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娟这知道周根真正的想法,姜凯并不觉得不沮丧。
相反,他甚至有些高兴。
人都有明哲保身的权利,周根不过是一介普通的农名,哪能要求他承担起拯救全村的责任。
他乐观道:“根叔不愿意出面劝说也没关系,村民中只要有人愿意相信并行动,就能慢慢影响到他人。”
这个确实,李娟不否认。
看到姜凯因为这个消息明显高兴起来,她忍不住揶揄:“你看,我爸一个农民都比你聪明。”
姜凯自然也听出这话是调侃,开玩笑道:“我是不是得赶紧变聪明些才行?”
李娟认真点头:“我觉得这样确实会好些。”
姜凯却只当她依旧是开玩笑。
在变成尬聊之前,两人礼貌道别。
姜凯本想回家歇息,想到周根得转变,最后又转身去往周发家。
说实话,这消息让他心情轻松不少。
另一头。
往家里走的李娟,才走没多远就又看到几个大妈围在一起聊天。
她脚步一顿,虽然有些犹豫,却还是做出了一个和之前不一样的举动。
不再躲着人群走。
越来越靠近,李娟扬起笑脸。
换了芯的李娟哪里认得这些人是叫什么,但微笑就对了。
尽管没喊人,旁人也并不会觉得她没礼貌。
如李娟猜的那样,几位大妈正在聊的河边那片田的事。
几人是一边倒不相信姜凯,觉得他太年轻,又是城里人,不可能懂种田。
只是,她们又免不了担心万一。
万一情况真是他说的那样,明年得饿肚子。
她们这个年岁的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知道粮食不够吃有多可怕。
对于她们口中说的□□,李娟只从历史书中看到几笔带过。知道有这么件事,却是不知道这样凄惨。
为了活下去,卖妻女,吃草根树皮,几乎每家都有直接或者简介因为饥饿死去的人。
人心比铁还硬,人情比纸还薄。
尊严,伦理,全然丢弃,更别法律。
那样的社会,听得李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她也似乎明白了姜凯为什么明知道这些事吃力不讨好也依然要坚持。
吃得饱,是人作为人能活得有尊严的基本。
李娟触动太深。
本只是想慢慢路过听听她们聊什么的,忍不住插嘴:“我爸说他决定听姜技术员的意见。”
正在七嘴八舌说着六十年代□□有多惨的大妈们听到这话突然齐齐停下来了。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呆愣了半响才反应过来李娟这话什么意思。
一大妈连忙拦住李娟,问:“你爸信了姜技术员说的?”
李娟点头。
“你爸他决定买化肥?”
李娟再点头。
“你爸的意思,那边地的秧苗真像姜技术员说得那样?”
李娟心道,她只是想传播一下父亲的决定,间接帮一下姜凯,可没有对这问题下定论。
她摇了摇头:“这个我不清楚,我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也正是大部分村民的顾虑。
-
周根听从了姜凯建议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得全村都知道了。
当天傍晚就有人找他确认。
第一个来找周根的,是经常借牛给他的李有才。
仗着两人关系好,李有才直接问:“根哥,姜技术员说的那个问题,你到底是怎么看的?”
李有才应该是全村最在意这件事的人,他们家在那边有差不多四亩地。
此时周根还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已传得人尽皆知,只以为是李有才认可他,专程过来问,免不了有些骄傲。
他笑呵呵打马虎眼道:“这个说不准,村里那么多有经验的长辈都拿不准主意,我更不敢乱说。”
周根其实不想那么快让人知道自己的决定,他有个自私的想法,最好别人都不听,等到无法挽救的时候再来后悔,这样明年全村就他们家粮食够吃。
只是想,他就兴奋。
他就是那种,不见得有害死别人的心,却真情实感希望别人过得不如自己。
李有才憨厚,不懂周根这些小心思,下一句就把话挑明说了:“可是大家都在说你们家要买肥了。”
周根笑容一僵,很诧异李有才这么快就知道。
难道是妻子说出去的?
周根心里来气了。
他只能和李有才解释:“我这不是想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我们家有两亩地呢。”
李有才苦恼挠了挠头:“我们家有四亩地了。”
比周根家更多,更怕这万一。
一亩地要几块钱,四亩地得十几二十块。
一斤谷子才卖一两毛钱,这十几块,得卖一百多斤谷子。
真是成了这四亩地,败也这四亩地。
而且听姜凯的意思,还不是只施一次肥就能把土壤的养分补回来。
正是因为心疼钱,大家才不愿意听他的。乡下人种地,谁不是用家肥的。除去天灾年份,也不见谁家会收成不好。
说到这个钱,周根也肉疼。
可他真的怕了。
小时候那场灾荒,他们周家八口人,饿死了三个,其中还有顶梁柱父亲。
如果父亲没有饿死,他们家也不会变成全村最穷,他也不会娶一个嫁过人还带着拖油瓶的寡妇。
惨痛的经历让周根不敢冒险。
周根叹气,李有才也叹气。
李有才走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好些村民,周根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目睹这一切的李娟感叹农村消息传播之快。
自己算是帮了姜凯大忙了。
都是有长嘴的人,这份功劳她肯定会找个机会和姜凯说的。
因为陆续有村民来打扰,周根家吃晚饭时间都比平常晚。
天彻底黑下去后,一家人终于能坐下吃晚饭,周根也才有空去追究,是谁将这事说出去的。
心虚的李娟正想先发制人反问‘这事不能说吗’‘你也没说不能说出去’,魏如兰却先她一步。
“不能说吗?”魏如兰心虚看着丈夫。
李娟心安了,看来魏如兰也说了。
有‘共犯’认罪,李娟就不急着了。
周根拍桌子:“你猪脑子啊?活了半辈子也学不会低调。”
魏如兰小声反驳:“你也没说不能告诉别人。”
她其实也知道这事最好不要说出去,但下午和村里那些人聊天,一时嘴快就说了。
这一顿晚饭,几乎是在周根训斥魏如兰中吃完的。
李娟暗暗庆幸,幸好魏如兰反应比自己快,不然这场灾难就得她来承受。
就算以后周根知道她也说了,狂风暴雨,已经在今天被魏如兰承受了,她要承受的应该只是毛毛细雨。
祖师爷保佑。
-
有一个人明确表态后,天枰慢慢变了。
村民们不舍得钱,但也不敢拿下半年的收成去冒险,很快有很多人也做出了和周根一样的决定。
一个感染一个,最后大部分都决定听姜凯的。
这种转变,有人欢喜有人愁。
愁的是要花一大笔钱买肥料的村民,欢喜的是意见被接纳的姜凯。
因要买的肥料比较多,姜凯向周发提议,不如让村民把钱统一交到一个人手里,再组织几个年轻力壮的人一起去镇上运回来。
一来量大可以优惠,二来也帮助了那些不方便去镇上的村民。
周发觉得他这个建议不错,刚好村里不少人家有牛拉车,不用担心运输问题。
于是,周发立即就把这建议通过广播公布了出去,当天就挺多村民来交钱的。
两天后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肥料买回来了。
肥料买回来的第二天,姜凯就亲自领着大家下地施肥,耐心和他们讲解肥料要怎么施,一亩地大概要用多少。
-
不知道是身体自我修复,还是得益于那罐麦乳精。
李娟状态肉眼可见好转,好到已经没办法装病,理所当然被魏如兰和逼着下地干活。
生平第一次赤脚踩着泥泞田地里,这感觉就让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再想到水里可能还会有水蛭,更是头皮发麻。
她捧着小半盆肥料,小心翼翼观察着脚下,生怕下一秒就踩到恐怖的东西。
加上化肥味道刺鼻,薰得她脑袋胀胀,呼吸困难。
不行了,她真不是当农民的料,真的扛不住了。
在李娟快崩溃之际,看到了来指导村民施肥的姜凯。
那一瞬,她仿如看到救星。
顾不上那么多,她连忙朝他喊:“姜技术员。”
姜凯顺着声音望过来,见李娟一脸急切,似乎遇到了什么打困难的样子,便越过另一户人家朝她走来。
“什么事?”
“麻烦你过来一下。”
刺激气味让李娟喉咙很不舒服,说完这句话甚至干呕了两下。
姜凯见状,连忙走进泥泞的田地里。
才走近,李娟就迫不及待把装着化肥的盆递过去。
姜凯下意识伸手接过,关心问:“你还好吧?”
他们这边的动静,已经引来附近几片田的村民的目光,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看向这边。
她只能找了个很笨拙的借口:“刚才没听明白你说怎么施肥来着,想让你示范一下。”
李娟一边说一边后退了两步。
不行,距离还不够远,还是熏得她想吐。
一不做二不休,她干脆退到田埂上。
姜凯:“……”
让他示范,却恨不得躲得远远的,矛盾的言行让人不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