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夫搭了手指在谢白的手腕上,其实不用诊脉这一步,他单看一眼谢白,基本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情况了。
他们用的这个现行的安神方还是他改良过的版本,这方子有另一个名字,叫“镇魂汤”。
和业三十年的时候他随军虎狼,和一干军医在江南一系研制疫病解药。可人力有限、医药并非万能,这余毒流窜了六七年,发展非常广泛。
若是病程已经发展到了晚期,便是神仙来了也回天无术。
疫病晚期症状严重,疼痛入髓,病患入骨,患病的人会整夜整夜难以安眠,以头抢地不为过耳。
孙虑重被冲入营地的难民抱着腿哀嚎,他们求他发发慈悲,哪怕是一刀就此了断了也好。哭声可怜,孙虑重于心不忍,拿出了这个安神方子。这个方子本身重在补血养气,他加以改良,着重了安定的药效,能让这些已经没有挽救可能的病人在夜晚能够稍微好过些。
谢白和秋叶二人都不通医药,不知道这个药方的本意。叫他拿着临终的方子泡了三年,竟没给他泡死了,也是奇迹。
孙虑重低头眨了眨眼,面色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叫秋叶不敢多问一句,怕一问就是个死刑。
孙虑重说:“我方便问一句吗?是怎么中的药?”
“毒箭。”秋叶还想看谢白脸色,谢白却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在大夫面前隐瞒病况,要么是想死,要么是想死得快点。
他二话没说解了自己的上身的外裳,毕竟三年没在军中训练,身上的骨肉都消瘦了许多,显得不太匀称,就只是痩。
秋叶在山中一天三顿宵夜茶点的供应也没苛待他,好歹没叫他只剩下一把骨头。
谢白皮肤白,那些纵横交错的陈年伤疤遍布在消瘦的躯体上仿佛大了一圈,更显狰狞可怖。他胸口处有两处皮肉翻卷的痕迹和横翻的刀伤,刀伤伤口很新很薄,除了中间近乎不规则的圆形外,几乎已经快要看不见了,反倒是横翻的血肉痕迹还留在上面。
这是近几年才新添的刀口。
孙虑重轻轻触过那上边的皮肉,相比起其他没能好好处理过,而翻新长出的肉疤条痕,这一处的伤口已经算是很干净了。
孙大夫职业素养在身上,从不叫病人多难受一分,动作相当轻柔。就是太轻柔了,谢白觉得他手指尖像划过那上面似的,他早上起来刚用了药,感觉迟钝,倒不觉得难受,只是有些痒。
“给你们处理伤口的大夫姓姚,是吗?”孙虑重一看那刀口就能猜个七七八八,敢下刀翻伤取箭的人不多,刀口能做得这么整洁的更是少。
秋叶挑高了眉,她跟那大夫不对付:“你认识?”
孙虑重说:“是我师兄。”
秋叶怔了半晌,突然反应过来,既然是孙虑重的师兄,那就是同样拜在孙圣手的门下,是孙圣手的弟子。
他叹了一口气:“姚师兄走外科的路子。他有几把特制的小刀,薄如蝉翼,就是消耗快,轻易用不着。他极擅长以行刀医治外伤,碰上他算是走运了。两箭当胸穿过,就在肺腑之间,若不是他动刀利落,恐怕今天真不定能见着活人。”
秋叶撇撇嘴,很不想承认这个说法,她私下还叫人家庸医来着。三年了,也没见这位厉害的姚大夫长进了什么,不正经哪里也不见好,三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秋叶想起他近乎不详似的定论。面上露了急躁:“那能治吗?”
倘若孙大夫十成十把握地说‘能治’,秋叶也不太敢信。说能治的人估计早已不在京中,大概会被缉毒司当宝物一样照看起来,求药求医的人能够踏破府前的门槛。
秋叶在这三年间万卷翻遍名医访遍,自己都快熬成半个大夫,她当然也清楚——这种确定的说辞孙虑重给不了她。目前世上还没有一种能够说解开佛不知药性的方法,前不见古人,只能是今人一步步试错。
可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怀抱着一点儿奢望,就盼着有那么万中无一的那么丁点可能,有人能给她个确定说辞,说谢白死不了。
万一呢?
她总不能错过任何一个万一。
“不好说,不是完全没机会。”孙虑重解释道:“照常理而言,不做任何稀释的情况下,一个指头盖大小量的佛不知就足以要了一个成年男子的性命,只是发作的时间因人而异。”
“将军中了毒箭,箭头穿胸入血的那一刻起,药性就已经在血液内扩散。这种箭头淬毒的药量不少,中了药却没暴死,这种情况已属十分罕见。兴许是将军以前用过什么相冲药性的药延缓了药性的发作,我们可以找找。”孙虑重给二人比划着,“我猜姚师兄的设想是用巨量的安神来缓和药性在血液中的扩散和发作,同时人也会被安神药‘冻住’,尽可能地推迟死亡的日期,直到找到解法为止。”
他说得半点不差,两人连连点头。
孙虑重接着道:“但我不这么认为。”
两人正聚精会神地听听孙大夫有什么不同的高见,孙大夫却在这个当口吊起了人胃口——他没接着说下去,反而转过身来,直勾勾地看着谢白。
谢白忽然一愣。
他们说孙虑重是昭太子遗落民间的小儿,过去的时间太久了,当时谢白年纪还小,连昭太子的容貌都已经模糊了。他只隐约记得是个眉眼都很温和的青年人,总是笑着。
昭太子笑着的时候一双多情的眼睛总是温柔地注视着说话的人,暖洋洋的,总给人他能够包容一切感觉。
孙虑重的眉眼偏薄,不知随了谁,但怎么都和温柔多情挂不上勾。只是他回望着谢白的这一刻,谢白不知怎么的突然在记忆里找出了昭太子。
那张已经模糊的面孔,借由今人才找回了一点存在的痕迹。
孙虑重轻声道:“将军,你相信我吗?”
谢白在那一刻福至心灵,忽然听懂了孙虑重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谢白笑了一声,毫不犹豫说:“孙大夫放心一试好了,我没有什么不能相信的。要比姚大夫,咱们的交情不更可靠一些吗?”
他笑得坦荡,全然不在意:“既然我这例子稀罕,那当然不能错过。就算不能在我有生之年找出解法,也算是为后世之人做出了一点儿贡献。”
秋叶搁一旁模模糊糊听了半晌,这时才后知后地觉听懂了他们俩打的什么哑谜,秋叶霎时瞪大了眼。
她刚要说些什么,谢白却忽然抓住了她的手。
谢白常年服药后体温都比旁人低一些,容易体寒,手总是温凉干燥。在这样焦灼的暑气里一只温凉的手虚虚地扣住了她,秋叶就感觉自己好像被什么抓住了似的,露出了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可能是那拦也拦不住的狡猾命运吧,命运把它那同样冰凉的爪子扣在了她的脖子上,她缩缩脖子,往后退了一步。
“好,”孙虑重说,“从今天开始将军就不必再用药了。我会用银针封住你手、脚、膝、胸、腹、肩颈的气血行脉,让佛不知的药性无法刺激这几大关口的潜能,让血流无法过于激烈地在关口-爆发,从而保住将军的性命。”
“将军,佛不知药性发作刚烈迅速,再怎么拖延,也不过短则三五、长则六七年。在当代找一个前所未有东西,可算是一场豪赌,你得考虑最坏的情况——万一你等不到呢?”
孙虑重盯着他:“那么你只能选择和它共存,又或者真这么一辈子浑浑噩噩等着死去的那天!”
“我丑话先说前头”孙虑重轻声道,“在此前还从没有人能够在佛不知的药性发作下还能存活三年时间之久,将军是开先河的第一例,但身体早已经被药性泡透了。就算最后真能找到药物的解法,可能也会有些后遗症要跟着将军一辈子。将军也可能——比常人短寿些。”
“人生百年,不过蜉蝣,再长,能长过天地吗?这么长的寿数只是徒增寂寥,够用就行了。”谢白笑了笑,倒是豁达:“再短也不会比如今更差了。”
孙虑重说:“还有一点。人的脑部非常精细,无法靠施针来截住气血。我听说佛不知会根据人的想象来构建幻觉,也就是说——”他抬头看着谢白道:“——你得开始学着适应幻觉的存在、寻找和那些幻觉共存的方法了。”
谢白忽地抬起头,他看见孙虑重手扣在他的手上,像是怕他临时反悔了,万分慎重地对着他道:“你睡得够久了,将军。该醒了。”
孙虑重在京中原本就置备了一套能够入体的银针,这套银针造价不菲,工艺精巧,还是当年他还在虎狼的时候央著铸造营的那些巧工的师傅们帮他打造的。
彼时的孙虑重在古籍中看到过类似的治疗方法,一直很好奇,本想着若江南的疫病最后仍未找到解法便拿出来死马当活马医着试试。可能老天也觉得这个方法太不人道,那套银针还没铸造完毕,老大夫们就欢呼着抢先一步发现了治疗疫病的草药方子。
孙虑重也不是什么草菅人命的无良医师,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想轻易拿这个方法出来一试,于是施针的设想一直搁置。
因为一直派不上用场,他出京城时连着那套银针都懒得带走,一直留放在京中的医馆里妥善保存着。
老天对姓谢的特别苛待,这匹死马兜兜转转还是在几年后推到了他的面前来。
秋叶脚程快,自告奋勇地去医馆帮孙大夫取针,孙大夫就在将军府先做好入针的准备。
施针需要在一个能够保证安全安静的地方,谢白把孙大夫领到了房中,除了衣裳,像条死鱼似的躺在床上直挺挺地等着受刑。
谢白躺在那儿脑子不受控制地胡思乱想,想了一堆就是为了尽量不让自己去细想那些入肉的银针。他也不是怕疼,只是说要留这么一套银针在身体里,又总感觉瘆得慌。
但转念一想,能够自由活动总比如今像个活死人一样沉寂在夜中要好些。
大不了就是一死嘛!
经常把死字手拿把掐的谢将军得意洋洋地摇摇脑袋,管住了自己的思绪不再四处奔腾。孙虑重叫人打了温水和烈酒来,在一旁点了火炙烤着,将那些要封针的地方清理干净。
烈酒和温水滚过他的身体,谢白觉得身体像是逐渐回温了似的,连感觉都清晰了很多。还没来得及多想什么,他听见孙虑重说:“......我之前在北疆停留过一阵,机缘巧合下,也接触过几位用了过量的佛不知却没有立刻致死的人。”
谢白看向他,继续听他讲:“出于好奇,我遣人打听了一下这些人的共通之处。——这些人在服用佛不知以前,都曾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佛不知。又或者说,佛不知的某部分。”
“上蛮和北疆那一块对佛不知的了解更甚,偶尔会有些牲畜难以分辨料草与矿草,这些误食了佛不知的牲畜并不会立刻暴死,反而还会变得温驯许多,能够安安分分地活到牲畜们正常死亡的年岁。”
他看了一眼谢白:“所以有人认为,佛不知半石半草,仅仅服食一部分并不会致死,只是会导致人产生幻觉。”
谢白大方地任他看:“你是特意等秋叶离开了才问?”
孙虑重道:“……我不确定。”
“确实瞒不过大夫。”谢白笑着,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我也不确定。”
“在我的印象里,我确实不曾主动接触过任何与佛不知有关或者类似之物。我家里人对上蛮的对这些玩意儿都非常敏感,没道理会在这上面大意。”谢白仔细回忆着,确信记忆里面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片段出现,“但我确实在还小的时候出现过幻觉,仅有一段时日。太医只把这当成孩子的癔病来看,给我开了几剂和缓精神的汤药,我嫌苦,也没喝完。”
“宫中、京华戒备森严,皇城脚下盘查又非常严密,入口之物要经几道审查。佛不知在当时还是稀罕物,轻易入不得京。”他想了想,“仅有一次,我外祖辞世,穆将军接了我到江南送灵,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宫中,不久后就出现了幻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