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之际,村里又开始忙碌起来,小青山那片尤其火热。
领了豆种后,各家各户都在抓紧时间下种。他们舍不得浪费了这么好的种子,下底肥也是足足的。
村民1:“幸好小村长教大家沤肥,不然都不敢这么用。”
村民2:“可不是么,我家男人把鸡圈都清几次了,全拿去沤肥嘞,老母**蛋都多下几个。”
村民3:“底肥下得足,这豆种又好,六月我们的收成也定会好些。到时候卖了大豆,就可以买吊肉吃了。”
村民忙碌着,也对生活充满了向往。
禹文颂家因为在这边开了一亩荒地,这次也领了二十斤豆种。
冯幸之前在院子里撒了些菜籽,后来竟都长出了菜苗,看着甚是喜人。这次拿到豆种,她突发奇想的就拉着两个儿子过来种大豆。
可三人都没真正下过地,又怎么会种大豆。
冯幸:“阿颂,我们要不要用他们说的那个…那个底肥。听他们的意思,有了那个,豆苗可以长得好些。”
禹文颂:“……”他是真的不理解母亲怎么就突然来了兴致,在院子里种小菜就算了,这会儿还想要种大豆。
禹文宸:“阿娘,照他们说的来看,那个底肥应当是用动物粪便做的。”
冯幸:“…那我们就不用那个底肥了,就这样把种子种下去就行。”菜苗都能长出来,她想豆苗应该也可以。
母子三人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分工协作种豆。
禹文颂打头,他用锄头挖出一个个小土坑,每个土坑间隔均匀;冯幸负责往土坑里放豆种,每个坑都放了四颗;禹文宸跟在后面,轻轻一脚,给豆种盖上一层薄土。
一家子的劳作画面,看上去很是和谐。种豆流程也没有错误,美中不足的,是他们没有给豆坑浇水。
一转眼他们就种了五排,一排起码有二十个坑。
可是,当初始的兴奋劲过去后,难免就有了些懒怠。
尤志程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母子三人蹲坐在草地上休息,看着眼前的一大片地,集体陷入了沉思。
尤志程:“冯姨,你们也来体验种地了,要不要帮忙。”
冯幸:“阿程,让你看笑话了。冯姨本来是想种些豆子来自家吃,没想到种地这么难。”
“种地就是这样的,会很耗费体力。”尤志程看向近处的这十余方土地,继续道:“我看你们也种了好些,应该是够吃的。后面那些地,你们要不要租出去啊。”
冯幸像是找到了解脱的办法,果断脱身,说:“这个你问阿颂,他做主就行。我也休息好了,先带宸宸回去了啊。”
待冯幸二人离开,禹文颂也不再掩饰,说道:“直接租出去吧,我家不收租金。只是种出来的菜,每季给我母亲送些过来就成。”
“行,就知道这地禹公子是种不了一点。后面租佃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谢啦。你这是要去干嘛?”
尤志程:“去隔壁的凹子村。听说那里有一个曾在砖坊做工的人,我打算过去问问,请他帮我烧砖。”
“烧砖…自己烧难免麻烦,何不如直接从砖坊买。”
尤志程:“我也想啊,可是距离村子最近的砖坊在丰城县,太远了,订货运货都太麻烦。”
“而且,建作坊园要用很多砖,以后我们村子生活好了,村民建房肯定也会用到砖。与其从别处买,我打算自己搞。”
说完,他发现禹文颂情绪有些不太对劲,问道:“小阿颂,你怎么了?”
禹文颂:“我没事。你不是要找烧砖的,我会烧。我们做笔交易,以后你要的砖都从我这里定,我给你实惠。”
禹文颂像是下定某种决心般,说完还轻吐一口浊气。
“你会?你家以前烧砖的?”尤志程不敢相信,烧砖很挣钱吗?
“你就说要不要跟我买吧,青砖管够。”
尤志程:“那当然要了,村里就能拿到货,谁会舍近求远。所以你是打算在村里建砖坊?”
“是的。你开作坊园,我就不能开砖坊吗?”
“当然可以。那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细聊。”
尤志程是真没想到,自己还没出村,事情就圆满解决。不过这也让他对禹文颂的过往多了几分好奇。
他曾猜想,那人是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来的;后来相处久了,又觉得他家可能是经商的;现在这状况,又像是经营家族产业的。
如若真是这样,那他的家族产业应该还不小,连厉文睿都认识。可是烧砖真的可以做到这么厉害吗?除非是给皇宫供砖吧。
放下心里的猜想,两人往河的方向走。
可惜河岸边没有修小道,不然两人可以沿着河岸小道边走边聊,想想还挺惬意的。
这条河从村子的西北面过来,然后转弯流向东北方,村里人就叫它拐弯河。挺形象的,就是不太好听。
河这边是平坦田地,河对面是略微陡峭的高山。这让尤志程想到现代的风景区,要是对面的斜坡上种满果树,春日花开,风景定是极美的。
小青山这片位于河流上游,两人来到河边,找到一片河滩。
禹文颂:“就这里吧,随便坐。”
“……”可不是随便坐嘛,满地的鹅卵石,除了硌屁股,倒是很干净。
两人都给自己挑了最合适坐的石头,就是彼此距离远了些,谁也不挨着谁,不方便聊事情。
禹文颂看向尤志程,就是不说话,可是表情和眼神都在说着:过来。
看着对方那个表情,尤志程无奈笑了,起身挨过去重新找了个位置。
尤志程:“这回行了吧。”
“嗯。既然你都开始找工匠了,那么烧砖的位置你是不是已经选好。”
“…不是,兄弟。你这是薅羊毛都不委婉一些的吗!”
禹文颂:“我俩都这么熟了,那些弯弯绕绕没必要。我也直说了,位置让给我,砖坊交给我做,我给你供砖。市场价是十文一块,我给你算八文。”
尤志程:“小阿颂,你这个样子像一个无情的资本家。”
“什么是资本家。”
“就是你刚刚那个在商言商,一点都不顾及兄弟情的样子。”
禹文颂:“……”本来就是来谈生意的,不言商还能言什么,言情伤利益。
吐槽归吐槽,事情还是要继续。
禹文颂:“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除了青砖,可以烧红砖吗?”
在现代大多用红砖,就是因为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产量大、出砖快,作坊园想要尽快成型,还是红砖合适。
禹文颂:“你想要红砖?红砖没有青砖坚硬,更容易被风化、腐蚀。美观上来看,红砖也不如青砖。”
“没事,红砖成本低,烧起来也快,更符合作坊园的使用情形。不过我坡顶的房子会全用青砖,也从你这里订货。”
禹文颂:“行吧。红砖给你算五文,青砖依旧八文。”
尤志程:“红砖常价是六文一块,你居然算我五文。”
“那你出多少?”
“异姓兄弟一场,给我七折算四文。我这用量大,于你也是一笔大单,够赚的了。等我的红砖作坊建起来,村民也会跟风买红砖建房,我这也算是帮你做宣传了。”
禹文颂:“志程兄有所不知,红砖烧制虽然量大周期短,但是品质容易不稳,耗材厉害,八折已是保守。青砖虽然周期长,但是成品率高,八折也是给你才有的友情价。”
尤志程:“品质不稳,一般是技术问题。文颂兄可以说说,技术方面是哪些问题不好掌控,我帮你改善,以此保证品质和产量。如此一来,我俩就谁也不亏。”
禹文颂:“……”
两人相识这么久,这是第一次以甲方乙方的身份谈生意。他俩都没想到,他们居然为了一文钱的单价,这般有来有往的据理力争。
经过一番口舌之争后,两人定下了双方都满意的合约。
青砖单价八文,总量需在一万块以上,红砖单价四文五,总量需在十万块以上。
素瓦片十文四片,雕花瓦片二十文一片,瓦片数量不作要求,按需提供。
这样正式的合作,肯定需要一份契书作为凭证,两人也没再多耽搁,起身离开。
尤志程书房里,两人一起把契书拟好,签字按手印,合作达成。
尤志程:“以后我要弄一个法人章,一个作坊园公章,省得这般签字麻烦,毕竟我是要签大单的人。禹老板,你要不要也弄一个,我们一起。”
禹文颂折起自己的那份契书,似乎想到了什么,淡淡的回应到:“到时候再看吧。现在还用不上,弄来了看着闹心。”
尤志程:“……”
有备无患不是,何必说得这般实在。
契书揣进怀里,禹文颂准备告辞离开,瞥到了书桌上的规划书。
禹文颂:“你上次说的那个作坊园的设计图,给我看看。”
尤志程挑眉,听听这口气,这人现在待他是越来越不客气了。一时之间他都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
不管如何,设计图还是拿了出来。
设计图是等比例画的,花了尤志程很长时间。
从作坊外墙防护到内部各区间的分布,从每一个作坊、仓库的大小到饭堂、休息间的布置,都做了合理的安排。
在作坊与小团坡的中间,有人行道,也有供车辆通行的单向道路;小团坡坡底一周,还有美观的绿化设计。
最后连大门的设计也没有放过。
可以说,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理想的设计方案。
禹文颂拿到图纸,无需尤志程讲解,他也能看得明白,因为各种符号在图纸下方都有说明。
他尽可能的想象着这个图纸变成实物的样子,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自己的砖坊。
尤志程看禹文颂看图看得认真,却没有一句要问的,这个情况很不正常。
尤志程:“怎么样,禹先生有没有什么宝贵意见,尽管提。”
禹文颂:“没意见,很好。坡顶上的房屋,你设计了吗?”
“那个还没有,等我把坡顶上面铲平了,我再去考察下,看看要怎么设计才更合理。”
“嗯,期待你的下一幅杰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