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浅疏猫着腰,悄悄走到门跟前,做足了心理建设,用脚尖抵着门,生怕自己一使劲年久失修的门发出一丝声音。她小心翼翼拉开一条缝,观察着外面。
那两个人已经走上池塘的小桥,正朝着里面走。再走便到了后花园。
“他们这是要去哪儿,若是再往里碰到一半个夜循的人,那可不得了了。”姜浅疏抿着嘴,觉得自己陷入了十六年来最险恶的境地。
眼看着二人过了桥,姜浅疏大脑飞速转动,转头向身后说道:“知君,他们走远了,你快来。”
知君站起身,跑到姜浅疏面前,焦急的问道:“浅浅,现在怎么办?我们……我们要跟上他们吗?”
她牵起知君的手,郑重的嘱咐她:“你现在快从后门出去,去找赵知府,让他集齐人马,快速来咱们家,你就留在那里,不要回来了。我跟上他们,看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若是被发现,能拖一时算一时。我死也要死在姜府,和家人在一起。若是咱们家真遇难了,好歹能把你保全。”
知君看着面前的少女,银辉如练,斜斜地泼洒在姜浅疏的侧脸上,勾勒出她柔和却不失棱角的轮廓。月光下,她平日里总是盛着笑意的眼眸此刻却凝着一层霜雪般的清冷。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眸中翻涌的情绪,只余下紧抿的唇角,线条清晰而决绝。
那股子深入骨髓的坚毅,仿佛不是写在脸上,而是从她微蹙的眉宇间一点点渗出来,与周身的月华交融,既有玉的温润,又有剑的锋芒。
“可是,可是你……”
“别犹豫了。你还不了解我吗,若是被他们发现了,我有能拖延到你来救我的自信。”
见知君急的泪哗哗往外冒,姜浅疏笑了笑,放轻了语气,柔和的说道:“你忘了我们十一岁那年发生的事了吗?”
因为姜家有丰厚的家底,难免被有异心的人盯上。在她十一岁那年出门游玩被一个让生活逼到走投无路临近疯狂的男人挟持,知君侥幸逃脱后跑回府中报信,路上因太急摔断了胳膊,当她忍着巨痛跑回姜府时,距姜浅疏被挟持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因为那狂徒当时的状态已经临近疯狂,众人本以为姜浅疏早已遇害。到达时却发现她那段时间一直靠交流稳住男人,拖延时间和那狂徒周旋,众人赶到时成功合力将她救下。那年是她凭借智慧自己救了自己。
事后知君很是懊恼,整天以泪洗面。她觉得自己不该让她独自陷入那般危险的境地。
那时姜浅疏便告诉她,多亏她跑回姜府报信,不然她肯定要交待在那狂徒手中了。
十一岁的姜浅疏笑意盈盈的告诉她:“无论陷入多么危险的境地都不要给自己制造恐惧,放弃生的希望。事在人为,有些时候遇到困难时我们所需的并不是相互陪伴,而是抓住最大的机会为对方争取生机,你当时若留下,除了多一个人白白送死没有任何意义,你做的很对,有时分头行动要更有效率。就算最后失败也没有关系,好歹你活下来了,可以替我去做许多事情,不要增添无谓的牺牲。要相信我,相信我们间的默契。”
多年前的一幕幕画面瞬间涌入眼前,知君望着眼前的少女,十一岁的姜浅疏和十六岁的她身影重合了。
知君懂了,没有一句废话,她知道过多的挽留除了耽误时间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她早来一步,她最重要的小姐和家里就多一分活着的胜算。
“小姐,一定要保重,我会用最快的速度,拼尽全力。”
知君咬着牙,含着泪,推开门走了。
姜浅疏也从柴房出来,看了一眼知君提着裙奋力奔跑的背影,弯了弯唇,深呼一口气,随后往花园方向走去。
她四处张望,试图在黑暗中找到那两个人的身影。
正走着,突然,她在蔻暖阁门前的空地处看到了他们,蔻暖阁是姜允离的住处。
姜浅疏一惊,快速闪到一块岩石后面,微微侧着身,一边听着他们的动向,一边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有人出来,最好能拖到援兵赶来。
此刻,赵知府府内。
赵知府端坐在木椅上,看着云中城刘家灭门一案的相关草拟,紧皱眉头,连连叹息。
这时,小厮来报,“大人,宋昌廉老爷携公子和小姐来了。”
赵知府赶忙放下东西,站起身,吩咐小厮快去沏茶,向迎面走来的宋老爷作揖,“宋老爷,您终于来了。”对面也同样行礼:“这么晚了还要叨扰。”
“哪里,宋兄肯来,赵某求之不得。想必这就是少爷和小姐了,果然是意气风发,一表人才。”
宋盏微微笑着,恭敬的行礼,说道:“多谢赵世伯称赞。”
宋萤菲眨着大眼睛,也随着宋盏行礼道:“萤菲见过赵世伯,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赵知府频频点头,笑着说:“好,好。那请诸位上座,宋兄,请。”
就座完毕,宋昌廉便开口询问灭门一事,赵知府便递上了有关文书,宋昌廉一张张翻看着,表情凝重。
“唉,我接手云中城也有十余年了,敢这般为非作歹之徒倒是第一次见。”
宋昌廉将文书放下,拍案道:“真是岂有此理!如此草菅人命,我定要助赵兄将这歹人绳之以法!”宋盏默默拿起几张文书,也翻阅起来,宋萤菲也探着脑袋想一探究竟。
“女孩子,不要看这些东西。”宋盏故意将纸偏了偏,“好奇嘛。”宋萤菲小声念着,又将头凑了凑,宋盏不语,只是一页页翻看着。
“那真是太感谢宋兄了,赵某无以为报。不过现在线索甚是少啊,我派去府内查找的人几乎一无所获,连仵作都看不出什么。现场没有找到一件凶器,尸身也很是怪异,甚至不知道死因,忙了半日,只得到纸上那些信息。此案,怕是难破……”
“报!禀大人,姜府二小姐身边的知君姑娘求见,说昨夜屠刘府满门的贼人进了姜府,求大人速速支援!”一名小厮突然闯进来,一番话让一屋子人同时起身。
“快,请姑娘进来!”
只见少女提着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发丝因奔跑有些凌乱,焦急的面颊略微发红,右手似乎受了不少的伤,霎那间鲜血便将地面染红。
少女眼中含着泪,“请大人速派人马,我家小姐一个人跟踪贼人去了,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来人,集齐所有人马,去姜府!”赵大人头也不回的提剑就走。
“慢着。”宋盏开口道,众人目光纷纷聚在他的身上。只见他抚了下剑柄,向赵知府说道:“交给我一人即可。”说罢便转身快步离去。
“可这……”
“诶。”宋老爷摆了摆手,和尚未反应过来焦急不安的赵知府说道:“他一人足矣。”
“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虚实,我实在……”
“赵兄。”宋老爷再次开口道,“你就信我这一回,不出一个时辰,定将全姜府一个不落的救回来。”
望着宋盏早已消失的那个方向,众人重新坐下。
“来人,带这位知君姑娘包扎伤口。”赵知府向随侍的丫鬟吩咐着。
“赵大人,那贼人古怪的很,那位公子一个人不行的,求大人再派些人前去支援!”知君全然不顾自己在奔跑途中摔伤直流鲜血的手,焦急的向赵知府恳求道。
“姑娘尽管放心,若他都救不了姜府,那这里就没人能救得了了。你相信他,定能还你一个完整的姜姑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