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的铃声刚落,教室里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收拾声,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离开,讨论着今晚的数学压轴题,或是计划着周末去哪里放松。赵清沅收拾好英语课本,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的座位——夏砚澄还坐在那里,背脊挺得笔直,笔尖在竞赛习题册上飞快移动,眉头微蹙,像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没有被周围的喧闹打扰。
赵清沅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包带,心里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自从夏砚澄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后,这样的场景就成了常态。以前,每天晚自习结束,他们都会在教室里多留半小时,夏砚澄帮她梳理当天的错题,她则会把温好的豆浆放在他桌角,偶尔聊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空气里都是温温柔柔的气息。可现在,夏砚澄的时间被竞赛题占得满满当当,别说一起补习,就连说上几句话都成了奢侈。
前几天,她抱着一道卡了很久的函数题去找他,他正对着一道竞赛压轴题凝神思索,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没有落下。听到她的声音,他只是匆匆抬了下头,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随口说了句“等我有空再说”,便又低下头继续刷题。赵清沅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蛰了一下,有点酸,又有点心疼。她知道竞赛对他很重要,那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可看着他连休息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走出教学楼时,夜色已经浓了。梧桐树叶被风一吹,沙沙作响,投下斑驳的影子。赵清沅沿着林荫道慢慢走,路过食堂门口时,忽然想起中午吃饭时,听夏砚澄的同桌林宇说,夏砚澄为了赶竞赛进度,最近常常跳过晚饭,要么啃几口面包,要么干脆不吃,一门心思扑在刷题上。“砚澄这劲头,真怕他把自己熬坏了。”林宇当时的话,此刻清晰地在她耳边回响。
赵清沅停下脚步,转身望向食堂的方向。食堂的灯还亮着,里面已经没什么人了,只有工作人员在收拾餐具。她犹豫了几秒,还是抬脚走了进去。食堂阿姨认识她,笑着问:“小姑娘,这么晚了还没吃饭呀?”赵清沅摇摇头,脸颊微微发烫,小声说:“阿姨,我想买两个杂粮饭团,要温热的。”
阿姨手脚麻利地从保温柜里拿出两个包装好的杂粮饭团,递到她手里:“刚蒸好没多久,还热乎着呢。这饭团养胃,年轻人学习忙,也得好好吃饭呀。”赵清沅接过饭团,指尖触到温热的包装,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她谢过阿姨,揣着饭团往教学楼的方向走,脚步比来时快了些,心里藏着一个小小的、温柔的秘密。
回到教室时,里面已经空荡荡的,只剩下夏砚澄一个人。他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鼻尖上沾了一点淡淡的墨水渍,透着几分不自知的可爱。赵清沅放轻脚步,尽量不发出声音,悄悄走到他的课桌旁。
他的课桌收拾得很整齐,左边堆着一摞竞赛习题册,右边是几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解题思路。抽屉里放着一个白色的水杯,里面的水应该早就凉了。赵清沅小心翼翼地将一个杂粮饭团放进他的抽屉,又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浅粉色的便签纸和一支马克笔。
她趴在自己的课桌上,笔尖在便签纸上轻轻滑动。该写点什么呢?直接说“记得吃晚饭”好像太直白了,说“别太累了”又怕打扰到他。赵清沅咬着笔尖想了想,嘴角慢慢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写下一行娟秀的字迹:“刷题也要喂饱脑袋,杂粮饭团补充能量呀~”
写完文字,她觉得还缺点什么,又在落款处画了一个圆滚滚的小丸子,脑袋圆圆的,眼睛画成了两个小黑点,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看起来傻乎乎的,却透着满满的暖意。赵清沅看着自己的“杰作”,脸颊有点发烫,赶紧把便签纸折成小小的方形,放在饭团旁边,然后轻轻关上了抽屉。
做完这一切,她没有惊动夏砚澄,只是静静地看了他几秒,才背着书包悄悄离开。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夏砚澄依旧专注地刷着题,灯光洒在他身上,像是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赵清沅心里甜甜的,脚步轻快地走出了教学楼,晚风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第二天早上,赵清沅特意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她刚走到座位旁,就看到夏砚澄已经在了。他正低头翻看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头发染成了浅棕色。赵清沅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悄悄坐下,眼角的余光却忍不住往他那边瞟。
夏砚澄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正好对上她的视线。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像是有什么开心的事。赵清沅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课本,脸颊却不受控制地红了起来。她心里暗自猜测,他是不是看到那个饭团和便签了?
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都涌去了操场,教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人。赵清沅正在演算一道数学题,忽然听到身边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她抬头一看,夏砚澄正站在她的课桌旁,手里拿着一张浅粉色的便签纸,正是她昨天写的那张。
从那天起,赵清沅每天都会提前在食堂买好温热的杂粮饭团,悄悄放进夏砚澄的抽屉里,偶尔会换着花样,有时是加了肉松的,有时是裹着海苔的,每张便签纸上的字迹不变,落款的小丸子却偶尔会换个姿势——有时举着小旗子,有时抱着一颗星星,有时歪着脑袋做鬼脸。
夏砚澄从来没有戳破这个小秘密,却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有时,他会在她的数学课本里夹一张写着解题技巧的小纸条;有时,会在她的桌角放一颗她喜欢的草莓味糖果;有时,会在晚自习结束后,“刚好”和她顺路,陪她走到校门口,聊聊竞赛题之外的琐事。
有一次,赵清沅因为来例假,肚子不舒服,趴在课桌上脸色苍白。夏砚澄看到后,悄悄去医务室借了热水袋,灌上温水,用自己的外套裹着,放在她的桌肚里,又递了一杯温热的红糖姜茶给她,声音放得很低:“喝点这个,会舒服点。”赵清沅抬头看着他,眼里泛起了浅浅的泪光,心里却暖得一塌糊涂。
日子一天天过去,梧桐树叶渐渐染上了深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满教学楼前的林荫道。夏砚澄的竞赛备赛进入了冲刺阶段,每天依旧忙碌,但他的眼底不再有之前的疲惫,反而多了几分从容。赵清沅知道,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温柔,成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那天晚上,赵清沅像往常一样,把温热的杂粮饭团放进夏砚澄的抽屉里,便签纸上的小丸子抱着一个小小的奖杯,旁边写着:“加油呀,我的专属小老师,你一定可以的!”
他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承诺,却在这些细碎的日常里,藏着最真挚的温柔。那个小小的杂粮饭团,那张画着小丸子的便签纸,成了他们之间独有的默契,像一颗种子,在梧桐影下悄悄发芽,长成了满树的温柔。
赵清沅知道,不管夏砚澄的竞赛结果如何,这段藏在抽屉里的时光,都会成为他们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而她也坚信,只要他们彼此陪伴,互相支撑,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难关。就像那温热的杂粮饭团,虽然普通,却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带来满满的暖意和力量。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夏砚澄合上竞赛习题册,转头看向赵清沅,眼里带着笑意:“走吧,我送你到门口。”赵清沅点点头,收拾好书包,和他一起走出教室。梧桐叶落在他们肩头,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地叠在一起,像极了他们之间,越来越近的距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