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的邀请,钟玥是班长想到的第一个人选。
高中时候的钟玥是人缘最好的存在,有她在,班上一大半的同学一定都能答应参加。
聚会当晚,酒店包厢里,人来得差不多了。
钟玥是最后一个到的,在门口站了会儿。
门内传来熟悉的笑闹声,那是她青春里最熟悉的背景音。
她抬手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推开了那扇门。
“钟玥,最后一个到的,罚酒三杯啊。”
不知谁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微笑着环视一周。
都是高中同学,三年过去了,大家似乎都变了,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玥玥。”
扎着单边鱼骨辫,穿着衬衫配牛仔裙的李悟从人群中冲出来,给她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你可算来了,我都三天没见你了,可想死我了。”
李悟,她从小玩到大的最好的朋友,高考以同分考上了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
钟玥拍拍她的背,闻到熟悉的柑橘香水味,那是李悟从高中就开始用的牌子。
“李悟,你怎么还是跟高中的时候一样,毛毛躁躁的。”
坐在角落的唐珺推了推眼镜,调侃道。
“你懂什么,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李悟扭头怼回去,手还挽着钟玥不放。
“你……你……你,切,不跟你说了,怎么也说不过你。”
唐珺涨红了脸,一如高中时代每次与李悟斗嘴败下阵来的样子。
钟玥看着这对活宝,笑着摇了摇头。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边那个安静的身影。
季琰。
他站在窗前,背对着房间里的喧嚣,身形挺拔。
三年不见,他的肩膀宽阔了些,曾经略显单薄的身材现在已有了成熟男人的轮廓。
当他转过身来,钟玥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轻轻“啊”了一声。
他清瘦了许多。
一种从内而外透出的清减,三年的海外生活在他身上刻下了看不见的痕迹。
那双曾经盛满少年意气的眼睛,如今看不出情绪波动。
“人都到齐了,坐下吃饭吧。”
班长招呼着,大家纷纷落座。
钟玥犹豫了一秒,走向季琰身旁的空位。
他为她拉开椅子,动作自然。
“谢谢。”
钟玥轻声说,主动开口打破两人之间的沉默。
“好久不见啊,季琰,国外的生活还习惯吗?”
季琰转过头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
“挺习惯的,你呢,都还好吗?”
“一切都好。”
对话戛然而止。
熟悉的沉默横亘在两人之间,就像高中时那些无数个并肩行走却无言的放学午后。
钟玥低下头,眼圈莫名红了一圈,她赶紧眨眨眼,把那股突如其来的酸涩压下去。
季琰微微侧头看她,眼眸低垂,长长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饭局在热闹中进行着。
大家聊着各自的近况,工作的、考研的、出国的,笑声此起彼伏。
钟玥偶尔加入谈话,但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
他变了,又好像没变。
依然是那个惜字如金的季琰,但高中时的他是带着少年人的腼腆,如今是成年人的无话。
“听说你在普林斯顿读数学?”
她中途鼓起勇气又问了一句。
“嗯。”他点头,然后似乎觉得太过简短,又补充道,“理论数学,很枯燥的方向。”
“很适合你。”她微笑着说,“高中时你就是我们班的数学天才啊。”
“是吗,你还记得。”
怎么会不记得。
她记得关于他的所有事情。
他解题时习惯性转笔的样子,他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背影,还有没有说出口的告白。
饭后,大家意犹未尽地商量着下一场去哪。
季琰侧身轻声对钟玥说:“我送你回去吧。”
周围有几个同学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钟玥假装没看见,点点头:“好啊。”
——
初秋的夜晚已有凉意,风拂过脸颊。
“我住在不远处的公寓,走路十五分钟,不介意散步吧?”
钟玥问。
“正好醒醒酒。”
季琰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与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城市的夜晚并不安静,车流声从不远处的马路上传来,但人行道上只有他们俩的脚步声。
路灯把梧桐树的影子投在地上,斑驳陆离。
“好久不见了,小钟老师。”
季琰突然开口,用了一个只有他们俩会叫的称呼
高中时,钟玥的数学成绩一塌糊涂,身为学习委员的季琰被迫给她补习。
每次她解不出题,他就会无奈地叹气,然后叫她“小钟老师”,意思是她这样的数学水平以后只能去教幼儿园。
钟玥笑了:“是啊,好久不见,大学霸。”
他们走过一个街角,那里新开了一家咖啡馆。
“记得这里原来是一家书店。”
季琰停下脚步,望着那家咖啡馆的招牌。
“前年拆了。”钟玥轻声说,“你出国后不久就拆了。”
那家书店是他们高中时常来的地方。
周末,他们会约在这里一起学习,实际上是季琰给她补数学。
她总是抱怨个不停,他就耐心地一遍遍讲解,直到她理解为止。
“你走之后,很多东西都变了。”
季琰罕见地说了很多话,至少在钟玥的记忆里,他不是一个健谈的人。
他谈起美国的校园,谈起初到异国他乡的孤独,谈起学术研究的艰辛与乐趣。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但钟玥听出了弦外之音,那些轻描淡写的困难背后,是一个少年独自在陌生国度打拼的日日夜夜。
“其实我收到过你的邮件。”
她突然说。
季琰停下脚步。
“大概是你出国半年后吧,很长的一封邮件,写了很多你在美国的见闻和感受。”
钟玥继续说,目光望着前方被路灯照亮的街道。
“我读了很多遍,但最终没有回复。”
“为什么?”他的声音很轻。
钟玥停下脚步,转头看他:“因为那时我已经决定要向前看了。”
季琰的眼神暗了暗,点点头。
他们继续往前走,影子在身后拉长又缩短,缩短又拉长。
“钟玥,你不知道,我对你动过心。”季琰说,“换句话说,我喜欢过你,只是太迟了。”
钟玥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捏了一下,不疼,但有一种久远的酸涩。
这句话,她等了整整三年。
高中毕业典礼那天,她以为他会说;他出国前的那次聚餐,她以为他会说;甚至在机场送别时,她还在期待。
但直到飞机起飞,他都没有说出口。
如今,时过境迁,这句话终于来了,却像一封迟到的信,寄错了地址,也错过了该被拆开的时间。
她沉默了很久,久到季琰以为她不会回应。
“季琰,”钟玥开口,声音平静得让自己都惊讶,“你还记得高二那次数学竞赛吗?”
他点点头:“记得,我拿了省一等奖。”
“颁奖典礼后,我在礼堂外面等你。”她慢慢地说,那些画面随着讲述重新变得清晰,“我想告诉你,我也喜欢你,不管你以后去哪,我都愿意等你。”
“但你出来后,身边围满了人,老师、同学、记者…….你被簇拥在中间,那么耀眼,那么遥远。”
“我看着你,突然觉得我们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群人,而是未来注定不同的轨迹。”
“你可以叫我……”
“不,那不是我想要的场景。”钟玥摇摇头,“我想要的是一个安静的角落,只有我们两个人,像平时放学后一起走路回家那样自然。”
“但那时我突然明白,你的世界会越来越大,而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季琰沉默着,路灯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后来你出国了,那封邮件里,你写了那么多,却唯独没有写我最想看到的话。”
“我意识到,也许我们都在等待对方先开口,而这一等,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她停下脚步,转向他,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
“所以,不管过去是什么样子,人都是要向前看的。”
“只能说我们对彼此的喜欢没有能在正确的时间下相遇,所以不必太苛求自己,也不必觉得遗憾。”
季琰深深地看着她,像是要把这一刻的她刻进记忆里。
最后,他轻轻点头:“你说得对。”
公寓的灯光就在不远处闪烁,分岔路口到了。
“就送到这儿吧。”钟玥说。
“好,再见。”
“再见。”
两人各自转身,走向不同的方向。
没有回头,没有犹豫,就像三年前在机场那样。
身后,那两条被路灯拉长的影子,先是在脚下交汇成一个模糊的点,随后分开,一长一短,向着背道而驰的远方延伸,再也没有重叠。
钟玥走在回公寓的小路上,初秋的风吹拂着她的发丝。
她想起高中毕业那年夏天,他们一群人去看烟火大会。
当最大的那朵烟花在夜空绽放时,所有人都抬头惊叹,只有季琰侧头看着她,眼睛里有烟火的倒影。
那一刻,她以为那就是永恒。
如今才明白,青春里有些感情,就像那晚的烟火,绚烂美丽,却注定只能照亮一瞬的夜空。
而生活,是烟火熄灭后漫长的黑夜,需要的是能够持续发光的星星,而非转瞬即逝的光芒。
她拿出手机,删除了那封保存了三年的邮件。
然后抬起头,继续向前走去。
不远处的另一个方向,季琰站在街角,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只有简简单单的一行字——“等我回来”。
那是他高中毕业时写的,本想交给她,最终却没能鼓起勇气。
他轻轻将纸条撕碎,任碎片随风飘散。
有些话,一旦错过说的时机,就再也说不出口了;有些人,一旦错过,就只能在回忆里相见。
夜色渐深,两盏路灯在分岔路口各自亮着,照亮不同的道路,再无交集。
作者有话说:
第一章是倒叙,先讲的聚会上的重逢,从第二章开始写校园生活,总体篇幅不会很长[抱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命运的签 只让我们遇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