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大唐贞观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虽早有准备,但听到李治是在自己祭日的时候与自己的妃子旧情复燃,李世民还是如遭暴击一般,皮笑肉不笑的说:“真是朕的好儿子。”
长孙皇后没说什么,因为她清楚李治还小,自己的丈夫不会对小儿子做什么,顶多打一顿罢了,更何况李治敢在自己父亲祭日做这些事,确实是该好好教育一番。
历朝历代的人则对李治这样的行为不喜,毕竟他们也是有孩子的,若是自己的孩子都如李治那样,那还是算了,他们比不上唐太宗,这样的孝子,他们可不想要。
【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三人互相谗毁,但李治都没有听信。
关于武则天还有一则故事,据《唐新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着没人,竟将公主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死,啼哭不已,并且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关于武则天杀女,我不觉得是真的,毕竟像《资治通鉴》什么的那是宋朝写的,作者又不是亲眼所见,反而是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还有之前的史书也没这样的记载,怎么你一个宋代的人比他们更清楚不成,简直就是在讲故事。
话说时间一久,李治便想把武则天晋封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武则天时期
太平公主见到宋代史书如此编写,顿时大怒,大发雷霆,这不是再故意抹黑母皇吗?
上官婉儿也认为宋朝人太过分了,没影子的事,还敢给武皇造谣,这简直是打量着他们在后面,处罚不到,就这样。
武则天此时,心里非常不舒服 ,自己早死的女儿是她的痛处,她知道自己成为女帝,有太多人看不惯,也早就做好被骂的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些宋朝文人写史书如此没节操。
宋朝以前的朝代的人见到这样编写史书,只觉得对方好好一本史书,前面的朝代都没讲过的事,他们这么写的跟亲眼所见似的,这不是让人质疑吗?
宋朝的人听到天幕说的,有的人深表尴尬,有的人脸皮厚当没发生。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