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伞大人从地府带走了一个小鬼,阎王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千暮离开时,阎王千叮咛万嘱咐,说什么被姜娘子看上是他的福分,一定要好好护着执伞大人,别让外人看轻地府的鬼。
千暮心道哪里需要你嘱咐?但却是恭恭敬敬地回了一句:是。
阎王高兴坏了,迫不及待将二人送走了。
一月后,汴京城皇宫。
“太傅,这个‘代数’方程式是什么?未见有古籍记载呀?”
“这是《九章算术》中方程的演化,用一些符号简化了计算方法,太子殿下月前就开始学习《九章算术》,对其中方程之法应当有所了解吧?”
太子有些羞愧:“了是了解的,可我还是不太会。”
“算学于太子殿下而言,的确难了些,慢慢来。”
太子又道:“太傅不是说要学‘浑天说’之类的天文学说,为何我们要先学算术?”
“因为算术是天文物理学的基础,怎么太子殿下不想学?”
“不不,太傅,我想学得!只要是太傅交得我都想学!”
小太子还算好学,态度也端正,姜妘颇感欣慰。
她再一看另一侧呼呼大睡的家伙,眉头皱起,隔空丢了根戒尺过去,不偏不倚,打上了那家伙耷拉在桌边的手掌。
“呀!谁打我!”
千暮猛然惊醒,迷迷糊糊间,却见姜妘已然手持戒尺,立于他眼前。
他笑比脑子快,瞧见那张脸便喜上眉梢,嘿嘿笑得像个傻子。
“姐姐~”
“还笑,《九章算术》都学会了吗?”
千暮终于回过神来,低着脑袋不知所措。
“那个,那个也太难了,但凡姐姐让我背《四书五经》《孔孟之书》《历朝历代史学》之类的,我也不至于听不懂嘛……”
他当真是偏科极了。
“你不想学就出去玩去,别呆在这影响我教学,横竖学这些对你而言也无用处。”
谁知千暮一听,急了眼:“姐姐你别赶我走呀,我一定好好学!”
他说着就慌忙坐下,拿起书看得仔细极了,只是那紧皱的眉眼,暴露了他内心的痛苦。
哎,姜妘无奈摇头,思索着明日改教练武算了。
负责教导太子文学之人,本也不是她,只是那位太傅年事已高,半月前摔伤了腰,至今还躺在床上。
姜妘替他诊治后,他仍旧下不了床,若非对自己医术有所了解,姜妘当真要觉得他快残了。
“姜太傅,老夫实在年事已高!当不起太子太傅,请姜太傅务必体谅老夫!”
“可是我替林大人把过脉,您福寿绵长,还能活至少三十年。”
林太傅吓得一激灵:“哎呀姜太傅!你别开玩笑了!我这把老骨头哪能活那么久,这太傅一职呀,老夫真得难以胜任了!”
“可是……”
“哎呀!老夫这腰怎么更疼了!哎呀,姜娘子,恕老夫无法起身相送了!”
这是**裸赶人啊,姜妘瞧林太傅那模样,就知他是装得。
毕竟他那腰伤虽严重,但也快痊愈了,以姜妘之医术,区区腰伤,林太傅早该能下床了。
姜妘并未拆穿这位七旬老人,而是留下了一帖药方,选择了离开。
小太子除了不聪明些,也还算好学,且这不聪明只是相较于聪明之人而言,于寻常人中,小太子已经算聪颖了。
除此之外,他好学之态度亦是不错。
想当初,子时刚过,姜妘便生生将其唤醒,让他去钦天监屋顶数星宿,他皆毫无怨言,甚至还乐在其中。
如此一个听话好学的学生,为何林太傅会不愿教呢?
姜妘委实想不通。
今日下了学,小太子便缠着姜妘学剑,姜妘虽常以伞为剑,退敌于无形,可真要论剑术,却并不算精通。
宋王朝向来重文轻武,更是没有武太傅一说,如今勉强算得上半个武太傅的,便是姜妘。
不过这小太子为何突然要学剑了?
姜妘不解:“殿下怎么突然要学剑了?”
小太子低着脑袋,有些局促,支支吾吾道:“因为我想,我想像沈郎君一样厉害!这样就能保护太傅。”
“哈哈哈哈哈哈你这弱不禁风的太子娃娃,还想像沈暮……我表哥一样厉害,你疯了吧?”
“千暮,注意分寸。”
姜妘冷眼扫过,千暮自知有错,慌忙闭嘴,偷摸着看姜妘,局促极了。
姜妘柔声同小太子道:“你别听他的,他胡说八道,太子殿下别和他一般见识。”
小太子仍旧低着脑袋,声音哽咽起来:“是我没用,我最没用了!”
他说着就跑了,显然是伤心过度,回东宫哭鼻子去了。
千暮道:“这小太子真没出息,就知道哭,也笨,《出师表》用了一周都未背下来,我就用了半个时辰……”
“你若无事可做,就出宫去找你要等得那人,早日寻到她早日投胎,别在我耳朵根旁吵来吵去。”
姜妘日日被两个小鬼折腾得累死,一个太小又爱哭,整日要学这学那也学不会,一个整日里无所事事,在她耳畔叽叽喳喳念叨个不停,唯一安静得便是在她讲课时呼呼大睡。
有了这两活祖宗,姜妘哪里还能好好修养,早知今日倒不如待在神农谷中,好好守着须回,偏偏来这汴京城找罪受。
“姐姐是要赶我走吗?”
千暮这家伙也是说不得,说一句就掉眼泪,和小太子那半大的孩子有何区别?
姜妘头更大了:“你有话好好说,别哭哭啼啼的,我不是赶你走,只是希望你干点正事,你说你要等得人在汴京,死活都要跟我来汴京,现在你也来了,可都一个月了,你要找得人你去找了吗?难不成还等着人家来宫中寻你?”
“姐姐这主意好!”
姜妘话语未落,就听身旁那家伙忽然满眼笑意,转悲为喜速度之快,堪称电闪雷鸣一瞬之间。
“我走了姐姐!我这就去让那人自己来寻我!”他说着就一溜烟儿跑了。
姜妘真是被这鬼无语到了,但好歹耳根子清净了些。
窗外飘过一缕飞雪,快十二月了,天寒日短,竟这么快便落雪了。
往日里有须回在,她虽体寒,但也不怕冷,如今须回不在,她竟都有些扛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寒凉。
好在今日出门顺手带了件裘衣,这皇宫里头也太冷了些。
姜妘紧了紧裘衣,收拾好书卷,便回了住处。
宫中将她安置于东宫旁偏殿之中,不算偏僻,但冷清,倒也符合姜妘心意。
姜妘喜好清净,宫人早早在她屋内生了炭火,待她回来时,已经离去。
窗户开着,一支初冬腊梅插于窗前,风一吹,飞雪落枝头,须臾便化做了水。
再过一月,就该喝腊八粥了,说起来她腊八粥倒是熬得不错,届时可以熬些给她那两个学生尝尝。
神农谷也不知下雪了没,须回应当还在沉睡,族中长老未有来信,怕是还未有好转。
姜家她也许久未回去了,不知雯景和陈叔过得如何……
大多数时候,姜妘皆在发呆,纯粹得发呆,偶尔发愁一下毕业论文,思念一下消失的双亲,再无其他。
她习惯独处,独处时的宁静令她倍感安心。
只是不知为何,在这里呆得久了些,脑中牵挂得东西也多了些,独处时便喜爱胡思乱想,有时天马行空,有时又细水流长。
就如此刻般。
“屋外这么冷,家主怎么不关窗?”
姜医端着碗汤药,推门进来时,带入一股寒气,他单手合上门后,才走到姜妘身前。
姜妘早便瞧见了屋外冒雪而来的姜医,只是懒得理会。
现下那人坐在了身前,她便也不能视而不见。
姜妘的目光移到屋内,堪堪落在那碗汤药上,慢慢道:“炭火太热,我开窗透透气。”
姜医取下盖着汤药的盖碗,道:“家主现下是怕冷不怕热,这种天气开窗不是透气,是生病。”
姜妘有些不耐:“你怎么突然变得同长老们一样啰嗦?我这病又不是汤药能喝好得,你这日日一碗药,灌得我都快成药罐子了。我今日不想喝了,你拿走吧。”
“这可不行,照顾家主是长老们给我的任务,这些药虽治不好你的病,但能调理你的身子,就算调理不好你的身子,也能助你恢复些体力,你日日都要操心一个小孩一个小鬼,身子骨岂不是更差了?”
姜医将那碗药又往前移了移,直至离姜妘更近些。
“家主还是快快把药喝了吧,这次的药我加了些新药材,药效应当会更好些。”
姜妘扶额,一脸无语:“我说姜大神医,你不在谷中陪你的心上人,却来这规矩森严的皇宫日日催我喝药,就是将我当作小白鼠吧?”
姜医困惑:“何为小白鼠?”
“小白鼠就是你试药的工具人。”
“工具人”三字姜医也不太明白,但“试药”二字他听得明白。
姜医忽有些心虚:“被家主发现了…哈哈,毕竟全天下都找不出家主这种体质特殊的人……不过家主你放心!这些药绝对不会伤害家主得,我对着神农先祖发誓!”
他既敢对着先祖发誓,便说明他觉着此药绝计是没问题的。
毕竟没有哪个神农族后人,敢胡乱以炎帝先祖起誓,那可是真得会应验得。
可他觉着没问题,这药就真得没问题吧?至少以姜妘的医术,也能瞧出这药不对劲好吗?
“姜医啊,你要不再看看你的这碗药?绿得都发光了,你真得确定不会毒死你的家主我吗?”
姜医听后,急忙又起誓道:“家主,我保证,这碗药绝对没问题!不信我喝给你看!”
他说着竟真用勺子舀了一些,一口闷了下去……
半刻钟过去了,姜医依旧活蹦乱跳。
“我就说没事吧……”
话语未落,他竟突然直挺挺向后倒了下去,两眼一闭,晕了过去。
姜妘惊住了,心道真是醉了,他不会真被自己得药毒死了吧?
她无奈地走了过去,手指搭在姜医脉搏上……
“不好了不好了!姜娘子!出大事了!”忽得有人急匆匆推开了门。
他进屋时未瞧见地上的姜医,一脚踩到了他的手……
幸好姜医早已不省人事。
“哎呀!对不住对不住!姜娘子,这姜神医是怎么了?”
“他没事,就是自己给自己毒死了。”说话间,姜妘已然塞了一颗药进姜医口中。
“……”小太监吓坏了,“不会吧,怎么会给自己毒死了?”
姜妘抬眸瞧他,问道:“不管他,可是出了什么事?”
小太监这才想起来正事:“姜娘子!京兆府尹传话入宫,说你身边的千暮郎君,他,他杀了人!”
“什么?杀人?”
姜妘惊得起身,手中银针险些扎偏。
“姜娘子你快去看看吧,这事儿现在闹得是满城风雨!”
姜妘已无暇顾及姜医,只嘱咐一句:让小太监寻位太医,便急匆匆出了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