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段时间就收麦子了,她指定时不能忙着做豆腐卖豆腐。麦子熟了,不赶紧收割,麦穗子时真的会掉地里头。所以,通过今天卖粽子,她突然想到,谁规定卖豆腐就只能卖豆腐呢。
夏天正是吃西瓜和冰棍的好时候,她现在也有本钱,完全可以批发些西瓜和冰棍卖!大家需要什么,她就卖什么,还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打定主意后,小兰又继续去下一个村,终于在十点半左右回到家。靠近巷子口,就听到巷子里闹哄哄的,好像来了许多人。她想着,估计是有人家来客人了。
汪老爹和汪泉上地还没回,小兰赶紧收拾院子,把小鸡放出来在院子里跑跑,小鸡崽子眼看着长大,在等一阵就能住鸡窝了。家里还剩下了一块豆腐,她想着中午炖豆腐吃。只炖豆腐肯定不行,还要放些菜菜更好吃。
正当她在菜园子挑菜时,有人来了。
“大泉家的,在家呢?”
小兰抬头,见来人个子不高,长得非常普通,就这个齐耳短发,脸上带着喜气。正是住在小巷最北头老师的媳妇。按辈分来说,小兰应该叫她一声奶奶。老师名叫汪至仲,今年四十多岁,排行老二。小兰叫他一声至仲爷爷,叫她媳妇一声至仲奶奶。
“至仲奶奶,我刚回来一会。”
来人笑了笑,“那啥?你家还有豆腐吗?家里来人了,菜不太够。”
“有有有,家里还有块呢,豆腐都是今早做的。”
小兰带着人去了豆腐棚,豆腐有二斤多快三斤了,就收了二斤的钱。“你给我三毛就行。”
对方也知道,肯定是她占便宜。脸上笑容更大,“我这出来的急,本就想路过看看来,身上也没带钱,也忘带小盆了。”
“那你用盆端着豆腐走吧,先做饭要紧。等忙完了,再给我送来。”
“那太好了,我晚上把盆和钱一块给拿来!”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怕赖账。
豆腐没有了,小兰中午就炒了把青菜,然后拌了碗咸菜丝。刚把青菜切好,听到葵花姐隔着墙喊她,小兰就刚忙跑过去。葵花见她过来,指了指院子里的小狗们。黑色的,黑白花的小狗憨态可掬,肥嘟嘟的,老狗也在一旁趴着睡觉。
“你要小狗不?”
小兰还真需要,家里没有一只狗,来人也不知道。养一只笑够,至少以后有人来,小狗会汪汪叫。
“那我抓一只了。”
安葵花让她自己挑,嘴里顺便问:“刚才至仲奶奶去你家了?”
“是啊,说是家里来人了,菜不够,问有没有豆腐。”
小兰抱起一只小黑狗,全身每一根杂毛,肉乎乎的,眼睛湿漉漉的,看起来很有眼缘。“就它了。葵花姐,我回来听着巷子里闹哄哄的,人还不少呢。”
安葵花知道是啥情况,见小兰不知道,就提醒她:“你还不知道啊,今天是她亲家来!”
“就她家老大,前一阵找了个对象,差不多定下了。今天媒人跟亲家都来吃饭。”
“喜事啊”
不过小兰对这个老大没有太大印象,听说是人在县里上班。
“会亲家可是大事,咋不提前买好菜呢?她要是晚来一会,那块豆腐我就下锅了。”
安葵花本不是爱说人是非的,可架不住话到这了。她故意压低声音,脸上表情也有点同情:“你不知道他家啊,啥都是男的做主,女的根本插不上话。至仲奶奶买啥都得跟他说,管他要钱,花多少剩多少都要对起来。”
虽然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一家之主,可现在妇女也上地干活,回家收拾家务,洗衣服做饭,还照顾孩子,一点也不轻松。伟人还说过,妇女也顶半边天呢。小兰从心里怀疑,一个当老师的文化人,这点道理还不懂嘛!
“怪不得她没带钱。”
安葵花安慰小兰,“放心吧,肯定不能赖账,他家也不缺这点钱。说实话,至仲爷爷除了这点,人还是不错的。反正人家两口子之间磕磕绊绊,也过了这么多年。不都那样嘛。”
汪至仲人挺好的,教书也好,人长得也有气质,平常的时候也很热心,村里孩子们上学,他也多多照顾。俩人感慨半天,小兰又跟安葵花商量,想着下午让她帮忙多叫几个人来包粽子。今日果子没卖完,但是粽子卖的好,明天她想着多卖点。帮忙的不白来,她给钱。
今天上午的买卖,豆腐卖的和以前差不多,带去的六十斤都卖完了,折算下来收入十块。果子卖的一般,带了三十斤,还剩下六斤多,收入10块。粽子两毛钱一个,五毛钱三,今早她卖了有一百多个粽子,挣了二十块钱呢!
今日一上午总收入四十多元。相对豆腐和果子,粽子是真挣钱,可惜就能卖端午这几天,过了端午怕是不行了。
“葵花姐,你认识人多,帮我在找俩人,干活麻利爱干净的,咱四个人也就包一小时,我可以给二斤果子,早上新炸的。”
汪泉和汪老爹需要去帮忙弄苇子叶,她一个人包太慢了。总叫安葵花一次两次还行,每天来帮忙也不是事。
安葵花想着啥也不给她也愿意帮忙,她们既是邻居又是亲戚的,更何况小兰早上还送了四个粽子来。可要是叫上别人,二斤果子真的挺有吸引力。
庄户人家平时也不舍得买,也就赶集有事了才舍得买果子。果子油水足,能直接吃或者做馅,送人又实用又能撑场面。
这个事她看行。
“好!”
“葵花姐,下午两点来就行,那时候糯米差不多泡好了。”
小兰回去,发现汪泉和汪老爹回来了,她就把找人包粽子的事说了,汪泉和汪老爹觉得也行。俩人吃完饭就赶紧去割苇子叶,小兰则忙着洗枣,煮枣。家里有几株枣树,小枣最甜就是个头小,婆枣大可不够甜,串杆中不溜的。不过家里的干枣都混在一起,她就只把坏枣挑了出去。
苇子叶割回来,小兰早就在盆里放好水,把苇子叶泡进去,让汪老爹和汪泉去休息。
“爹,泉哥,快休息会吧,剩下的我来。下午你们还上地呢。”
晚上汪泉还要去挑水,凌晨一家人在起床做豆腐炸果子,忙的很。其实汪泉也很心疼小兰,她成天走街串巷叫卖,还那么有精神。他想着等过了麦秋,就和小兰商量下,要不找个人来帮忙。
说真的,他周围没工作的半大小子还挺多的。等棒子杆起来了,小兰在独自一人去卖货,他是真不放心。再就是以后天气冷了,汪老爹身体没那么好,总不能一直让老人家凌晨起来干活。
下午两点整,安葵花就带着俩人进了门,见小兰在豆腐棚里忙活,她们直接过去了。
豆腐棚里宽敞,通风,还不晒。
此刻中间摆了一张小方桌,平时可以放炕上吃饭的矮桌,桌子上有三个盆,大盆是泡好的糯米,另外俩盆分别是煮熟的红枣和洗干净的苇子叶,几个线团就在盆旁边。
小兰正擦洗箅子,见人来了,她赶忙招呼人坐下。来人除了安葵花,另外俩人也都是熟人。
一个是“你别管了”,她叫郝红霞,她虽然有这么个外号,但实际上是一个很热心风风火火的人,干活手脚麻利,脑子也灵活,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地里活做的比许多男子都好。
另一个也是汪泉亲大哥的媳妇,也就是他那边的亲嫂子。她名叫徐云丽,人很好,话也不多,小兰结婚当天,其实她也来帮忙了。安葵花和徐云丽是同学,上学时感情就挺好,嫁人后又在同一个村,也是比较有缘分。
打过招呼后,大家就立刻进入工作模式。小兰先给她们示范了下怎么包粽子,这对于勤劳手巧的农村妇女可以说小菜一碟。
“小兰妹子,你叫我红霞姐吧,叫姐比叫嫂子好听。”
徐云丽也小声道,“叫我云丽姐也行。”
“好嘞,我的好姐姐们,开干!”
四个人手速快,粽叶里满满都是馅料,叶子包裹,棉线缠绕,最后来一个漂亮结实的绳结。一个个粽子放到箅子上,就如同她们此刻的内心,由原来的空荡忐忑到现在的自信满满成就满满。
“要么说劳动人民最幸福,我竟然越干越有精神。”郝红霞最先开口,“是啊,包粽子就跟包饺子差不多,咱这以前咋没人做这个呢?”
安葵花听小兰说过,她就解释,“小兰妹子说了,这米要用糯米。本来咱这就不种大米,糯米更是没听过。不吃粽子也不稀奇。”
几人手里活不停,也开始聊天。东聊西聊就说到了至仲奶奶。郝红霞和她家离得最近,知道的比较多。
“唉,她吧,就是自己想太多又立不起来,总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啥话也不在外面说,全憋心里。”
“不说就不说吧,偏偏她还要面子,还总自己寻思。”
“我有时候觉得,她这日子过的没劲!”
说曹操曹操到,郝红霞话音刚落,就听大门口小奶狗汪汪叫,一个虚弱温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大泉家的,在家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