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青川山,雪像揉碎的月光,簌簌落了整月。
沈清辞裹紧了藏青色的棉袍,指尖仍冻得发僵。她站在望归亭的石阶上,目光越过漫山琼枝,落在蜿蜒向山下的青石路尽头。路面积雪没踝,一行浅浅的脚印早已被新雪覆盖,只余下茫茫一片白,像极了此刻她心里的空落。
“清辞小姐,风大,回屋吧。”老管家福伯捧着件貂裘披风,脚步放得极轻。他跟了沈家三十年,看着沈清辞从襁褓里的婴孩长成亭亭玉立的姑娘,也看着她和陆知珩从总角之交走到情定终身,自然懂她此刻的牵挂。
沈清辞接过披风拢在肩上,暖意顺着布料蔓延开来,却驱不散心口的寒凉。她轻轻摇头,声音带着雪后的微哑:“再等等,他说过,年前一定回来的。”
陆知珩是青川山脚下鹿鸣镇的秀才,也是沈清辞放在心尖上的人。他们相识在十岁那年的上元节,她跟着家人去镇上看花灯,不慎在人群中与家人走散,是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的陆知珩,牵着她的手,穿过熙攘的人流,找到了焦急万分的沈家人。
那时的陆知珩眉目清俊,眼神干净得像山涧的泉水,他说:“姑娘别怕,我带你找爹娘。”
从那以后,青川山的晨雾里、鹿鸣镇的石板路上,总能看到两个并肩的身影。他教她读书写字,她为他缝补衣衫;他说要考中状元,让她做最风光的状元夫人,她便在青川山等着,把每一份思念都绣进帕子里,把每一个日夜都熬成期盼。
去年秋末,陆知珩背着行囊上京赶考。临走前,他在望归亭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语气坚定:“清辞,等我回来,咱们就成亲。”他还留下了一支竹笛,是他亲手做的,笛身刻着“相思”二字,“想我的时候,就吹吹它,我能听见。”
沈清辞把竹笛贴身藏着,每日清晨都会去望归亭,吹一曲他教她的《凤求凰》。笛声穿过山林,越过溪流,像是在向远方的人传递着绵绵情意。
可如今,年关已至,京城里的捷报早就传到了鹿鸣镇,陆知珩高中探花的消息让全镇都沸腾了,唯独没有他归来的身影。
“小姐,或许是探花郎事务繁忙,耽搁了行程。”福伯劝道,“老爷和夫人都在府里等着呢,年夜饭都快凉了。”
沈清辞望着那条被雪覆盖的路,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她转身往山下走,披风的下摆扫过石阶上的积雪,留下浅浅的痕迹。竹笛在怀里温热着,像是他残留的体温。
回到沈府,红灯笼挂满了庭院,一派喜庆景象,可沈清辞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饭桌上,沈老爷叹了口气:“知珩这孩子,高中是好事,怎么还不回来?”
沈夫人拉着女儿的手,眼神里满是心疼:“清辞,别多想,或许是圣上留他议事,再等等就好。”
沈清辞勉强笑了笑,夹了一口菜放进嘴里,却没什么滋味。她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他会回来的,一定是遇到了什么急事。
夜深了,雪还在下。沈清辞坐在窗前,点亮了一盏油灯,拿出帕子,一针一线地绣着。帕子上已经绣好了半只鸳鸯,还差一只。她想着,等他回来,就把这帕子给他,告诉他,她等了他多久。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福伯的惊呼:“小姐!是京城来的人!”
沈清辞猛地站起身,心头一跳,几乎是踉跄着跑了出去。庭院里,几个穿着官服的人站在雪地里,为首的人面色凝重,看到沈清辞,上前一步,双手递过一封信:“沈小姐,这是陆探花托我们转交的信。”
沈清辞的手指颤抖着接过信,信封上是陆知珩熟悉的字迹,苍劲有力,可她却觉得那字迹重逾千斤。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信纸是上好的宣纸,上面的字迹却有些潦草,像是写得十分匆忙。
“清辞吾爱:见字如面。京中诸事繁杂,圣上命我留京任职,短期内恐难归青川。你我情深,却奈何世事无常,愿君珍重,勿念勿等。陆知珩绝笔。”
“绝笔”二字像两把尖刀,狠狠扎进沈清辞的心里。她踉跄着后退一步,信纸从手中滑落,飘落在雪地里,与白雪融为一体。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遍遍看着那封信,直到眼眶通红,泪水模糊了视线。
“为什么……”她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得像风中的烛火,“你说过会回来的……你说过要和我成亲的……”
为首的官差叹了口气:“沈小姐,陆探花也是身不由己。圣上十分器重他,赐了他官职,还为他指了婚,娶吏部尚书的千金。他……也是没办法。”
“指婚?”沈清辞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答应了?”
官差沉默着点了点头。
那一刻,沈清辞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她一直以为,他们的爱情能抵得过世事变迁,能熬得过千山万水,可到头来,却抵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指婚,抵不过他一句“身不由己”。
她转身跑回房间,关上房门,将所有的声音都隔绝在外。她从怀里掏出那支竹笛,紧紧抱在怀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落在笛身上,打湿了“相思”二字。
她拿起竹笛,放在唇边,想要吹一曲《凤求凰》,可刚一开口,就泣不成声。笛声断断续续,夹杂着呜咽,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凉。
雪还在窗外簌簌落下,像是在为这段无疾而终的爱情哀悼。沈清辞坐在窗前,一夜未眠。她不知道,这场离别,会是她漫长思念的开始,而那份藏在心底的守护,终将跨越岁月长河,成为永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