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回到七零开饭馆(古穿今)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苏婉音已经和春香婶忙活开了。

建筑队那边的单子丢了后,考虑到上次市管队的事儿,苏婉音只得先让小梅回家了,一来仅仅只是村子周边的客流量,春香婶已经足够了,二来两个人帮忙着实有些显眼了些。

估摸着春香婶也提前跟小梅透露了些情况,所以两人也算好聚好散。

苏婉音心里琢磨着去城里开店可以叫上小梅,春香婶这边顾着儿子已经说过不会跟着去城里常驻。

新定制的玻璃罩柜台擦得锃亮,里面整齐码放着白胖的包子、金黄的油条,旁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清晰地写着价格,一目了然。

“婉音,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春香婶一边将刚出锅的卤豆干夹进盘子,一边忍不住感叹,“这玻璃罩子一装,看着就干净体面!昨天好几个过路的,一看咱们这架势,二话不说就掏钱买了。”

苏婉音笑了笑,将熬好的豆浆倒入保温桶:“婶子,做生意讲究个眼缘,东西干净,人家看着放心,吃着也安心。”

这会儿可能比较少见,但在后世基本上只要是做吃食生意的必得备上一套,虽然麻烦了些,但是客人看着就放心。

摊子刚支好,老主顾们就陆续来了。大家对新柜台都很好奇,赞不绝口。

“婉音呐,你这摊子是越来越像样了!”张老汉照例是第一个,他探头看了看玻璃柜里的包子,满意地点点头,“好!这样就不怕落灰了,讲究!”

卖豆腐的李大嫂也凑过来,压低声音说:“婉音,你听说了吗?王彩凤她……她昨天支了个摊子,卖馒头和稀饭,就在村东头那棵大槐树下。”

春香婶闻言,手上动作一顿,担忧地看向苏婉音。

苏婉音却面色不变,利落地给张老汉装好包子豆浆,语气平和:“李大嫂,谢谢您告诉我,村东头离咱们这远,不影响。”

“再说了,做生意各凭本事,市场这么大,谁也吃不独食。”

她这话说得敞亮,周围几个顾客听了,都暗自点头。

有人甚至说:“就是!她那馒头能跟苏老板这比?我昨天好奇买了一个,死面疙瘩似的,跟我娘做得都差远了!”

苏婉音但笑不语。

竞争,她从不害怕,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她会让自己做那个领头的人,吃到头一份儿蛋糕的。

送走早高峰的客人,苏婉音看着空了一大半的玻璃柜,心里盘算着陆珩透露的新政策。

文件已经下来,风向确实变了,现在正是放手一搏的好时机。

“婶子,今天收摊后,我打算去城里转转。”苏婉音一边清点所剩不多的食材,一边对春香婶说。

春香婶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想去找店面?”

“嗯,”苏婉音点头,“政策放宽了,咱们总不能一直守着这个小摊,我想找个正经铺面,以后不仅能卖早点,中午晚上也能做点简单的炒菜、面条,还能把我试做的肉松、果脯那些也摆出来卖。”

春香婶听得眼睛发亮,可随即又有些犹豫:“那得花不少钱吧?租金、装修、置办家伙什……”

“钱的事我想办法,”苏婉音语气坚定,“一步步来,先找到合适的地方再说。”

午后,苏婉音安顿好小宝,便独自一人往镇上走去。

七十年代末的乡镇,街道不算宽敞,两旁多是灰扑扑的砖瓦房,偶尔能看到一两家挂着牌子的供销社或国营饭店,门脸大多严肃刻板,缺乏生气。

她沿着主街慢慢走,仔细观察着。

这会儿敢冒头出租房子的还是少数,大多都是自家住的,想补贴些家用才会租出去。

有的房子位置好,但面积太小;有的面积够大,却藏在深巷里,人流量少。

走了大半条街,也没看到完全合心意的。

正当她有些气馁时,目光突然被街尾一个拐角处吸引了。

那里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平房,位置不错,正处于两条小路的交汇处,人来人往。

房子看起来有些旧,门板上贴着泛白的封条残迹,窗户也落满了灰,像是空置了许久。

一个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大爷见她驻足打量,主动搭话:“姑娘,看这房子呢?”

“大爷,这房子……是空的吗?”苏婉音客气地问。

“空了好些年了,”大爷摇着蒲扇,“早先是家公私合营的杂货铺,后来关了门,就一直闲着,房主是镇上以前的陈老先生,现在跟着儿子住县里去了,偶尔回来看看。”

苏婉音心里一动:“那这房子……租吗?”

“这我可说不准,”大爷打量了她一下,“看你面生,不是镇上人吧?想租这房子做生意?”

“嗯,想开个小吃铺。”苏婉音如实相告。

大爷点点头,又摇摇头:“地方是个好地方,就是……听说这房子有点说道。”

“说道?”苏婉音疑惑。

“都是些老话,说什么风水不大好,之前那杂货铺就没开长。”

大爷压低了点声音,“不过我看啊,都是瞎传,陈老先生人不错,就是年纪大了,顾不上,你要是真心想租,可以去县里问问,我知道他儿子住哪片儿。”

谢过热心的大爷,苏婉音又绕着房子仔细看了几圈。

坐北朝南,采光好;门前有块不小的空地,可以摆几套桌椅做外摆;内部结构从窗外隐约能看到,还算规整。

至于风水……

她一个穿来穿去的人,还是更相信事在人为。

心里记下大爷提供的地址,她决定尽快去县里一趟。

回去的路上,经过公社大院门口,恰好碰到陆珩从里面出来。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军便装,身姿笔挺,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苏同志?”陆珩也看见了她,快步走过来,“来镇上有事?”

苏婉音也没隐瞒,把自己想租店面的事说了,顺便提到了街尾那处房子。

“你说的是陈老先生那处旧宅吧?”

陆珩显然对镇上的情况很了解,“位置确实不错,空着是可惜了,陈老爷子我认识,是个通情达理的老人家,他儿子在县农机厂工作。”

苏婉音没想到陆珩居然认识房主,心中一喜:“真的?那……陆同志,您觉得我能租下来吗?”

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期待和不易察觉的忐忑,陆珩的目光柔和了些:“按理说问题不大,这样,我明天正好要去县里办事,如果你方便,我可以带你去找陈家人谈谈。”

“方便!当然方便!”苏婉音连忙答应,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太谢谢您了,陆同志,又给您添麻烦了。”

“举手之劳。”陆珩顿了顿,补充道,“你有这个魄力扩大经营,是好事,新政策下来,正是需要你们这样的典型。”

第二天,苏婉音安顿好摊子和弟弟,便跟着陆珩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

一路上,陆珩给她讲了些与房主打交道的注意事项,以及开饭店需要提前准备的一些手续,条理清晰,考虑周全,让苏婉音受益匪浅。

在陆珩的引荐下,见到陈老先生和他的儿子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陈老先生是一位儒雅清瘦的老人,听说苏婉音是个独自带着弟弟、想靠手艺吃饭的姑娘,本就存了几分好感。

又见是陆珩亲自带来的,知道是靠谱的人,态度更是和蔼。

看过苏婉音带的样品——她今早特意做的肉松和卤豆干后,老人尝了尝,竟有些动容:“这肉松……香而不腻,入口即化,很多年没吃到这么地道的味道了。”

最终,租金谈到了一个苏婉音完全可以接受的价格,而且陈老爷子还主动提出,第一个月的租金可以等她店面收拾妥当正式开业后再付。

拿着那张墨迹未干的简易租赁协议从陈家出来,苏婉音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仿佛踩在云端。

事情顺利得超乎想象。

“陆同志,今天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您。”站在县城的街道旁,苏婉音看着陆珩,由衷地说道。

没有他的引荐和帮衬,绝不可能这么顺利。

“不用客气。”陆珩看着她因激动而泛红的脸颊,眼神温和,“看到你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我很佩服。”

他顿了顿,像是斟酌了一下语句:“以后店里要是遇到什么难处,或者有人找麻烦,可以到公社找我。”

这话说得平淡,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苏婉音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

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我会的。谢谢您。”

夕阳西下,班车摇晃着驶回乡镇。

苏婉音靠着车窗,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和村庄,手中紧紧攥着那份租赁协议。

房子找到了,真正的挑战,其实才刚刚开始,装修、置办桌椅灶具、设计菜单、办理更齐全的执照……千头万绪,都需要她一件件去落实。

但她的心中没有畏惧,只有满满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

她仿佛已经看到,在那处拐角的平房里,“苏记小饭馆”的招牌亮起,灶火通红,饭菜飘香,宾客满座。

……

回到村里时,天色已晚。

小宝和春香婶都在院门口翘首以盼。

“姐姐!”小宝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住她的腿,“房子租到了吗?”

春香婶也紧张地看着她。

苏婉音笑着,扬了扬手中的协议,声音在暮色中清晰而坚定:“租到了!咱们的‘苏记小饭馆’,很快就要开张了!”

夜色温柔,笼罩着这个小小的院落,也笼罩着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充满希望的心。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第 5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