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激烈交锋
紫小枫望着台下欢呼的人群,心中没有丝毫的懈怠。他深知,这仅仅是个开端,后续的挑战只会更加艰巨。很快,第二轮辩论的抽签环节即将开始,他深吸一口气,与清风书院的代表们一同走向抽签处。不知这一次,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对手,而自己又能否再次带领书院突出重围?
京城辩论会大院里,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给整个场地蒙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爽,却吹不散空气中那愈发凝重的紧张氛围。抽签箱摆在场地中央的一张檀木桌上,四周各书院代表们围聚,或交头接耳,或神色凝重地盯着那抽签箱,仿佛它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所在。
紫小枫与清风书院的众人来到抽签箱前,他伸手探入箱中,指尖触碰到纸条的瞬间,心跳不禁加快几分。当抽出纸条,看清上面的字样,他的神色微微一凛——此次对手,竟是以治学严谨、辩才出众闻名的凌云书院。清风书院的代表们看到对手后,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彼此交换着担忧的眼神。
不多时,双方代表各自就位。凌云书院的代表们身着墨色长袍,领口袖口绣着银色丝线勾勒的云纹,显得沉稳而大气。他们的目光中透着自信与傲然,仿佛胜券在握。主辩手是一位面容冷峻的青年,眼神犀利如鹰,正紧盯着紫小枫,似要从他身上找出破绽。
辩论开始,凌云书院率先发言。那主辩手站起身,声音洪亮清晰,如洪钟般在场地中回荡:“我方观点,治国应以法为本,fazhengzemin安,民安则国兴。从古至今,凡盛世皆有严明律法,律法乃是国家之基石,不可或缺。”他言辞犀利,论据详实,列举诸多历史上因律法严明而昌盛的朝代,引得台下听众频频点头。
紫小枫凝神倾听,心中快速思索应对之策。待对方发言完毕,他从容起身,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环视四周,缓缓开口:“对方辩友所言,看似有理,实则片面。律法固然重要,然治国之道,绝非仅靠律法便可。若无德治相辅,律法不过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的声音平和却有力,如同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
“德治能从根本上引导民众向善,律法只能在事后惩戒。若人人皆需靠律法约束,那社会将陷入冰冷机械的运行之中,毫无温情可言。且以德治国,能凝聚民心,使民众自觉遵守律法,而非因畏惧而遵守。”紫小枫进一步阐述观点,同时引经据典,以古代圣君以仁德治天下,使国家繁荣昌盛为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凌云书院的主辩手冷笑一声,反驳道:“德治虚无缥缈,难以衡量。律法却有明确条文,可操作性强。若以德治为主,如何判定是非对错?莫不是全凭个人主观臆断?”他的言辞如利箭般射向紫小枫。
紫小枫不慌不忙,微笑回应:“德治并非无章可循,它源于人们内心的良知与社会的公序良俗。再者,律法的制定难道就完全脱离道德准则吗?法律的根基亦是道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巧妙地将对方的质疑化解,同时抓住对方忽视律法与道德关联的漏洞,展开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次交锋,都引得台下听众阵阵惊叹。清风书院的代表们紧张地盯着台上,为紫小枫捏着一把汗,心中默默为他加油助威。凌云书院的代表们也不敢小觑紫小枫,愈发谨慎应对。
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凌云书院提出新的论据:“当下社会复杂多变,唯有律法能快速应对各种问题,德治在时效上远不及律法。”他们试图从时效方面扳回一局。
紫小枫目光一闪,迅速回应:“律法虽能快速应对表面问题,然德治却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若只注重时效,而忽视根本,那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此以往,国家隐患丛生,终将积重难返。”他的声音激昂起来,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此时,台下听众们被紫小枫的观点深深吸引,有的微微点头,有的陷入沉思。清风书院的代表们则面露喜色,对紫小枫的表现赞叹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辩论接近尾声。双方代表各自进行最后的陈词。紫小枫声音沉稳而有力:“治国之道,需德法兼治,方能长治久安。律法为剑,斩奸除恶;德治为盾,守护人心。二者缺一不可,如此国家方能繁荣昌盛。”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场地中久久回荡。
凌云书院的主辩手也毫不示弱,总结陈词道:“律法乃治国之根本,唯有依靠律法,国家才能有序运行。德治虽好,但难以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
最终,双方发言结束,评委们开始紧张地打分。紫小枫与清风书院的代表们站在台上,心中忐忑不安。他们望向台下的评委,试图从评委们的表情中看出一丝端倪,却一无所获。
这一轮辩论结果即将揭晓,紫小枫能否带领清风书院胜出?清风书院的代表们彼此交换着紧张的眼神,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