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路比预想的还要磨人,林风攥着背包带,踩着时隐时现的小径往下走。说是小径,更像是被野兽或者某些她暂时不想深究的生物在荒草和灌木丛里偶尔踩出来的痕迹,有些地方连痕迹都没有,还真是荒山野岭。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看来这里鲜有人迹啊。”她深一脚浅一脚,鞋底裹满了泥和草屑,背包还随着步伐一下下磕着她的腰,包带勒得肩颈又酸又僵——这常年久坐攒下的毛病,这会儿被一路的磕磕绊绊折腾得更厉害了。眼前哪有什么“路”?只有条时隐时现的窄痕,她忽然想起在哪看过,古人管这种最简陋的小道叫“径”,跟能走车马的“路”差远了。这儿的“径”,怕是连牛马都嫌磕绊吧?她苦笑着拽了拽背包,颈后那股熟悉的酸胀感又涌了上来。
“诶?这个离城市如此近的山竟然没有开发出旅游业,即便这山平平无奇,那崖边观海也很有搞头啊。结果连个步道都没有,此行前景不容乐观啊。”林风一边忍受着路途艰辛,一边想到前途渺茫,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远处那座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城市轮廓,感觉它像个巨大的、镶着银边的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终于走近了沙滩,远处的城市轮廓越发清晰——不是青屿那种矮楼错落的海滨小城,而是摩天楼宇刺破云层,玻璃幕墙反射着灰蓝色天光,空中还有银色轨道穿梭,仿佛在向她热情地招手:“快来呀,这里有Wi-Fi。”
“完了完了,赛博朋克片场标配啊!”林风嘀咕着,脑子里自动弹出一些关键词:资本集权、义体改造、地下黑市、神秘组织······她评估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估计连小混混都打不过,得低调,苟发育,先观察。
脚下的路渐渐清晰起来,泥土被平整的碎石取代,接着是某种光滑的、泛着珍珠白的复合材料路面。路两旁的植被也变得规整起来,一些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奇异花卉点缀其中,偶尔能看到造型流畅、无声滑行而过的…交通工具?林风谨慎地躲到一棵行道树后观察。
那“车”没有轮子,底盘离地半尺悬浮着,线条简洁得像个水滴,表面流淌着纹路(大概是吸收太阳能的),速度不快,里面的人似乎很悠闲自在,完全没有“赶路”的急迫感。沙滩上的人虽然还看不真切,但似乎也很悠闲。城市楼宇间偶有飞行器滑过,大概就是成熟的低空经济吧,难怪荒山无路,想看海观潮的人都是用飞的嗦。
“嗯,看起来很和谐,至少表面上应该是个和谐社会,我就伪装成初来乍到的游客,短时间内应该没人难为我吧。”林风松了口气,立刻调整姿态,努力模仿那份悠闲——昂首挺胸,步伐···尽量从容,脸上表情放松,自我感觉效果良好,心里想着:“只要我够拽,气场两米八,就没人怀疑我是黑户!”
慢慢向前走,人车都渐渐多了起来,沙滩嬉戏的,海边写生的,玩悬浮滑板的······,衣衫都很轻薄,款式倒是五花八门,林风这样打扮的虽然没有,但大家都不一样,也就不突兀了。一路上并没有收获多少异样的眼光,看来“伪装”很成功,林风心下窃喜。
前方好像是个公交站,像一处低调的休憩节点。旁边有块显示屏,“阳光沙滩,浪漫海滨”的字样氤氲在柔和的光晕里,暖得像清晨透过薄雾的第一缕阳光,丝毫没有刺眼的锋芒。
林风对此很有好感,天知道她从前在大城市里,对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灯箱有多深的怨念——霓虹灯晃得人眼晕,商家招牌的电子光恨不得钻进骨子里,闭上眼都能看见一片缭乱的光斑。这屏幕倒好,安静得像幅会发光的水墨画。
只是凑近了才发现,屏幕上除了那句标语,再没有半点公交信息,既没有线路番号,也没有到站时刻表,倒像是个纯粹的风景提示牌。不过这倒不那么重要,毕竟林风觉得自己的钱或许不太能在这里的公交系统中行得通。
但是她真的很累了,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在走路,恍惚间竟找回了当年爬华山时,双腿打颤、每走一步都想瘫倒的感觉。即便不坐车,在公交站休息也是很正常的吧,正好坐下来观察观察。
椅子坐起来很舒服,感觉就像陷入了懒人沙发,想不放松都难。林风半眯着眼,一边休憩一边偷瞄。
观察一:环境没有什么异常,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咸咸的海水浪花笑。
观察二:城市基建很好,还没进城就有这般舒适的公交站台,也能以一斑窥全豹了。这座未来之城的物质文明,定然
是站在高处的。科技的痕迹藏在细节里,却又不显得冰冷,反倒透着种妥帖的体贴。
观察三:人民的精神面貌看起来不错,来往的人们步履从容,脸上多是平和的神色。没见着争执,更别提打架斗殴,连说话声都带着种松弛的调子。
舒适的座椅,温柔的海风,海浪拍岸的声音像支亘古不变的摇篮曲,如果不是还保持着警惕的心境,林风可能已经睡着了。
“您好!请问需要帮助么?”一个柔和女声响起,林风一个激灵,差点儿跳起来。只见一个半人高,圆头圆脑的机器人滑过来,屏幕上显示着“东海文旅”的字样,轻声说道:“观察到您在此地停留时间已超过半小时,从您的疲劳程度看,您需要更舒适的休息环境。”
林风拿出拽姐的气势,正视着机器人,问道:“难道这个地方,不能停留超过半小时吗?”
机器人的屏幕上立刻显出一个笑脸,柔声道:“并非此处不可久留,只是今日山区有雾,您又如此疲惫,故此询问。”
林风立即捕捉到关键词“雾”,当即有些忐忑:“有雾很奇怪吗?雾难道不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吗?”
“雾是水汽凝结而形成,确实是自然现象。或许你需要一个专人向导,已为您呼叫志愿者,请稍后。”机器人耐心解释,声音仍然柔和悦耳:“您身侧大屏幕可以显示完整的东海地图,并支持交互。你可以叫我小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林风看向大屏幕,伸手轻触,屏幕上果然显示一个城市概览图,然后逐步放大,最后聚焦在“阳光沙滩”区域,并标注了屏幕所在地。下方还有预约公交车的按键。
林风手触预约键,系统提醒到:“请先确认目的地。”屏幕又返回到城市地图画面。“我们的城市公交车并没有固定的线路,都是根据乘客预约的目的地进行动态调度。”机器人适时出声引导。
“那不就是专车了,直达目的地。”林风忍不住惊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带。她忽然想起原来的城市——几年前确实试点过预约公交,线上预约、灵活走线的噱头当时挺热闹,可到头来始终是小范围试水,几条线路零散分布在偏远片区,覆盖的人少得可怜,渐渐就没了声响。没想到在这里,这种模式竟已跑得如此成熟。
“并非专车,只是根据乘客的预约的时间和起止点,运用大数据算法,实现最优路线规划。”
林风恍然点头:“那至少也不用转车,直达是实现了的。”虽然只是用算法把零散需求“串”起来,仍然避免了传统公交的僵化,又不像专车那样成本高昂——这大概就是预约公交真正成熟的样子吧。
“您的理解非常正确,算法的逻辑就是让所有乘客都能用最短时间直到目的地。”
“那票价勒?也是无论远近都一个价吗?”林风想到自己可能没有钱。
“城市公交是公共服务,无论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免费乘坐。”机器人仍然保持着柔和悦耳的语调和声线。
林风眼睛一亮,乘坐公交车进城不是更有利于隐藏身份。“刚才你说呼叫了志愿者,麻烦取消吧,不用劳烦他们了。我想乘坐公交车游览,沉浸式感受东海市的烟火气息。”
“人类面对未知路径时,常产生定位焦虑,由志愿者带领能优化旅游体验,减少信息误差。”机器人还是喋喋不休。但林风的注意力已经被一道流光吸引。
只见一辆银灰色的悬浮车从远处滑来,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渐渐在车站前停稳,即使停止行驶,车底也并未落地,保持着一定的悬浮高度。车门整体滑开,并非简单推拉,而是像被无形力场牵引着,悄无声息地融入车身侧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