和顾问费,扣除税款和生活开销后,还剩下接近十四万元。这是他全部的可动用现金。

十四万,对于一个立志要攻克粒子加速器这等尖端技术的公司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甚至连租赁一个像样的办公场地、购置最基本的实验设备都远远不够。

他必须精打细算,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他没有选择繁华的CBD,甚至没有选择普通的写字楼。那些地方的租金,足以在瞬间吞噬掉他大半的资金。他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再次化身“城市探险家”,在江城那些不那么起眼的角落搜寻。

最终,他在一个由老国营厂区改造而来的、名为“创客公社”的产业园里,找到了目标。这里位置相对偏僻,但交通还算便利。园区里大多是些小型设计工作室、文创公司以及初创的科技团队,氛围松散而富有活力。

他看中了一栋三层旧厂房顶楼的一个角落。面积大约六十平米,层高很高,显得开阔。原本是作为仓库使用,墙壁只是简单刷白,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没有任何装修。但好处是租金极其便宜,月租只要一千五百元,而且房东允许他对空间进行改造,电力和通风条件也基本满足他前期的需求。

“就这里了。”张玖歌几乎没有犹豫,当场就和园区管理方签了租赁合同,押二付一,瞬间支出四千五百元。

接下来是注册公司。他跑了好几趟工商局,咨询、填表、准备材料。给公司起名时,他思考了很久。最终,他没有选择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汇,而是用了自己工作室的名字,稍作扩展——

“玖歌精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他填了力所能及的十万块。经营范围,涵盖了精密机械设计、传动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尽可能为他未来的探索留下空间。

办理营业执照、刻章、银行开户、税务登记……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又花去了他几千块钱和大量的时间。当他终于拿到那张印着公司名称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身份证”时,心中涌起的不是激动,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实质感。这不再是一个虚拟的工作室名头,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需要他承担责任和风险的实体。

公司的“硬件”骨架初步搭起,接下来是填充“血肉”——设备和人员。

设备方面,他深知现阶段不可能购置任何大型或昂贵的仪器。他的策略是“核心自持,外围协作”。

他首先将那台立下汗马功劳的二手高配电脑搬到了新的“公司”,这是他的设计核心。然后,他花费三千元,在一家即将倒闭的小加工厂拍卖会上,淘到了一台八成新的、带数显的台式钻铣两用机床和一套包括台虎钳、砂轮机在内的基础金工工具。这让他具备了进行简单零件加工、改装和原型机制作的基本能力。

他又花了将近两万元,通过二手仪器贩子,购置了一台老款但精度尚可的示波器、一台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一套基础的电子测量工具(万用表、电烙铁等),以及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这些是为了后续尝试理解和模拟粒子加速器部分电路系统做准备。

至于实验所必需的高真空系统、射频源、离子源等关键设备,他目前连二手的都买不起,也不敢买——那些东西不仅昂贵,而且涉及高压、辐射等危险因素,在没有专业场地和人员的情况下,贸然操作无异于玩火。

他计划将这部分最核心也最困难的实验,继续依托孙教授大学的实验室进行,以项目合作的形式支付一定的费用。虽然受制于人,但这是现阶段唯一可行的办法。

相比设备的捉襟见肘,人员的选择上,张玖歌更加谨慎,甚至可以说苛刻。他不需要庞大的团队,尤其是在初创期。他需要的是真正志同道合、能力互补、并且值得信任的伙伴。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孙教授实验室的何炜。

他约何炜在园区附近的一家小茶馆见面。何炜听到他独立开公司的消息,惊讶得差点打翻茶杯。

“玖哥!你……你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吧!”何炜扶了扶眼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就你一个人?资金、设备、客户……这些都解决了?”

“资金有限,设备简陋,客户还在谈。”张玖歌坦诚相告,没有任何隐瞒,“但我有几个确定的技术方向,有信心能做出来。何师兄,我知道你现在跟着孙教授读研,前景也不错。但我还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出来,跟我一起干?”

他目光恳切地看着何炜:“公司刚起步,我给不了你太高的薪水,可能比你现在学校的补助多不了多少。而且前期肯定会非常辛苦,什么杂活都得干。但我可以承诺,只要公司走上正轨,你将是公司的技术核心之一,会有相应的股权激励。”

何炜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搅动着杯里的茶叶。他看得出来,张玖歌是认真的,而且那份基于技术实力的自信,也感染了他。他回想起在实验室里,张玖歌解决那些连他都头疼的设备问题时展现出的惊人能力,以及那份导致论文和产业界震动的质子束辐照技术构想……

这是一个巨大的冒险。放弃相对安稳的学术道路,加入一个前途未卜、家徒四壁的初创公司。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能够更早地接触到前沿技术的产业化,真正参与到从零到一的创造过程。

“玖哥,”何炜终于抬起头,眼神里挣扎与兴奋交织,“我……我需要点时间,跟家里和孙教授商量一下。”

“理解。”张玖歌点点头,“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们都还是朋友。”

送走何炜,张玖歌开始整理他那简陋无比的“公司”。六十平米的空间,被他用便宜的石膏板隔成了三个区域:最里面是小小的“总经理办公室”(兼卧室,他打算后期直接住在这里),中间是开放式的办公和实验区,靠门口则规划为未来的接待和会议区。

他亲自打扫卫生,布线,安装照明,将淘来的二手设备和工具一一摆放到位。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灰尘沾满他的脸颊,但他干得一丝不苟。看着空荡的厂房角落,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变得像模像样,一种亲手缔造“巢穴”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几天后,他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周工打来的。

“张工,不,现在该叫张总了。”周工的语气带着调侃,但更多的是认真,“听说你拒绝了合资,自己单干了?有魄力!”

“周工你就别取笑我了,也是被逼无奈。”张玖歌苦笑。

“陈总虽然对你最后的选择有点意见,但对你的能力是绝对认可的。”周工话锋一转,“他让我转告你,敏捷自动化愿意成为你新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我们第一批小批量试产的谐波减速器,所有的出厂检测和性能优化,想委托给你们来做。另外,我们下一代机器人腕部关节有个新的设计需求,也想请你们参与,做个前期方案。费用按市场价结算。”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带来了宝贵的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可以持续打磨自身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合作机会!

“谢谢!周工,替我谢谢陈总!”张玖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商业世界虽然现实,但也总有一些人,愿意在你起步时,给予宝贵的信任和支持。

“别客气,互利互惠嘛。”周工笑道,“对了,还有个事,算是我个人帮你个忙。我们公司之前有个实习生,叫沈曼,学工业工程和项目管理的,今年刚毕业。小姑娘能力很强,心细,做事极有条理,沟通协调能力尤其出色。本来我们想留她,但她家里好像希望她找个更稳定的单位。我觉着她挺适合帮你处理公司初创期的各种行政、财务、对外沟通的杂事,你要不要见见?”

项目管理?行政财务?这正是张玖歌目前最头疼、也最不擅长的领域!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太好了!周工,麻烦你把她的联系方式给我,我尽快联系她!”

与沈曼的见面,安排在了他那间尚未完全布置好的“公司”里。

沈曼是一个看起来清爽干练的年轻女孩,穿着合身的职业套装,妆容淡雅,眼神明亮。她走进这间堪称“原始”的办公室时,眼中虽然也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落落大方地与张玖歌握手。

张玖歌同样坦诚地介绍了公司目前“一穷二白”的现状,以及未来的技术规划和面临的挑战。他没有画大饼,而是实事求是,甚至刻意强调了前期的艰难。

沈曼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于业务模式、客户来源和风险控制的问题,都切中要害。听完之后,她沉吟了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

“张总,我了解情况了。说实话,风险很大,挑战也很多。但我觉得,您对技术的专注和长远规划,很吸引我。我不怕吃苦,也愿意和公司一起成长。如果您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我愿意加入。”

她的决定,比何炜还要干脆。

张玖歌看着她,心中感慨。他给出了一个比给何炜更低的底薪,但承诺了同样的股权激励前景。沈曼几乎没有犹豫就接受了。

就这样,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玖歌精密”从一个名字,变成了一个拥有简陋场地、基础设备、以及两名初创员工(何炜在经过一周的挣扎和与家人、导师的深入沟通后,最终也选择了加入)的实体。

虽然依旧弱小,虽然前路未知,但基石,已经在他近乎偏执的坚持和精打细算中,一砖一瓦地垒砌起来。

这天深夜,张玖歌独自一人留在空旷的公司里。何炜和沈曼已经下班回家。他坐在那张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吱呀作响的办公椅上,环顾四周。

粗糙的水泥地,裸露的管线,二手设备和工具在节能灯冰冷的光线下泛着金属光泽,角落里堆着还未拆封的零配件箱。空气中弥漫着新刷墙漆的淡淡气味,以及一种属于机械和电子的、冰冷的活力。

这里,就是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场和归宿。

他打开电脑,屏幕的冷光映亮了他略显疲惫却异常专注的脸。他调出了那份深藏于脑海中的、“初级粒子加速器”的技术蓝图。

巨大的、复杂的系统被分解成无数个模块和子任务。他新建了一个项目管理文件,开始为这个宏伟而艰难的目标,制定第一个阶段的、切实可行的研发路线图。

第一步,不再是好高骛远地试图建造整机,而是集中所有资源,攻克那个最核心、也最可能带来短期回报的子系统——用于电池材料辐照改性的“低能离子束源及靶室系统”。

他将这个子系统,再次拆解为几个可以并行或分步推进的研发单元:离子源的理论设计与模拟优化、真空获得与维持系统的小型化集成、高压脉冲电源模块的选型与测试、束流传输与聚焦元件的设计、以及配套的控制和数据采集软件框架搭建……

每一个单元,都对应着需要学习的新知识,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以及需要支付的、真金白银的成本。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但他更知道,一旦这个子系统被成功攻克,不仅能为公司带来首个具有颠覆性的产品(高性能电池材料改性服务),更能为后续更宏大的粒子加速器项目,积累下无比宝贵的经验、技术和人才储备。

窗外的城市已经陷入沉睡,只有远处高架桥上偶尔滑过的车灯,像流星般划破夜空。

张玖歌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在新建的研发路线图首页,郑重地敲下了项目的代号——

“星火-I”。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间简陋厂房里的微弱光芒,能否最终照亮那条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路,就在自己脚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快穿之总有男神想黑化

炮灰女配要反攻

替嫁婚宠:顾少宠妻花样多

地球人可以娶星际老婆吗

快穿攻略:女配逆袭虐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