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成长的证明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如常攥着银行卡站在小区售楼处的玻璃门前时,手心微微发潮。

这张卡他攒了三年,从刚卖房子时每月攥着基本工资省吃俭用,到后来业绩长虹拿提成时,也只敢往里面多存少取——

此刻卡里的数字,刚好够付那套60平米小户型的首付。

推开门,之前帮他介绍房源的同事笑着迎上来:

“如常,你可算来了!那套18楼的房源,昨天还有人问呢,我帮你留着呢。”

如常跟着同事走到沙盘前,目光一下就锁定了18楼的那个小格子。

以前带客户看这套房时,他就偷偷记着——客厅有个朝南的飘窗,早上能晒到太阳,卧室的窗户对着小区的绿化带,晚上能听见虫鸣。

那时他总想,要是自己能住在这里就好了,现在这个“想”,终于要变成真的。

签购房合同那天,小国特意请了半天假,陪着如常去办理手续。

看着如常一笔一划签下自己的名字,小国拍着他的肩膀笑:

“行啊如常,现在也是有房的人了!以后我妈要是想你了,直接去你家楼下喊就行。”

如常也笑,指尖摸着合同上自己的名字,心里满是踏实。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揣着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跑遍了十几场招聘会,却总被“非985不考虑”的理由拒之门外,那段时间他躲在出租屋里,连简历都不敢再投。

是小国拉了他一把,说“我叔的售楼处招人,你嘴笨但踏实,肯定能做好”——现在想来,当初那段“走投无路”,反而让他踩稳了另一条路。

拿到钥匙的那天,如常第一时间去了新房。

打开门,空荡荡的房间里还带着装修后的淡淡味道,他走到飘窗边,推开窗户,风带着小区里的桂花香飘进来,拂在脸上暖暖的。

他掏出手机,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个视频电话:

“爸,妈,我买房了!等你们有空,过来住几天,看看我的新家。”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带着哽咽:

“好,好!我跟你爸这就收拾东西,下周就过去。”

父亲没说话,却一直对着镜头笑,眼里亮闪闪的。

接下来的日子,如常一边忙着工作,一边抽空装修新房。

小国只要有空,就会来帮忙,扛水泥、搬瓷砖,忙得满头大汗也不抱怨。

有时两人忙到深夜,就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啃着馒头喝着矿泉水,聊起大学时的日子——

小国说那时总觉得计算机专业“高大上”,没想到如常最后靠卖房子站稳了脚跟;

如常则笑着说,要是当初没被拒绝,说不定现在还在对着代码发愁,哪能有现在的踏实。

装修好的那天,如常请了小国一家和售楼处的同事来暖房。

大家围着餐桌吃饭,阿姨不停地给如常夹菜,说“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别总吃外卖,想吃什么就来阿姨家”。

同事们也笑着说,以后有客户要买房,肯定还找如常,因为他卖的不是房子,是“让人放心的家”。

晚上,送走客人后,如常坐在飘窗边,看着窗外的夜景。

小区里的路灯亮着,像一串温暖的珠子,远处工地传来的机器声,此刻也变得格外亲切——那是小国他们在赶工期,为更多人建造新家。

他摸出手机,翻到三年前自己写下的一条朋友圈,那时他刚找到卖房子的工作,配图是一张房源表,文案写着“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先试试”。

现在,他在下面评论:“试成了,有了自己的家。”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映出他的影子。

如常想起当初那个迷茫的自己,想起那些被拒绝的日子,

突然觉得,人生就像卖房子,有时你以为走不通的路,换个方向,踏踏实实地走,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房源”,找到那个让你安心停靠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如常醒得很早。

他走到阳台,看着小区里晨练的老人、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心里满是欢喜。他拿起手机,给客户打了个电话:

“李姐,您上次看的那套房子,今天有空的话可以再过来看看,我给您详细讲讲周边的配套……”

声音里满是自信,再也没有了当初的腼腆。

阳光照在他脸上,暖融融的,像在为他照亮接下来的路。

如常是被小国硬拽去相亲的。

周末早上,他刚把新房的窗帘挂好,就被小国堵在门口:

“我妈说这姑娘跟你是同乡,还是师范大学毕业的,跟你一样踏实,今天必须去见!”

约定的茶馆在小区附近,临着条小河,木质的窗户推开就是绿植。

如常到的时候,姑娘已经坐在窗边了——

穿米白色的连衣裙,头发松松挽着,手里捧着杯热奶茶,正低头看菜单,阳光落在她发梢,泛着淡淡的金光。

“你是如常吧?”

听见脚步声,姑娘抬头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

“我叫林晚,跟你是一个县的,小时候还去过你家附近的集市。”

这话一下拉近了距离。

如常坐在她对面,原本攥紧的手慢慢松开,他看着林晚的眼睛,忽然想起老家集市上的向日葵,亮堂堂的,让人心里发暖。

“我听阿姨说,你是卖房子的?”

林晚先开了口,语气很轻,

“我现在在附近的小学当老师,班里有个孩子的家长就是通过你买的房,说你特别负责,连小区周边的公交路线都整理得清清楚楚。”

如常愣了愣,没想到自己的小事会被人记着,耳朵悄悄红了:

“应该的,客户买房子是大事,得让他们心里有数。”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以前学的是计算机,没找到对口工作,后来才做了房产销售,一开始还挺怕做不好的。”

林晚抬眼看他,眼里没有丝毫轻视,反而带着理解: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也怕,第一次站讲台腿都抖,后来慢慢跟孩子熟了,才觉得踏实。

其实不管做什么,只要用心,都能做好。”

她这话像颗小石子,落在如常心里,漾开圈圈暖波。

他想起自己被拒绝时的迷茫,想起第一次带客户时的紧张,这些从没跟外人细说的情绪,此刻对着林晚,竟有了倾诉的冲动。

“你不知道,我刚毕业那阵,跑了十几场招聘会,人家一听说我不是985,连简历都不怎么看。”

如常端起茶杯,指尖碰着温热的杯壁,

“后来小国帮我找了卖房子的工作,我背房源表背到凌晨,第一次跟客户说话都结巴,生怕说错话。”

林晚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手里的勺子轻轻搅着奶茶:

“我懂这种感觉。我爸妈一开始不同意我来这边当老师,说离家远,不如回老家考编制。但我喜欢孩子,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教好他们,就还是来了。”

她抬头时,刚好对上如常的目光,眼里闪着光:

“其实咱们挺像的,都不是那种‘一步到位’的人,都是慢慢熬,慢慢把日子过顺的。”

这句话像道电流,窜过如常的心里。

他看着林晚,看着她眼里的真诚,看着她笑起来时嘴角的梨涡,突然觉得心跳快了几分——

以前听人说“一见钟情”,他总觉得不真实,可此刻,看着眼前这个能懂他所有不易的姑娘,他忽然懂了那种“一眼就想靠近”的感觉。

“我……”如常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平时稳了些,

“我前段时间刚买了房,就在附近的小区,要是你不介意,以后有空的话,我可以带你去看看,或者……带你去吃咱们老家的那家辣炒年糕?

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味道跟老家的差不多。”

林晚愣了愣,随即笑出了声,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好啊。其实我刚来这边的时候,也总想吃老家的年糕,就是一直没找到正宗的。”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如常,眼里带着细碎的光,

“而且,我也想看看你布置的新家。”

茶馆外的小河里,几只鸭子慢悠悠地游着,阳光透过窗户,看到两人的影子明明暗暗。

如常看着林晚,忽然觉得,之前那些独自打拼的日子,那些迷茫和委屈,好像都是为了等这一刻——

等一个能懂他、愿意跟他一起分享生活的人。

“那我下周有空,咱们先去吃年糕,再去看房子?”

如常的声音里带着期待,再也没有了当初的腼腆。

林晚点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茶杯,小声说:

“其实我来之前还挺紧张的,怕跟你聊不来。没想到……”她抬头笑了笑,

“没想到咱们能说这么多。”

那天下午,他们聊了很久,从老家的集市聊到现在的工作,从喜欢的食物聊到未来的打算。

夕阳西下时,如常送林晚回家,走到小区门口,林晚忽然转身,从包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如常:

“我班里孩子给我的,说甜,你尝尝。”

如常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意从舌尖蔓延到心里。

他看着林晚走进小区的背影,直到她回头挥了挥手,才转身离开。

走在回家的路上,如常摸着口袋里的糖纸,嘴角一直扬着。

他想起林晚说“咱们挺像的”时的眼神,想起她听自己说过往时的认真,突然觉得,人生好像又多了一份期待——

就像当初期待有套自己的房子一样,现在,他开始期待,能跟眼前这个姑娘一起,把日子过得像那颗水果糖一样甜。

第二天早上,如常醒得很早。

他走到阳台,看着小区里的晨光,拿出手机,犹豫了很久,给林晚发了条消息:

“早安,今天天气很好,你们学校的孩子应该会喜欢在操场玩。”

没过多久,手机响了,是林晚的回复,还配了张孩子们在操场跑步的照片:

“早安!孩子们刚上完体育课,都在说今天太阳好。

对了,下周去吃年糕,我可以提前跟老板说,让他多放辣,咱们老家的味道。”

如常看着照片里的笑脸,又看了看那句“咱们老家的味道”,心里暖得发烫。

他回复:“好,都听你的。”

阳光照在手机屏幕上,映出他的笑容。

如常知道,属于他的故事,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页里,有安稳的家,有踏实的工作,还有一个让他一眼心动、愿意互诉衷肠的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