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隆跟在尤安身后走出了机甲。
与在驾驶舱里透过屏幕看世界不同,这种近乎原始的震撼只有真正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他们站在无数巨大的管道之间,每根管道都在规律地鼓动、收缩,如同某种史前巨兽的血管,散发着一种诡异的、冰冷又粘腻的生命感;低频的嗡鸣声弥漫在空气里,并不刺耳,却沉重得像是直接压在心脏之上。
米隆鬼使神差地伸手想摸一下管道湿滑的表面,没想到小银比他动作更快,先他一步触碰到了管道表面;而在伞丝缠绕上管道的一瞬间,小银浑身上下猛地一抖,发出了一声舒适的喟叹。
“啊……好香啊……好好吃啊……好久没吃到了……”
米隆也紧跟着摸了一下。
“这是什么东西?”他看着指尖上那坨油黑的、石油状的东西问尤安。
“毒污染沉积物。”尤安低沉的声音透过防护头盔传来。
他没有米隆那种百毒不侵的体质,必须全副武装才能离开机甲。
“毒污染沉积物?”米隆愣了愣,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各个大区防护罩外这片无穷无尽的黑暗,居然是由高浓度毒污染凝成的毒霾!这些管道长年累月地暴露在毒霾中,这才导致它们的表面出现了那么厚一层毒污染沉积物。
米隆面色一变,然后默默放缓呼吸、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口鼻,甚至有点想回机甲把防护服穿上再下来。
知道自己百毒不侵是一回事,能面不改色地吸入毒霾又是另一回事。
这可是毒污染啊!安比斯星这么大个星球都快被它造没了!!
尤安有些好笑地捉住米隆的手腕,把他的手从口鼻处拿了下来:“放心呼吸,没事的,这里的毒性物质浓度比毒伞区低得多。”不然他也不会让米隆一点防护措施都不做就下来。
“你现在看见的这些都是能源转化管,管道的一头连接着防护罩底部,另一头则连接着旧地。”
“这些管道会不间断地从旧地抽取毒污染,再在输送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能源,用以维持防护罩的运转。”尤安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管道运行的原理,
“所以联邦只要赶在毒伞区防护罩彻底报废之前截断一部分能源转化管,让防护罩接收到的能源不足以支撑它继续悬浮在半空,毒伞区自然会跟着防护罩一起沉入旧地。”
能源转化、防护罩包裹住土地悬浮至半空。
迁陆计划。
尤安的话仿佛一个触发点,让米隆瞬间回想起了曾经在《百宝书》中看见过的内容。
百余年前的安比斯星并不是现在这个格局,而是和地球差不多的构造。人类文明、科技在这片连绵而广袤的土地上飞速发展,当时的安比斯星说是这一片星系中最宜居的星球一点都不为过。
一直到一百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毒污染忽然爆发,从一个小城镇开始迅速蔓延至整个国家。紧接着又过了小半年,整个星球都沦陷了。
起初人们并没有“毒污染”这个概念,只以为这是一场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科研者们也确实在空气中检测到了异常的传播粒子,当时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解决空气中存在的异常粒子,就能结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然而科研者们很快就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所以为的那么简单,不论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法降低空气中的异常粒子含量;死亡人数每天都在上升,短短半年不到,星球就损失了近千分之一的人口。
那时候已经有不少科研者都发现了“毒污染”的存在,但他们不敢发声。
或者说,是各国的当权者不允许他们发声。
多么可怕,他们一直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不论是空气、土壤还是水源都有异常,并且科研者们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污染的源头在哪,更别提根治。在这种情况下公开事实除了造成民众恐慌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效果。
当时的几个强权国在进行了几次远程秘密会议之后,决定暂时把真相按下;至于毒污染,一时无法根治就先从人身上下手,各国科研资源共享,不管是研制疫苗还是什么,总之先把人体的抗毒性、免疫力提上来,为根治毒污染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样的举措在第一年确实是有效的。在各国科研者的通力协作下,第一版“疫苗”很快研制了出来,人口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毒污染也有了些偃旗息鼓的势头,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谁知毒污染短暂的蛰伏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没过多久,一场规模更庞大、毒性更猛烈的毒污染狂潮再次席卷而来。这次不用借助任何仪器,安比斯星的居民光凭肉眼就能捕捉到空气中漂浮的毒霾。
毒污染的消息彻底瞒不住了。
安比斯星的人们不出所料的陷入了恐慌。最初的几年各国□□还能勉强控制,科研人员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尝试着攻克毒污染,同时不断升级疫苗,给恐慌中的民众带来生的希望。
然而暴乱还是比科研成果更先发生了。
牲畜死亡、粮食减产,即便是产量没什么变化的食材种类也在毒污染的影响下变得不可食用。一些资源储备充足的大国还能勉力支撑,但中小型国家彻底扛不住了。
在数次向大国求援被拒之后,暴动开始了。
快被饿死的人们揭竿而起,从本国相对富庶的家庭开始,一路烧杀抢掠到官员家里。自己的国家抢完了就去相邻的其他国家抢,边境线确实不容易越过,但只要强闯的人数够多,就总有那么几个防守相对薄弱的边境线可以被突破。
天灾、**接踵而来,人性的丑恶在这段时间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当其中一个大国几乎被灾民蚕食了个干净,其余几个大国的当权者终于决定暂时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进行除了科研方面之外的、全方位的协作。
这就是“联邦”的雏形。
大国协作之后,算是勉强稳住了当时的局势,可有关毒污染的研究依旧没什么进展。好在在更新换代了无数次疫苗之后,科研者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有几率大幅提升人体抗毒性的途径。
基因融合。
将对毒污染抗性相对较高的动物的基因提取出来,在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加工之后与人体的基因相融合。融合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致死率,但成功融合之后人体的抗毒污染性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同时对食物的需求会大幅降低。
翻译过来就是,成功融合了兽类基因的人只要有水,半个月不吃东西也能活。
副作用还是有的,接受了基因融合的人,其后代有极高的几率长出兽尾,不过这么点副作用在生存面前也不算什么了。
当时的安比斯星已经因毒污染失去了近百分之一的人口,基因融合全面推广之后,安比斯星的人口死亡率再次得到了控制,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基因融合只是提高了人体的抗毒污染性,并不能让人百毒不侵。如果安于现状,那么或许下一次毒污染爆发的时候,就是安比斯星彻底覆灭的时候。
“迁陆计划”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
当时的科研者们一致认为,空气中的毒污染大多来自于土壤和水源,在当时所有周边星球都拒绝接收安比斯难民的情况下,如果想换一个远离毒污染的地方生存,当政者提出了两种方案:
一,尽快发现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还未被占领或原住民比较少的、能容纳所有安比斯人的星球,然后举星搬迁;
二,将受毒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地分割出来,然后使用科技的手段将人类居住地迁至半空。
两种方案同时进行,前者需要的是运气,而后者则需要攻克无数个科技难关,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能源问题。
要从什么地方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能支持大量陆地迁至半空并长久停留在那里的能源?《百宝书》中讲述安比斯星历史的章节里并没有详细说明,但尤安的话给了米隆答案。
从安比斯星的现状来看,很显然,方案一失败了,幸运的是方案二成功了。将生存地迁至半空之后,被遗留在陆地上的土地就是“旧地”。
“迁陆计划”替安比斯人争取到了一百零七年的时间,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毒污染一天不彻底解决,历史就永远会重复发生。
这次他们能逃到半空,下一次他们又能逃去哪里呢?
米隆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毒霾,面色凝重。
不知道研究中心对于银丝伞蜕膜的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罗温那里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这段时间一直忙着为元帅的生日宴做准备,他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毒污染相关实验的进展了。
等生日宴结束之后,得赶紧找罗温问问。要是进展太慢,他就想办法用系统积分商城里那些药剂帮研究中心“作作弊”。他可不想等到糟老头子的年纪才能完成主线任务回到地球……
米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没有注意到手腕上那只迟迟没有松开的手。
尤安松松地握着米隆的手腕,看似镇定,实际上隔着一层防护服,他紧张得手心都渗出了汗。
米隆盯着管道下方陷入沉思,他也不敢开口说话,生怕自己一出声唤回米隆的神智,他就会立即甩开他的手。
尤安小心翼翼地享受着这份短暂的亲昵,可惜时间紧迫,再不打断米隆的思绪,就来不及赶去星枢准备元帅的生日宴了。
他不舍地紧了紧米隆的手腕,轻声开口:“米隆?走吧,该出发了。”
“啊?哦哦,好。”米隆瞬间回神,但又没有完全回神。他唤回吃饱喝足的小银之后就继续思考起了他的“作弊大计”,整个人机械地跟在尤安身后,一直到机甲舱门关闭都没留意到手腕上的那只手。
在他眼里,尤安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又沉默,完全不知道防护服下的那个人之所以一句话都没说,是因为已经激动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一直到机甲再次平稳行驶,米隆才忽然觉得有哪里不对。
“你怎么不脱防护服?”他问。
激动到红温的上将:“等会儿脱,我、我有点冷。”
米隆看了眼屏幕上显示的舱内温度:“……??”
上将:他没甩开我的手……他是不是喜欢我!
米隆:做任务回地球计划1、2、3……
求收藏求评论求酱酱酿酿的液体呀[撒花][撒花][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迁陆计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