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进三国,我成女帝了?! > 第3章 蔡邕

第3章 蔡邕

“……”

杜玉娘面色一变,空气好像凝固住了,两人两相对视间谁也没先开口。

刘洋虽也因紧张导致有些呼吸不上,但还是出声道:“……先起来吧。”

这么躺在地上也不是个事儿啊,这殿内的地面是由金砖所制,冷意直透过衣服钻进了她的骨头里,再躺下去风湿恐就要犯了。

杜玉娘眼帘下垂片刻,接着并无异色地起身顺势将身下人也搀扶了起来。

“陛下~你怎么这般不小心竟是摔倒在地,妾~罪该万死啊。”

一句话能拐八个弯儿,直听得刘洋牙酸。

“好了玉娘,不要调皮了,还是随朕先入内殿吧。”现在大殿上侍奉的人刘洋不知道哪个是归属董卓阵营的,若是再这样谈论下去恐难免会露出破绽。

“妾遵旨。”

两人相携着走入内殿,一时看起来竟很是和谐,可刚踏进屋内的霎时那股令人喘不过气的压抑感又再次袭来。

杜玉娘并未开口,她自顾自地轻抚下衣裙姿态从容地坐在桌前,不急不忙地给自己又倒了一盏茶。

刘洋则指尖掐进掌心,尽量放缓呼吸微侧过身子,将目光放在屋内摆置着的陶瓷花瓶上——

这花瓶上窄下宽,长约两尺,宽约两尺,用来将人打晕再合适不过……

“妾真是未曾料到,大汉的新陛下竟会是个女人。”

正在刘洋纠结要不要动手时杜玉娘却突兀开了口,只见她浑身气势一变,再无那股故作讨好的娇媚姿态。

“……”

刘洋被噎住了,她难道要说自己也没预料到吗?

“陛下怎么不讲话了,是怕妾告密于董卓?”

“……难道你不会?”

杜玉娘晃了晃手中的茶盏,语气意味深长:“会与不会,就全凭陛下能否实现妾心中所愿了。”

她心中所愿?

刘洋眉心蹙起,被杜玉娘这段话搅得思绪格外困惑。

“你想要什么?”

杜玉娘定定地用眼神和刘洋对视着,脱口而出的话却令刘洋一惊:“妾要陛下,封妾为皇后!”

*

董卓肥硕的手指敲着桌面,面露不屑:“你是说,那小皇帝在宫中吵着闹着要封一个舞女作皇后?”

李儒道:“正是,太师,他还口中嚷嚷个不停,说要是太师你不同意,他便要闹绝食。”

“文优你说,这小皇帝是真的如此荒淫无度,还是想借机麻痹你我?”

若是真的荒唐到封这么一低贱之人为皇后,天下人听到这个消息定然会对小皇帝大失所望;

可若是他学那勾践来上一出卧薪尝胆,只待休养生息以寻找时机,怕是到那时董卓他们再想阻挠也为时已晚了。

李儒沉吟片刻,并不卖关子直接就朝着董卓道:“此乃天赐良机,我有一计可试探陛下此番举措是真心还是假意。”

“哦?文优有何妙计?”

“太师,我记得陛下欲封之人是你派去的吧?”

“所言不错。”

“那便好,太师,我们不仅要准,还要大张旗鼓地准。”

“哦?”

李儒倾身,低声道:“但,我们有一个条件。请陛下下旨,为示天家恩宠,将杜玉娘之父封以爵位,再命洛阳百姓于封后之日当街朝拜。”

董卓听到这番话却有些迟疑,语气不太情愿道:“不是要试探那小皇帝究竟何意吗,为何要这般大肆封赏?”

“太师你殊不知,能卧薪尝胆者必有一番气节。无论是下旨封爵还是令万民朝拜,皆是让天下士人百姓看到了陛下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模样。若他将来还想借士人之势,乘百姓之力夺回实权,就定当会拒绝下旨。”

董卓沉思片刻:“这般想来确是如此。”

李儒又补充道:“可无论陛下他答应与否,此事一出天下清流与世家大族皆会视陛下为不可救药的昏君。太师您届时只需稍作姿态,对士族略加安抚便能尽收士人之心。陛下将彻底沦为孤家寡人,再无倚仗。太师,我记得你前些时日不是还允诺陛下拜蔡邕为师吗。”

“没错,难不成此举不妥?”

“非也,蔡邕为了他族人的性命定当会对太师你言听计从,让蔡邕进宫授课也可借机监视陛下的一举一动。”

双管齐下,他就不信试不出个结果!

董卓闻言扬声哈哈大笑:“好啊!文优不愧是我的智囊!”

想到蔡邕前日已经进了洛阳董卓便又紧忙唤侍从将他带入了太师府,随即语气半是利诱半是威胁地和蔡邕交代着任务……

*

午时过后

一低奢轿子自东市出,穿过热闹长街隐入皇宫之中。

殿内

“陛下。”

小太监垂首上前,对着手上不知涂涂画画着些什么的刘洋道:“殿外有人携太师令牌前来觐见。”

嗯?

刘洋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看到这幅画到了一半的皇宫构造图满意地一点头。

“他可有说他的姓名?”

“禀陛下,那人自称蔡邕,说是陛下你的老师。”

刘洋闻言精神一振,随后一挥衣袖匆忙开口道:“快带人进来!”

趁侍从出去通传的功夫,刘洋将画细致地压于书下,又捎带地整理了下自己的着装,理了理自己头上的发髻。

等检查一番发现仪表未有差错后她便挺直脊背,坐姿端正地静待来人。

“臣,叩见陛下!”一道年迈却苍劲有力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刘洋抬头望去,发现进来的是一个身形削瘦,面须发白,身形一丝佝偻也无,目光清正却又暗藏着几分失意的暮年老人。

“蔡公快快请起!”

眼见他要下跪,刘洋连忙闪身来至蔡邕面前,双手扶着他的身体阻止他的动作,同时语气殷切道:“蔡公,想必你已知晓我欲拜你为师一事。”

“正是,陛下。”

蔡邕直起身子,面上则闪过一丝犹疑。

灵帝在位时他因得罪宦官,惨遭诬陷之下只能背井离乡多年。

后董卓这厮把理朝政,为笼络天下士人之心,赚个好名声,就又派人将他请回洛阳。他本欲不从,可董卓那无耻狗辈竟是放言,说若是蔡邕不从便要灭他全族。

他已活至五十有六自是不畏生死,可族中还有刚来到人世不久,未能亲自体会一番世间趣味的稚子们。迫于无奈蔡邕只得答应下来。

但实际上,蔡邕自己心理也清楚董卓虽面上对他礼遇有加,背地里却不会真的看重他。同时因着他的“背叛”士人们也大都非议他失节附逆,认为蔡邕失了文人风骨。

可以说拜他为师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蔡邕左思右想也实在想不出陛下此举意欲何为。

心里这般想着,蔡邕便带着未加掩饰的困惑直接问出了口:“陛下,你为何如此执着于拜老朽为师?老朽应是给不上陛下你什么帮助。”

“蔡公,”刘洋却先并未回答,而是哀声叹了口气,道“朕今日便与公说一些肺腑之言。”

她将双手背于身后,仰头望着远方,此时大殿除她二人外并无旁人:“想必蔡公你也和世人一样认为朕性格软弱,难堪大用吧?”

“……”

蔡邕清咳两声有些尴尬,显然心里属实是这般想的。

刘洋略一摇头,长叹出一口气,口吻中全是无人理解的寂寥:“其实,这些都是朕的伪装。朕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应是如汉武皇帝一般有那千古明君之相!”

蔡邕乍一听到这般不要脸的发言再是顾不上风度,险些一个没忍住将眼睛从眼眶里活生生瞪出来。

千古明君?

谁?

你吗?!

蔡邕自觉虽是老眼昏花记忆力也有些衰退,可还记得灵帝曾经评价过刘洋,说他畏首畏尾,担不得重任,怎么如今从他自己口中又成了千古明君?

而刘洋仿佛也看出了蔡邕的不认同。于是又继续道:“我父皇灵帝在位之时一直受制于宦官与外戚,以致皇权旁落;长兄少帝在位时更是受董卓操控,一丝自由也无。这些年来若我表现出丁点出色恐怕也活不到今日了。”

蔡邕捋下胡子,眼中闪过千种意味,也未说是信还是不信只又问了句:“纵是我信陛下事出有因,难道今日这局面还能力挽狂澜吗?”

刘洋踱步走至他面前,说出的话却是坚定无比:“自是可以!董卓虽势强,但他的兵力却大都集中在洛阳周边。出了洛阳关东一带有袁绍韩馥等人,长沙有孙坚,幽州有公孙瓒……他们早已对董卓不满已久,在他废立少帝后更是揭竿而起,收规了一方自己的势力。”

不过为了兴复汉室者寥寥无几,大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

可这又和刘洋她有什么关系,她现在只需要借计逃出洛阳便可毫无顾虑地去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了。

“老朽我也有所耳闻。”蔡邕表面平静,内心却已泛起了惊涛骇浪。

他了解董卓的为人,骄傲自大但又疑心极重,宫中应该遍及了他的眼线。而身处深宫,孤立无援的陛下按理说应该像笼中鸟,网中雀一样与世隔绝无法获得外界消息才是。

可如今陛下他不仅探清了局势还掌握的如此清楚全面,甚至比蔡邕知道的都要多上一些!

难不成之前那软弱的形象真是陛下的伪装……

刘洋不知他心中所想,又道:“若是有办法让朕离开洛阳前往外界,朕自是有方法招纳他们,借他们势力来共同抗击董卓。”

“蔡公,”

刘洋眼眶含泪,两手执起这位命途多舛的老臣的双手,道:“朕知蔡公心中所念必是汉室宗庙,心中所想必是天下苍生。如今朕身边只有蔡公你一个所信之人,今朕以志学之身,叩请公,为汉室尽一份力啊!”

殿外,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了这个还未长成的年轻君王身上,给她的身体笼罩住了一层光晕。

蔡邕看着迎光所站的帝王,手上还传来了她的体温,双目发直竟是呆愣在了原地……

他想到了那么多年的郁郁不得志,茕茕无所依,想到了灵帝因小人谗言而雷霆之怒时自己的百口莫辩……

但现在陛下却说……她信他……

蔡邕浑身颤抖,终是克制不住老泪纵横了起来:“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现在女主干的所有事都是为了逃离洛阳,好没有性命之忧的去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

洋宝赞扬蔡邕的话是出自真心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蔡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