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像是普通太监的眼神。
秦惜音觉得,这件案子还是有一些奇怪之处的。但是,现在瑾妃已经盖棺定论,素绢也已经死了,没有翻案的余地了。
其实,素绢长时间不在,其他宫人也不在,在此期间,溜进去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的。
但瑾妃直接忽略了这个明显的疑点。
秦惜音想到了什么,跑回屋子里,跪在床前,仔细看梧桐的尸体。
她发现,梧桐的额头上有一点金箔,但是太微小了,像是整片花钿的残留。
这时,浣纱宫的其他宫人也已经被行刑完毕,趴在凳子上哀嚎。
他们没有保护好自己的主子,瑾妃只是罚他们杖责三十,发回内府局重新学习,已经算是好结局了。
秦惜音走了出去,询问他们:“李宝林今天早上,是不是在额头上贴了金箔?”
一个小宫女道:“是的,我们娘娘喜欢金子,所以每天都在额头上贴金箔花钿。”
“她贴的金箔花钿是什么样的?”
“在娘娘的首饰盒里还有一些,秦典籍可以去看看……哎哟……”
这小宫女一边回答,一边疼得直叫唤。
秦惜音顾不上她们,赶紧跑回屋内,打开梳妆盒,找到了梧桐常用的金箔花钿。
金箔花钿的大小跟普通花钿一样,而现在梧桐尸体上的金箔,确实只有一点点,不是完整的一片。
而刚才离开的那个太监,指甲缝里有金色的东西,莫非就是梧桐额头上的金箔?
秦惜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场景:那个太监趁梧桐和玉秀都睡着了,偷偷潜入房间,用那条毛毯用力地捂住梧桐的脑袋。他一只手扶着梧桐的头,所以不小心把梧桐额间的金箔花钿弄到了自己的指甲缝里。
等捂死梧桐后,他再把梧桐的头摆放端正,埋在毯子里,看起来像是梧桐自己不小心窒息而死的。然后,他偷偷离开,神不知鬼不觉。
而守门的宫女素绢已经被贺粲叫走,所以这一切都没有目击者。
想通了这件事后,秦惜音觉得后背发冷。
看来,这就是全部的真相了。
梧桐的死,有瑾妃的手笔。
瑾妃先派人在梧桐的毛毯上撒上昏睡的药粉,让梧桐在跟玉秀学习的过程中,昏睡过去。
接着,贺粲派人叫走素绢,让门口无人把守。
然后,瑾妃身边那个太监偷溜进来,捂死梧桐,嫁祸给玉秀。
而八皇子荣旻进来还花瓶的时候,梧桐可能已经死了。
这个计划中一个关键的人,就是贺粲。
贺粲必须叫走素绢,才能让门口无人把守。
当嫁祸给玉秀失败之后,她们必须让素绢背这个黑锅。所以,贺粲才会故意说,素绢慌慌张张地在她那里洗了手,把洗手的水给倒了。她在暗示素绢谋害了主子后,才跑到她那里。
由此可以推断,贺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成为瑾妃一伙的人了。
秦惜音觉得有些可怕,但还好贺粲现在已经被贬为八品掌籍,成为自己的下属,自己以后也不用那么害怕贺粲了。
只是,如果贺粲真的是瑾妃的心腹,瑾妃怎么会贬她的官呢?
也许,贺粲对瑾妃来说,只是一枚能用的棋子罢了,并不十分重要。但是,这棋子又不能直接丢掉,以后说不定还能用,所以瑾妃只是将贺粲贬官,而没有逐她出宫。
要完成今日的计划,瑾妃肯定暗中观察梧桐的浣纱宫很久了。
瑾妃不仅知道浣纱宫的宫人们喜欢偷懒,能躲就躲,还知道今天是素绢守门。并且,素绢还有当女官的心思,才能被贺粲利用。
所以,今日的事,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瑾妃筹谋已久的。
而梧桐一死,大皇子就没有生母了……
也许,瑾妃的目的是抚养大皇子,增加自己的筹码……
虽然推断出这些,但是,秦惜音却不能深挖下去,也不能把瑾妃是主谋的事说出去。
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女官,而瑾妃是宠妃,深得皇帝信任。
这世间,并不是有理就能走遍天下,在宫中尤其如此。
胳膊拧不过大腿,有时候即便知道一些事,也只能选择隐忍。
瑾妃对皇帝来说,就像是一只很宠爱的小猫。
自家的小猫就算犯了错,主人也只会装模作样地斥责两句,不可能为了外人,就杀死或者赶走自家小猫。
这件事,只能止步于素绢的死。
如果想揭发真正的真相,为梧桐报仇,恐怕要等到皇帝彻底厌弃瑾妃的一天。
而那一天,未必会到来。
秦惜音暗暗叹息了一声。
梧桐也不是自己的朋友,秦惜音倒没有特别悲愤的感觉,只是有一些惋惜。
惋惜梧桐生下大皇子,眼看着能过好日子,却因为怀璧其罪,死于高位妃嫔的阴谋。
一个无权无势,又没有手段、没有城府的妃嫔,偏偏生下了皇子,在后宫中就是一块肥肉。
梧桐有这样的结局,并不奇怪。
秦惜音看着梧桐的尸体,小声说道:“梧桐,如果你早知道有今日,是不是不会选择成为妃嫔?”
但是,秦惜音觉得,如果有得选,梧桐可能还是会重走一遍这条路。
对自身的认知不足,再加上对权势富贵的渴望,对未来的过度乐观,导致了梧桐的悲剧。
秦惜音摇了摇头,走了出去。
贺粲已经离开了,那几个受了刑的宫人们,还在凄惨地叫着。
秦惜音回到房间,拿了一些疗伤的药膏,来到浣纱宫,交给那些挨了打的宫人们,让他们涂抹一下,这样会好受一些。
那几个宫人虚弱地向秦惜音道谢。很快,内府局就派人来接走他们了。
以后,她们可能会被内府局派到其他宫里干活。
这时,一位长相平平、身材微胖的妃嫔走了过来,手上拿着一些纸钱。
秦惜音认得她,她是太后送给皇帝的另一个宫女,兰花。
兰花跟梧桐一样,都被女相士断言能生贵子。她们二人都不美,身材也不好,只是因为这个传言,才成为妃嫔。皇帝对她们两人,自然也是宠爱平平。
兰花也正如相士所言,服侍皇帝后,生下了双胞胎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
她也因此被封为五品才人。
此刻,她的神情有些忧郁,眼神略显空洞。
秦惜音迎了上去,行礼道:“奴婢拜见兰才人。”
兰花有些茫然地看向秦惜音,道:“是你啊,惜音……我听说梧桐没了,我来给她烧点纸钱……”
兰花的声音有些虚弱。
秦惜音道:“李宝林的尸身在里面,娘娘您自便吧。小心别引起火灾。”
兰花点头:“嗯,我知道。”
兰花进去之后,秦惜音听见里面传来微弱的哭声。
秦惜音正在感慨之际,忽然有个小太监来找秦惜音,说道:“秦典籍,您在这儿呢。大理寺来人了,说是要询问李宝林之死的细节,您过去跟那位大人说一下吧。”
秦惜音心中一动,问道:“是哪位大人?大理寺丞高毅吗?”
“这小的可不认识……”
秦惜音没有继续问下去。她来到乾元门外,四下张望,没见到什么官员。
这时,她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她回头一看,见高毅笑嘻嘻地看着她。
秦惜音笑道:“高大人,你干什么,吓我一跳。”
高毅道:“我看你能不能找到我,没想到你这眼神也不好使了啊。”
“你故意躲在我身后,我能找到你才怪了。”
高毅笑着看了秦惜音一会,秦惜音问道:“你在看什么?”
“我看你胖了还是瘦了。”
“看出来了吗?”
“看出来了,胖了。看来最近心情不错。”
“我升为七品典籍,自然心情不错……只是,如果没有发生李宝林的悲剧就好了。”
说着,秦惜音的神情悲伤起来。
高毅道:“我正为李宝林的案子而来。李宝林是宫中妃嫔,她的死因非同小可,需要在大理寺记录在案的。但是,外官不便进内宫查案,所以每次宫中的案子,都只能询问宫中的人。
这次,幸好是你来跟我说。”
“为什么这么说?”
“这样,我们就能见面了啊。”
“我可不是为了跟你见面,才专门跑出来的。实在是因为别人都在忙,我又很了解这件案子,所以才出来的。”
“知道了,总之不是因为我,是为了案情,对吧?”
“对。”
“大公无私的秦女官,请您跟我去前面的房间,把案情始末告诉我吧。”
“好。”
高毅带着秦惜音,来到了尚书台的一处房间。
尚书台就在附近,是尚书省官员们办公的地方,房间很多。平时,其他官员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借用。
高毅和秦惜音来到一间没人的书房,秦惜音把案件的前因后果都讲明了,包括明面上的真相和实际上的真相。
高毅认真地记录着,他当然知道自己该记下哪一版真相。
记录完毕后,秦惜音沉默地看着窗外。
高毅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些无奈之处。百姓之间的公道容易证明,达官贵人之间的事就复杂了。有时候,大理寺查案也会查到一些正得宠的官员头上,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也只能给出一个表面的真相,没法揭露真正的事实。
但是,我相信真相总有揭露的一天,也许是几年后,也许是几十年后。”
秦惜音小声说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时候明知道有疑点,却不能追查下去;明知道凶手是谁,却不能说出来……这样的话,要刑名之官干什么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