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这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则天得志后,李治开始忌惮武则天。公元664年,鉴于武则天的权势太大,李治生出了废除皇后的打算。
据资治通鉴记载“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
一天,李治召来西台侍郎上官仪,到宫中商议,上官仪上奏要求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位,高宗一时兴起,就同意了,即刻命令上官仪起草诏书。后宫可是武则天的地盘,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她严密的监控之下,很快武则天得知了消息。
书中写: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李治此时已经明白了如今的武则天,已经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下手,他感受到了泰山压顶般的窒息感,心中无限的后悔,但是为时已晚,没有任何补救的机会。李治又担心武则天怨怒,因此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好家伙,上官家族这会儿要倒大霉了。
不得不说李治为人不厚道,明明就是李治自己忌惮武则天,想要废后,而武则天技高一筹,李治不是对手,上官仪被李治当弃子了,上官家族的下场历历在目,令朝臣看清了李治,从此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大秦始皇时期
嬴政对武则天手段颇为欣赏,认为武则天不愧是能成为女帝的人,至于李治,之前见他能除掉权臣,成功拿回权利,还比较看好他,这会儿见到对方牺牲手下只觉得对方毫无担当,更何况身为一个皇帝,想要废后,一举一动还被他人得知,这不是无能是什么?李治不配与他比较 。
大汉惠帝时期
吕后见到武则天的手腕,面露欣赏之意,这妹子和自己胃口,没有被男人,尤其是皇帝的甜言蜜语迷惑,明白权利的重要性。
大唐贞观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面露难堪,对于李治所为可以说非常不赞同,李世民认为事成则密,这个道理李治居然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举一动被人得知,就这样还想废后,身为皇帝一点担当都没有,忠于自己的臣子,为你做事还被当成弃子轻易抛弃,这一和武则天对比,那还有臣子愿意给你卖命,这举动简直是败笔,李世民为此怀疑未来的自己脑子有问题,不然怎么会将皇位李治这小子?
长孙皇后心里想:“我虽然是雉奴的母亲,大唐的皇后,但是身为女子,武则天的手腕,我也不得不承认厉害,对于小儿子抛弃手下,这哪怕我是他的母亲,我也要说李治这次实在是太差了,自己与二哥都不是这样的人,承乾他们也不会这样,为什么雉奴确是如此!还好承乾如今还是好好的。”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