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养的“八戒猪”是按天收费的 > 第3章 味之本源

第3章 味之本源

天魔寨的盛典,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远超林守毅最乐观的想象。

直播的精彩片段被剪辑成数十个短视频,在各大平台病毒式传播。

#按天收费的八戒猪#这一话题甚至一度冲上本地热搜榜前三,引发了线上线下的大讨论。

赞誉首先如春潮般涌来。

《国家农业科技》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八戒标准”:智慧农业与品质追求的完美融合》的长篇报道,资深记者王明明在文中写道:“在天魔寨,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传统养殖业的极致体现。芯片溯源构建了完整的信任链条,每日运动量和中药调理的数据化管控,重新定义了现代化生态养殖的新范式。”这篇报道被各级农业部门官网纷纷转载。

健康生活领域的顶流博主“康康姐”专程来到天魔寨,拍摄了一支vlog。

镜头里,她跟着“八戒猪”在N形跑道上慢跑,气喘吁吁地对粉丝说:“家人们,看看这肌肉线条,这精神状态!自律给我自由,这句话猪猪们都做到了!它们每天跑步一百分钟,接受中药调理,吃得比我们都健康。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优质蛋白来源!”

视频点击量破千万,评论区成了大型“自愧不如”现场。

更直接的反馈涌向了林守毅和林小满。

公司的客服电话几乎被打爆,小满的那台旧平板电脑因为不断涌入的微信咨询和信息,一度卡顿死机。

“林经理,我想定制一头!对,就要那种每天跑步的!档案一定要齐全!”

“我们是滨海市的‘绿野仙踪’有机超市,想咨询一下批量采购的可能性……”

“我是健身博主,能不能合作推广?我的粉丝都对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猪肉特别感兴趣!”

就连那天作为“配角”展示的生态黑羽鸡、木兰溪大白鹅、山林山羊,也瞬间成了抢手货。

原本只是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的辅助养殖,订单却如雪片般飞来,负责禽畜养殖的老赵忙得脚不沾地,又是欢喜又是愁:“守毅,咱们那几百只鹅、百来头羊,根本不够分啊!这……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然而,阳光下也总有阴影。

赞誉愈盛,质疑与嘲讽的声音也愈发尖锐刺耳。

在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科普博主“真相哥”发布了一条题为《解剖“八戒猪”:一场精心策划的农业骗局?》的视频。

视频中,他语气讥讽:

“猪跑步?各位不觉得滑稽吗?镜头前跑几步,谁知道镜头后是不是躺着睡大觉?这摆拍痕迹也太明显了!按天收费?更是哗众取宠的噱头,纯纯的智商税!本质上就是把包装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罢了。”

这条视频点赞高达数十万,下面的评论更是不堪入目,“人傻钱多”“故弄玄虚”等字眼层出不穷。

在专业的“畜牧养殖论坛”上,一篇匿名的长帖引发了激烈争论。

帖子标题为《“八戒标准”是否违背动物福利与自然生长规律?》,文中从专业角度提出质疑:

“猪的天性是懒散,强制每日长时间奔跑,是否会造成应激反应,影响肉质?过度强调中药调理,是否意味着基础防疫存在漏洞?这种高投入、高强度的管理模式,脱离了创始人的个人理想主义光环,在规模化扩张中能否持续?其高昂的成本,注定了它只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与普惠农业的方向背道而驰。”

这篇帖子逻辑清晰,引经据典,在业内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有个别竞争对手在私下交流时,也流露出类似的观点。

面对这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林守毅显得异常沉默。

他没有开直播回应,也没有在社交媒体上辩解。

他只是更久地待在猪舍里,更仔细地检查每一批新收购的中药材,更频繁地查看跑步记录和健康档案数据。

他深知,所有的赞誉都可能随风而逝,而所有的质疑,唯有靠更严格地执行标准、拿出更过硬的产品才能无声地回应。

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猪不会说谎,数据不会骗人。”

但这份沉默,无法缓解日益增长的订单带来的现实压力。

这天傍晚,林小满抱着一台新平板电脑,脸上带着疲惫又兴奋的神色,找到了正在检查新一批苦菜干质量的林守毅。

“毅哥,这是刚换的设备,不然真扛不住了。”小满点开屏幕上的订单汇总表,“你看,私人定制这个月又增加了十二单,都是要求全程档案可查的。另外,‘滨江明珠’、‘华尔道夫’还有‘云顶国际’这三家五星级酒店,都发来了长期供应协议的草案,需求量很大!”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焦虑:“照这个趋势,就算我们把所有达到出栏标准的猪都算上,库存最多也只能支撑三个月。而且,酒店对品质和规格的稳定性要求极高,我们现有的出栏节奏和猪只来源……有点悬。”

压力实实在在地传导过来,像一根逐渐绷紧的弦。

林守毅放下手中的苦菜,眉头紧锁。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暮色中渐次亮起灯光的猪舍。

最大的瓶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源头:种猪和猪仔。

目前养猪场的猪仔主要依靠外购,来源繁杂,品种不一。

有的猪仔买回来就体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单独照料;有的生长速度慢,达不到“八戒”体系预期的增重效率;还有的性情暴躁,难以适应每日的跑步训练。

这种先天的不一致性,极大地增加了后期管理和品质控制的难度与成本。

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中药调理、更精细的饲喂,才能勉强将其纳入“八戒”轨道,事倍功半。

一次深夜的核心团队讨论会上,当大家再次为猪源问题争论不休时,林守毅用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四个字:自培种猪。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四个字的分量。

这意味着他们要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核心育种群,引进优秀的种猪基因,从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开始,全程可控。

他们要像培育运动员苗子一样,从最源头的基因开始把控,选育出最适合“八戒”模式——体质强健、抗病性强、性情温顺、肌内脂肪沉积均匀、风味优良的专属猪种。

这是一个投入较大、周期较长、技术门槛较高的系统工程。

它考验的不仅是资金,更是耐心和技术积累。

但这也是决定“八戒猪”能否真正摆脱外部依赖,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是应对一切质疑的终极答案。

“干!”林小满第一个打破沉默,拳头砸在桌子上,“不然永远被人卡着脖子!”

老赵也缓缓点头:“是得有自己的根了。”

第二天,林守毅就拨通了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内知名猪育种专家李教授的电话。

电话里,他详细阐述了“八戒”模式的理念和面临的困境,以及自培种猪的决心。

李教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林场长,你的想法很有魄力,也切中了要害。我下周带团队过来实地看看,我们当面详谈。”

复杂的、充满未知的科技攻关,即将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眼前汹涌的市场需求和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发展铺路,养猪场围绕“生态”核心,一系列动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一方面,林守毅派出了几个采购小组,深入木兰溪上游的各个村落,面向当地农户,广泛征集、收购特定品种的野菜、天然谷物和用于保健的中草药。

他们不仅收购常见的马齿苋、蒲公英,还寻找特定品种的大吴风草、鱼腥草、艾草,甚至一些当地老人推荐的、有着清凉解毒功效的其他草药。

目标是建立更丰富、更具功能性和科学性的猪饲料配方库,让“八戒猪”的食谱更加多元化、健康化和针对性。

另一方面,生态鸡、鸭、鹅、羊的养殖规模,也在林守毅“量力而行、品质为先”的原则下,开始了科学规划的扩张。

他们划定了新的林下养殖轮牧区,设计了更符合禽畜天性的舍棚,并严格限定单位面积的养殖数量,确保在追求“量”的同时,绝不牺牲一丝一毫的“质”。

天魔寨,在盛典的喧嚣过后,并未沉寂了,而是进入了一种更加紧张、更加务实、着眼于未来的“深蹲”状态。

林守毅知道,下一阶段的跳跃,需要此刻更扎实的蓄力。

溪云初起,山雨欲来,前路既充满了机遇,也布满了挑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