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静山,你为何要掺和其中?”方知秋的话说出口后,才想起自己无意之中又将宣静山算进了自己的计划中,可宣静山与慕珏山庄本是不必参与其中的。
那一贯冷淡的脸上有了几分笑意,宣静山只说了一个最关键的原因,“作壁上观是一个办法,却不是最好的办法,既是江湖事,宣家也脱不了干系,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先一步下手。”
这个答案倒是合理,方知秋并未多想。
既然目的一致,两人也仔细计划起诛颜册一事。只是诛颜册已经是百年前的事,对于它,两人都不大了解,还需做详细的调查。
另一边,城主府内。
叶揽之正坐在主位上,属下文修正垂下头等指令。与这番严肃场景不同的是,旁侧坐得吊儿郎当的公仪宁,他手里正拿着两封信,一封来自皇宫,一封来自叶揽之在别处埋下的眼线。
公仪宁看重的是那封来自皇宫的信,信上的字迹娟秀,瞧着应该出自女人之手,信中的内容也是简单至极,只有四字“别来无恙”,给叶揽之的。
别来无恙,这话不知怎得,公仪宁觉得有几分说不清的意味在,他印象里,叶揽之应该没有关系这样近的朋友,除非是......
不待公仪宁想出结果,叶揽之起身走到他身后,细长的手从他耳侧轻轻掠过,指节捏住那两封信,公仪宁登时松了手,将两封信交到叶揽之手中。
叶揽之温和一笑,另一只手落在公仪宁的头发上,又是很轻的抚摸,说出口的话却是对着文修的,“把消息放出去吧,朝廷那边,要时刻注意动向。”
“是。”文修抱拳,领命离开。
看着文修离开,叶揽之放在公仪宁头上的手并没有收回,他往前站了些,好让公仪宁能靠在自己怀里,“有什么想问的。”
相伴十载,叶揽之有什么看不懂的,公仪宁分明在意信上的话。
“那个人是谁?”公仪宁直觉说出“别来无恙”的那个人,并不是真的想要询问或是叙旧,那话里的意味更像是挑战。
叶揽之朝公仪宁伸出手,手心朝上,公仪宁仰头看着他,片刻将手放到叶揽之的手上,叶揽之握着公仪宁的手把玩着,道:“你应该猜到是谁了。”
话落,十指相扣。
“是你妹妹,对吗?”叶揽之身边少有亲近之人,除去不可能的,公仪宁只想到一个答案。
“宁宁很聪明。”
......
诛颜册现世的消息一出,江湖上多了很多风声,主要的五大势力也在各自寻找与诛颜册相关的消息,而就在此时,一首童谣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
“诛颜自有册,成书百年余,一朝危难出,分作六部头,传入六门户,一作关山礼,二作金冠冕,又传墨山派、济世堂,又见玉山白风门、栗城神机山......”
童谣不知是从何处传起来的,但很快便传遍了江湖,各地的茶馆、酒肆聚集了许多议论此事的人,也不乏有些人野心勃勃,想要去找诛颜册的,不过消息到底是真是假,除了真的找到诛颜册的人,无人知晓。
“你说,这又是谁的手笔呢,能知晓百年前诛颜册的事,又能暗中传播诛颜册的消息。”方知秋仔细盘算着,心中显然有了人选。
“关山礼,那应该是在天工府中;金冠冕说的应当是无光冕,去向不明;墨山派......人丁寂寥,多年以前就消失在江湖之上,去向不明;济世堂的那份,不能硬抢,也不能偷;白风门和神机山都是一等一危险的地方,不能硬闯......”宣问河看着手中记录的童谣,一句一句分析道。
“那请问,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方知秋听得有些恼,眉头微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还能怎么样呢?
宣静山把一碟剥好的栗子放到方知秋面前,说道:“白风门和神机山,我们可以去一趟。”
“可这未免太冒险了,万一......”宣问河担忧道。
手捻起一颗栗子放进嘴里,方知秋的神色缓和了几分,“若我们不冒这个风险,后面的事情可多着呢。”
所以必须得暗中去一次,诛颜册一事非同小可,童谣既然点出所在,幕后之人必然是想要引起江湖中人争抢。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恐怕大多数人都想到了。
去白风门和神机山的路上不会平静,可如今,所有人都不得不走进这个棋局中。
“幕后之人到底想做什么?”方知秋疑惑道,这江湖眼看着就要乱起来,这对谁都没好处啊,尤其是诛颜册现世后。
江湖中有五大势力,东陵城、慕珏山庄、天工府、济世堂和春分堂,五大势力中又以东陵城为首,无他,东陵城与朝廷有合作,同时也作为江湖与朝廷沟通的帮手。关于诛颜册的事情必然是早有预谋的,幕后之人极有可能就是叶揽之,只是叶揽之并没有扰乱江湖的原因,他根本没有必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
“如果是他不得不为......”宣静山的话没有说完,未竟之语,在座的都听得明白。
宣静山说话的时机,方知秋已经将那盘栗子吃完了,轻抿一口茶,悠悠然道:“如今这不是关键了,倒是白风门和神机山,我们得先做一番准备。”
不用想也能知道,这几个月,白风门和神机山不会太平。
“可是,只知道白风门和神机山两个地点,该怎么找诛颜册呢?”宣问河又提出疑惑,“难不成还会白纸黑字地写清楚?”
“可不就是白纸黑字吗。”方知秋拿起一本册子,往桌上扔。
册子摊开,上头是一幅画,仔仔细细得画着一份东西,明明白白写着“诛颜册全貌”五个字。
“不是吧......”宣问河嘴角抽搐,不可置信地拿起那份册子,开口时声调几乎控制不住,“怎么连这个也有啊。”
不难看出,幕后之人是存心想引起争端的。
“这事也未免太诡异了些。”宣问河放下那本册子,神色一片难言。
瞧着宣问河那个样子,方知秋很大声地笑了出来,诛颜册这件事真是太有意思了。
“那就说好了,后日出发,我们去白风门。”方知秋笑完才道,此事不宜迟。
宣静山并未提出什么异议,很是顺从安排,边颔首,边“嗯”了一声。
“那我呢?你们就留我一个人吗?”宣问河跃跃欲试,看向方知秋,对方耸了耸肩,表示无能为力,于是只能转过头看宣静山,“哥......”
“此行凶险,山庄也需要你。”宣静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宣问河早就想到这样的结果,人一下子颓了几分,不知想到什么又抬起头来,对着宣静山,“可是哥哥,父亲那边......”
“我会找他商议。”宣静山道。
江湖上许多人蠢蠢欲动,不多时,便传出玉山城和栗城的客栈客人爆满的消息,等方知秋和宣静山到玉山城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还有空房的客栈了,不过碰巧,慕珏山庄在玉山城有商行,两人总算有了下榻的地方。
晚上,方知秋与宣静山商量着后续的对策,玉山城此时汇聚了不少江湖客,寻诛颜册的路上恐怕有不少阻碍,而且,宣静山的模样,江湖中多数人都知晓,所以得做些伪装了;那日在问天试上,方知秋大显身手,出了不少风头,他的画像也传得到处都是。
准备好伪装的工具后,两人坐在屋内商量。
“都有哪些人来这了?”方知秋好奇道,早在进玉山城的时候,他就看到一个熟面孔。
宣静山看着方知秋,“看着天工府、济世堂的人都有。”
“济世堂居然也来了。”方知秋有些意外,济世堂以医术闻名,门内都是医者,向来秉持的是慈悲济世,居然也会去争抢扰乱江湖的诛颜册。
“实在难说,人人都有私心,何况诛颜册确实吸引人。”宣静山说道,话语顿了顿,接着又道,“你看见熟人了?”方知秋那样问,想必是见着什么人了。
“是,”方知秋没想过隐瞒,直白地说了出来,“先前我同你说过,关山墓中,我碰见了一个叫缪寻姿的人,刚进城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和她相像的人,想来程家那边也来人了。”
“缪寻姿。”宣静山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你认识?”方知秋追问道。
宣静山摇摇头,“我觉得有些耳熟。”宣静山并不能把见过的人与这个名字对上,恐怕只是无意间听过,因此有些印象。
宣静山想了片刻,却一无所获,最后还是摇摇头。
方知秋并不勉强,能记起自然是好的,记不起也没关系,“明日我们打扮一番,乘车去白风门。”
“好。”宣静山颔首。
所谓的白风门并不只是一扇简单的门,白风门是沙漠与绿洲的分隔线,也是大漠与玉山城的分隔线,每月初一风沙静寂之时,人们才能通过天险白风门,而童谣所说的诛颜册就藏在白风门之外的大漠中。
《大周地理志》中记载,那片沙漠辽阔无垠,黄沙漫天,进入者几近伸手不见五指,又说沙漠之中有许多怪异之事,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一所黄沙客栈,时隐时现,不过自有传闻起,没有人活着从客栈里面出来过。
“你觉得这传闻是真是假?”已经扮作姑娘模样蒙上面纱的方知秋问道,白风门外已经聚了好些人。
宣静山脸上也做了伪装,模糊了五官轮廓,也多了些皱纹,看着年长了十数岁,只是那份气质依旧突出,他看向方知秋,对方的头发被大风吹得有些乱了,情不自禁地,他伸出手将那几缕头发抚顺,“不知,客栈的消息确实传出来了,而它内部如何,也确实无人知晓。”
这动作看着多少有些暧昧不清,在场人都看得清楚,于是便也猜想,这两人关系亲近。
或许,是相伴行于江湖的夫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诛颜册(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