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曹魏两丽 > 第22章 入许

第22章 入许

唐袖踏上,之前只在话本中见过的寻夫之路。

除却领了三个孩子,俣俣、窈窈,和荀衍的长女荀婵外,还有青雀、丹鸾、长悌,以及知宜陪同。

人多势众,且有男有女,唐袖便没有多害怕了。

一路上,俣俣都十分兴奋,常嚷嚷着终是可以见到他的生身父亲;窈窈则沉闷得紧,处于一种激动,但由于陌生、不可置信,而极具克制的状态。

荀婵作为她们的堂姊,又是窈窈在闺中最好的友人,宽慰窈窈道:“你的父亲,也即我的三叔父,算得上是全天下最温润、宽和之人。他定会很喜爱你的。”

“真的吗?”窈窈则是不太确定和自信,“可他是个谋士。”

荀婵忍俊不禁:“谋士又如何?纵然全天下的谋士都行阴诡之计,可他们并不会对自己的儿女残忍。”

“堂姊堂姊,我阿爹他是个怎样的谋士?”俣俣忍不住好奇,插话进去询问。

荀婵想了想,为难地答:“其实我也不太知晓。三叔父离家的时候,我还稚幼,也不了解他在外是何模样。但我清楚地记得,我阿爹说过,有名士称三叔父是王佐之才。”

随后,青雀、丹鸾、长悌和知宜也加入闲聊。

青雀道:“郎君他十分聪慧有才学,懂许多我们不知晓的事物。”

丹鸾说:“郎君他虽肃正,却并不严苛。”

长悌曰:“郎君他博通古今。”

知宜称:“我没见过这世上还有比郎君更表里如一的谦谦君子。”

到孩子们都探究地去问询唐袖,唐袖思忖了片刻,作答:“是个还不错的生活搭子,最重要的是长得好看。”

于是,孩子们就带着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与唐袖一道进入许昌城内。

新都许昌,颍川小城。

比于冀州治所邺城来说,不知狭小了多少,尽管还在扩建,但无论是城中的主干道,还是周边林立的房屋茅舍,窄的窄、矮的矮。

从前驾车走在邺城路上,还可以与另外四马并肩,可如今多加两马都拥堵得水泄不通。

邺城屋舍林立,望之有巍峨、浩瀚之感。许昌却稀稀疏疏,一眼可望见尽处的重门宫阙。

俣俣疑惑地说道:“这当真是我朝国都吗?”

荀婵认真地答:“从前可不是。从前我朝国都在洛阳、长安,那是司马相如《两都赋》中都赞誉的繁华同古朴,至于这许昌,却是在古史典籍中闻所未闻。”

“阿娘所谓汉室垂垂危矣,如此可见一斑。”窈窈老气横秋地感慨。

唐袖则是惊喜,没曾想女儿还能记住自己过往无意提起的这些。

过外城,入内城,临近天子宫阙脚下。

刚过内城门,便可望见一列竖向排开的骏马华盖。

有不少涌入城内的来客都与这些骏马华盖相汇合。车内车外,人人执手相望泪眼。

青雀见了,喟叹:“看来有不少与我们一般都是来这许昌寻亲的。”

“夫人快看,那是我们荀氏的马车——”长悌高兴地呼喊着,伸手指向一列如长龙的车马中大约龙眼的位置。

唐袖闻言,掀开车帘探首望出来,确实瞧见那辆挂有荀氏名牌,以及兰芷香草稍作装点的华盖。

只见那华盖内匆匆地走出一挺拔颀长的青年。

青年仪态端方,撩着衣摆大步流星地自脚凳走下,而后喜形于色地径直往唐袖这边。

青雀更激动道:“那是郎君吗?夫人,郎君来接我们了。”

唐袖也情不自禁地扬起嘴角。

她左手牵起俣俣,右手牵起窈窈,从马车内走出,站在车沿上正要同阔步而来的青年汇合。

转眸却瞥见驾着驴车的另一行人。

是一男一女,伴着一个孩童的一家三口。

那年轻男子身形消瘦、面容清俊。与之相配的女子娇俏玲珑、靡颜腻理。男子的怀中还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瘦瘦长长,但粉雕玉琢。

只刹那间,年轻男子同样望见唐袖。

年轻男子张口,虽听不清声音,却清晰可观口型,唤了声:“嫂夫人。”

唐袖愣住了。

是郭嘉。

她再看向荀彧,荀彧正稍偏着身体往右,本应是直接朝着驴车而去。

可就在他发现驴车主人的目光望向左侧,他也望了过去,在看见唐袖的一瞬,他同样停住了脚步。

荀彧的面上流露出一丝难以遮掩的尴尬。

唐袖顷刻冷了脸。

一时间,荀彧不动,唐袖和郭嘉的驴车也都没有动。三方拥堵在这狭窄的城道上,很快就使得前方和后方全都无法通行。

有不满者高声嚷嚷:“前面做什么呢,快走啊!”

“就是,快走啊!”

……催促的叫唤此起彼伏。

荀彧这才反应过来,当即旋转身形,朝着唐袖这边,扬起温和的笑意,恢复阔步到马车前。

长悌、知宜、青雀和丹鸾跳下马车,向他施礼,敬唤:“郎君。”

荀彧拂手让他们起来。

接着,自己一步一步登上马车。

他刚踏上脚凳的第一步,唐袖就领着俣俣和窈窈转身回到马车内。

荀彧跟着也进了马车。

他在车窗边坐下。

坐下的第一件事,是掀开车帘与旁边驴车上的郭嘉说道:“奉孝,你们与我同行。”

郭嘉“嗯”声。

之后,唐袖并没有多看侧面的荀彧。

反观俣俣和窈窈,坐在荀彧的对面,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荀彧。

窈窈的目光还算沉静和克制。

俣俣则是掩不住好奇,先还只是乖乖地坐着看,而后站起来,走到荀彧面前,平视着他,仔细观察。

接着,犹觉不够。俣俣更坐到荀彧身边。

荀彧见他跟着唐袖,又是三个孩童中唯一的男孩,自然知晓他的身份。

“荀恽。”荀彧笑唤。

俣俣吃惊地望了荀彧一眼,而后对着窈窈小声:“荀媖、荀媖,他居然知晓我的名讳?”

窈窈嫌弃地瞥了瞥俣俣。

荀彧越过俣俣,又去望窈窈:“还记得我吗?窈窈。”

窈窈不说话,但眼神震动,眼眶似有什么温热的东西几欲涌出。

荀彧无奈但柔和地说着:“窈窈、俣俣,我是阿爹。”

他看了看窈窈,又回望俣俣。

“阿爹……”窈窈轻声重复,带着哽咽。

俣俣则是惊地跳起来,快要失声:“你真是我们阿爹,那个叫作荀彧的三叔父?”

他没有叫过阿爹,自然而然地跟着荀婵唤。

荀婵闭着眼,冷声嗤他:“什么三叔父,那是你阿爹,我的三叔父!”

“婵儿。”荀彧兼顾荀婵。

荀婵随即起身,恭恭敬敬地施礼:“侄女荀婵见过三叔父。”

俣俣还要学:“侄儿荀恽见过……”

不等俣俣说完,荀彧着急将荀婵扶了起来,郑声:“你我叔侄不必行此大礼。此番从邺城至许昌,路途遥远,你一路辛苦。你先随叔父回府,待晚些时候,你阿爹阿娘自会来接你回家。”

“回家?”荀婵轻念着,也是红了眼眶。

俣俣又来凑惹来:“那二伯父,二伯母,也会来接我们吗,荀媖、阿娘?”

唐袖有的时候懒得理睬自己这个明知故问的儿子。

窈窈严肃纠正他:“你我阿爹阿娘现今就在身边,让二伯父、二伯母接我们做什么?”

话罢,窈窈看向荀彧。

荀彧对她张了张手臂。

她先只是缓缓地站起,而后迟疑地向荀彧靠近,到末了几乎是扑进荀彧怀中,嚎啕:“阿爹,呜呜……我也有阿爹了。”

窈窈虽然较俣俣沉稳,但到底也才是个虚龄七岁,实际六岁不到的孩童。

唐袖望着他们父女情深,微微地叹了口气。

眼见俣俣还在发愣,唐袖既好笑又莫可奈何地推着俣俣也过去,“你也抱抱你父亲。他是你和窈窈的亲生父亲,并不是什么叔父、伯父,是你们跟着他就回到家的父亲。”

俣俣这才凄厉一声“阿爹”,跟着钻进荀彧的怀中。

现下好了,是父子女三人情深。

唐袖有些失落地想着,目光顺着车窗帘幔起伏的缝隙,去看那旁边并行的驴车上郭嘉的夫人姜女。

她长得和自己的故友姜袂是越来越像,已经成熟了些许、会打扮了。

唐袖百无聊赖地思忖,有机会是不是该问询问询她到底叫姜什么。

马车内一直有父子、父女的交谈声,直至去到一间还算宽敞的宅邸前。

那宅邸论规模自然比不上邺城荀府,但是作为荀彧这一房单支的府邸,已足够容纳两三代人伴着仆从们居住。

荀彧抱着窈窈,牵着俣俣,先行走下马车。

唐袖牵着荀婵跟在他们后面。

等他们都下了马车,旁边的郭嘉一家早已站定。

荀彧对郭嘉道:“奉孝,你初至许都,没有住处,便暂在寒舍住下。你知晓的,我府中与你家中无异。”

郭嘉笑意盎然,挥手:“晓得了。”

随后,郭嘉又推了自己的儿子出来:“奕儿,快见过你荀伯父。”

小小的稚童,站在地上,已是有郭嘉大腿那么高,认认真真地一作揖,可爱地笑说:“郭奕见过荀伯父。”

郭嘉得意道:“我儿子,郭奕,今年虚五岁余。”

荀彧也领了俣俣和窈窈,耐心地告诉他们:“这是阿爹的挚友郭叔父,你们上前拜见。”

窈窈有模有样:“荀媖见过郭叔父。”

俣俣也拘禁起来:“荀恽见过郭叔父。”

唐袖和姜女对视一眼,算是相互见过礼。

其后,众人跟随荀彧身后,一同涌入许都新荀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

女帝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