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团沿着青石板路往林下养殖区走去,午后的阳光透过果树的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黑羽鸡在核桃树下悠闲地踱步,时不时低头啄食草丛里的昆虫。
一群大白鹅在溪水边梳理着羽毛,见到生人也不惊慌,反而昂首挺胸地"嘎嘎"叫着,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健硕体魄。
远处的山坡上,几十头山羊正悠闲地啃食着青草,偶尔传来清脆的铃铛声。
"这些黑羽鸡的运动量很足啊。"专攻禽类的张厨师蹲下身,仔细观察着一只正在刨土的公鸡,"你看它的腿肌发达,羽毛光亮,这种鸡做白切鸡最是鲜美。"
采购经理李伟掏出手机,对着山坡上的山羊连拍了几张照片:"林场长,这些山羊的养殖密度控制得真好。我看它们吃的都是百草,难怪膻味这么淡。"
陈总厨没有加入讨论,而是独自走到一片空地前,抓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捻了捻,又抬头环顾四周的山势。
这时,一阵山风吹过,带来了苦菜的清香和果树的芬芳。
"林场长,"陈总厨突然转身,目光炯炯有神,"你们这里真是个宝藏。你看这片坡地,坐北朝南,日照充足,土质疏松,最适合种植紫苏和薄荷。还有那边,"他指向溪流对岸的一片杉木林,"杉木林下的阴湿环境,正好可以试种红菇和竹荪。"
林守毅顺着陈总厨的手指望去,仿佛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坡地上紫苏摇曳,杉木林间菌菇丛生,溪岸边薄荷成畦。
这个画面让他心头一震。
"不瞒您说,"林守毅的声音有些激动,"我们最近正在规划试验田,只是还在摸索种植技术......"
"技术不是问题。"陈总厨打断他,"我们'云味斋'有合作的农业专家,可以请他们来指导。重要的是,你们这里具备了形成完整生态链的所有条件。"
他走到林守毅面前,随手折下一段野生的紫苏茎叶:"你看,这里的紫苏香气特别浓郁。如果能够规模化种植,不仅可以作为调料,还可以开发紫苏饮、紫苏酱。还有薄荷,既能入菜,又能制茶,甚至可以作为天然驱虫剂用在养殖区。"
这时,张厨师也加入讨论:"林场长,你们的大白鹅让我想起广东的一道名菜'火焰醉鹅'。如果用你们的生态鹅,配上你们自产的紫苏,那味道肯定独一无二。"
李经理紧接着说:"山羊也是。如果能用你们自种的香料来烹制,就能形成完全自有的风味体系。"
众人的话语像一块块拼图,在林守毅脑海中逐渐拼出一幅完整的生态农业蓝图。
他想起小时候,祖母总是在菜园边上种几棵紫苏,说是"天然的保鲜剂"。
想起母亲煮羊肉时,总要到后山采些野薄荷去膻。
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今在专业人士的点拨下,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夕阳西下时,考察接近尾声,阶段性的合作协议已经初步达成。
苏曼晴不愧是做大事的,没有一点拖泥带水,“除了‘苦味四菜’的供应外,我们还要预订三百只生态鹅和六十头山羊。我借给你们的两百万元,就当作是预付款吧,今后遇上资金周转困难,可以随时给我电话。至于香料和菌菇,只要你们能种出来,‘云味斋'可以全部包销。”
临走前,陈总厨还特意留下了一份手写的备忘录,上面详细列出了适合天魔寨种植的香料清单和种植要点。
送走考察团,林守毅立即召集了全村大会。
当他在祠堂的黑板上画出生态农业的规划图时,老人们纷纷点头。
"守毅娃说的在理。"村里最年长的九叔公颤巍巍地站起来,"我小时候,咱们天魔寨就是这样,地里种菜,林下养鸡,坡上放羊。后来大家都图省事,才把这些老传统丢了。"
此后连续几天,试验田里都热闹非凡。
村里的年轻人跟着请来的农业专家学怎么改良土壤,妇女们也没闲着,在阿桂婆的带领下,仔细整理着苦菜苗圃。
过去的荒坡上,如今种下了紫苏、薄荷和大吴风草的嫩苗;杉木林里,第一批菌棒很快就安置好了;就连溪边新开的湿地上,水芹和空心菜也冒出了喜人的绿意。
与此同时,养殖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黑羽鸡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新开垦的香料田,它们在紫苏丛中啄食害虫,鸡粪又肥沃了土地;大白鹅开始在种植水芹的湿地中嬉戏,它们的游动为水生蔬菜提供了天然增氧;山羊的放牧区轮换到了苦菜田旁,既控制了杂草,又为土壤带来了养分。
不久后,当初陈总厨指点过的那片坡地已经紫苏成荫。
清晨的露珠在紫苏叶上滚动,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林守毅摘下一片嫩叶放在口中,那股熟悉的辛辣甘甜让他不禁想起祖母做的紫苏炒螺蛳。
更让人惊喜的是,杉木林里的菌菇试验田终于有了收获。
第一个发现红菇破土而出的是村里的小孩林天佑,他兴奋的叫声引来了所有人。
那些伞盖鲜红、肉质肥厚的红菇,在晨光中宛如一颗颗红宝石。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回馈。"林守毅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朵红菇,对围观的村民说,"只要我们善待这片土地,它就会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首批收获的紫苏叶、红菇被送到了"云味斋"。
张厨师用它制作了新菜"紫苏醉鹅",那道菜上市第一天就登上了餐厅的招牌菜榜首。
用自产薄荷烹制的"薄荷羊腩煲",更是成为了这个秋季最受欢迎的新品。
市场的热烈反响让天魔寨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曾经对生态种植持观望态度的几户人家,也主动找到林守毅,要求加入下一期的种植计划。
就连最初对养殖黑羽鸡心存疑虑的老周,现在也成了生态循环最积极的践行者——他发现在香料田里放养的鸡不仅生病少,下的蛋还特别香。
深秋的傍晚,林守毅独自走在试验田的田埂上。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上,紫苏在晚风中摇曳,薄荷的清香弥漫在空气里,远处的菌菇棚若隐若现。
他想起陈总厨离开时说的话:"最好的食材,是带着土地记忆的食材。"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
这片土地不仅孕育着"八戒猪",更在唤醒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每一片紫苏叶,每一朵红菇,都在诉说着天魔寨的故事。
各种订单还在不断增加。
但林守毅知道,他们正在创造的,远不止是一份份订单,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个模式里,有土地的馈赠,有先人的智慧,更有对未来的期许。
月光初上时,试验田里的太阳能杀虫灯次第亮起,宛如夜空中的星辰。
林守毅在田埂边坐下,随手摘下一片薄荷叶含在口中。
清凉的滋味在唇齿间蔓延,就像这片土地正在书写的新篇章,清新,却余味悠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