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恒的日子总是很闲。
上课时,他能每天玩几个小时的手机和电脑,不上课时,能达到十个多小时,日夜颠倒也是常事。
放假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做那点点家务的时间,全是空闲。
但夏杨就跟他老妈一样,永远眼里有活。
电脑比手机更好用,夏杨从手机大致了解完身体主人的信息后,很快就将这个季恒爱不释手的电子产品冷落下来,转而长时间使用电脑。
不是打游戏,也不是刷视频,更不是看小说,而是上课。
是的。
上课。
天知道季恒看到那些自己专业大一开始的公开课和部分老师自制的课程出现在屏幕上,念着自己已经半生不熟的内容时,脑壳有多疼。
寒假这么短,为什么他在家还要上课啊!
……因为夏杨要上课。
夏杨跟他同龄,心脏病人的话,应该是没法正常上学读书的吧。
就算可以免掉体育课,学校里的磕磕撞撞吵吵闹闹,也绝不是一个适合心脏病人的环境。
尤其夏杨还是属于比较严重那种,听说现在很多心脏病小时候就能治了,夏杨一看家里就挺有钱,结果不但没治好,还二十岁就死了。
所以,季恒猜,夏杨大概是电视剧里那种家庭教师授课学习的类型。
季恒今年大二,寒假之后开学就是下学期了,在一所外地的一本大学读书,专业是教育学。
他个人对理科不太感兴趣,高中费了不知道多少精力在理科上,才在高考拿到这个还算不错的成绩。
因此,大学选专业时,那些什么计算机软件的首先就被他排除了。
再有一大部分被他妈排除掉后,能选的虽然还挺多,但看着都怪冷门的,听都没听说过,不像他这种普通家庭孩子能读的。
又不好意思去求助关系不算亲近的亲戚们,就自己进行讨论。
他妈愿望很简单,希望他以后好找工作,捧个铁饭碗。
教育学就入了他妈的眼了。
他对这些也不太清楚,琢磨着也行吧。
当老师挺好,寒暑假那么长呢,就是要管人烦了点,但他学生生涯又不是没见过只上课不管学生的老师。
结果读了才发现这是个天坑。
想考教师编,人家要专业对口的。
像是他想当语文老师的话,那他不应该读教育学,应该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长学姐里考研的特别多,但季恒是没有考研这个打算的。
他虽然不清楚自己家具体经济情况,可从小到大家里有没有钱还是知道的。
考研对他来说不是增加竞争力,而是多啃几年老,他需要的是毕业后就工作赚钱。
不少同学都打算死磕考公了。
但算算考公那个录取率,一堆人想拿这个铁饭碗的竞争激烈程度,季恒只觉得一片黑暗。
要不是转专业很难,他也没这个能耐,季恒真想放弃自己目前这个专业了。
这些话,他也不敢给老妈说。
老妈没读过什么书,对大学生活没概念。
要是他才大二就让老妈知道前途无亮,接下来几年的大学生活就别想清净了,能把老妈焦虑死。
种种debuff下,学了好像也没啥用,季恒难免在学业上倦怠下来。
不过他还是没和室友那样嚣张逃课让人代点到,课他都好好上了,课后虽然没花什么精力,也把成绩维持在中等稍微偏上,至少不会有哪门不及格需要补考的。
要知道,第一次考出对他来说算低的分数时,他回宿舍就气得把卷子撕了,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不敢相信自己怎么能变成这样。
后面就习惯了。
又不是真的有多差,没及格的那么多呢,他这不挺好的。
现在看到夏杨如此有计划性的、自律的为开学后做准备,被迫跟着一起复习的滋味,真是难以描述。
季恒并不能与身体共享思想。
说来也很奇妙,思想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
那季恒理应能共享夏杨的思维,可事实并非如此。
他只是感觉到夏杨很专注,一点都没有他走神时那些玩笔、发呆、打瞌睡的表现。
夏杨先听了一段,讲的是比较基础的东西,本来就是大一给新生听的课程,让人入门的。
然后就开始开1.25倍速听了。
他的书没带回来——带回来也不会看,拖来拖去还重得不行——都放在寝室里。
夏杨手头没有书,拿了个空白本子做笔记,字迹很漂亮,是那种练过书法的漂亮。
季恒猜他练的是行楷——刷到过类似写字的视频。
这些东西半熟不熟的,听得季恒头昏脑涨,比吃了褪黑素还管用,眼皮子马上就黏上胶水了。
但身体的状态又使得他即使“趴下去”睡觉,也还有一重感官正襟危坐着认真听课,导致他想睡也睡不着,饱受折磨。
看夏杨放倍速的样子,季恒以为他只是想把课程过一遍有点印象。
毕竟谁这么听一遍就能学会啊。
然后等看完两节课后,夏杨就去照着网页上搜出的卷子做题目了。
只错了几道。
夏杨把这几道在本子上记了一下,显然是不会再错了。
季恒给整精神了。
他在脑中也做了一遍这些很基础的题目,有些知识点模糊了,错了一道。
他赢了夏杨,但没什么可骄傲的,因为他第一次考试的分数没有夏杨现在这份卷子算出来的高。
这算什么?
天才死后重生在我身体里走上人生巅峰?
季恒不是没见过“天才”。
他有个同学就非常典型,在学校上课听课,放学了打球、早恋、打游戏、看小说。
不是装着闲私底下学习,那是真的在玩,经常跟不同同学玩,生活可丰富了。
就这样,成绩常年年级前五。
是老师那句“你家孩子不是不聪明只是不认真”的现实版写照。
轻松到令人绝望。
这种,对于只是稍微有点读书天赋靠持之以恒的努力能考上一本的季恒来说,已经可以称作“天才”了。
可这只是他的同学,没有出现在他的身体里,把他这个原主人挤得像个不存在的幽灵,对比成一个不学无术的懒鬼。
夏杨还在上课。
他每一个小时会休息十分钟,每两节课会做题确认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控力。只抓紧主要的科目,那些次要的简单过一遍,先放在一边。
一天除了做家务炒菜,夏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起码十二个小时。
就这样,他还能保证晚上十点半按时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出门晨跑,顺便拿着买菜钱到菜市场买好新鲜的菜,回来做好早餐,也不用老妈给备上午餐的菜,他自己能做。
生活自律到令人发指。
他很会说话,有种让人心生好感的真诚气质。
买过两次菜的摊贩会主动给他推荐今天哪些菜比较好,适合做什么菜,随手搭送一些小菜也是常事。
季恒也买过菜,连根葱都没被送过。
因为他沉默寡言,不知道说什么,也拉不下脸皮像其他人那样自来熟的说都买这些了搭点葱姜呗。
买肉还经常被坑,分不清前腿肉后腿肉哪个好,老板还爱在他划的范围外多切。
为什么这些事,夏杨都不会遇到?
不,夏杨也遇到了。
但他买到外面看着新鲜里面藏着烂的菜后,会去找摊贩退钱或者更换,摊贩不想影响到其他顾客,都会给他换掉。
被故意多给了肉,夏杨会说只要他说的那些,要么按他的重新切,要么他不买了。
夏杨性子硬点,这些生活里的小麻烦就软了。
他是一个和季恒不同、不会选择忍气吞声算了算了的处理方法的人。
还是一个自律程度拿出来会被网友评论“狠人”的人。
季恒不相信夏杨能这么轻易喜欢上自己的专业,所以,只是为了跟上身体的学业进度,夏杨就能做到每天长时间全神贯注的学习。
一开始,季恒还有较劲的心思。
他也跟着上课,他不相信自己复习的进度还能比夏杨一个初学者差。
但第一天季恒就没坚持过去。
他懒散有段时间了,又觉得是在放假,本来就该好好玩。
偏偏对课程内容要熟不熟,听着也容易觉得这是他会的知识点而感到不耐烦。
结果才过了两节课,就硬是顶着这种诡异的状态睡着了。
等他一觉睡醒,夏杨已经在厨房做晚饭了。
这之后,季恒又试了两次,欣喜的发现他开发了新的睡眠模式,好像能在这种状态获得一点自主权了,就彻底放弃了复习。
夏杨开始上课,他就准点睡觉。
鲁向萍对夏杨认真学习的事非常欣慰,在家长眼里,似乎只要捧着本书坐在书桌前就自带了一层不能干扰得小心对待的神秘结界,更别说夏杨是真的在好好上课了。
她俩的交流依旧不多,鲁向萍早出晚归,也就早晚两顿饭坐一起时能聊聊。
鲁向萍干巴巴问两句夏杨的学习情况,夸几句夏杨最近的生活状态,关心下夏杨的身体健康——别累病了。
夏杨则会问问鲁向萍的工作内容——鲁向萍在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已经做了有两年了,之前在别的厂做事,要是这家厂没活干了,就又会换厂。
鲁向萍对自己工作没什么好说的,顶多提两句其他工人和管理的八卦,然后延伸到夏杨以后要有一门技术——当老师也是门技术——总归不能像她一样,不会手艺,就只能干这种谁都能干的活。
季恒不喜欢这样的对话,期望是一种压迫,尤其是在他知道自己未来很有可能当不成老师也不知道该从事什么工作时。
所以他妈一这样老调重弹,他就会把话题扯开,或者不说话猛吃饭。
但夏杨会认真的跟他妈讨论,说会努力的,可要是有更好的工作他也会选择更自由的生活,他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妈,不用担心。
季恒眼看着他妈脾气是越来越温和了,还经常买一些舍不得买的不便宜水果回来给夏杨吃,而不是那种坏了一部分他看了就嫌弃的水果。
不管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间,就到了年前。
鲁向萍的厂子放假了,踩着理发店还没涨价的尾巴去把头发又重新染了个光鲜亮丽的红色,烫了满脑袋的小卷。
不仅如此,还大手笔的把夏杨一块带去理发店,不是25块钱的洗剪吹,而是268的锡纸烫。
季恒还以为夏杨这种好学生不会喜欢这样的发型。
但夏杨挺高兴的。他好像喜欢一切新鲜事物。
烫完后,本就个子高大五官端正,最近作息又好皮肤状态挺好,被店里阿姨夸了好一会。
一口一个帅哥,夸得鲁向萍都忍不住笑了,就着季恒这么多年没谈过恋爱的事唠嗑起来。
季恒已经对他妈认出他这件事不抱希望了——儿子突然变乖变懂事知道上进而不是只会好吃懒做嘴甜哄人了,难道不是值得庆祝的好事吗?
现在“看”身体活动,就跟看电影一样。
除了这个,就只有睡觉了,他也没其他事可以干了。
他也不说话了。
自言自语没人接,有时还显得他像在努力插入别人话题被无视的透明人,很尴尬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