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二天,午后的阳光依旧带着夏末的余威,炙烤着大地。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熙熙攘攘,各班的生活委员正带着几名男生,从教务处的推车上将一捆捆沉甸甸的新教材卸下来,再分发给本班同学。
空气中弥漫着新印刷纸张特有的油墨气味,混合着青草被晒热后的清香。樊雨所在的(七)班领书点就在一棵大梧桐树的树荫下,但来回搬运依旧让他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刚将一摞厚重的物理课本放下,直起腰,用手背擦了擦汗,视线习惯性地飘向不远处。
(三)班的领书点就在他们旁边。他一眼就看到了江鸣。
江鸣似乎是被生活委员抓了“壮丁”,正和其他几个男生一起,从推车上搬下成捆的教材。他脱掉了蓝色的校服外套,只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短袖T恤,露出的手臂线条流畅而结实,带着这个年纪男生特有的清瘦力量感。他搬书的动作很稳,即使额角也挂着汗珠,神情却依旧是一贯的平静,没有半分不耐或抱怨。
樊雨正看得出神,忽然听到自己班的生活委员焦急地喊道:“咦?不对啊!我们班的英语练习册少了一捆!谁看到没有?”
周围一阵嘈杂的翻找和询问。
“是不是没搬下来?”
“刚才点的时候好像就不对……”
生活委员是个瘦小的女生,急得团团转:“教务处老师说就这些了,让我们自己核对清楚的!这下怎么办?”
樊雨下意识地又看向(三)班那边。他们班的书似乎已经分发得差不多了,江鸣正拿起自己那份,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三)班的生活委员,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提着一捆明显多出来的书,快步走到江鸣身边,说了几句什么,又指了指(七)班这边。
江鸣顺着指引看了过来。
樊雨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想要移开视线,却已经来不及。江鸣的目光在空中与他短暂相接。那目光依旧平静,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却让樊雨觉得脸颊有些发烫。
接着,他看到江鸣对那个生活委员点了点头,然后便抱着那捆多出来的书,朝着(七)班的方向走了过来。
阳光落在他身上,白色的T恤似乎晃得人睁不开眼。他一步步走近,周围的喧嚣仿佛在那一刻褪去,樊雨只能听到自己越来越响的心跳声。
江鸣在(七)班生活委员面前停下,将手中的那捆书递了过去,声音清朗:“同学,这捆英语练习册,好像是你们班的,夹在我们班的书里了。”
“啊!对对对!就是这个!太谢谢你了同学!”生活委员如释重负,连连道谢,赶紧接了过来。
江鸣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他的任务完成,转身便要走。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他的目光再次掠过站在一旁的樊雨。这一次,他的视线似乎多停留了半秒,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极快地闪过一丝什么,像是……一丝微不可查的确认?
樊雨愣在原地,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
江鸣已经迈开步子,朝着教学楼走去,白色的背影在阳光下渐行渐远。
樊雨却还怔怔地站在那里,手心里因为刚才搬书而沾染的灰尘仿佛都带着温度。鼻尖似乎还萦绕着那股新书的油墨味,混合着阳光和青草的气息,还有一种……属于那个人的、干净而清冽的、转瞬即逝的感觉。
他低头,看着地上那捆失而复得的英语练习册,封面上崭新的烫金字母在阳光下微微反光。
所以,他刚才……是认出我了吗?
这个不确定的念头,像一颗被无意间投入心湖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又一圈细微而持久的涟漪。这个开学季的午后,因为这一捆书,因为那短暂交汇的两次目光,忽然变得有些不同起来。
那捆英语练习册被生活委员迅速拆开,分发下去。冰凉的纸张传到樊雨手中时,他似乎还能感觉到上面残留的一丝来自另一个人掌心的温度,或许是错觉,但那感觉异常清晰。
“刚才那个是(三)班的江鸣吧?”旁边有同学小声议论,“听说这次入学摸底考又是第一。”
“是他,长得还挺帅的。”
“啧,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
议论声嗡嗡地传入耳中,樊雨没有参与,只是默默地将新书一本本塞进书包,动作比平时慢了些。他的思绪还停留在江鸣看向他的那最后一眼——那带着一丝确认意味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他确认了什么?确认自己就是那个在公告栏前被他扶过一把的人?还是确认自己就是那个在开学典礼上坐在后排的陌生面孔?
这种不确定感像羽毛一样轻轻搔刮着他的心,有点痒,又带着点难以言喻的悸动。
接下来的几天,樊雨发现自己对江鸣的“偶遇”变得更为敏感。在走廊擦肩而过时,在食堂排队时,在操场做课间操时,他总会下意识地去寻找那个身影。而更让他心跳失序的是,他似乎、也许、可能……不止一次地捕捉到,江鸣的目光也曾短暂地落在他身上。
不再是完全无视的掠过,而是带着一种极淡的、近乎审视的停留。虽然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但樊雨就是能感觉到那其中的不同。
比如,在一次课间,樊雨从物理老师办公室出来,抱着一摞需要发下去的作业本,在楼梯转角差点与上楼的人撞个满怀。他慌忙稳住身形,抬头,撞进了一双熟悉的、沉静的眼睛里。
是江鸣。
他似乎是刚从楼下竞赛辅导班回来,手里拿着几本厚厚的参考资料。
“对不起。”樊雨下意识地道歉,声音有些紧。
江鸣的目光在他脸上停顿了一瞬,又落在他怀里那摇摇欲坠的作业本上,然后,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一下头。没有说“没关系”,也没有其他言语,就这么与他擦肩而过,继续上楼。
樊雨站在原地,怀里抱着沉甸甸的作业本,心里却像是被那个微小的点头注入了氢气,轻飘飘地要飞起来。他……他这次是明确地对自己做出了回应!虽然只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点头!
这个认知让樊雨一整个下午都有些心神不宁。他反复回味着那个瞬间,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的信息。这是不是意味着,江鸣至少已经“认识”他了?不是作为一个模糊的路人,而是作为一个有过几次交集的、具体的“同年级同学”?
这种“被看见”的感觉,对于一直处于默默仰望状态的樊雨来说,不啻于一种巨大的鼓舞。尽管他们之间仍然隔着遥远的距离,尽管他们可能依旧不会有什么真正的交集,但这一点点微小的变化,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然细微,却真实地扩散开了。
放学铃声响起,樊雨收拾着书包,窗外夕阳正好,金色的光芒给蓝色的校服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边缘。他忍不住想,或许,高中生活也不仅仅只有枯燥的习题和遥远的仰望。
也许,还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如同被夹错又归还的练习册般,带着点巧合与温暖的插曲。而他和江鸣之间,那两条看似平行的轨道,是否也存在着极其微小的、可能交汇的角度呢?
他不知道答案。
但他第一次觉得,这份藏在心底的、酸涩又甜蜜的注视,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绝望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