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幕直播我谋逆篡位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弘安帝怒极反笑,拉丞相声援自己:“爱卿,莫非朕当真做得不好?”

萧宜春:“……陛下慈父之心,世所罕见。”

他暗搓搓想,天幕说的真没错,惯子如杀子。

只是……你不是说中宗是个暴君吗?怎么每次都用他来当对照??

【看看我们成帝,人家上杀叔叔,下斩弟弟,换丞相如同换衣服,打仗犹如喝水吃药,这顺风顺水的人生啊……中宗杀个腐儒还要被骂,她是想干啥干啥,所有人都听她的,我愿称之为千古最爽一帝。

关键是,人家当皇帝当得真的挺好,仁宗你多学学。】

天幕理所当然的语气,让弘安帝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

弘安帝:“???”

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成帝是皇帝的谥号,和庙号不同。弘安帝有些分不清这人到底是谁,只能确定是谋逆之人的后辈。

上斩叔伯,下杀朝臣,居然还能得一个美谥?

弘安帝快被气笑了。

天幕下,朝臣们更是齐齐垮下脸:这可千万别是未来的中宗,不然他们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总之,弘安帝教育孩子的办法肯定有问题。他在古代皇帝里,虽然也算是难得会亲自带孩子的人,但是和中宗比起来,他的方式就显得很温和。

中宗比弘安直接多了,他要死的时候,只跟成帝说了一句话:你爱咋咋地吧。

弘安帝就不一样,他有一篇经典的病榻绝笔,是写给老五的。up第一次看的时候,只觉得弘安帝书法造诣确实高,后来才能感觉到他对儿子深深的关心和不放心。】

好家伙,破案了,成帝果然是中宗的儿子。

他居然还让成帝爱咋咋地,简直是祸害一代人不够,还要再祸害一代啊!!

而且看天幕的说法,这个成帝是真随性,想干嘛干嘛。

朝臣们满脸乌云罩顶,纷纷看向自家子侄,叹息道:“你们的日子,可没有我们好过了。”

他们还是更喜欢陛下啊!

陛下,你怎么就不能多活两百年??

【写这封信的时候,只有五儿子能承担起宁朝的未来,但众所周知,他其实并不算很满意老五。

在书信里,他又是教老五怎么当皇帝,又是教他怎么当父亲,最后还温柔地安慰儿子,“天下至重,吾儿足堪其任。”

我该怎么说他呢,如果他能早二十年好好教娃,说不定后来也没有那么愁了——哦对不起,人是有天赋的,老五看起来真的没啥天赋。

至于他最后给老五写的“今以天下托之,朕心实安。”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老五。】

天幕上应景地放出一幅手书,几经修补的痕迹十分明显,字迹有些抖动,一看就是体力不济的情况下写的。

虽然病重,那字迹却依旧飘逸,只是写到最后,力道就和缓下来,似乎透过纸页,能看见那个临终前执笔的人。

五皇子跪在地上,浑身冰凉。他艰难地仰起头,看见天幕上放出的手书,眼中忽然滚出两行热泪。

是为什么,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

空气寂静得可怕,片刻后,他才听见弘安帝轻轻一叹:“也许真是朕错了。”

这话说得太重,没人敢保持镇静。

周涉看着五皇子,他明显控制不住地颤栗着,不知道是陷入恐惧还是悲伤。

也许兼而有之。

萧宜春连忙劝解:“陛下,未来还长,殿下们都还年少,一切都来得及。”

弘安帝默然。

或许是这样,可正如天幕所说,人毕竟有天赋,他再如何教,也架不住这是几个庸才啊。

【有时候也是造化弄人,如果按照原定的路线,弘安帝的继承人应该是孝仁太子钟钧。史册记录,钟钧年少聪慧,读书也比几个弟弟更早,在他三岁那年,已经能熟读四书。十一岁时便能与皇帝当庭对奏。

当然,更重要的是,钟钧比他几个弟弟更有慈爱之心。虽然这么说一个小孩有点奇怪,但在他试策时期,他做出的决策,很多都和他爹一脉相承。

难怪弘安几次感叹,“吾儿天授珠玉,朕琢而成器,来日必成社稷之英主。”】

地下跪着的几个废物们又是紧张,又是酸溜溜的。

故太子去世时,他们还没出生,连这个真·大哥的脸都没见过。

因此他们虽然知道太子受重视,也知道老父亲喜欢用“当年太子如何如何”作为开头,但这一下子,真让他们酸了。

弘安帝则面无表情。天幕单纯是在扎他的心,在这一瞬间,他能回想起很多当年的事情。

当初满怀期待的心情,似乎也还在昨天。

【可惜,孝仁太子死得太早。以至于死人在弘安的心里,变成了永远洁白无瑕的花,后来看着几个儿子,实在是哪哪都不顺眼。

而且他年龄见长之后,也从严父变慈父。对孝仁是“孩子好好努力,未来接朕的大业”,对着后面的儿子就是“得了,玩去吧。”

结果等到老了挑太子,这不就麻爪了嘛。】

五皇子的泪还挂在脸上,心里好想说:爹爹,原来你对我的爱,其实那样稀薄。

但他不敢说话,担心被老父亲盯上赐自尽。

花厅内众人同样心思各异,只是天幕说的这些内容,确实人尽皆知,因此没造成什么冲击。

周父坐在屋外,捻须道:“这天幕知道的真不少,倘若孝仁太子还活着,太子之位,如今只怕也没什么悬念了。”

他身边,坐着昭平公主钟准,也就是周涉的母亲,他的妻子。

钟准的视线只定定地钉在天幕上,看着上面放出的“临终手书”,忽然道:“当年,父皇也给大哥写过这样的信。”

周父并不惊讶。

弘安帝爱他大儿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当初太子去世,弘安帝就几度崩溃。若不是还有孝贞安皇后吊着命,只怕他也要一病不起。

生命中的第一个儿子,又是受封太子前所生,确实和其他几个孩子不同。

若是孝仁太子当真还在,他也没胆子想那些从龙之功啊。

想着想着,周父又有些惆怅。

如今一看,这四位成年皇子,真是各有各的特色,他现在是哪个都不敢押宝了。

【说得有点多了,回到现在。

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癖好,四皇子断腿残疾,这下子彻底无缘皇位。弘安帝倒是很纠结,因为他觉得自己活不了多少年了,但现在的局面是:二儿子自杀,三儿子被杀,四儿子残疾,五儿子谋害兄弟,六儿子刚开始读书。

别说弘安,我看着都要绝望了。

换我坐皇位上,这回必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宗到底杀不杀?】

毫无悬念。

中宗都登基了,还能杀掉吗?

天幕下,众人一边吃皇帝家的瓜,一边议论纷纷:“四皇子这要是我儿子,我得先把他们打死。”

“皇家争家产也真凶。我听说前几日,首富家里几个儿子就闹出人命了,就为了城西那几个铺子!”

“哎哟,这要是我,看着这几个不孝子,气都得被气死!”

当然也有人义愤填膺,表示:“四皇子抢夺人妻,这简直毫无天理,断腿分明是他自找的,怎么能因为这事杀人?!”

这边众说纷纭,皇宫里安静如鸡。

一片窒息的沉寂中,弘安帝忽然笑了一声:“你们觉得呢?我该不该杀他?”

“……”他不点名,没人敢说话。

周涉似乎回到了前世,面对班主任的提问,他熟练地低下头,余光却看见好兄弟谭昭微微侧过来的脸。

两人再次视线交错,看到了彼此满意的答案。

两个四皇子黑子同时想:活该。

作为有道德,讲礼仪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很不齿自己的四舅舅,毫无亲戚之间的关心。

萧宜春见无人答话,稍微委婉一些,主动柔声道:“陛下,既然并非有意,四殿下因错受过,稍作责罚,便也够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想:我明明是来讨论北狄和储君的,怎么变成了调解皇家私事?

弘安帝看看他:“爱卿是要责罚四皇子,还是中宗?”

要命啊。

萧宜春正要说话,天幕此时刚好点名:

【中宗能活下来,萧宜春肯定是出了力的。

大部分人对萧老的印象是文质彬彬、善于治国,一个非常经典的文官形象。然而实际上的萧宜春……

他三朝元老,不仅寿命长,武力值更高。年过七十仍健步如飞,把孙子打到头破血流,头角峥嵘,都是这位的战绩。】

好一个斗战胜佛啊。

刚听完萧宜春的劝慰,又听见天幕的评价,弘安帝有些疑惑,看看好丞相斯文儒雅的脸:“朕竟不知爱卿如此……”武德充沛。

萧宜春同样目瞪口呆:“……”我是这么剽悍的人吗?

别说弘安帝不相信,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敢信。

萧相分明性格温和,最擅长当老好人,为此还得了个面团相公的诨号。

最早这么喊他的人是兵部尚书,此刻他坐在自家后院里,和几个同僚面面相觑。

这个萧宜春,脾气软得像面团,怎么捏都不生气,有时候居中调解,活像是个加多水的面团,不仅软,还黏手。

兵部侍郎尴尬得话都要说不出来:“看来萧相还是很顾念同僚之情……”

把他孙子打得头破血流……

也不知道是哪个不成器的子孙,能得此“殊荣”啊。

周涉也在跟谭昭说悄悄话:“萧相的孙子,不就是那边那个萧见和吗?”

他与萧见和只算是认识。人家是璞玉,他是顽石,不可同日而语。

谭昭压低声音,悄声道:“萧相的孙子又不止这一个。”

周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丞相家有他这样的混子,自然也有萧见和这样的人才,这很合理。

【在仁宗朝,萧宜春的战斗力基本没有被激发过。主要是弘安帝性格也很好,君臣一体,根本没有他战斗的机会。

而同朝官员中,史书明确记录,脾气比较暴躁的是曾任兵部尚书的任恒。此人确实和萧宜春有过几次冲突,但在萧宜春的手札中,他曾写道“莫与傻瓜论短长”,说明大部分时候,他的心境都是比较开阔的。】

兵部尚书任恒拍案而起:“好你个萧面团!!你们文官果然没几个好东西!”

兵部侍郎额上狂汗,忙拦道:“大人莫冲动——”

你是不是忘了,你也是文官啊!

任恒武将出身,身手矫健,兵部侍郎几乎拉扯不住,只能看着上司勃然大怒:“他说谁是傻瓜?”

“萧相应当不是故意的……”

这边一片混乱,那边弘安帝的眼神都变了:“爱卿也如此讥诮,朕竟是头一次知道。”

萧宜春面上泰然自若,实则万分尴尬:“臣只是自我排解而已。”

弘安帝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显然半个字都不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六十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