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时光匆匆,无花纵然舍不得弟弟,也不能在济南耽搁太久。他和玄法二人不过呆了数日,便要动身返回莆田。途经扬州,自然要回去一趟。
无花以前在扬州买下的宅院,交由山本打理,宋星从旁辅助,这些年也不断扩建。至于钱从哪里来?天枫家本就不穷,父子俩离开东瀛,前来中原时,携带者大笔钱财。
后来每两年,无花就要往来南北探亲。若是碰上什么不长眼的家伙,存心不良。无花也只得以暴制暴,除恶扬善,将这些人的武功内力和家财,一并笑纳了。
山本性子憨直,但凡事都谨记要按照家主的吩咐去做。逢年过节,他总不忘给扬州知府送一份厚礼。扬州知府也投桃报李,对无花等人的动作视而不见。
溪云镇是个小镇子,但离扬州称不过二十余里。扩建后的别院就落在那里。前几年一场大旱,在扬州知府不管不问的情况下,周围的土地渐渐被无花入手。
他又早有打算,几乎刚到少林安顿下来,就遥控宋星,命他到各地寻找无父无母、年纪尚小、且资质根骨不错的孤儿,都送到别院养育教导,传授武功。
这些孩子,小一点不过一两周,大一点七八岁的。好生调教,不出十来年,便可当大用了。
过了这些年,别院里的孩子渐渐多起来。山本为人再忠诚不过,但他质朴憨厚,不够机敏。宋星倒是机灵有余,但武功和山本差不多,就算有自己指点,放在武林之中,不过三四流水准。
而自己又无法常居此处,无花便有些放心不下。玄法师兄医术更胜自己一筹。论武功,在江湖上也算是俊彦。若是他肯帮忙一二,那自己也就无忧了。师兄弟联手,必然能创出一番事业。
只是,师兄他毕竟在佛门长大,虔心向佛。无花也不敢和他开这个口。他可不敢公然挖师父的墙角。而且,若师兄不乐意,终究不美。因此,无花也不过是想想,便暂时搁置了这个念头。
创业不容易啊!
自己本来明明有机会继承伊贺谷或者少林的基业,结果到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单干,真是个劳碌命。
无花对于这群孩子的培养,十分上心。这就是自己以后的班底!而且他深谙一个道理,信仰和认同感很重要。
无花面容姣好,常年诵读研习道家佛家典籍,而且掌握了历代成功的和尚和道士都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说委婉一点,是悲天悯人。如果说直白一点,那就是得有神棍的气质哈。
所以,当年他身穿洁白素袍,带着淡然出尘的笑意出现。那群早就饿得头晕眼花、一路还被宋星不耐烦斥责喝骂的孩子,一看见无花,仿佛觉得他头生光圈,神仙降世。
其效果,如果背上在安上一对翅膀,直接可以去COS天使或者上帝了。不枉他一番捯饬收拾,就是为了让这群小不点儿,震慑于他的气场,而非年龄。
无花开口答应留下这群孩子。当然,看起来颇有点凶恶的山本,不会忘记让他们签下卖身契。
无花将这些孩子,从饥寒交迫、甚至是濒临绝处的境地中,拯救出来。又或传授武艺,或授之以文墨算术,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于是顺理成章的,那些孩子越发觉得自家公子深不可测、无所不能,自己理应效忠。
所以说,个人崇拜神马的要不得。但是,如果被崇拜的那个人是自己,又另当别论。感觉实在很爽啊!
起初,山本对此很不理解。干嘛要花费这么多钱粮,去养这些什么用都派不上的小孩子。
无花捧着杯中茶水,淡淡开口道:“山本,你觉得在这个江湖中,什么才是最大的倚仗?嗯,除了武功之外。”
山本是个纯粹的武士,以忠诚为荣,以战斗为耀。至于其他的,那就不是他经常思考的了,迷惑道:“属下不知。”
“是人!尤其是身负武艺,忠诚无比的人。”无花起身,看着窗外不算高峻的远山,“我喜爱优渥随心的生活。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不可能一辈子长留少林。眼下不开始准备,难道要将来处处看人家脸色过活吗?”
他像是在给山本解释,也像是自言自语,“武功,我已经有了,如果不求天下第一,已经足以自保。何况我尚未成人,武功内力只会越来越深厚。”
“但是,江湖是一个论实力说话的地方,而实力却不仅仅指武功。一个浪迹天涯、行侠仗义的孤胆侠士,如何比得上一方势力的首领呢?”
“武功高强,可以一敌十、以一敌百,难道还能以一敌千、以一敌万吗?”无花低声喃喃道:“未雨绸缪,未为晚也。”
他转过身,看着面上迷茫之色未去的山本,笑道:“不明白?”
山本结结巴巴,道:“属下……属下……”后来干脆破罐破摔道:“大人,属下愚笨。”他憨憨道:“不过,属下只要记住大人的吩咐就行了!”
这倒把无花逗笑了,“你只要教他们,忠心于我,就够了。”相信,以山本的忠心耿耿,一定能够给这些孩子,做好示范。不说洗脑吧,潜移默化总是能做到的。
这次路过扬州,无花自然要回来看看老巢。创业期的boss,也是很不容易的。
穿过宽阔平整的练武场中,一条笔直青砖道路,正通三间厅堂。大厅悬挂大匾,写着斗大的“逍遥”二字。左右两边侧厅,由山本亲自打扫,此外除了无花,再不许人轻易进出。
右侧厅堂供奉着天枫十四郎的灵位。无花拿手指在几案上,揩了一下。很满意发现,打扫得十分干净。四季常供新鲜的时令瓜果。看得出,一直有人在精心打理。
无花恭敬上了三柱清香,跪下默默地在心里,和父亲说些近况。又告诉他,弟弟最新很好,开始练武了。最后,又磕了三个头。
左侧厅当中,悬挂着一副竖向卷轴,最上面写着逍遥子三字,第二行书写巫行云、无崖子和李秋水三个名字。
无花修炼逍遥派的心法,自认是逍遥派弟子,甚至比对少林的归属感更强。只是逍遥子再往上,祖师是谁,他便不甚了了,只得隐去不写。
将来他若再收下弟子,自然以逍遥子为开山祖师。无花亦跪在蒲团上,叩首三下。
这次回来,无花有要事安排。他考较了众人的武功,挑出最出众的二十个孩子,传授《九阳真经》的第一层心法。
少林寺绝技虽多,但只要一用出来,便很容易认出招式和来历。无花还没疯,不想引来少林的兴师问罪。更何况,师父传他少林绝技,已是破例。无花自然不会外传绝学,陷师父于不义之地。
但《九阳真经》就不同了,这是无主之物。当初那位前辈,将功法夹在佛经之中,就是静待有缘人。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能认出它是出自少林。
这些孩子倒比无花当年更要幸运一些。他当初为了寻找《北冥神功》可是跋山涉水,远赴大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己苦苦参详。算他运气好,才没和欧阳锋那样,练出个走火入魔。
但今时之无花,自然不同往日,对武功的认识理解,不可同日而语。自有他替众人细细分说,掰碎了解释心法,方让他们自行练习。
又过了些时日。无花终于回到莆田,他步履轻快地登上登石阶,进了山门。无花面上露出一抹柔和的笑意,终于回来了。他这一走数月,不知师傅他老人家身体是否安好?
此后,无花便继续呆在南少林,在师父跟前潜心向学。偶尔也奉师命行走江湖。
一日,小弟子来报,有人请他去讲经。无花略一皱眉。不是他自夸,自己在讲经这项技能上,已经登堂入室,修炼小成了。而且,由于他有颜值气质加成,还屡获好评。
只是,无花对讲经这项活动,并不感冒,只当做是师门任务来完成。尤其,他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少林和尚,还是一个名和尚。物以稀为贵,不是谁请,他都要去的。
小和尚一见无花师兄弟的表情,忙禀告道:“是金太夫人派人相请。方丈和觉明首座已经允了。正值金太夫人寿辰,他们让师兄走一趟,代表少林祝寿。”
无花恍然大悟。原来是金太夫人!以她的咖位,怪不得有这个面子。
江湖之中,人们提起“金太夫人”三个字,少不得要一脸恭敬,心里暗道惹不起,简直没有人能惹得起。
若以武功而论,“水母”阴姬、血衣人……这些人的武功,也许比金太夫人更高。但若论势力之盘根错节,江湖中还没有人,能比得上这金太夫人。
这位老夫人是个英雄母亲,一共有十个儿子、九个女儿、八个女婿。再加三十九个孙儿孙女,和二十八个外孙。她的儿子和女婿有的是镖头,有的是总捕头,有的是帮主,有的是掌门人,可说没有一个不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
其中只有一个弃武修文,已是金马玉堂,位居极品。还有一个出身军伍,正是当朝军功最盛的威武将军。她有九个女儿,却只有八个女婿,只因其中有一个女儿已削发为尼,投入了峨嵋门下,传了峨嵋“苦因大师”的衣钵。
她的孙辈也大都已经成名。最重要的是,金太夫人家教有方,金家的子弟走的都是正路,绝没有一个为非作歹的。是以,江湖中提起金太夫人来,大家都尊敬得很。这样的人,谁惹得起?
而这样一位年高德韶年的老夫人,恰恰笃信佛教。一两年前,她曾亲上南少林烧香礼佛,又小住了一段时日。这位太夫人,是与天峰大师同辈的人物。身为地主,天峰大师亲自相迎,无花就陪在师父的身旁。
哪怕金太夫人身份贵重,但天峰大师也是武林泰斗,不可能时时做陪。便让自己的小徒弟无花,代为引金太夫人游览南少林。
于是,无花便充当了知客僧的角色。或为金太夫人讲经说法,或引着一行人游览闽地山水,或说说寺内典故。
似金太夫人这样的人物,自然不可能独身出行。为免扰乱佛门清净,大批的随从,多被安置在山脚下。金太夫人只留儿子和了两个贴身的仆妇,在身边侍奉。
她把最喜欢的小孙女儿也一并带来了莆田。只是小姑娘家性格淘气,对佛法半点不感兴趣。坐在椅子上,踢着小腿,嘟着嘴说不想上山。金太夫人是个慈爱宽和的祖母,便留小孙女儿在山下暂住。
这是一位极为雍容的老夫人,睿智深沉、历经世事,难以取悦。每当无花讲经的时候,金太夫人都不发一语地听着,看不出赞叹,也看不出不耐,偶尔目光流露出一种审视。
若是换了别人,哪怕是佛法再精深的大师,也要被金太夫人这样不上不下的态度,惹得心焦了。但无花毕竟不是一般人,自有一番从容和静气。
金太夫人可是给少林,添了一笔不菲的香火。吃了少林这么多年的饭,无花全当自己是打工的牛马,按时打卡刷kpi。你请我讲经,我便来讲,听与不听,那是你金太夫人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干。
然而,无花这样悠闲安然的日子,却没有维持太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