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野开着货车,一路驶向无人区。
穿过长长的隧道,他们终于又回到了瘴气林的河道边。
姜宁收拾好东西,一人背上一个背包,先把好背的、重要的东西,比如盐、种子之类的先带回去。
至于剩下的东西就先留在货车上,他们可以带上木板车分几次运回去。
他们已经商量好了,陆野会把货车直接开进瘴气林中。就算外界有人真的找到这里,进了瘴气林,没有姜宁特制的解药,他们也出不去。把车停在瘴气林中,会比停在外面更安全。
姜宁照例给她自己还有陆野、月亮做好防护,陆野把车开进瘴气林边缘暂放后,两人一狼终于踏上回家的路。
一路穿过瘴气林和蚂蝗山,两人一狼总算闻到了熟悉的空气,熟悉的味道。
回家了,他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陆野和姜宁从来没有这么归心似箭过。
两人一狼路上几乎没怎么歇脚,终于在夜幕降临时赶回了家中。
一推开木栅栏,迎接他们的便是满院子的鸡鸭羊马叫,熟悉,又亲切。
此时天色已晚,两人放下背包,陆野先去看看家里的动物,姜宁则提着干净衣服去河边洗头洗澡。
在外界没条件,回来的时候又弄一身泥,姜宁实在受不了了。
他们走之前给动物们准备了至少半个月的食物和水,因为他们提前一点回来了,所以这些还很充足,就是棚里因为太久没打扫,刚靠近就一股味。
陆野掩了掩鼻子,心想还好阿宁没过来,不然又得嫌弃的皱鼻头了。
今天太晚了,陆野也没再打扫,看完一圈发现动物都安好,也就放心了。
姜宁出去前他就问过她晚上吃什么,在姜宁洗澡时,陆野先把菜备好。
姜宁洗完澡回来,正好接过陆野手里的活,简单做点晚饭。陆野则趁这个时间也去河里洗洗。他身上的味道委实算不上好。
陆野洗完澡回来,姜宁的饭也做好了,两人简单吃了个晚饭,便回屋休息。
至于月亮,出去一趟也累的够呛,从回到木屋后,便直奔它的小窝,就算姜宁叫它吃饭它也不出来了。
*
第二天一早,两人都起晚了。
姜宁从睡梦中醒来,舒服的伸了伸懒腰。在外界时条件艰苦,加上并非身处一个安全的环境,她无法完全深睡,哪怕睡着了也带着几分警觉。可一回到木屋,她就完全放下心来,这一觉睡的她神清气爽。
她打开木窗,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阳光穿梭进屋内,陆野眼球转了转,也悠悠转醒。
他起身时,姜宁正掀开草珠子帘幕准备出去。
“醒了?”
陆野刚起床,声音有些嘶哑,喉咙里含糊的应了一声。
“正好你也去看看小鸡小鸭们,这些天给它们憋坏了。刚刚我一开窗,鸡鸭们在棚里直叫唤……”姜宁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房门,“我先去做饭了。”
姜宁的声音回荡在陆野的脑海里,他听见姜宁在说话,但是完全不知道她说了什么。他的眼神呆呆的望着窗外,眼神半点没聚焦。坐在床沿边醒了醒神后,陆野才恢复神智。他揉了把脸,把有点长的头发一扎,这才记起姜宁吩咐他的话。
他走到鸡棚鸭棚前,把棚门一开。被关在棚里十来天鸡鸭骤然重获自由,一股脑的从棚里冲了出来。就连家里的老家伙,小鸡的爸爸妈妈们,也跟在小鸡后大摇大摆走出来散步。
其实小鸡也不算小了,个头跟它们爸妈差不多大了,但是陆野还是一眼就能分辨,谁是老子,谁是儿子。
之前他们只放小鸡出棚,后来有一次没拦住,老家伙们也跟着跑了出来。当时姜宁和陆野以为它们出去了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结果到了傍晚小鸡回棚时,老家伙们也跟在小鸡群后慢慢悠悠地摇回来,老老实实地进了鸡棚。
后来姜宁和陆野也不再区别对待,加上有月亮在,鸡鸭现在一律半散养。
早上放出去,晚上月亮再把它们赶回来。
月亮听见鸡棚鸭棚传来一阵熟悉的喧闹,连忙从它的小窝中窜过来,熟练的干起了它的老本行。
相比在外界给姜宁陆野望风放哨,警戒周围随时可能出现的怪物,它还是更喜欢干这活,更喜欢跟着姜宁在丛林中捕猎。
外界连动物都没有,天天吃肉干,它都快吃腻了。
它把鸡赶出木栅栏,让它们自己在木屋周围觅食,然后把鸭赶到河对岸的稻田中,看着它们一只只入水后才回来。
鸡鸭出棚之后,多日没打扫的棚里一片狼籍。
打翻的水、没吃完的草籽、混着鸡鸭的粪便,全都粘在底层的竹垫上。
陆野叹了一口气,把袖子撸起来,拿起工具就开始打扫。
食物残渣和鸡鸭粪便都被他铲走倒进木屋后的便坑里,然后又去河边打水,把鸡棚鸭棚里冲洗的干干净净。
洗完鸡棚鸭棚,陆野又把羊棚、马棚也收拾干净。
走的时候留给它们的草已经不新鲜了,陆野又去河边割了些新鲜的嫩草回来,喂给羊马。
几个棚一收拾完,木屋外也没有什么异味了。
木屋门前的绣球花、四周木栅栏的蔷薇、杜鹃还开着,微风一拂,院子里只闻花香。
打扫完后,陆野又去河边提水给屋前的珍珠菜、野蒜、野葱,屋后的甘蔗等等植物浇了浇水。做完这些活计,陆野身上又出了一身汗,他回房间拿了一身干净衣服,去河边洗了个澡。
回来的时候,姜宁的早饭也做好了。
这是他们回家的第一顿饭,姜宁拿出从西墨县城带回来的菜谱,翻到早餐栏,上下快速扫描几眼,脑子里回想了下他们有的食材,很快确定好菜单。
他们从县城带回一袋面粉,正好可以用来蒸个发糕,还可以做个酱肉包,嗯,再煮些鸡蛋,熬个羊奶山药羹,应该就差不多了。
姜宁先取了些面粉,用来做发糕和酱肉包的面团。
她把一部分面粉跟玉米面和匀,再往里加入适量的白糖,一点点酵母,用温水搅拌成糊状后,在表面撒上一层沙棘干,放在一旁发酵。
剩下的面粉加水和酵母揉成面团后,也放在一旁醒发。
接着做酱肉包的馅料。酱肉馅用鲜猪肉做最好,可是他们没进山打猎,没有新鲜肉。姜宁只好拿了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干,用水煮熟之后切成丁再剁成肉末。热锅下油,先放入山姜末炒一会儿,再把猪肉末倒进锅中炒出油脂,再放点黄豆酱油、盐调味,炒上一会儿后起锅。
这会儿发糕的面糊发酵的差不多了,姜宁在锅中加水,水中放入几个鸡蛋,在水上放个隔层,把装面糊的小盆放在隔层上,盖上锅盖蒸制。
面团已经醒发至两倍大,姜宁把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除里面的空气,然后搓成长条,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接着把面团擀成一张张厚薄均匀的面皮。面皮都擀好后,姜宁往酱肉馅中加入一些野葱末搅拌均匀,然后把馅料包在面皮中,捏成一个个小包子的形状。
半个小时后,发糕蒸好了,姜宁把水中的鸡蛋和发糕都取出来,把包子一个个放在隔层上蒸制。
等发糕稍微凉一点后,姜宁把它切成一个个漂亮的小方块,黄色的发糕上点缀着棕红色的沙棘干,显得精致又小巧。
趁酱肉包还在蒸,姜宁去羊棚中挤了一罐羊奶,又拿了一根山药洗干净去皮切块。
二十分钟后,酱肉包也蒸好了。
姜宁把包子拿出来,再把山药放进锅中蒸熟后压成泥状,最后把煮沸的羊奶和山药泥、白糖混合搅拌均匀,羊奶山药羹就做好了。
陆野回来时,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黄灿灿的玉米发糕、白胖胖的酱肉包、还有水煮蛋和羊奶山药羹。
他们在外界时,吃的早餐都很简单,这久违的丰富的早餐,唤醒了陆野肚子里的馋虫。
他尝过之后,只觉得这也好吃,那也好吃。
发糕怎么会这么香甜,酱肉包怎么会这么暄软,羊奶山药羹怎么会这么暖胃,就连普通的水煮蛋,他也觉得不普通了。
姜宁倒是觉得酱肉包还有进步空间。
“酱肉馅是用肉干做的,味道差了点,用鲜肉做的应该会更好吃。”
陆野:“啊?我觉得挺好吃的呀。”
她又尝了口发糕,这回眼神亮了亮。
“玉米发糕不错,糕体香软,表层点缀的沙棘干又多了些果味的酸甜。那本菜谱真是带对了!”
陆野吃得头也不抬,闻言随口问道:“什么菜谱?”
“我从西墨县城找到的菜谱呀,酱肉包和发糕都是菜谱上面写的。”说起这个,姜宁明显话多了,“对了,我看菜谱上面还有生日蛋糕。陆野,你什么时候生日,我给你做蛋糕啊!”
陆野吃饭的动作一顿。
生日蛋糕?
末世后,他再也没有吃过这个东西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唔,算算时间,他的生日好像……不远了。
“七月二十二号?”姜宁算了下日子,“那不就是下周?”
陆野含糊的说了声“是”,又忙说道,“其实我不怎么过生日的,阿宁你不用忙活。”
姜宁摆摆手:“行,我知道了。”
陆野也搞不清姜宁这个“知道了”是怎么个意思,他换了个话题:
“阿宁,别光说我,你呢,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说起来,他跟姜宁认识也快一年了,竟然从来都没听她提起过。
她的生日?
姜宁愣了一下。
她也不清楚她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她作为影十一时,从未过过生日。
至于原主的生日,好像已经过了。
“我……是八月十号。”
八月十号,是她从大晟朝穿过来的那一天。
也是她新生的一天。
那就把这天,当作她的生日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