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玉阶 > 第106章 飞花

第106章 飞花

“你这只坏猫,是不是一直跟着我?”姬开走了好一段路才发现脚下黏着一只猫,便俯身把它抱了起来,轻拍着它柔软的皮毛责骂。

“喵……”黑猫抗议一样叫了一声,缩在他怀里不动了。

“我可没有给你吃的肉干,我夫人那只胖猫吃的太多了。”姬开抚摸着它的毛发,往花园里走。

瑞香树已经全砍掉了,重新栽成了丁香树,等到明年暮春,就会开满紫色的丁香结。

若是九公子看见定然会吟些类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还好姚锐从来不伤春悲秋。

“殿下!”姬开远远看着姚锐和楚时站在一棵树前,喊了一声,“看我找到了什么?”

那只黑猫又不满地叫了一声。

姚锐回头看他,委屈地指着那棵树:“你换了一棵树?石斛花为什么没了?”

“先前那棵是瑞香树,有毒的。”姬开把黑猫塞进姚锐怀里,“那石斛长在树上,哪敢让扯下来,只好一起砍了——我记得您最爱牡丹才是。”

“现在都快七月了,哪还有什么牡丹。”姚锐抚摸着黑猫的脑袋,“好猫。”

楚时看着那猫眼熟,挑眉看了好久,终于说:“……大王,王后,这好像是十公子的猫。时常在宫里乱跑,貌似叫玄衣。”

姚锐捧着玄衣的爪子,微微笑着:“我又不抢他的猫。乖猫,都不抓人。”

不像玉龙,以前还不抓他,最近见谁抓谁。

玄衣从他怀里跳下来,站在一丛灌木前,回头叫了两声。

“银杏,跟着它去看看。”姚锐看着猫儿的方向,那儿有一块泥洼,他不想弄脏自己的鞋。

银杏是姚锐作为补偿重新指给楚时的婢女。因为每位皇后的贴身大宫女都叫金桃,姚锐干脆叫楚时的婢子银杏——毕竟他自己不要宫女照料。

鉴于他也没有自己的贴身太监,姬开只好又把诸位兄弟的太监指给他了。

福、寿、安、康四个人照顾姚锐自己。九公子还给同安赋了一首诗。

姚锐看了那首诗,又给九公子下了新任务——要求他写三首自己当年和姬开离别时的诗。

也不知他是为了缅怀儿时时光还是为了别的什么,反正九公子没亲眼看过那场面,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最后不得不赔了姚锐十首咏荷诗。

这个时节,荷花开的正好。

“殿下,尽管让她去看,我们去荷花池吧。”姬开伸手撩起姚锐垂在肩头的长发,捏着那一小撮头发在手里把玩,微笑着提议。

姚锐从他手里把自己的头发抢回来:“我不去。蚊子太多了。”

其实也没有蚊子咬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可能是因为那些蛊虫,也可能是他体寒。

“殿下……”姬开委屈地看着他,握着他的手腕往自己眼底带,“臣亡国佞臣,只剩这一点微末请求,看在我命数将尽的份上……”

“好吧,下不为例。”姚锐看着他眼下的乌青,别扭地同意了。

也听说了他衣不解带地照料自己,姚锐不是以怨报德的人。

姬开强行环住他的腰,沿着石子路往小湖边走。

姚锐僵硬了一下,最终还是顺着他来了,忽然又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弯唇笑了一下。

什么武则天。当女帝哪有当妖妃来的舒服。

但是怎么才能让他君王不早朝?

姚锐把这个计划暂且搁置下来,这是他考课结束后回来该想的事。

“今日花开正好,殿下不如与臣行酒令?”姬开指着一池荷花,揽着姚锐的肩膀提议道。

“我才刚好就急着让我喝酒,是何居心?”姚锐故意嗔怪地剜了他一眼,却没有责罚的意思,倒像是寻常夫妻打情骂俏。

姬开伸手握住他手里的团扇柄:“以殿下的才名,今日醉到池子里的也只会是臣呀。”

说实话姬开不太喜欢他天天拿着把团扇出来耀武扬威。这扇子也不知道从哪来的,拿着有什么用,姚锐还天天不离手。

拿什么不比这东西好。不过半挡着脸的时候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

“量你也作不出诗,对飞花令,以荷为题。”姚锐兴致勃勃地指着最近的一朵半开半掩的花儿,“这朵好,你替我剪来。”

“殿下,臣是想为您折花,只是不会水。”姬开无奈地凭着栏杆苦笑,偏偏一副要翻过去的架势,“不过……若是臣溺毙于池中,殿下也早日另觅良人。”

姚锐用手里的团扇猛敲了他一下:“你就会讨巧卖乖!酒呢?”

姬开笑嘻嘻地远离栏杆,招呼两个婢女去备酒,又从容地揽着姚锐往不远处的亭子去,还微笑着问:“殿下,菡萏能算数吗?”

“怎么,菡萏不是荷花?”姚锐一猜就知此人不懂装懂,偏要逆着他的意思来,“你回头把‘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三句,以及我娘的名字,抄一千遍。”

“……殿下,臣直书皇后之名是僭越。”姬开无奈这个决策,便拿最后一句做文章,“而且直书岳母之名也是僭越。”

姚锐从婢女手里的托盘中拿起一只酒杯,兀自斟了酒,喝了一小口:“原来酒是这个味道……你私下抄给我看,我不算你僭越。”

姬开坐在石凳上,同意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容臣僭越,先来第一句:‘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姚锐随口引了句诗对上。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姬开稍稍思索,继续答诗。

按照规则,姬开所言第一个字为莲,姚锐所对就应是双字。莲作为一个名词,一种意象,往往越往后越难。

姚锐没有什么压力:“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姬开想着幼时读过的不知道谁的诗句,寻思了半天才大概吟出一句,但愿没出错。

“谁叫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姚锐不慌不忙地对上,表情也戏谑起来,似乎笃定姬开对不出来第七个字是“莲”的诗词。

姬开果真开始掰着手指头查字数,所幸他们二人玩的没那么多规矩,也不限时间,只要能对上即可。

姚锐笑着看他焦头烂额了好半天对出一句:“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姬开胸有成竹地看着姚锐——能对出第七个字的莲已经很极限了,第八字是莲几乎不可能。

“……”姚锐意味深长地盯着他笑,不像是在思考。

姬开被他看的心里发毛,忍不住屏息凝神,严肃起来。

姚锐过了好一会儿才启唇吟诗:“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夫君,快对第九字吧。”姚锐有恃无恐地看着他,表情跟他先前在街上看人杂耍没什么两样。

姬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认输。”

“哎呀,要不要再来一轮?这次我起手。”姚锐持着团扇挡住半边脸,眼里的笑藏都藏不住,“我会让着你的。”

“只要殿下开心。”姬开往自己的杯子里斟满酒,做好不醉不归的准备。

姚锐看向满池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姚锐吟诗的时候语速总是很慢,读起来很有意境。姬开听着他念诗,好像真看见了莲花之后的那张美人面。

诗中美人,想来是不及眼前美人。

姬开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对上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勉强对上第二个字后,第四字的诗词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只好又饮了一杯酒。

姚锐就这样借着飞花令的名头足足灌了姬开三壶酒,方才心情大悦,亲手扶着醉的难以言语的吴王回了寝宫。

宫人送来了解酒药,姚锐隐约听见躺在床上的姬开在说些什么,就把耳朵凑近了一点,好仔细分辨他到底在说什么梦话。

说不准里面就有什么机密。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离骚??

“没用东西,背离骚都能错位!”姚锐拍了一下他的额头,后者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一汪眼泪悬在眼眶里要落不落,手指也搭着他的衣袖不肯松手。

姚锐用力把袖角扯出来,认命般用勺子舀着醒酒汤,一边哄着姬开:“乖,把药喝了。”

他都没这样哄过姚铮,姬子启真是便宜你了。

“屈原坏。”姬开突然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

姚锐差点笑出来,心里对着湘江畔的屈子默哀一瞬,强硬地把勺子喂到姬开嘴边:“行,屈子坏,张子好。乖乖喝药。”

“张子也不好。”姬开喝了一口药,顺口否决了张仪,“屈子投江自尽,屈子坏;张仪逼屈子投江,张子坏。”

姚锐怎么也想不明白姬开怎么把屈原投江和张仪联系到一起的——而且他们今日明明在赏荷花,半个字没提到这人。

“颜子晴!”姚锐不再惯着他,用力用勺子撬开姬开的牙,强行把药灌了进去,回头喊颜子晴。

颜子晴迅速推门进来。

“他最近看了什么?”姚锐好奇地问,“还一会儿屈子一会儿张子的,两个古人也能说出花来了。”

“战国策。”颜子晴把手里的本子往前翻了两页,“吴王对朱将军说应该学习谋略,孺子曰:‘近日阅《战国策》,不知纵横,请王指点’,王曰……”

姚锐听着这些古文就烦:“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合着姬开自己也不懂合纵连横,也去翻战国策,结果只看见了屈子投江。

“学战国策想对付我?”姚锐把药碗放下,故意扑到姬开身上,伸手去捏他的脸,“学还学不明白,笨蛋。”

姬开被他捏的龇牙咧嘴,居然还伸手捧住了他的脸。姚锐停下动作,跟姬开四目相对——接着姬开就借着酒劲开始对姚锐的脸下毒手,不轻不重地捏着他脸上的软肉。

姚锐彻底僵住了。

带着酒味的吻扑面而来,姚锐急忙推开他起身,重新拿起药碗,气急败坏地喊:“你就是把《六韬》学完也不行!我爹是皇帝!”

我天这章引用太多了(真的不是偷懒水字数吗)不得不做备注。

本章出现的诗词如下:

1.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2.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4.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宋)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5.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南朝)佚名·《西洲曲》

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宋)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8.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佚名·《江南》

9. 谁叫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宋)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0.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11.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1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14.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先秦)屈原·《离骚》

15.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先秦)屈原·《离骚》

16.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先秦)屈原·《离骚》

(作者在掉书袋。不用管她。)

《战国策》:一部史书,记载了战国尔虞我诈的历史故事。

《六韬》:一部兵法,全称《太公六韬》,姜太公伐纣的谋略,实则成书战国。

(什么史书兵书的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脑子爆炸了[菜狗])

然后张仪和屈原的恩怨在下面(张仪和屈原投江只有间接关系,但是屈原投江的时候张仪已经死了很多年了,所以不可能逼迫屈子投江[可怜],主要原因还是要怪楚王啦。)(楚顷襄王你该的。)

屈原(约前340—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贵族。任楚怀王左徒,主张“联齐抗秦”,曾主持《宪令》改革。因张仪“六百里商於”欺诈事件被贬,两度流放江南。秦将白起拔郢,屈子投汨罗江自尽。(其实这时候楚王还在苟,前223年秦王政派秦将王翦灭楚。)(楚:西楚也算。)(西楚不算!!!)

张仪(?—前309) 战国中期魏国贵族,纵横家代表。师出鬼谷子,任秦惠文王相,封武信君。首创“连横”战略,以远交近破六国合纵。曾两次出使楚国,以“献商於六百里”诱骗怀王(张仪戏楚)。

史料来源马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张仪已去,屈原使从齐来,谏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史记·楚世家》

“仪既出,屈原使从齐来,谏王曰:‘何不诛张仪?’怀王悔,使人追仪,弗及。”

《史记·张仪列传》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

(其实是政治对立不是私人恩怨。屈子好,张子好,马迁也好。[害羞])(陈轸:张仪哪!里!好!秦王是啥必!楚王也是!!)

飞花令:传统诗词游戏,不是成语接龙一样的首尾相连,主要规则是由一个严格的题眼作诗或者背诗,例如:第一个字是“莲”,甲:诗词第一字是莲,乙:诗词第二字是莲,丙:诗词第三字是莲……

飞花令实际执行起来有时限,但是看起来好像很好玩?(背诗词哪里好玩了!!![愤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6章 飞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