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也能炸来吃?!”陆野惊讶住了。
“当然了!菜谱里写的还能有假?”姜宁率先拿起一片炸得白胖胖的荷花放进嘴里。
炸荷花蓬松酥脆又带着面香和油香,加上洒在表面的白糖,口感十分丰富。
“嗯!好吃~”
姜宁忍不住又拿了一片放进嘴里。
咔滋咔滋。
陆野见状,也伸手拿了一片,放进嘴里一嚼,果然如同阿宁所说,味道真不错。
月亮抬头一会儿看看姜宁,一会儿看看陆野,见两人吃得正欢,完全没有要给自己的意思,它马上“嗷~”了一声,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姜宁这才注意到月亮还在这里,见它再次变得白白净净,她终于觉得眼睛好受了。
她拿起一片炸荷花喂给月亮:“只能吃一片啊!”
吃太多油炸的东西,对月亮的身体无益。
姜宁还没喂到月亮嘴边,它就张嘴伸出舌头来迎接了。
炸荷花递过来,月亮连忙用舌头卷进嘴里,好像都没怎么嚼就咽下去了。
吃完一片,月亮砸巴了下嘴,还没品出什么味儿就没了。
它再次以渴望的眼神望着姜宁。
姜宁这会儿说什么也不给了。
月亮见状,也只好垂下脑袋落寞走出客厅,眼不见为净。
*
等河水将藕上的泥土都冲洗的差不多后,姜宁和陆野再把藕仔细清洗一遍,带回家重复跟去年一样的步骤。
他们留出一部分当作新鲜蔬菜吃,剩下的去头去尾、削皮后切碎,再捣成藕浆过滤,过滤后的白色固体晾晒后就成了藕粉。
去年他们做藕粉时,纯靠人力捣浆,就算她跟陆野换着捣,也累的不行。
好在他们之前为了磨豆浆做了石磨,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姜宁往石磨里塞切碎的藕丁,陆野就转动木棍,利用两片石磨的挤压力把藕丁磨成白浆。
经过两天后,带回来的藕终于都变成了白色的固体放在木架上晾晒。
等藕粉和莲子都晒干之后,姜宁留了一部分藕粉出来,剩下的都把它们密封储存起来,放进粮仓。
之前她听陆野说,在末世前的C国北方,有种名菜叫铁锅炖鱼。前几天他们捞了不少鱼回来,正好可以做做这道菜。
按照陆野对铁锅炖鱼的描述,铁锅炖鱼要用鲤鱼做才好吃,于是姜宁从鱼池中捞了几条肥美的大鲤鱼,又去粮仓中拿了些山药、舀了些玉米面出来做配菜。
所有食材都放到厨房后,姜宁先把玉米面、面粉、一点点白糖混合在一起,往里加入热水搅拌成絮状后,用水揉成光滑的面团,放到一旁醒发。
接着她往藕粉里也慢慢加入热水搅拌,揉成面团,然后在案板上撒些干粉,把面团擀成薄片后,刀上抹点油,把薄片切成细条状,最后再往上撒一点干粉防止粘连,这就是藕粉面条了。
做贴饼子的玉米面和当作配菜的藕粉面条准备好,姜宁开始处理鲤鱼。
她先把鲤鱼刮掉鱼鳞,去掉鱼鳃,再破开肚皮、掏出里面的内脏扔掉。洗净之后,在两面鱼背上都划上花刀便于后面烹饪时好入味,然后往鲤鱼的肚子里塞入山姜片和野葱段去腥,在鱼身上抹点盐腌制一会儿。
十来分钟后,鱼肉腌制的差不多了。
姜宁起锅烧油,把腌制好的鲤鱼放进锅里煎制,煎完一面再换一面,等鱼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就捞出来备用。
煎完鱼的锅内还剩一些底油,但是不太够,姜宁再加了一大勺猪油,油热后把葱、蒜、姜先放下去爆香,再往里面加入黄豆酱油、柿子醋、盐、花椒粉、糖等调味品,加热水煮开后,再往里面加入煎好的鲤鱼。
这个时候,玉米面团也醒发的差不多了,姜宁把面团分成小剂子,捏成圆饼的形状贴在锅边沿,最后盖上盖子一起炖煮。
小火炖煮三十分钟后,姜宁打开盖子,把山药和藕粉条也一起放进去再煮上一会儿。
山药和藕粉条煮熟后,贴饼子和鱼也好了,姜宁把鱼和配菜,贴饼子分别用盆盛出来,最后撒上野葱末和香蓼草末就可以了。
铁锅炖鱼还没出锅的时候,陆野在客厅就闻到了香味。他喉咙滚动了下,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
他好久没吃到这口儿,还真是有些想念。
姜宁盛鱼的时候,陆野就守在一旁,等她刚盛好,陆野立刻端着盆往外走。
这顿饭有鱼有粉还有贴饼子,姜宁就没有另外再做菜了。
鱼、藕粉粉条、山药装了一大盆,贴饼子装了一大盆,都堆得冒尖了。
陆野夹了块鱼肉迫不及待尝了一口。
“唔……好烫……”
陆野在嘴里把鱼肉从左边换到右边,又从右边换到左边,倒腾一番,鱼肉的温度总算降下来些。
他把嘴里的鱼肉囫囵吞下去后,竖起大拇指说道:“好吃!跟末世前的那些饭馆做出来的味道一模一样!”
姜宁先尝了块山药,山药已经煮的软糯入味,吸满了鱼汤的咸香,里面的鱼肉也很鲜嫩,一抿即化。
味道是很不错,不过……
她遗憾地看了眼桌上的两盆菜,就是卖相差了点。
“要是厨房那个大锅能直接搬出来就好了,贴饼子和鱼肉配菜就不用分开放了……”
他们就可以直接就着铁锅吃。
这些菜在锅里的时候,比现在的卖相好多了。
*
挖完藕后,姜宁在家没什么事可做了,她又想种种菜。
可翻了翻之前从西墨县城带回来的种子,选了又选,还是没想好种什么,也不知道这个季节种什么东西合适。
还是陆野随口说了一句:“冬吃萝卜夏吃姜,现在八月底,马上快九月份了,现在种萝卜,冬天应该正好能吃上。”
姜宁觉得有点道理,最终决定种点白萝卜。
又是一顿翻土、除草、施肥、撒种,等萝卜种子出芽后,已经是九月份了。
进入秋季,山货的奇珍异果也渐渐成熟。
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进山找到不少好东西,所以姜宁和陆野决定带着月亮再进山搜寻搜寻。
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他们之前做装柿子醋的木桶的橡树林。
他们去年去的时候,橡木的果子掉了一地,都被小动物吃光了,这回他们早一些去,希望能摘到一些橡果回来。
两人带着月亮,翻山越岭总算来到橡树林。
橡树上的果实,有的呈绿色,有的呈棕褐色。
绿色的果实还挂在枝头,看上去还没成熟,棕褐色的果实有部分在树上,有部分已经落在地上。
姜宁拣起地上一颗似乎是刚落下的橡果看了看,没有被小动物啃咬的痕迹。
看来这回他们来得不晚,甚至略微早了些,有些橡果还没完全成熟。
姜宁拣橡果的空档,陆野也摘了一颗棕褐色的橡果,剥开外面的硬壳,里面的果实有点像花生仁。
他去年听阿宁说过,橡果是可以吃的,于是他想也没想,把里面的果实整颗放进嘴里。
一咀嚼,陆野突然眉头一皱——
“呸呸呸!”
他连忙把嘴里的橡果吐了出来:“这橡果怎么是苦的?”
姜宁听到陆野的动静,回头一看,就见陆野拿出水杯在漱口。
她解释道:“橡果得煮熟了才能吃,生吃是苦的。”
陆野皱着一张脸:“阿宁,你怎么不早说?”
姜宁无辜:“你也没问啊!”
陆野:……
好,是他的错。
“这里的橡果还挺多,我们都摘走吗?”
姜宁摇摇头:“先捡掉在地上的吧,这些应该是成熟了的,树上绿色和浅棕色的那些,或许成熟度没那么高,让它们再长长。”
树下落掉的这些橡果,都够他们捡很久了。
于是,两人开始分头在橡木林中捡橡果。
那些被虫、小动物咬过的橡果就不要了,他们只要完整的、新鲜刚落下来的。
姜宁捡着捡着,不经意看见几棵倒伏在地,已经失去生机的朽木上长着一种奇特的菌子。
颜色是橙黄色,长得跟人脑似的。
姜宁的眼前出现,“金耳”二字。
金耳,可食。
虽然这东西长得有点吓人,但既然能吃,姜宁还是把它们一一摘了下来,堆成一堆放在地上。
等她这边的橡果捡满一背篓,姜宁再把金耳放在橡果上,免得被橡果压坏了。
她背着背篓去跟陆野汇合,陆野也背着满满一背篓的橡果朝她走来。
陆野还没走近时,就瞥见姜宁的背篓顶上有什么黄橙橙的东西冒着尖,他还以为是姜宁摘的野果。
结果走近一看,既不是野果也不是野花,而是——
“银耳?”陆野奇怪道,“银耳不是白色的吗?这里的银耳怎么是橙黄色的?”
姜宁解释:“这不是银耳,是金耳。”
金耳?
陆野伸出手,越过姜宁的头,从她的背篓里拿出一朵仔细察看。
嘿,还真的跟银耳不太一样。
银耳的耳片要散一些,薄一些;金耳的耳片要厚很多,耳片跟耳片之间也簇拥的更紧实,颜色更鲜艳。
陆野左看右看,他知道既然姜宁摘了金耳回来就说明它有用,但还是忍不住开口道:“阿宁,这金耳颜色这么漂亮,能吃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