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等待,姜月不知道在黑暗中呆了多久,久到她怀疑可能所谓的系统、副本、复活可能都是她临死前的幻想。
成功通关的所有副本,那些所经历的一切难道都是她所臆想出来的吗?
嘀——
刺耳的声音在她耳边划过,眼前的黑暗随着声音远去而消失。姜月周遭的空气开始流动,一切变得真实。
紧绷的心弦顿时放松,她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飘散的意识回笼,头脑逐渐清晰。
旁边的人显然发现了她的异常,但现在完全顾不上她。
餐桌上,孩子和大人爆发激烈的争吵。
“不吃蔬菜!不吃蔬菜!”小女孩大叫着,边叫边把嘴里的蔬菜吐出来,洁白的连衣裙被弄得脏兮兮,“呜呜…呜呜呜……”
“小孩子每天都要吃蔬菜,你今天怎么不乖呢?”低沉平缓地声音响起,听上去完全没有受到困扰,和哭闹的小孩形成鲜明对比。
诡异的对话,让姜月忍不住转头环顾四周。
在姜月两侧还有一男一女。
他们五人围在圆形餐桌边吃饭,窗外隐约有路灯透透过窗帘缝隙照到墙面,饭菜非常丰盛,看盘中菜品的状况,已经进入尾声。本应是温馨的晚饭时间,不知为何,发生了争执。
说话的是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的男人,带着无框眼睛,脸上有些皱纹,但看得出来很注重保养,梳了背头还涂了很多发蜡,显得很精致。
他语气平静,眼底却满是烦躁,放在桌面的手握紧,似乎在努力控制不挥手打向女孩。
哭泣小女孩,看着年纪不大,应该只有5、6岁。因为哭,满脸通红,浑身控制不住地颤抖。她靠着尖利的声音,吸引到了全桌人的注意力,涌出的泪水让人忍不住心疼。
看似无理取闹实际是被逼得只有通过哭闹才能引起重视。
而旁边女人的话,印证了姜月的猜想。
“她喜欢吃西兰花,吃西兰花就可以了,”女人恼怒的声音响起。“非得要她吃油麦菜?”
“那怎么行呢,医生说了,小孩子不能挑食…”男人完全没被她的指责影响,依旧自顾自地说,“你就是太溺爱她了,以后出了社会谁会惯着她?”
“你闭嘴吧,”身旁的男孩开口,还在变声期的他,声音沙哑,他满含不悦地说:“她自己会夹菜,会夹菜,能听懂吗?为什么每次和你吃饭都要把她惹哭?”
他砰地一下站起来,椅子差点翻倒,想要转身离开,下一秒似乎想到什么又坐了下来。只是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嘴角紧绷,脖颈上绷起青筋,被低气压完全笼罩。
姜月撇了他一眼又将目光放到眼前的桌面,看着像是被吓到了。
她盯着桌子的纹路,开始思考眼前的纷争。她对这些对话有种熟悉感,仿佛她之前已经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好了!今天是姜月第一次在家吃饭,安安静静地吃一顿饭都不行吗?为什么总是这样!”
女人的话让姜月尘封已久的记忆翻涌而出,记忆中模糊的画面渐渐清晰。眼前几张面孔和记忆中的名字缓慢重合。
经历了那么多副本,岁月在她身上停滞了。时间对她来说很久之前就只是普通的计数词。
回忆像是电影,在她脑海中倍数播放,姜月感觉和18岁的自己完全融合,记起的东西越来越多,反倒是副本里的记忆逐渐被翻出的记忆压向脑海深处。
她记起来,今天是她通过DNA鉴定找到家人后搬过来住的第一个晚上,而她进副本是一周后,那晚她在睡梦中被杀害了,并且系统告诉她,她是被家人杀害的。
原来不是复活在死亡的时间点,也对,毕竟她是被杀害的,要是醒了凶手再补刀,她白复活了。
恼怒的女人是她的妈妈,林裕。
挑起矛盾的是她的爸爸,陈仰。
哭闹的女孩是她的妹妹,林雪。
生气的男孩是她的弟弟,林风。
林裕,对眼前的状况显然感到极度烦躁,却又觉得在意料之中。她对丈夫教育小女儿的方式感到厌倦,对儿子加入家庭战争异常不满,对小女儿的哭泣也十分不悦。
非常符合姜月对她的印象,在林裕看来,家人都各有缺点,常常吵架,她对此很是不满。同样,在林裕看来,有亲人的纽带在,不管家人间发生什么,都需要互相包容忍让。
果然下一秒她一改烦躁的态度,开始缓和气氛。
“小雪,吃饱了就不吃了好不好,爸爸太坏了,不理爸爸。”
“小风,向你爸爸道歉,和大人说话要有礼貌。”
“老公,你带小雪去洗洗脸,你让她哭得满脸都是。”
林风听完嗤笑一声,不服输地瞪了陈仰一眼,直接头也不回走进房间。
姜月没说话,像是局外人,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然她也不想说,因为接下来几天,类似场景会反复上演,直到中秋那天,几天来矛盾不断累积,每个人的情绪似乎达到了顶点,随时爆发更激烈的家庭战争。
然而那天是姜月回家后,最平静的一天,满怀怨气的几人似乎终于达成某种默契,决定在她回家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放下所有不满,一起庆祝。那是姜月和家人度过唯一温馨幸福夜晚。
18岁的姜月沉浸于找到家人的巨大喜悦中,那些争吵的话语都被她下意识忽略的。而第二天争吵的几人就又和好如初,更是她觉得这可能就是这家人相处的模式。
可一味压制反复出现的矛盾,不会让矛盾消失,只会让人陷入极端。温馨的中秋聚餐,就像最后的晚餐,结束就可以上路了。
再次仔细回忆,姜月猜测被杀的也许不止她,而凶手就在这4个人中。站起来没桌子高的林雪,第一个排除。至于另外3个人,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
陈仰将林雪抱走,林裕一直看着他们走进卫生间,才转头看向姜月,轻声问到:
“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姜月当然没被吓到,她摇了摇头,表示并不在意。
林裕非常意外,安慰的话到了嘴边,又紧急收回,不过她只当姜月过去受了太多委屈,害怕也不敢说。她眼眶红了,强忍着泪水,急忙说:“那就回房间休息吧。”
姜月只装作没看见她的表情,低头嗯一声,起身往房间走去。
她感觉一切都如此奇妙,她清楚自己回到了原来的世界,还年轻了几天,勉强算是有预知能力。可空有记忆,副本经历早已将她彻底改变。她不说话,抛开不想说这一点,另一点就是纠结依照她原来的性格,她会如何反应?
现在,姜月想通了,她完全不需要纠结,只需按现在的性格行事。他们对她并不了解,任何异常,他们都会自动为她找好理由。
姜月向二楼走去,站在她记忆中的房间门口,停顿了一下,门没关,轻轻一推门便悄无声息地打开了。走进去,室内拖鞋踩在木地板上没发出一点声音。她打开灯,卧室内一览无余。房间有个小阳台,放了张躺椅,阳台门没关,纱窗随风飘动带着躺椅也轻微晃动。
姜月将阳台门关好后,脱了鞋。躺在柔软的大床上,一个玩偶挡住她右眼的视线,她伸手拿过来,发现是一只小熊玩偶。姜月看着那只玩偶,小熊两只圆溜溜的黑色眼睛也在看着她。
姜月觉得有些奇怪,上一世房间里有这个玩偶吗?记不清了,拉开玩偶的拉链,里面只有棉花。这就是普通的玩偶,是谁放的呢?
她看着突然出现的玩偶没有喜欢的感觉,也没有害怕的感觉。
将玩偶放回枕头边,她开始整理自己的记忆。
姜月在3岁时在珍珠岛海边被渔民捡到,后被送到了岛上的福利院,在福利院她先后3次被收养又退回。
第一个家庭是收养后,养母体检发现早已是癌症晚期,无力抚养退回;第二个家庭是收养后,养父债主找上门催款,养母养父想带着她跑路,刚好被回访的工作人员看见,将她收回了;第三个家庭也是她生活得最久最自在的家庭,一个失独女人陈于方领养的她,对她来说也是她真正意义上体会到母爱。
姜月常想要是她第一次就被第三个家庭领养就好了。陈于方50岁,她女儿毕业和朋友去海边城市旅游,结果在海边游泳时遭遇离岸流,打捞了几天,最终也没找到尸体。她把对女儿的怀念都寄托在小姜月身上,对小姜月有求必应。而在小姜月心中,陈于方就是梦想中的妈妈照进现实。
因此在陈于方抑郁自杀去世之后,小姜月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悲伤。那时的她10岁,陈于方留下了一个房子和一笔存款,她的亲戚在讨论谁家养她。小姜月谁家也不想去,她打电话给福利院院长,问她是否能回院里。
不知道院长怎么和陈于方亲戚交涉,总之,房子留给了陈于方亲戚,存款留给姜月。院长把她带回了福利院,没有再给她寻找新的家庭。
姜月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A省的江城大学,也就是江城大学在新生体检后,她接到了一通电话,告诉她通过DNA匹配,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
之后便是顺利的认亲——超乎她预料的顺利。
姜月看到林裕的瞬间,瞬间想起了陈于方,和她们初次见面时,她们带给姜月的感觉一模一样。明明是不同的两人,姜月却觉得她们很像。于是她想好吧,果然是我的妈妈。
江城大学的军训结束后会有4天的小长假,加上中秋假期,姜月有一周的空闲时间。
因此林裕特地开车去江城将她接到B市的家中,并且让张阿姨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也就是今晚的晚餐,可惜最后没能保持表面的温馨。
想到这里,姜月翻了翻身将玩偶抱进怀里,非常懊悔,上一世她根本没怎么关心其他家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林裕身上。因此每次他们吵架后,林裕说:不用在意,他们相处模式就是这样。姜月没在正常的家庭生活过,理所当然的相信了。
然后她就什么也不知道地死掉了......姜月郁闷地在床上翻滚。
突然,她注意到走廊的感应灯亮了,脚步声逐渐响起,最后停在她房门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