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房子和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能看到喜欢的人,或许还可以养一只猫或狗——这样的生活状态,曾是祝颖童年时的梦想。
而到如今,它成了一半现实。
“祝颖,你醒了?”
“嗯,早上好。”
祝颖步入客厅,看见祈睿抱着那只小猫,此刻正一同眺望窗外。
见她来了,祈睿又转头向她,惊奇之中带了几分庆幸地感慨道:“幸好咱们昨天把它接回来了,不然这么小的猫,一定熬不过昨夜的大降温。”
祝颖闻言向外看去,窗外白茫茫一片。
下雪了。
在她梦到高中那场大雪的昨夜,梦外的世界也下了雪。
“它怎么样了?”祝颖坐到沙发上,与她们隔了几步,远远观察道,“看上去,它的精神比昨天好了很多。”
“确实,是个好兆头,”祈睿高兴地答应着,又对她指了指厨房,“对了祝颖,我做了煎蛋,锅里的粥还热着,快去吃吧。”
“谢谢,你吃过了?”
“它饿得早,我就起来做饭了。”
祝颖坐在餐桌前,将那片摊得金黄的煎蛋翻过来,又找到了她留在锅里的粥。
因为猫藓,小猫戴着伊丽莎白圈,正不太习惯地上蹿下跳想要舔毛,祈睿只好一边摁住它,一边为沙发盖上沙发巾,一时间忙得脚不沾地。
祝颖三下五除二地吃过饭,套了件厚些的毛绒外套,走过去,“需要我帮忙吗?”
“啊,祝颖,来得正好。”祈睿托起小猫,“你能帮我抱会儿吗?我先收拾着,顺便打扫一下卫生。”
祝颖点点头,接过她怀里的小猫。
温暖、柔软的一团橘黄,几乎要从她臂弯里流下去。
她搂紧了它,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能直挺挺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祈睿忙前忙后。
祈睿披好沙发巾,清理完猫砂盆,又开始扫地拖地。
祝颖意识到自己沉默了太久,终于开始没话找话:
“你想好给它取什么名字了吗?”她问的还是关于这只小猫的事。
“还没呢。”
祈睿似乎并未改变昨天的想法。
祝颖默不作声,随即又看见她笑起来:“也许你给它取名会更好听?你可是作家。”
“……写小说的而已,不算作家。”祝颖有点儿难为情,“不要对我这种网文写手有太大滤镜,很多时候我只是跟着热点写,符合大众爽点而已。再说,你又没看过我写的东西,其实我不太会给人取名,文笔也一般——”
“可是我记得你写的东西很好。”祈睿将手中扫把一甩,笑得有几分得意,“以前我就见过了。”
她这张脸总是很适合做出这种表情。
“你,”祝颖顿了顿,移开目光,“你又想起什么了?”
“你高中时候就喜欢写故事了,还给我看过呢,不记得?”祈睿反问道。
哦不。
祝颖眼前一黑:“黑历史就不必记得这么清楚吧。”
有那么一秒,她真心希望祈睿别这么快恢复记忆。
“祝颖同学,你那是什么表情?你那时就写得不错了,怎么能算黑历史。”
祈睿笑吟吟道:“我当时还说,你很有天赋的,一定能吃上这碗饭。看看,这是不是应验了?”
那时祝颖几斤几两,她自己清楚。
文笔稀烂,毫无逻辑,故事没头没尾,人物单薄干瘪,词穷得可怕,一批形容词翻来覆去地用,氛围描写更是灾难。
她那时唯一还算多点儿的,是那个敢于把垃圾分享给人看的热情。
见她不说话,祈睿又回忆起来,自顾自道:“我还记得,你还说,要写个以咱们当时同学为原型的冒险故事,最后怎么样了?”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祝颖板着脸,“当时大肆宣扬,自然是无果而终。”
祈睿笑得捧腹,又问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那我的那个呢?你私下说的,说要以我为原型单独写个角色,‘她’后来变成什么样了?”
你这人的记性,真是,时坏时好的。
“……”祝颖无言半晌,而后说,“对不起,这个也没写完。”
“你跟我说对不起什么,”祈睿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是你的角色啦。而且,当时学业压力那么重,没时间写东西可太正常了。”
不,我说对不起是因为我骗了你。
祝颖心想。
其实我写完了那一个故事,甚至那时还对此很满意。
我拿着我写满字的本子跑到你们班门前徘徊,那是高二下学期,一个晚自习的课间,我等在那里,以为这样就能假装和你不期然地相遇,然后笑着说一声,“瞧,我把另一个你的故事写完了!”
——可是,那一整个课间,你都只是在你的课桌前埋头学习,奋笔疾书,偶尔抬头,也只是拉着前后桌,和她一起讨论试卷。
祝颖想她应该很忙,想她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考试上,想她应该不记得一年前自己夸下的海口,所以祝颖回去了。
用现在人的话讲,她这叫没苦硬吃,明明只是叫祈睿一声就能解决的问题,她却偏偏要自己等。
后来的后来,她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不自找麻烦,又再次翻看这个故事,想要把它重写。
祝颖再次提起笔,才发现它实在简陋幼稚得可笑。
她自认为笔下成熟了许多,也有了足够的资历,可无论她如何绞尽脑汁,都无法给它一个成熟的、完美的结局。
最后,她开始怀念祈睿。
她疯狂地想要创造祈睿这样的角色,以转移对她无处安放的在意。
她创造了许多许多有她的影子的角色,她们狡猾、聪明、快活、爽朗、不拘一格、喜欢恶作剧,但是某一天祝颖发现,她们和祈睿并不相似。
祝颖可以为她们构思独属于她们的故事,让她们面目愈发清晰,可是祈睿却在她记忆里远去,因为祝颖不再有她的故事了。
直到峰回路转。
“祝颖,猫在舔你。”
祈睿的一句话将祝颖拉回现实。
祈睿的故事又重新回到她身边,只是不知这次多久会断更。
……等等,她刚才是不是说,猫在舔我?
祝颖低头。
猫正在试图把她的绒毛外套舔顺,而祈睿已经津津有味地看了好一会儿了。
……她看得好像很开心。
祝颖:“……它舔得这么卖力,你就这么干看着?”
祈睿语气有几分无辜:“除了干看着我还能做什么?总不能和它一起舔吧。”
插科打诨。
祝颖无奈道:“你来抱它,我去拖地。”
“好了好了,”祈睿终于忍不住笑道,“我这就快拖完了,你再忍一会儿。”
为了避免它再趁机舔自己,祝颖把它高高举了起来。
猫也很配合,耀武扬威地抖了抖尾巴。
祈睿盯着它,像是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祝颖,它好像更喜欢你。瞧,跟你一接触,它尾巴都翘得更高了。”
“你穿这件外套,它也喜欢你。”祝颖说。
“哦,可能是让它想起妈妈了——”
祈睿话音未落,“嗡嗡”的振动声忽然响起。
祝颖的手机亮起了来电提醒。
巧,是妈妈。
“我接个电话,你介意吗?”她对祈睿说。
“这有什么介不介意的,你接吧。”祈睿转身去了阳台打扫。
祝颖点了接听:
“小颖,天气预报说你们那边儿下雪了,怎么样,你冷不冷呀?厚衣服都拿出来了吗?你们那儿供暖还好吗?”
母亲的语气惯常带着她急性子的催促,早些年祝颖还会被这催促惹得烦闷,但现在也已经习惯,一一回答了她的问题。
得知她一切如常后,母亲的语气平稳下来,又问:“那你早饭吃了吗?可别不好好吃早饭啊。”
“不好好吃早饭的人是你,妈妈,”祝颖提醒道,“我每天都会做饭的,才不像你一样偷懒。”
“我什么时候偷懒了,我今天早上吃了一碗面。”
得了,挂面有什么营养。
祝颖按下不提,又问:“咱家那儿怎么样?供暖行吗?你冷不冷?需要我给你买几件衣服吗?”
“还行,不冷,不需要——”母亲随口回答着,忽然音调一升,“这是哪来的小猫呀?”
哦不,她毫无防备地接听了视频电话,一时间没想到摄像头还能扫到小猫。
祝颖实话实说:“室友捡回来的。”
“哎呀,流浪猫吗,打疫苗了没有呀?有没有病菌啊?给它洗澡了吗?”
祝颖就知道她会有这么一连串的问题。
“带去医院了,打疫苗了,治病了,驱虫了,洗澡了。”她索性把它托到镜头面前,强迫对方必须看,“你看看,毛茸茸一团,可爱吧。”
“猫都长得差不多……小猫倒是显得机灵点儿,不过太瘦了,怎么这么瘦呀。”
母亲嫌弃地瞥了几眼,又向她叮嘱道:“可别让它抓到你。”
祝颖知道,自家祝女士一向是个对小动物的可爱之处毫不敏感的人,在网上随机刷到网红宠物视频的时候,也能目不斜视。
只有她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母亲才会多看几秒,顺便以对待人的态度对它们评头论足一番。
在母亲身边刷小猫小狗的次数多了,母亲偶尔会问她想不想在家里养些小猫小狗,祝颖通常会反问她想不想养,而她总是思索一会儿,又说毛太多,还是算了。
对小动物没有明确的爱意、一提到它便想起难以招架的卫生情况的人,显然不太适合养宠物,这是祝颖一贯的想法。
因为她自己也是那个嫌麻烦的人之一。
她对于赛博猫猫狗狗的喜爱,大概也只是某种叶公好龙。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感情,那团毛茸茸热乎乎的东西忽然在她的臂弯上蹬来蹬去,祝颖不明所以,听见阳台门一响,才明白过来是它看见了祈睿的动作。
她下意识随它望去。
手机里妈妈的声音却先传了出来:
“咦,这不是……这不是你那个高中同学吗。”
祝颖回过神来,调整镜头,有些惊讶:“是,她是祈睿,现在是我新搬来的室友。你认出她来了?”
“哦,你们现在还联系呀,真好。”
镜头里的母亲看上去很高兴。
也许是因为母亲对高中时的祈睿印象不错,也许是因为母亲误会了——以为她可以同谁保持这么长久的友谊,实在难能可贵。
祈睿也走过来,很自然地打了个招呼:“是,阿姨好,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以前我们小颖总念叨你呢,我还以为你们大学之后就没消息了呢。现在你们搬到一块儿啦?”
妈妈笑着问道。
祈睿没有戳破她对她们之间的误会,只点点头,抬手揽住祝颖:“对,我来这边儿工作了,就想和小颖住一块儿。”
“那好呀,你们老同学知根知底,在这外地合租,还能互相照顾。”祝女士露出了一个真心的笑容,“好了,我也不打扰你们了,你们忙去吧。”
电话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祝女士和别的母亲不太一样,从来不会说太多,更不会抱怨什么家长里短的琐事。所以祝颖不能在她嘴里翘出点儿别的什么八卦消息。
母亲总是谈及祝颖,也永远只谈及祝颖。
“她总是放心不下我孤身一人在外地工作。”她挂了电话,向祈睿道谢,“现在有你在,也能让她安心一些,谢了。”
“不用谢,阿姨倒是一点儿没变。”祈睿笑着接过她怀里的猫咪。
“你想起什么了?不过,我妈也没什么记忆点吧。”
祝颖对她神奇的记忆恢复速度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她这个记忆怎么说来就来,还跟牙膏一样,挤一点算一点的?
“以前家长会见过一面呀,阿姨说话好温柔的。”祈睿瞟了她一眼,又乐了,“怎么了,这也算黑历史?”
“不算黑历史,算你记性好。”祝颖道,“说回小猫吧,咱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在刚才提到那个故事的时候,她想起来自己曾给祈睿设定了一个宠物,还绞尽脑汁地给它取了名字——
“不用了。”祈睿却说,语气里带着些许她听不懂的雀跃。
“为什么?”祝颖忍不住想要追问,“你已经想好名字了?”
“不,没必要再起名字了。”祈睿说,“刚才你打电话时,我昨晚发的领养帖下有人联系我了,说想要领养它。”
“虽然我还是第一次遇上这种刚发完就有人联系的情况,但领养人的条件好像不错,我觉得可以接触一下。”
原来如此。
这是个好消息。
祝颖轻轻松了一口气,又问:“领养人的条件不错,是指哪些条件?你打听清楚了吗?”
“没太清楚,但也打听了不少,”祈睿翻看着手机上的聊天记录,“是一对情侣,本地人,都已经有稳定住所和固定收入。”
祝颖还是有些担心:“情侣?网上有很多情侣分手之后宠物无处可去的先例。我并不是说情侣领养不好,只是责任分摊有时还不如不分摊,谁知道领养宠物对他们而言,是不是热恋期间心血来潮讨对方欢喜的小把戏?更何况,也有很多人婚后因为要生孩子,就主动或被迫遗弃宠物的……”
祈睿沉吟片刻,答道:“她们年纪比咱们稍微大一些,感情稳定,而且家里已经有两只原住民了,我看着养得都不错,应该不会把宠物当作心血来潮的玩具。”
家里已经养了两只了?那就要担心小猫会不会被大猫欺负的情况了。
不过,有养猫经验确实是个加分项。
“至于你考虑的,某些因为要孩子就遗弃宠物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太大。”
祈睿看了看眼前人的神色,不知道为何斟酌了一会儿,而后才道:“因为她们是一对拉拉,嗯,就是同性情侣。对了,你不介意这个吧……”
我介意什么?人又不是和我谈,听见拉拉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祝颖心想。
她想说的话一时梗在喉咙里,反应过来之后只好用力把它咽下去,用大力点头掩盖她的语无伦次:“哦,嗯,那很好,经济独立、感情稳定、没有孩子,还有养猫经验,很不错的领养条件。”
“我也是这么想的。”祈睿又笑起来,“所以联系了她们,想线下接触一下。”
“你对这边地方还不熟悉,我和你一起去吧。”祝颖提议。
祈睿这记忆真的跟挤牙膏似的哈哈哈。
这一章俩人都在互相试探~
(以下是作者的碎碎念,作者前几天陪朋友喂学校里的小流浪时被挠了一下,虽然知道猫传播狂犬病的条件其实很苛刻,(得被发病时的狗咬伤、再在发病时咬人才会传染给人)但还是会被医生建议打针,因为狂犬病病发没有容错率,所以‘教科书’的建议就是流血了就要打针。大家要小心,如果被挠出血的话第一时间要挤出血,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十五分钟。
呜呜呜钱包大出血,但说真的,也不能怪小猫,它只是太饿了才不小心抓到我……等我有钱了就送它去绝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救猫咪(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