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越成强取豪夺的长公主后 > 第6章 靠近

第6章 靠近

沈惊寒瞳孔微缩,随即明白了她的用意。

这招看似冒险,却恰好击中了皇帝的软肋,皇帝虽昏庸,却对“皇权旁落”极为敏感。

将“反诗”解读为“忧国谏言”,既为沈惊寒脱罪,又能巧妙地将矛头引向一直觊觎皇权的外戚,让皇帝对其生出疑心。

“可若是皇帝不信,反而认为我们故意狡辩……”沈惊寒仍有顾虑,他太了解裴衍的多疑,一旦被认定为“欺君”,后果不堪设想。

裴婉棠拿起那支先皇后遗留的玉簪,轻轻放在书桌上,语气笃定:“我有这个。”

玉簪是先皇后的遗物,而先皇后正是被外戚陷害致死,这枚簪子在皇帝心中,始终带着一层“念旧”与“愧疚”的滤镜。

“我会告诉皇兄,这是母亲在天有灵,让我发现沈公子的忠君之心,也是在提醒他,莫忘母亲的冤屈。”

沈惊寒看着那枚温润的玉簪,又看向裴婉棠眼底的从容,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忽然发现,眼前的女子不仅有胆识,更懂人心,她精准地拿捏了皇帝对亲情的残存眷恋,也摸透了朝堂各方势力的微妙制衡。

“好,我听公主的。”沈惊寒颔首,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怀中的时局图,“若事有不测,我会……”

“没有不测。”裴婉棠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必须成。”

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了沈惊寒,更是为了她自己。

一旦失败,她和沈惊寒都将沦为外戚的刀下魂,原主的悲惨结局,便会在她身上重演。

嘱咐宫女看好西跨院,不许任何人靠近,裴婉棠揣着“反诗”和《资治通鉴》,握着那枚玉簪,再次赶往皇宫。

马车行驶在朱雀大街上,她掀开车帘一角,看着街面上稀疏的行人,大多面带菜色,偶有流民蜷缩在墙角,心中更添几分急切。

大胤的根基早已腐朽,若不尽快帮沈惊寒站稳脚跟,等到天下大乱,一切都晚了。

再次踏入养心殿,空气中的酒气比昨日更浓。

裴衍正趴在御案上,看着一幅美人图傻笑,身旁的宦官小心翼翼地为他斟酒。

“皇兄。”裴婉棠屈膝行礼,声音带着刻意营造的急切。

裴衍抬起头,醉眼朦胧地看了她一眼:“又来做什么?是不是那个沈惊寒……”

“皇兄,您先别生气,”裴婉棠快步上前,将手中的书和纸递到他面前,眼眶微微泛红,

“臣妹今日来,是为了沈惊寒,更是为了大胤的江山,为了母亲的冤屈!”

“母亲?”裴衍听到这两个字,眼神清醒了几分,他放下酒杯,拿起那张“反诗”,扫了一眼,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大胆!竟敢写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皇兄息怒!”裴婉棠连忙跪下,举起那枚玉簪,“这张纸,是沈惊寒在研读《资治通鉴》时写下的,他不是要反,是要谏!

您看这本书上的批注,他处处都在提醒您,外戚专权会祸国殃民,就像当年母亲……”

她故意停顿,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裴衍的目光落在玉簪上,又看向书中沈惊寒的批注,

那些文字虽犀利,却句句切中时弊,尤其是那句“外戚如附骨之疽,不除则国无宁日”,像一根针,刺中了他心中最隐秘的担忧。

“他……他真的是这个意思?”裴衍的声音有些犹豫,他拿起书,翻看着那些批注,手指微微颤抖。

先皇后的死,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只是这些年被酒色麻痹,才渐渐淡忘。

此刻被裴婉棠提起,又看到沈惊寒的“谏言”,他对戚的疑心,瞬间被点燃。

“皇兄,沈惊寒是寒门出身,无依无靠,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您啊!”

裴婉棠趁热打铁,语气愈发恳切,“他若真想反,何必把心思写在纸上?又何必借史书提醒您?

他是怕,怕外戚继续专权,怕大胤的江山毁在您的手里,怕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这番话,既有情,又有理,恰好戳中了裴衍的痛处。

他沉默了许久,将“反诗”和书扔在御案上,重重地叹了口气:“罢了,朕知道了。这沈惊寒……倒是个有胆子的。”

裴婉棠心中一喜,知道第一步已经成功。

她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皇兄,沈惊寒有才华,又忠君爱国,不如……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入朝为官,也好帮您分担些朝政,制衡外戚的势力。”

裴衍皱了皱眉,显然还在犹豫。他既想利用沈惊寒制衡外戚,又怕沈惊寒太过锋芒毕露,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皇兄,”裴婉棠看出了他的顾虑,补充道,“您可以先让他在翰林院任职,不掌实权,只让他负责起草文书,为您出出主意。

这样既能发挥他的才华,又能随时监视他,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提议,正中裴衍下怀。他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许多:“好,就按你说的办。

朕明日就下旨,任命沈惊寒为翰林院编修。不过,你得替朕看好他,若是他敢有半点不轨,朕第一个饶不了你。”

“谢皇兄!臣妹遵旨!”裴婉棠连忙磕头谢恩,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她知道,沈惊寒终于迈出了入朝为官的第一步,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却也是他实现抱负的起点。

走出养心殿,阳光洒在身上,裴婉棠只觉得浑身轻松。

回到公主府,裴婉棠第一时间就去了西跨院。

沈惊寒正坐在书桌前,神色焦虑地等待着消息,见她回来,连忙站起身:“公主,怎么样了?”

“成了!”裴婉棠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皇兄已经答应,明日就下旨任命你为翰林院编修!”

沈惊寒愣住了,他看着裴婉棠眼底的笑意,一时间竟有些不敢相信。

他原本以为,能洗清罪名就已是万幸,没想到还能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

“真的……真的成了?”沈惊寒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当然是真的!”裴婉棠走到他面前,语气轻快,

“我就说,我们一定能成功。以后,你就可以在朝堂上,真正地为天下百姓做事了。”

沈惊寒看着裴婉棠,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是裴婉棠冒着风险,用智慧和勇气为他争取来的。

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对她的戒备和怀疑,是多么可笑。

“公主,谢谢你。”沈惊寒深深地鞠了一躬,语气无比真诚,“这份恩情,沈惊寒此生不忘。”

裴婉棠连忙扶起他,脸上有些不好意思:“你不用谢我,我们说好的,各取所需。你为天下百姓做事,也是在为我积功德,不是吗?”

话虽如此,沈惊寒却知道,她所做的一切,早已超出了“各取所需”的范畴。

他看着她明亮的眼眸,忽然觉得,这个曾经让他厌恶和恐惧的昭阳长公主,或许真的值得他信任,值得他……托付真心。

“明日我就要入宫谢恩,之后还要去翰林院任职,”沈惊寒定了定神,语气认真,

“公主在府中,要多加小心。外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找机会报复。”

“我知道,”裴婉棠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你在朝堂上也要多加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别被人算计了。”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多了几分默契和信任。

夜色渐深,西跨院的灯光依旧亮着。

裴婉棠坐在书桌前,看着沈惊寒为明日入宫谢恩做准备,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安稳的感觉。

沈惊寒入宫谢恩的那日,天朗气清。

裴婉棠站在公主府的门口,看着他身着崭新的翰林院官服,骑着高头大马,缓缓离去的背影,心中既有欣慰,又有几分担忧。

欣慰的是,沈惊寒终于迈出了实现抱负的第一步;

担忧的是,朝堂如虎穴,尤其是翰林院,看似清闲,实则是各方势力角逐的暗流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公主,风大,您还是回屋吧。”宫女轻声提醒道。

裴婉棠点了点头,转身回了主院。她坐在梳妆台前,拿起那枚先皇后的玉簪,细细摩挲着。

这枚玉簪,不仅帮沈惊寒争取到了机会,也让她在皇帝心中,多了几分“念旧”的分量。

但她知道,这远远不够。想要在这个乱世中站稳脚跟,想要真正帮沈惊寒实现抱负,她还需要更多的筹码。

接下来的几日,沈惊寒每日都在翰林院任职,傍晚时分才会回到公主府。

他回来后,总会第一时间去找裴婉棠,跟她讲述朝堂上的事情,

包括哪些官员与外戚交好,哪些官员是忠良之辈,哪些奏折被皇帝驳回,哪些政策被外戚暗中篡改。

裴婉棠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她利用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结合大胤当前的局势,为沈惊寒分析利弊,帮他规避风险。

两人的关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变得越来越融洽。

沈惊寒对裴婉棠的戒备和怀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和欣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