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的记忆说爱你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林夕父母家所在的旧式小区,沐浴在午前的安静阳光里。

斑驳的墙壁、缠绕的电线、院子里晾晒的衣物,都透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缓慢节奏。

这与林夕和顾时韫此刻内心紧绷的风暴形成鲜明对比。

林夕的母亲开门看到他们,先是惊喜,随即注意到女儿异常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青黑,笑容立刻被担忧取代。

“夕夕,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这位是……”

林母疑惑地看向顾时韫。

“妈,这是顾时韫,我……朋友。”

林夕勉强介绍,

“我们回来找点东西,我以前放在家里的旧笔记本和稿纸。”

林母是知道女儿超忆症的,也隐约知晓她最近工作压力大,但具体风波并不清楚。

她连忙将两人让进屋,一边絮叨着:

“怎么突然找那些老古董?

都在阁楼那个大箱子里呢,落了多少灰了。

你们吃饭了没?我这就去做饭……”

“不用麻烦了,妈,我们找到东西就走。”

林夕拦住母亲,她现在没有任何胃口。

顾时韫礼貌地向林母问好,举止沉稳得体,稍稍缓解了林母的疑虑。

阁楼低矮,堆满了旧物,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旧纸张的味道。

林夕凭着记忆,准确无误地找到了那个巨大的纸箱。

打开箱盖,里面果然塞满了她学生时代和刚入行时的各种笔记、草稿、打印的剧本初稿,甚至还有几本厚厚的剪报本,里面贴满了她认为有用的资料和灵感片段。

看着这些承载着青春和梦想的故纸堆,林夕鼻尖一酸。

曾经,这些是她构筑世界的砖瓦,如今,却成了她自证清白的“物证”。

“需要找什么特定时期的?”

顾时韫问,挽起袖子,准备帮忙。

林夕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

“那时候的创作最原始,思路轨迹也最清晰。”

两人不再多言,开始埋头翻找。

顾时韫负责搬运和初步分类,林夕则凭借超忆症,快速浏览,筛选出可能有用的部分。

过程枯燥而漫长,灰尘在阳光投下的光柱中飞舞。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林夕父母悄悄上来过两次,送了水和水果,看到两人专注的样子,又默默退了下去。

找到的东西不少:

有她为第一个独立剧本写的人物小传,上面布满修改的痕迹;

有她手绘的场景草图;

有记录灵感的碎纸片……

这些都能部分证明她的创作过程。

但林夕的心却渐渐沉了下去。

这些证据,对付普通的质疑或许足够,但面对陈锋那种蓄意的、扭曲逻辑的抹黑,以及已经被煽动起来的汹涌舆论,显得有些单薄。它们无法直接、有力地回击“复制记忆”、“高级洗稿”这种空洞却恶毒的指控。

绝望感再次像冰冷的潮水般,一点点漫上心头。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难道就要这样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看着顾时韫的项目被连累,自己的事业毁于一旦?

她的动作慢了下来,眼神开始涣散,那些被她强行压制的负面记忆和网络恶评又开始在脑海中喧嚣。

顾时韫察觉到了她的变化。

他没有立刻出声安慰,而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静静地看着她。

过了一会儿,他轻声说:

“累了就休息一下。你看这个。”

他递过来一本看起来像是手工装订的册子,封面是牛皮纸,没有标题,已经泛黄发脆。

林夕接过来,茫然地翻开。

里面不是文字,而是用透明胶带精心粘贴的各种植物叶片、花瓣、甚至细小的种子,每一页下面都用娟秀的字体标注着植物的名称、采集时间和地点,偶尔还有一两句简短的感想。

“这是……”

林夕认出来,这是她高中时沉迷植物图鉴时做的标本集。

那时候她对世界的认知充满好奇,用这种方式记录四季的更迭。

“很细腻。”

顾时韫看着标本集,眼神里流露出专业性的欣赏,

“压制得很好,细节保存完整。尤其是这片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很清晰。”

他用手指轻轻点着一处细节。

他的话题突然从沉重的现实跳脱到了纯粹的自然之美上,让林夕恍惚了一下。

她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片早已失去水分的蕨类叶子,在斑驳的阳光下,叶脉和孢子囊的排列依然呈现出一种精妙绝伦的几何规律。

“植物不会说话,”

顾时韫的声音平静而悠远,像是在讲述一个常识,

“但它们用形态、结构、生存策略,记录着亿万年的进化史。

每一道纹理,每一种颜色,都是它存在过的证据,无法伪造,也无需辩解。”

他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深邃地看向林夕:

“你的记忆,就像这些标本。

它们是你经历的忠实记录,细节丰富,脉络清晰。

它们本身不是罪过,而是你独特的认知方式。现在有人试图用它们来攻击你,就像指责这片叶子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荒谬,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否认叶子的形态,而是向所有人展示,这片叶子是如何从一颗孢子,吸收阳光雨露,遵循自然规律,长成它独一无二的样子的。”

他的话,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林夕脑海中部分嘈杂的噪音。

他没有空泛地鼓励“要坚强”,而是用他熟悉的世界观,为她搭建了一个理解自身处境的新框架。

是的,她的记忆是客观存在,是她的“形态”,问题不在于记忆本身,而在于他人如何解读和攻击。

一丝微光,穿透了厚重的绝望阴云。

就在这时,林夕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标本集最后一页的背面。

那里用铅笔写着几行小小的、几乎被遗忘的字迹,似乎是她当年随手记下的:

“月日,图书馆。偶遇陈锋。

他对我这本标本集很感兴趣,借去翻阅良久。

他说我的观察力惊人,记忆力更是‘可怕’,如果能用在‘正途’上就好了。

什么是正途?他的眼神让我有点不舒服。”

日期,恰好就在陈锋第一次主动接近她、对她表现出“兴趣”后不久!

林夕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虽然不是直接证据,但这是一个时间锚点!

它证明了陈锋很早就知道并“欣赏”她的记忆力,甚至可能在当时就产生了某种利用的念头!

这与他后来分手时斥责她“像个监控摄像头”的言论截然相反!

“你看这个!”

林夕激动地将册子递给顾时韫,手指微微颤抖地指着那几行字。

顾时韫仔细看完,眼神一亮: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线索和性格佐证。

说明他对你能力的认知和态度是矛盾的,后期他的贬低很可能是为了掩盖前期利用的事实,或者是一种PUA手段。”

他立刻拿出手机,将这一页清晰地拍摄下来。

“还有,”

林夕的超忆症被这个发现激活,大脑飞速运转,

“我记得……大概也是那个时期,他写过一封邮件给我,讨论一个电影剧本的结构,里面提到他‘苦于记不住细节’,羡慕我‘过目不忘’……那封邮件!可能还在我那个旧邮箱里!”

那个旧邮箱她早已弃用,但或许……还没有被彻底清空?

希望的火苗,在这一刻骤然变亮了一些。

两人精神大振,继续更加仔细地翻找。

终于,在箱子的最底层,林夕找到了一个厚厚的、用牛皮纸包裹的文件夹。

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第一个正式出售的剧本《春日剪影》的完整创作手稿

——从最初潦草的故事梗概,到密密麻麻修改的人物关系图,再到一稿、二稿、三稿……直至最终定稿的全部打印件。

每一稿上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写满了批注和修改意见,清晰地展示了一个故事从雏形到成熟的完整演变过程。

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它能直观地证明,她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思考、打磨、重构的动态过程,绝非简单的“记忆复制”!

“找到了!”

林夕的声音带着哽咽,紧紧抱住了那个文件夹,仿佛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

带着找到的关键“物证”和意外发现的线索,两人告别了忧心忡忡的林夕父母,驱车返回。

回程的路上,气氛明显不同。

虽然压力依旧巨大,时间依旧紧迫,但绝望的浓雾已经散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方向的坚定和一丝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希望。

林夕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轻声道:

“谢谢你。”

顾时韫目视前方,嘴角微扬:

“谢什么?”

“谢谢你……没有在我崩溃的时候放弃我。”

林夕说,

“也谢谢你,让我觉得我的记忆……或许真的可以成为一种力量,而不是负担。”

顾时韫没有看她,只是伸过右手,轻轻握了握她放在腿上的手。

“它们一直是力量。”

他说,

“只是以前,可能用错了方向,或者,缺少一个懂得如何欣赏它们的人。”

绝望中的微光,或许微弱,但足以照亮前行的路。

这光,来自尘封旧物里的意外发现,来自爱人不离不弃的理性支撑,更来自于林夕自己,在深渊边缘挣扎后,重新燃起的、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和捍卫的决心。

战斗,还远未结束,但战士,已经重新拾起了她的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六十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