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烟火序曲
腊月二十八,年味已经像墨汁滴入宣纸,在这个北方城市的空气里氤氲开。母亲家的客厅,就是这幅年画最温暖的中央。平常家里都是我的父亲母亲和我,日子是安逸和平淡的,只有哥哥嫂子和姐姐姐夫回来的时候家里才会热闹起来。哈,性格使然,我是陈荷,是这个家的小透明和观察者。
陈远和苏玥是第一批到的。陈远一身深色羊绒衫,身形挺拔,将手里的年礼——一套上好的茶具和几盒滋补品——轻放在玄关柜上,动作不疾不徐。苏玥跟在他身后,米白色的毛衣衬得她愈发温婉,她笑着唤了声“爸妈”,便自然地接过母亲手里的果盘,走进厨房帮忙。她声音柔和,询问着今晚的菜式,顺手将母亲耳边一缕滑落的白发轻轻拢回耳后。
哦,是的,陈远是我的哥哥,苏玥是我的嫂子,我是这个家的小透明和观察者。我也并非孤僻或冷漠,而是我的性格核心是内向型 观察型的结合,天性更倾向于“向内汲取能量”,习惯用观察代替表达。但是我的家人如此生动温暖,不动声色的温柔了我的岁月,我很乐意为你将我的这些生活的片段编织成一篇丰富绵长的小说。
客厅里,父亲正和陈远聊着近期的工作。陈远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落在点子上,谈到某个政策动向,他能条分缕析地讲出背后的逻辑与可能的影响,声音沉稳,像他杯中缓缓舒展的茶叶,让人安心。
然而,这份安宁在下一刻被毫无预警地打破。
“爸!妈!我们回来啦!快接驾!”
伴随着清脆又略带夸张的喊声,门被猛地推开,一股冷风裹挟着欢快的气息卷入。陈曦像一团红色的火焰卷了进来,她围着一条硕大的彩虹色围巾,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而她身后,跟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林森。
嗯,这两个就是我的姐姐姐夫啦。
与陈远的整洁形成鲜明对比,林森穿着件多口袋的摄影背心,风尘仆仆,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肤色是长期野外工作留下的健康黝黑。他肩上挎着巨大的摄影包,手里还拎着一个看起来颇重的箱子,笑着对二老说:“爸,妈,小曦非要在楼下拍完烟花才肯上来。”
“就你话多!”陈曦回头嗔他一眼,围巾下露出狡黠的笑,“是谁刚才拍小区门口那盏红灯笼拍了十分钟,说光影绝佳的?”
林森也不恼,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陈大作家观察入微,佩服佩服。”
只一瞬间,客厅里的气氛就变了。刚才还是舒缓的轻音乐,此刻仿佛切换成了热闹的摇滚。陈曦脱下外套,开始手舞足蹈地讲述路上遇到的趣事,林森一边放下东西,一边适时地补充或“拆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像说相声一般。
陈远端起茶杯,和苏玥交换了一个无奈又纵容的眼神。苏玥则掩嘴轻笑,将切好的水果首先递到了正在“斗嘴”的小两口面前。
“老二,林森,你们俩这能量场,能把咱家屋顶掀了。”陈远终于忍不住,带着一丝笑意开口。
陈曦立刻调转“枪口”:“哟,我们陈大处长这是嫌我们吵了?哪像您和苏老师,永远那么端庄稳重,跟一幅工笔画似的。”她说着,亲昵地揽住苏玥的胳膊,“大嫂,你快教教我,怎么才能像你这样,什么时候都这么温柔似水?”
苏玥温柔地拍拍她的手:“你呀,就像一团火,也挺好,家里暖和。”
林森凑到陈远身边,拿起一个橘子剥开:“远哥,别理她。我这次在羌塘拍到了一组藏羚羊,那气势,绝了,待会儿给你看看。”
父亲看着这两对儿女,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对母亲低声道:“看看,一个像水,一个像火,咱家这日子,想不热闹都难。”
母亲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沉稳的长子长媳,又落在嬉笑打闹的女儿和女婿身上,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满足。哦,我是那个美中不足,但是没关系这样才是生活啊。
晚餐时,这种对比更加鲜明。陈远和苏玥安静地用餐,偶尔低声交谈,照顾着身边的孩子。而陈曦和林森那边则笑声不断,为了一块糖醋排骨的“归属权”也能“争论”半天。
看着这熟悉的一幕,陈远的思绪有些飘远。他想起了多年前那个图书馆的下午,想起了苏玥支教归来时疲惫却明亮的眼神。而陈曦则在和林森的斗嘴间隙,偶尔瞥一眼他那被高原阳光雕刻过的侧脸,想起初遇时他相机里那个让她心驰神往的世界。
水和火,静与动,看似两极,却在这个叫做“家”的容器里,沸腾出最真实、最温暖的人间烟火。而这烟火的背后,是两段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爱情故事,正等待着被细细诉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