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书院的小比试
苏瑶紧紧握着那株金银花,仿佛握住了最后的希望。她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大声招呼着学徒们:“我们赶紧回百草堂!”众人匆匆收拾,踏上归途。一路上,苏瑶脑海中不断盘算着制药的步骤,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不知这金银花,能否在这古代的药方中,创造出奇迹。
与此同时,在清风书院里,气氛紧张而热烈。书院为检验学子们的学习成果,举办了一场小比试,内容涵盖诗词、经义等诸多方面。消息一传出,学子们便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紫小枫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虽有些忐忑,但还是毅然决定参加。他深知自己初来乍到,在基础知识方面远不如其他同窗,但他骨子里那股坚韧不拔的劲儿,让他不愿轻易放弃任何机会。“既来之,则安之,拼一把!”紫小枫暗自给自己鼓劲。
比试当日,清风书院的比试场上,摆满了桌椅。学子们身着整齐的书院服饰,依次入座。四周的回廊下,站满了前来观赛的夫子和其他同窗。阳光洒在比试场上,地面的青石砖反射出淡淡的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比试开始,首项是诗词创作。题目公布,乃是以“秋意”为题,作一首七言律诗。紫小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脑海中现代那些关于秋的诗词和独特见解如潮水般涌来。他提起笔,略作沉吟,便在纸上挥洒起来。
“秋风瑟瑟叶飘黄,寒水悠悠映晚阳。古道残阳添寂寞,荒村瘦马惹离伤……”紫小枫笔下的诗词,既有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现代对孤独、漂泊的独特感悟。一旁的夫子们不时交头接耳,对紫小枫的诗词暗暗称奇。
“此子诗词,虽用词稍显直白,却意境新颖,别具一格。”一位白发苍苍的夫子抚着胡须,点头称赞。
“是啊,观其诗词,颇有几分超脱世俗之感,难得难得。”另一位夫子附和道。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紫小枫顺利完成了诗词创作。他轻轻放下笔,长舒一口气,心中略感欣慰。然而,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接下来是经义问答环节。夫子们从儒家经典中选取题目,要求学子们作答。紫小枫看着题目,心中一紧。这些题目对于熟读经典的同窗们来说,或许并不难,但他对传统的经典解释并不够熟悉。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作何解?”一位夫子目光炯炯地看着紫小枫问道。
紫小枫定了定神,开始回答:“回夫子,此句意在强调学习与思考需相辅相成。只知学习而不思考,便会迷茫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则会陷入疑惑与危险。但在学生看来,除了个人的学习与思考,还应注重实践,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方能真正领悟经典之奥义。”
夫子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依你之见,如何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之中?”
紫小枫心中一凛,思索片刻后说道:“于治国而言,君王与臣子需不断学习治国之道,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施政。且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将所学所思付诸实践,如此方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虽然紫小枫的回答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因对传统解释不够熟悉,表述上难免有些磕磕绊绊。其他同窗听着紫小枫的回答,有的露出不屑之色,有的则暗自偷笑。
“哼,瞧他说得这般费力,想必是平日里没下苦功夫研读经典。”一个同窗小声嘀咕道。
“就是,还敢在夫子面前班门弄斧,真是不自量力。”另一个同窗附和着。
紫小枫听到这些议论,心中虽有些失落,但并未气馁。他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看着夫子,等待着下一个问题。
经义问答环节结束后,紧接着还有其他比试项目。紫小枫全力以赴,努力弥补在经义问答中的不足。
比试结束,天色已渐渐暗下来。学子们纷纷离场,紫小枫独自站在比试场中,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自己在这场比试中的最终成绩如何,也不确定能否得到他人的认可。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不会放弃。”紫小枫低声自语,转身缓缓离开比试场。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