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过,带来河水的腥味,其中又混合着汗水的馊味和香料的醇香味。在这繁忙的码头上,商队们正在装卸他们的货物。
沉重的货物仿佛一座大石,压在皮肤黝黑的脚夫们身上,他们喊着号子,为自己鼓劲。
这里划分了三个商队,分别运输着不同的货物,也有着不同风格的首领。
其中首领易卜拉欣的商队规模最大,因为他是当地的商会会长,与传统势力关系密切。
易卜拉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的商队主营木材、皮革和牲畜等,他比较注重稳定发展,缺乏冒险精神。
而首领马利克的商队规模排第二,他主营矿石、宝石、粗金属等稀缺资源。
马利克是一位高傲的资源大亨,他习惯于别人去求他,而非平等地做生意。因为他的资源比较硬,所以他的商队规模仅次于易卜拉欣,但他同时也更为自大。
规模最小的商队是卡西姆首领带领的,他主营香料、香水、珍奇异物等。
卡西姆的商队规模不是最大,但是他的总是会带回更新奇的货物。
第一代表了稳健的地位,第二代表了丰富的资源,第三的卡西姆,在没有地位和资源的情况下,能在商队占有一席之地,说明他也很有能力。
如果要谈合作,易卜拉欣属于传统势力,冒险的可能性小;马利克资源最丰富,但是实力相差太大,他的态度可能会让合作变得不平等;而卡西姆,倒是唯一可能会被说动的人。
而且,更令珠曼丽在意的一点是,卡西姆会带回更新奇的货物,这不正是她想寻求的具有冒险精神的商队首领吗?
只是该如何打动对方呢?看来只能以寻找新奇的丝线和布料为由,以巨大的利益为交换,才能打动人心了。
但是珠曼丽手里一时没有合适的筹码,说明现在不是洽谈的最好时机。
珠曼丽打听了,卡西姆的商队会花费十天时间停留,做一个货物的售出和人员的修整。
她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准备好合适的筹码,到时候再去说动卡西姆。
虽然今天看似没有得到什么,但是又确定了两个可以合作的人选,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收获呢?
而且,通过今天对商品市场的观察,珠曼丽对自己想要的事业更明确了。小贩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血液,商铺是支撑事业的骨骼。
她要做的品牌,不仅要有鲜活的生命力,打动人心,还要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令人信赖的符号。珠曼丽更加坚定了做好事业的决心。
带着这种决心,珠曼丽回到了书房中。
她对如何说动卡西姆有了一个方向,但因为对这个时代的不了解,还缺少相关资料。
找了又找,果然没有。哎,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她当初看《一千零一夜》的时候,怎么就没想着多翻翻呢?
诶,对了,这里找不到,她可以问原身呀!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是多么发达,她只要在手机上一搜索,不就可以了吗?
珠曼丽迅速理清自己的思路,列出了自己问题和方向,写在纸上,让自己背熟,晚上在梦境中向原身寻求帮助。
……
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到来了。
珠曼丽昨晚在梦境中和原身进行沟通,原身表示没问题,她今天会努力查询资料,今晚就能给她答复。
珠曼丽放下心来,吃过早饭后又沉浸在书房中,继续完善她的织绣计划。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终于到了晚上,珠曼丽在梦境中和原身见面了。
原来,珠曼丽发现商队的活动范围都比较有限,都是在附近的城市或者邻近的其他国家,没有去过东方。
她猜测,也或许是有去过的商队,但不是她所在区域的商队。
珠曼丽想要更珍贵稀少的丝线布料,而中国古代的丝织品是完全符合这个要求的。
比如缂丝和云锦,都是皇帝御用贡品,十分珍贵。
缂丝,意思是雕刻了的丝绸。它采用“通经回纬”的织造方法,织出来的图案仿佛是雕刻在丝绸上,正如其名所言。
自古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可见它的价值。
云锦,“寸金寸锦”。多用于制作龙袍、凤袍。它大量使用真金真银线,还有各种鸟兽羽毛,所以制作出来的成品十分富贵华丽。
而中国在古代也开通了“丝绸之路”,其中丝绸、瓷器、茶叶就是代表性货物。
如果珠曼丽能走丝绸之路买到中国古代的丝织品,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还能促进文化繁荣。
比起当地和附近的丝织品,还是中国古代的丝织品更胜一筹。所以,珠曼丽认为走丝绸之路是一条很好的路线。
只是,珠曼丽不清楚《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与丝绸之路是否是同一个时期?
丝绸之路沿途的路线是怎样的?会经过哪些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什么特产?
珠曼丽目前所在的国家,要去往古代的中国应该走什么路线?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珠曼丽,问题的答案也是决定珠曼丽后面事业的发展方向。
丝绸之路的知识点珠曼丽在高中的时候学过,但是工作几年,她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她急需现代的原身帮她解惑。
还好,原身今晚给她带来了答案。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雏形形成于公元8-9世纪,正是阿拨斯王朝时期,此后的数百年中不断完善丰富。
而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期是2-14世纪,丝绸之路不是固定的路,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交通网络。
假设故事是取材于真实发生过的事件,那么时间时间很可能是在故事雏形形成之前,也就是8世纪前。
而经过珠曼丽的调查,发现她正处于七世纪中期的中东地区,现在是倭马亚王朝时代,也是唐朝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盛唐,是唐高宗李治在位前期,国力强盛,对外政策开放,能保证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
珠曼丽选择派人前往东方,是符合历史背景的明智之举。
而从珠曼丽所在地前往东方,应该如何走最合适呢?
从倭马亚王朝的商业与航海中心——巴士拉出发,途经波斯、撒马尔罕、喀什噶尔、于阗、敦煌等地,最后到达长安或者洛阳。
这是最合适的陆地路线,是历史上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前来中国的路线,也是相对安全的路线。
沿途会经历好几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需要注意的点,涉及到的资料也比较多,原身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查阅。
珠曼丽对原身的帮助表达了感激,这些信息对她来说都是很需要、很宝贵的,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珠曼丽睡醒之后,把这些梦境中提到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这些信息给了珠曼丽一个新的方向。珠曼丽原本打算就在附近的国家找她需要的材料,但是这次她想尝试让商队走丝绸之路,前往东方的中国。
珠曼丽认为,还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中国古代的丝织品呢?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那真是令人敬佩啊!
所以,丝绸之路上各个国家的珍贵物品,一条新路线带来的利益,一定能打动卡西姆。
当然,口说无凭是没办法说服别人的。所以,珠曼丽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既然丝绸之路走了这么多年,那么肯定有尝试探索的商人存在,也可能会有相关资料,她决定去安排人寻找一下。
珠曼丽准备叫来瓦拉,让她安排人员去各地搜集。
这时候,米拉告知珠曼丽,纳兹克老师前来拜访了。
“哦,快请老师进来!”珠曼丽亲自前往待客厅迎接纳兹克。
珠曼丽亲自给老师倒了杯茶,并笑着扶住纳兹克的手臂请她坐下。
“老师,您来啦!不知道老师是要带给我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呢?”
纳兹克老师喝了口茶水,笑道,“你这孩子,一来就这么直接,也不知道铺垫一下。”
“哎呀,这不是因为您是我的老师,我就不跟您多说废话嘛。
况且,我也想知道答案呀。不过,老师您放心,不管是什么回答我都是可以理解接受啦。”
纳兹克老师表示不信,“话说得好听,我要是拒绝了,你真能不伤心吗?”
“哦,老师还能开玩笑,看来您就是同意啦!”
纳兹克老师故作严肃的点头,“珠曼丽,经过我的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同意和你合作!”
珠曼丽也故作严肃地点头,“好,我很开心纳兹克老师同意和我合作,期待我们一起把织绣事业做大坐强!”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融洽。
纳兹克老师虽然同意合作了,但是她还有一些疑问需要珠曼丽解答,比如前期计划有哪些不合理之处,丝线布料的来源,未来她在哪里工作等等。
珠曼丽一一为她解答,并提前预付了100金币的年薪,让纳兹克老师的家庭能获得安稳,也体现自己的诚意。
珠曼丽还给纳兹克老师取了一个富有东方韵味的名字——苏云织,这是给纳兹克老师打造的大师名字。
一是因为老师不想被太多人知道她的名字,她想保护自己的家人。
二是“苏云织”这个名字更符合珠曼丽的所要的品牌大师形象,一位来自丝绸之路上东方帝国的织造大师。
听起来就很富有传奇色彩,珠曼丽对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
这里补充一下,其实按照《一千零一夜》的创作时间,珠曼丽的故事背景应该是发生在八世纪时代(公元750年之后),也就是阿拔斯王朝时期,那时候经济商业发展更繁荣。
而这里把时间设定在前一个王朝的初期——倭马亚王朝,是为了更符合主角的人物设定和事业线发展。
注:文中“缂丝”、“云锦”、“丝绸之路”的相关信息和《一千零一夜》的相关背景都是来源于百度百科。[比心]
宋庄绰《鸡肋篇》:“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方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