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有一把杀猪刀 > 第69章 旨意

第69章 旨意

胡蛮提出这个要求,杜玲先是不解,后来便想明白了。

关成业镇守北疆,叫金国美梦破碎的同时,还把对方的脸皮撕了一层下来。

呼延冒顿纵横沙场数十年,独独在关成业手里吃了败仗,不仅战败,还丢了一只胳膊。可以说是金国上下,对关成业都恨之入骨,而呼延家在其中又是独一份。

有关边线之事,董兴修最开始便不打算叫屏州来的知晓。

不为其他,太难看。

堂堂三品重臣,不说胜过那呼延家的小子,也不该一个晚上就被人破了防线。

这不仅是安顺丢脸,他董兴修更是面上无光。

但那些可恨的蛮子提了要求,又是挥着和亲这面大旗,董兴修不得不叫杜玲过来。

且这事毕竟要杜玲吃亏,他便把边线一事从头到尾的跟杜玲说了。

“呼延冒顿打着迎亲的名头,带了一万精锐驻扎在边线百里之外。他的小儿子借□□流比试,却言语上多有冒犯,安顺被激中招,边线被破,人也被扣在那了。”

“现在那边反过来说安顺语言冒犯,坏两国邦交,要大周给个交代。”

“他们打探到你,关成业的亲徒恰好在此,便要求你过去。”

名义上是要杜玲当这个传声筒,叫大周给个交代,实际就是借此机会发难。

杜玲若是去了,言语上的羞辱都是轻的,就怕那边有别的招数。

“牵扯到你,老夫心中羞愧。你放心,此事事关重大,不论金国拿的什么借口,侵.犯边线,俘虏朝中重臣都是不争的事实。老夫已急报寿康,等朝里旨意下达,便围了他们,好叫他们知道我这辽州二十万大军可不是干吃饭的废物!”

若是董兴修要杜玲到边线去,她不会不同意。

但以杜玲来看,就像是董兴修所说的一样,不论金国用的是什么借口,眼下这个局面,若是大周这边还低声下气的叫人去赔礼道歉,那便真的是把脸递上去给人打了。

但边线叫人占着,也不是个办法。杜玲觉得,以董兴修的身份再加上眼下这个情况,他大可带兵围了边线,先把那些被占的村镇抢回来。

上千户百姓被扣着,生死不明,董兴修却要等朝廷的旨意。

北疆到寿康,八百里急报也要十天功夫,来回便是二十天,二十天功夫,够这八个村镇的百姓死一个来回。

但杜玲说不上话,也插不了手。

陶千户几个也知道了边线的事情,是杜玲告诉他们的。几个大男人急得团团转,嘴皮子起了好些燎泡。

“这些蛮子向来狠辣,这么多日没有给他们答复,他们定会动那几个镇子的百姓。”陶千户神色凝重。

在场的几个都知道,陶千户说的这,还是最好的结果。

金国缺粮草,每每进攻大周便是为了抢粮抢女人,他们并不会带太多粮草上阵,抢下一处镇子便到镇子里去掠夺,以战养战。

这是金兵强大的原因之一——打不了胜仗便要挨饿,也是陶千户等人焦急的原因。

距离边线被破已过了十日,寿康的旨意没到,整个辽州城就这么等着。

胡蛮已心生不耐,放出消息说大周若不给个交代,便从三日后开始屠村。

金国有活人献祭的传统,他们要拿大周的子民来祭旗,以报大周羞辱之仇。

然而到了这个份上,董兴修那边却仍没有半点动静。

董兴修能等,杜玲却等不了。

辽州城里的百姓已隐隐生了不满,不仅是对辽州军,也对杜玲和关成业。

胡蛮放话时除了提到辽州军冒犯外,便是各种羞辱关成业和他的徒弟。

外头传来士兵的声音:“杜大人,提督有请。”

杜玲进了门,先行礼,而后才说自己冒昧前来,还望提督见谅。

董兴修本就带病在身,这几日为着防线的事情,休息也不好,脸色越发难看了。

见杜玲进来,他摆出个笑脸:“不必多礼。”

“今天前来,是为了金人一事。”杜玲说道。

董兴修叹了口气:“我明白,城里的风声我也清楚。”

“金人蛮横无礼。我虽派了人同他们周旋,但因朝廷旨意未到,我不敢轻举妄动。那边等了十日,已经不耐烦,几次叫人传话过来却得不到明确的回复。”

董兴修语带抱歉:“牵扯到老国公和你,是我的过错。”

董兴修的姿态并不高傲,但也没有半分要解决此事的态度。

杜玲面色平静:“我愿为辽州百姓前往边线。”

“这…”

“目前这等情形,若再拖下去,保不齐那边会不会真的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朝里定要怪罪。”

“我知提督担心两国邦交,眼下又是和亲的关头,不愿对金国太过强硬。”

杜玲摇摇头,提出自己的意见:“可金国的打算,提督与我都心知肚明。为人臣子,我不能看着这些百姓们被欺辱;为人徒弟,我也不会叫师傅的脸上无光、任人羞辱。”

“此去边线,我会带着屏州的弟兄们一起去。”

看着董兴修脸上的迟疑,杜玲道:“您放心,我不会胡来,只是想着呼衍父子总归是金国有名的将领,挟持百姓来叫我一个女人家去赔脸卖好,他呼衍家的名声也就败了。他们定会想着叫呼衍思摩同我比试,再定下什么彩头,方能名正言顺。”

“可这呼衍思摩虽比不上呼衍冒顿的大儿子,却也是金国有名的勇士,你有把握?”

董兴修的语气有些松动。

杜玲扯扯嘴角,眼神锐利。

“他呼衍冒顿能教出好儿子,那关大将军自然能教出好徒弟。”

杜玲此番来找董兴修,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意思。

她不是单枪匹马到边线去同呼衍氏对峙,屏州的弟兄们跟着她,她不能乱来。

与陶千户几人商量了,杜玲才带着大家的意愿一起来找董兴修。

董兴修最终同意了杜玲的要求,杜玲立马就准备带三千弟兄赶往边线。

此去不能正面起冲突,不需要带太多的辎重,他们很快就能出发。

然而临出发前,杜玲的人马却被拦了下来。

“我已同提督禀告过,为何拦我?”

那士兵瑟缩了一下,急忙道:“是提督的意思,寿康来人了,请杜大人到提督那一同迎接。”

这位杜大人虽是女人,通身气势却可怕的很。

看着杜玲骑马离去的背影,士兵心想到。

杜玲面色沉沉。

距离传信到寿康,才过了十二日,就算是再快的马也不可能赶到。

寿康来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

景仁帝这几日心情不好。

自打他登基以来,大周朝也算是欣欣向荣。

除了苏义那件事外,他自认把国家治理的还算不错。

但偏偏,自先帝开国而设立的登闻鼓,在他在位期间,头一回响了。

那满身狼藉的妇人拖着一副血肉模糊的身子,硬是撑过了杖刑,状告了辽州军上官无所作为,放任金人劫掠辽州村镇、凌虐辽州百姓。

“草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刚出村子,蛮子就来了!为什么大家喊的如此大声,却没有一个人回来!”

安平公主正在皇宫里待嫁,再过几天,和亲队伍便要从宫里出发。这个节骨眼上,却出了如此大的事情。

景仁帝震怒,当即下旨。要董兴修把负责辽州城防的官员处罚到位,同时立刻将被金人占领的村镇夺回来。

北疆,对大周来说是一个敏感的地方。上次割地言和,已叫朝中众臣心有不满,百姓们也都有些异样。这才一年,便又出了这样的事情。

这不仅是金国言而无信的问题,更是辽州军无所作为的罪证!

辽州军是一向如此?还是被金国打怕了才这般?一向如此的话,当初割地求和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被打怕了的话,百姓们的安稳置于何地?这连年的军饷岂不是用在一群孬种身上?

寿康上下一片哗然,朝中众臣吵得不可开交。然而这件事还没解决完,辽州便又传来了坏消息。

这次,是军营发来的八百里急报。

“宣尹鸿波觐见。”

“臣尹鸿波,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仁帝摆摆手,免了他的礼。

“今日唤你前来,是为了辽州一事。”景仁帝说到,表情有些难看。

“这两日朝上你也看到了,都是要朕发兵金国,以扬国威的。”

尹鸿波微微一笑:“回陛下。臣以为,却是该给金国一个教训。”

皇帝的视线落在自己的身上,带着些许凉意。

尹鸿波不急不缓:“前几日登闻鼓一事已叫辽州军的名声臭了,若是此次不强硬些,怕是百姓们心有芥蒂。”

??景仁帝心里明白。

况且他问罪的旨意前几日已发了出去,里头明确说了要把被占了的村子拿回来。若是现在又要辽州军顺着金国的意思去赔礼道歉,这打的可是他堂堂大周皇帝的脸。

朝里都是要关成业发兵金国,给金国一个教训的。

“但强硬,并不代表要打战。”

尹鸿波温声道:“关成业的徒弟不是在辽州么?叫她去,把大周面子挣回来。”

“打一个巴掌,再给一颗甜枣。”

“臣相信,安平公主还是会愿意为两国邦交做出贡献的。”

睡过头了,急急忙忙发出来,结果还是没赶上,我的日更我的育苗呜呜呜呜[爆哭][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旨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

我与妻君指腹为婚[gb]

天幕:皇帝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