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离开波士顿的那天,天气很好,虽然气温还是低,但已经不下雪了。吴忌坚持送他到机场。安检口前,两人相对无言,太多的叮嘱和牵挂都已说过,此刻只剩下不舍。
“走了。”薄暮揉了揉吴忌的头发,动作轻柔。
“嗯。”吴忌点头,看着他,“万事小心。”用手点点他胸口,提醒薄暮不准受伤。
薄暮笑了笑,亲了吴忌额头一下,又用力抱了抱才转身离开。吴忌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直到小九低声提醒,才和小九离开。
薄暮的第一站是东欧。一笔之前的武器订单到了交付阶段。交易地点选在了一个第三国边境的废弃仓库区。气候寒冷,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冰雪的味道。
薄暮带着几名精干的手下,与对方进行了最后的验货和交接。过程并不轻松,对方试图在最后时刻抬价。薄暮穿着黑色的防寒作战服,站在冰冷的仓库里,听着对方代表叽里咕噜的话,脸上没什么表情。
等对方说完,他才用英语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冷硬:“价格是三个月前谈定的。货,我今天要带走。钱,按约定支付。你这是想让我留下?”他顿了顿,挑挑眉,目光扫过对方和他身后几名壮汉,一脸兴味,“我不介意去你家拿货。”
他身后的手下同时微微调整了站位,气氛瞬间紧绷。对方代表看着薄暮,显然没料到这个年轻的东方人如此强硬。中间人这么冷的天有点冒汗,低声和他说了几句话。
最终对方还是选择了完成交易。看着载满武器的卡车在夜色中驶离,“你确定他能继续买?”
中间人简直要气死,你TM的还想一货卖几家不成,莫韬可不是好惹的。“肯定买,他已经买了几艘军舰,听说要是有航母也可以。而且他是美金交易。”停了停又说,“伊万一直想再卖给他飞机。莫韬说等机场建好就买,估计今年就能建好。”
对方若有所思,飞机嘛,他也可以。
处理完武器订单,薄暮立刻飞往缅国。又收了一张欠条,还是老爷子签的,薄暮也是无奈了,估计老爷子也不知道欠条能在他手里。他又不好和吴忌说,他其实不太花钱的,特别好养。
薄暮先看了港口的建设情况,刘总不在,但负责现场的工程师汇报进展顺利,一期工程收尾在即。薄暮叮嘱了几句安全和质量,便去找素温。
素温见到他很是高兴。薄暮为他请来的几位老师,一位是研究东南亚政治的华裔学者,一位是曾在国际组织工作过的前外交官,还有一位是精通缅国本地法律和民俗的顾问。肖叔安排的,也不知道从哪找的。
薄暮仔细询问了素温的学习情况。
“老师们教得很好,”素温的态度很认真,“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治理、法律和国际关系的东西。但是,”他脸上露出困惑和苦恼,“当我想把这些知识用在实际管理的时候,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带着薄暮走到窗前,指着外面杂乱无章的建筑,坑洼不平的道路,路边的小摊:“老师教的是宏观的理论,可我现在连怎么修一条像样的路,怎么规划下水道,怎么管理流动摊贩,怎么建立有效的户籍和税收制度……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素温看向薄暮,眼神带着期盼:“弟弟,能不能教教我,一个城市到底该怎么建设和管理?”
薄暮看着窗外落后的景象,也沉默了。他哪里知道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公共管理,民生服务这些极其繁琐细致的政务?!让他制定一个突袭计划绝对没问题。
薄暮皱紧了眉头,吴忌肯定知道,嗯....嗯!还有大学生啊,这些人以后都是要去各种机关单位工作的,学的就是这些啊。
“我不会。”薄暮很坦率,“这东西太专业,需要系统的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经验。”
素温的眼神黯淡了一下。
“但是,”薄暮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丝带着点匪气的笑容,“我给你想个办法。”
他直接联系了在香港的秦春晓。
“秦总,立刻以公司……不,以‘东南亚区域发展研究基金’的名义,在中国内地主要高校发布一个悬赏公告。”
秦春晓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悬赏?薄总,悬赏什么?”还有那个什么基金怎么回事?他怎么不知道?
“悬赏一份详细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规划书。”薄暮说完也觉得拗口,不过秦总应该听明白了,“我这边的城市,要求涵盖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等方面。要有实用性。”
“奖金呢?”秦春晓迅速进入状态,边记边问。
“20万人民币。限期一个月。”薄暮报出一个数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20万人民币对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现在每个月工资还不到一千元。
“薄总,这个必须是大学的学生?”
“哦,也可以不是,我只要规划书。”薄暮想了想,“你能搞定吧?”
“可以!”秦春晓虽然觉得老板这想法有点天马行空,但也明白了。
“行,我把你电话留给素温,你需要什么就和素温说,你也记一下他的电话。”
挂了电话,薄暮对一脸懵的素温说:“等着吧,下个月,你就会收到很多份为你量身定做的规划。”
消息通过秦春晓团队的操作,迅速在知名高校传开。一时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20万!一个月!
这笔奖金对当时每月生活费只有二三百块的大学生来说,冲击力很大。学生沸腾了,摩拳擦掌,组队报名。土木工程的找来了学建筑设计的,学公共管理的拉上了学经济和法律的,甚至还有团队里加入了精通缅语或者对东南亚文化有研究的学生。
秦春晓本来并没有说具体是哪里,只是把城市的基本情况详细说了,但是能上大学的有几个是笨的,你不说哪里,我们还能猜不到吗?说的都这么明显了,还要求有军事防御能力,应付武装冲突,啧啧啧,国内哪个城市敢建?肯定国外的,再想想哪里内乱,不是很明显了吗?况且把四季气候说的很明白,呵呵呵。
报名情况异常火爆,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几天后,秦春晓再次打来电话,语气有些无奈:“薄总,报名团队已经超过一千个了……很多教授都私下表示感兴趣,甚至亲自指导团队。我们是不是要设置一下初选?”
薄暮也没想到反响这么热烈。他摸着下巴想了想,反而笑了:“不用初选。这样,你再发个补充公告,就说鉴于参与热情高涨,除了最终采纳的方案获得20万奖金外,我们再加五个城市。追加100万预算。你回头和素温对接。”
他挂了电话,对素温耸耸肩:“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下连教授们都惊动了,出来的方案质量肯定低不了。你等再准备五个城市,接下来等着就行。”
素温听得目瞪口呆,还能这样操作?他看着薄暮那副“我真是个天才”的得意样子,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弟弟,谢谢你。”
“没办法,谁让我们都不会呢。”薄暮拍拍他的肩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反而是最简单的问题。你先跟着老师们继续学好理论,同时组织一个临时的‘规划对接小组’,等方案来了,你们要能看懂,能筛选,能提出修改意见,毕竟最了解这里情况的还是你们自己。不行,就聘用获奖的现场过来指导。”
素温连连点头,“中国人真好。”
薄暮笑笑,“确实是个很友好的国家。”
处理完这件事,薄暮又去查看了田总负责的铜矿项目进展。情况依旧不乐观,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最大的那个铜矿段涉及到的军队态度暧昧,既想引入资金开发,又担心利益被侵占,还在观望和扯皮。薄暮没有急于施压,只是让田总继续保持接触,收集更多信息。
他还特意去见了素温提到的那位堂哥丁成亮一次。素温很听他的话,没有自己过去,等他回来一起去的。
在家族聚会上,薄暮冷眼旁观,发现丁成亮精神很兴奋,身边跟着的人也透着一股邪气。薄暮没多说什么,只是事后更加严厉地警告素温,必须与这些人保持距离,加强自身安保。
老爷子丁莫挺高兴看到薄暮,他一直知道薄暮对素温的帮助,而且他的军队武器全都换了一轮,薄暮觉得这才是老爷子高兴的原因。
期间薄暮和老爷子密谈了一次,他那边要和中方合作建油气管道,让老爷子从中和政府协调一下,又说了说利益的分割。
老爷子没有当场答应,只说他考虑一下。
薄暮最后给老爷子说,“你知道我参与缉毒,而且有国际刑警的身份。如果让我发现有人参与制毒贩毒,我不会手软。”意味深长的看着老爷子,“谁要是想伤害素温,我不介意素温成为你唯一的孙子。别忘了你儿子是怎么死的。”
老爷子:“......”你直接说我大孙子得了。
薄暮带着素温回了西边的地盘。
薄暮在缅国停留了将近一个月,悬赏计划的初步方案已经开始陆续提交,由秦春晓聘请的专家进行初步整理和筛选。
他算着时间,吴忌那边的学期应该也过大半了。想着要不要去看看吴忌,实在很想他。同时也想看看那架湾流飞机交付的进度。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薄暮刚看完小岛的机场,觉得不错,建的很快,他今年就能用,一高兴,就给工人加工资,太不容易了,离家在外的工作,又嘱咐小黑注意安全,不用给他省弹药,不够了再买。
就接到了秦春晓的电话,肖叔找他,紧急事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