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攥着那张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租赁协议,苏婉音一夜辗转反侧,天不亮就醒了。
窗外还是墨蓝色的,只有天际透出一丝鱼肚白。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里间睡得正香的小宝。
点燃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填满了简陋的厨房。
苏婉音深吸一口气,稳住激动的心神,平稳自己的呼吸,如往常一般将面粉拿出来,打算先揉面,手下揉着的面团越发光洁,现在她做这些已是轻车熟路。
将盆里的面团盖上湿棉布放一边炀着,苏婉音看外面天色还早,拿出厨房里常备着的纸笔,一边回忆租下来的那栋房子一边规划里面的大概布局。
……
“姐姐?”小宝揉着眼睛站在厨房门口,声音带着刚睡醒的糯哑,“你怎么起这么早?”
苏婉音放下笔,笑着朝他招手:“来,小宝,姐姐给你看个东西。”
小宝凑过来,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
“这是咱们家饭馆的大概布局。”苏婉音用指尖点着那些条目,耐心地解释,“我们要先把房子打扫干净,然后请人做桌子椅子,还要盘一个新灶台……”
小宝似懂非懂,但眼睛亮晶晶的:“就是我们自己的饭店吗?像城里的国营饭店那样?”
“对,不过姐姐希望,咱们的饭店比他们的更干净,饭菜更香,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能吃饱、吃好。”
苏婉音语气里带着憧憬。
夏日天亮得早,待到天光大亮时,春香婶笑盈盈踏进来了。
一进门,她就迫不及待地问:“婉音,咋样?房子定下了?”
苏婉音把协议给她看,春香婶不识字,但摸着那张纸,脸上也笑开了花:“定了就好,定了就好!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收拾?”
“就今天!”苏婉音雷厉风行,“早上摊子照常出,卖完咱们就去镇上收拾房子,婶子,到时候还得麻烦您。”
“这有啥麻烦的!”春香婶干劲十足,“我别的没有,力气有一把!”
早摊的生意依旧火爆。
玻璃罩柜台和新黑板标价牌果然吸引了不少新顾客,加上老主顾们的捧场,东西比平时卖得更快。
收摊后,苏婉音带上扫帚、抹布、水桶,和春香婶一起,领着小宝,直奔镇上的新店面。
再次站在那处拐角的平房前,心情与昨日截然不同。
昨日是期待与不确定,今日已是主人视角的审视与规划。
打开那把略显沉重的老式铜锁,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年的灰尘气息扑面而来。
阳光从糊满灰尘的窗户透进来,在光柱中无数尘埃飞舞。
屋子大约三十来平米,空荡荡的,墙角结着蛛网,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灶台是老旧土灶,已经塌了一半。
春香婶皱了皱眉:“这……可得好好收拾一阵子了。”
苏婉音却丝毫不觉得气馁,反而目光灼灼。
她走到屋子中央,环顾四周,脑海里已经勾勒出未来的模样:“这里摆四张方桌,每桌配四条长凳,靠墙这边,盘一个两眼的新灶台,要砖砌的,结实,这边,做一个小柜台,用来收钱和摆放肉松、卤味那些可以外带的吃食,还有窗户要擦亮,门板也要修一修……”
她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简单的平面图已然成型。
“姐姐,这里好大呀!”小宝在空屋子里跑来跑去,兴奋地喊着,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引起回响。
说干就干。
三人撸起袖子,开始了大扫除。
春香婶负责用长竹竿绑上扫帚清理屋顶和墙角的蛛网灰尘;苏婉音用破布条扎了个简易拖把,沾水擦拭窗户和门板;小宝则拿着小扫帚,认真地清扫地面上的浮土。
灰尘扑面,呛得人直咳嗽,但没人喊累。
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混着灰尘,在脸上划出几道滑稽的痕迹,彼此看着,都忍不住笑起来。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屋子总算初见模样,虽然依旧破旧,但至少干净敞亮了许多。
苏婉音推开擦干净的窗户,初夏的风带着阳光的味道吹进来,驱散了屋内的霉味。
“接下来,还得找泥瓦匠盘灶,找木匠做桌椅招牌。”苏婉音看着倒塌的旧灶台,盘算着。
正说着,门口光线一暗,一个声音传来:“哟,这就开始了?”
苏婉音回头,见是昨天指路的那个摇蒲扇的大爷,他身边还跟着一个看起来憨厚的中年汉子。
“大爷,您来了。”苏婉音笑着打招呼。
“这是我儿子,大庆。”大爷指了指身边的汉子,“他在建筑队干过零活,会点泥瓦手艺,我听你说要盘灶台,就把他叫来了,让他给你看看,估个价。”
苏婉音心中一喜,这还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她连忙请李大庆进来。
李大庆话不多,围着旧灶台转了两圈,又用手敲了敲墙壁,然后蹲在地上,拿了块石头在地上画起草图:“这老灶不行了,得全拆了重砌,我看你这屋子,砌个两眼灶就行,省柴火,火也旺,砖头、黄泥、石灰……这些料我认识人,能买到便宜的。”
他报了个价格,很是公道。
苏婉音几乎没有犹豫就定了下来:“李大哥,那灶台的事就拜托您了,工钱料钱都按您说的来,越快越好!”
“成。”李大庆点点头,“我下午就去拉料,明天一早就来开工。”
送走热心肠的李家父子,苏婉音信心大增。
果然,只要真心想做事,帮手总会一个个出现。
下午,她又通过李大庆的介绍,找到了镇上的老木匠张师傅。
张师傅看了她画的简单桌椅和招牌草图,捋着胡子点头:“样式简单,做得出来,木料用松木就行,结实还便宜,招牌你要啥颜色的字?”
“就红底黑字吧,显眼。”苏婉音想了想,“就写‘苏记饭馆’四个字。”
定好木工活,又是一笔开销。
苏婉音捏了捏日渐干瘪的钱袋,心里清楚,开店的启动资金比她预想的要紧张。
但她并不慌乱,只要店开起来,她有信心能把钱赚回来。
夕阳西下,三人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体回到村里。
苏婉音特意去割了半斤肉,晚上做了红烧肉犒劳大家。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炖得酥烂入味,酱汁浓稠,配上吸饱了汤汁的土豆,吃得小宝满嘴流油,春香婶也连连夸赞。
“婉音,就凭你这手艺,店开起来肯定红火!”春香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夜里,苏婉音在油灯下重新核算开支。
租金、泥瓦工、木匠工料、购置新锅碗瓢盆……
每一项都必不可少。
她之前摆摊攒下的钱,去掉给春香婶的工钱和日常开销,剩下的勉强够用,但几乎不剩什么周转的余钱了。
得想办法在开业前再攒一点。
她目光落在今天买回来的猪油和面粉上,心里有了主意。
或许还是得开发些新产品,如果能走中高端路线就更好了。
想了想,她决定做个猪油糕,用料简单,味道又香甜,而且名字也简单明了,旁的人一看就知道是用了荤的,价格也能叫上去。
她吹熄油灯,躺到床上。
身边的小宝睡得香甜,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月光透过窗户纸,在地上洒下一片清辉。
苏婉音睁着眼睛,毫无睡意。
身体是疲惫的,精神却异常亢奋。
破旧待修的房屋、长长的开销清单、尚未确定的菜单……
久违的,苏婉音放空的大脑想起了许久没有消息的宋潮生,想到他上次回来卖完一批货后揣着身上所有的钱说要去更南方闯一闯,她心里大概有个猜想,几个人应当是想法子去港那边淘货了。
只希望他一切顺利……
自己也能一切顺利。
明天,灶台就要动工了。
苏婉音闭上眼,一夜好眠。
而在南方的宋潮生,抬手拒绝了身旁浩子递过来的烟,“没事儿,我撑得住。”
浩子悻悻将烟收回去,转而点燃了自己手上那支,点点星火在漆黑的夜里格外明显,明明灭灭中,宋潮生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灶台前认真的女孩儿,挥舞着锅铲,仿佛在做一件大事。
想到这里,宋潮生嘴角勾起,眼神也变得温柔,这趟他和二混子一块儿倒腾货,也赚了些钱,两人一合计,干脆找了人买了辆车,打算就这么开回去。
一路上几人到这个地儿看见什么合算就进些,到下个地儿再卖出去,就这么倒腾着,除了人累点儿,晚上得轮流看货,白天还得赶路,不仅赚回了车的钱竟还有多的。
就这么地,几人反正没有家小,就看了地图绕远路,沿着海一路北上再回家。
这么算算,原本只有半个月的路程,现在也没有具体的时间了。
也不知道婉音她一个人带着小宝在村里做生意会不会受到欺负。
想来也不会,她那个人是最能灵活变通的,又聪明又坚韧,怕不是现在已经琢磨着进城里开饭馆儿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第 5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