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在一月下旬,学校寒假放假时间是1月18号,高一的期末考时间是15号到17号,考三天。
时间紧迫,钟晓可约季星元旦逛街,季星都拒绝了。
放假那天,季星回家居然没有背书包,沈甜吃惊的问她:“这么难得,这个元旦连临时抱佛脚都放弃了吗?”
季星一副怎么可能的表情,回答:“我把书包放英才了。”
沈甜恍然大悟,又有点意外:“你打算元旦都去你爸爸那里自习?”
季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理所应当的表情回答:“嗯。”
女儿这么自觉,正常的家长都会深感欣慰,并大力支持。
沈甜没有那么正常。
沈甜:“我和你爸爸给了你这么大的压力?”
季星:“没有,是我对自己要求严格。”
沈甜:“我们对你很满意,你不用这样拼,我刚还在看灵秀山的温泉呢,上次晓可去了说还不错,我们元旦也去玩一天吧。”
季星并不感兴趣:“我不想去,我要复习,期末考九科呐,你别托我后腿。”
沈甜无奈的笑着说:“你高二应该是选物理类的吧,不选的科目能及格就行。”
季星知道沈甜格局大,没想到这么大,她不可置信的问:“妈,你真的一点也不想我考名校啊?”
沈甜:“想啊,高考只考你选的科目。再说了乖乖,你才高一,给自己整得全力以赴的架势,我更担忧,好吧?”
季星:“可是那些科目是要加入年级排名的啊,下学期也要会考!”
沈甜:“会考好像是及格就行吧,我记错了吗?”
季星略感无语:“你还是别管我了。”
沈甜:“喂,你妈妈我好歹也是985毕业的,你别看不起人。”
季星:“你会考的时候是只求及格吧?”
沈甜想了一会儿,笑着回答:“文科好像还真是。”
难怪……
好说歹说,沈甜才说服季星元旦那天在家休息,陪她看个电影做做饭,让她享受一下亲子时光。
季城知道后,便说要来蹭饭。
他搬去季星爷爷奶奶家也好几个月了,一心想搬回来住。前段时间季星外婆过来玩,恰逢那段时间他不忙,天天跑来陪老太太唠嗑。老太太去看沈甜小姨,他也屁颠屁颠的跟着去。
本以为表现得这么可圈可点,沈甜会同意他搬回来。跟沈甜提了好几次,沈甜都说现在这样挺好,没有松口。虽然没有同意季城搬回家,但他三天两头的往这边跑,沈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接受了。
沈甜不认为这几个月的分居能让季城触及灵魂的认识到他们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夫妻关系中,长期受益的一方很难拥有自省功能,他们觉得只要对方不抱怨,一切都很美好。
又不是圣人,谁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忍受他人的缺点又不计较呢。
自私和利己是人的本性,这么多年日复一日的忍耐,早已在沈甜心里烙下深入骨髓的伤痛,哪能几个月的分居就愈合。
所以,沈甜坚持这样的模式,她和季城的时间几乎是反着来,季城节假日比较忙,工作日反而清闲,加上分开住,尽管季城老往她这里跑,她和季城实际见面的时间却并不多。
现在回想起来,养育季星的十几年里,她几乎像个单身妈妈一样。别的家庭周末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去游乐园去郊外享受一家三口的欢乐。她要么一个人带着季星和别人的一家三口出去玩,要么一个人带季星。三两次这样别人一家三口还愿意带着,时间久了连沈甜自己都觉得不好玩。所以在季星幼儿园小学时,大部分时间其实是沈甜一个人在陪伴。
一个人带她去书店,一个人带她去游乐园,一个人带她去户外。
十几年来,潜移默化间,她习惯了季星的事情由她做主,有时候会忘记征求季城的意见,可这并非她刻意。而是,潜意识里她对季城没有任何指望和依赖。
反而季星长大进入高中阶段后,沈甜在学习上越来越爱莫能助,季城在学习上能提供的帮助变多,他的存在感也慢慢变强。
他说来吃饭,沈甜便多做两个菜。拉着季星一起早起去买菜,做饭时让季星打下手。因为沈甜知道,孩子越长越大就离自己越来越远,等季星上大学后,这样的日子便屈指可数了。
季城上完上午的课才来,到家时离开饭不到半个小时。站在厨房摇摇晃晃的帮了些可有可无的忙便直接上桌开饭了。
一顿饭吃得也算其乐融融。
季城吃完午饭就离开了,说下午还有课。
季星和沈甜一起收拾碗筷,她试探着问:“妈妈,你什么时候让爸爸搬回来啊?”
沈甜:“你想他回来?”
季星:“我当然希望家庭和睦。”
沈甜:“现在难道不和睦吗?”
季星一时被问住,她心里思考着要说和睦现在比以前和睦得多,爸妈以前有时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现在就没有争吵了。
可是,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季星想明白了不对的地方,不太好开口,支支吾吾的问沈甜:“妈妈,我问你件私事,你不要生气。”
沈甜:“跟我你还有什么话不能说。”
季星:“就是,那什么,你懂的……你不担心爸爸在外面有什么吗?”
沈甜头也没回,一边洗碗一边回答她:“这种事情,哪里是我能管的。”
季星:“可是你不让爸爸搬回来的话,他犯错的机会不是更多了吗?”
沈甜:“我要是告诉你我和你爸这样十几二十年的夫妻,对这种事情早已看得很淡了,你能理解吗?”
季星摇摇头:“不能。”
收拾好厨房,沈甜看季星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把她拉到沙发上,和她并排坐着,问她:“你要是还有疑惑,可以问。”
季星:“就还是不能理解你可以不把这个当回事。”
沈甜:“也不是不当一回事,法律是外力控制的底线,道德是人自控的底线。经历的事情越多,就会发现,人与人的自控底线是不一样的,而且很难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成长原本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人不得不去接受生活带给你的伤害,伤害又会让人强大,强大后就懂得接受生活里发生的一切事情。”
季星听得一知半解。
沈甜知道对季星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很难真的悟到这样的道理。
所以她更直白的说:“就是说我没有办法去管束你爸爸是否犯错,能管束他的只有他自己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如果他认为我们的婚姻关系不值得维持了,他选择寻找另一个伴侣,他诚实的告诉我,我应该还会祝福他。但是人不能既要又要不是吗?他想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这就不可能了。”
这季星听懂了,可她仍有疑问:“他故意瞒着你,你也不知道啊?”
沈甜:“傻孩子,世界上哪有不破的谎言?”
季星突然有点心疼妈妈,她说:“可是假如真的发生,承受这样的事情,您不会伤心吗?”
沈甜:“当然会,这就是我说的生活中的伤害。”
季星:“你们不分居,爸爸犯错的几率就更小不是吗?你选择分居,是不是表明你做好了接受这种伤害的准备?”
沈甜:“算是吧,因为我认为和你爸爸一起生活是伤害;我选择分居,躲开了一起生活的伤害,但是增加了他犯错误的可能,受到他犯错带来的伤害几率就变大。我说了嘛,人不能什么都想要,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季星:“我真的觉得您好强大。”
沈甜苦笑,天知道这所谓的强大,都是由多少泪水灌溉而来。她不希望给季星传递这样悲观的人生观,但她又希望季星能不用受伤就变得强大。明知这是个悖论,但作为母亲,她又不可避免的有着这样的奢望。
沈甜略作思考,如果希望女儿无痛变强是奢望,那么希望她拥有在伤痛中变强大的能力不算痴人说梦吧。于是她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伤害里强大起来,垮掉的也很多。”
季星:“嗯,妈妈你是强大起来的哪一类。”
沈甜:“不全是,也不是什么都能接受,至少对你我还是有好多要求。”
季星:“什么要求?”
沈甜:“能从伤害里强大起来的人,得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说得有足够的经济,知识做支撑,获得经济和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季星:“好好学习?”
沈甜笑着摸摸季星的头,说:“答对了。”
季星:“我不想长大了。”
沈甜:“这可由不得你,不用勉强自己把我今天的话弄懂,你抓重点就行。”
季星点点头:“重点是好好学习嘛,我是想好好学习来着,是你让我今天休息。”
沈甜:“学习讲的是效率,不仅仅是时间的堆积。我是希望你劳逸结合,事半功倍。”
季星:“谢谢妈妈,跟你聊天每次都让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沈甜:“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为什么不像其他家长那样卷你的学习吗?”
季星:“记得,你说身体健康比学习好重要。”
沈甜:“其实这也是一半,小时候让你跳绳,刚开始的时候,每次都一边跳一边哭,到后来不再需要我提醒,你自己拿着跳绳主动完成我给你布置的任务……后来的跑步游泳都是。知道为什么吗?”
季星:“希望我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
沈甜:“对,运动本身是一件枯燥又痛苦的事,可是它能带给我们的好处太多。如果没有强大的利益做支撑,很少有人成年后主动坚持运动。你们这代抱着电子产品长大的孩子更是如此。希望你身体健康之外,妈妈希望你明白想要有收获就得咬牙付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从运动中培养出来的毅力在十年寒窗苦读中也能帮到你,你想想,排除小学,初中加高中六年,六年书山题海,多么枯燥,没有点毅力怎么坚持下来?学习拼的也是谁更能扛,能扛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季星:“嗯,所以我得保证身体好,妈妈我们下午去游泳吧。”
季星是不爱冬天游泳的,今天居然主动提出去游泳。苦口婆心的口头教育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沈甜开心得捏了捏季星胶原蛋白爆棚的脸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