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晏辞载誉而归的那个夜晚,没有盛大的庆祝派对,没有络绎不绝的访客。他推掉了所有的庆功邀约,只带着一身星光和那座沉甸甸的奖杯,回到了他和程诺共同的、位于城市一隅的小小港湾。
程诺早就准备好了——虽然过程有点乌龙。他本想做一顿大餐,结果差点再次引发厨房警报,最后只好悻悻地放弃,点了一桌傅晏辞平时管控严格、但他知道对方其实也挺喜欢吃的……烧烤和炸鸡。他还偷偷买了一瓶香槟,冰镇在冰箱里。
当傅晏辞打开门,看到客厅餐桌上那堆“不健康”却香气扑鼻的食物,以及程诺那张写满“惊喜吧但我尽力了”的表情时,连日来的疲惫和紧绷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他放下奖杯,走过去,直接将程诺抱了个满怀,下巴抵在他的发顶,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却无比放松:“这就是你的庆功宴?”
程诺有点不好意思,闷在他怀里说:“……本来想自己做的,失败了。这个……将就一下?”
傅晏辞低笑,胸腔震动:“很好,我很喜欢。”
那晚,两个平时注重饮食管理的艺人,毫无形象地坐在茶几旁的地毯上,对着电视里重播的颁奖礼,啃着炸鸡,喝着冰镇香槟。奖杯被随意放在沙发角落,反射着暖黄的灯光。
“你上台的时候,紧张吗?”程诺啃着鸡翅,含糊地问。
“紧张。”傅晏辞坦诚,“直到说出你的名字,反而踏实了。”
程诺的脸在酒精和害羞的双重作用下红扑扑的,他举起酒杯:“恭喜你,傅影帝!”
傅晏辞与他碰杯,眼神温柔:“谢谢,程老师。”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食物香气、酒精微醺和彼此依偎的温暖。但这一刻,比任何盛大的庆典都更让傅晏辞感到满足。荣誉是给外界看的,而眼前的这个人,才是他真正想带回家的奖赏。
当然,程诺也没忘记正事。他期期艾艾地问:“那个……王导那边,有消息了吗?”《无声之境》的试镜结果,像只小猫爪,一直在他心里挠着。
傅晏辞擦擦手,拿出手机:“我问问杨姐。”他拨通电话,简单说了几句,然后挂断,看向一脸紧张的程诺。
“王导说,”傅晏辞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程诺屏住呼吸的样子,眼底闪过笑意,“你的表演很有灵气,特别是眼神戏,打动了他。”
程诺的眼睛瞬间亮了:“真的?!那……意思是……”
“意思是,”傅晏辞终于不再卖关子,“恭喜你,程诺,《无声之境》的男主角,是你的了。”
“啊啊啊——!”程诺尖叫一声,扔掉鸡骨头,扑过去抱住傅晏辞,兴奋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我做到了!傅晏辞!我做到了!”
傅晏辞被他撞得往后仰了一下,随即稳稳接住他,看着他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的模样,心里软成一片。他回抱住程诺,在他耳边认真地说:“我一直都知道,你可以。”
这一夜,既是傅晏辞事业巅峰的庆祝,也是程诺新征程起航的见证。两人窝在小小的客厅里,为彼此的成就由衷地高兴,对未来充满了共同的期待。
与此同时,傅晏辞颁奖礼上那番郑重的感谢,在经过一夜发酵后,迎来了铺天盖地的正面反响。主流媒体称赞他有担当、重情义;粉丝们虽然有心碎的,但更多是祝福和理解;CP粉更是如同过年,各种分析帖、祝福视频层出不穷。#有一种爱情叫傅晏辞程诺#甚至成了热门话题。
他们的关系,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终于以一种最坦荡、最坚实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祝福。
生活仿佛驶入了一片开阔平静的海域。傅晏辞开始筛选新的剧本,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程诺则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无声之境》的前期准备中,查阅资料,拜访特殊学校,体验生活,忙得脚不沾地,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不再是被动等待机会的咸鱼,而是主动追逐梦想的演员。
一天晚上,程诺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直到脸部肌肉酸痛,傅晏辞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牛奶,看着镜子里那个认真甚至有些执拗的青年,忽然感慨道:“有时候会觉得,好像是我把你带入这个‘卷’的世界。”
程诺接过牛奶,喝了一口,转过身,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摇了摇头:“不是的。”
“不是你把我卷进来的。”程诺语气认真,“是我自己……想游到有你的岸边去看看。”
傅晏辞怔住了。他看着程诺,看着这个曾经能躺绝不坐的青年,如今为了一个角色拼尽全力的模样,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骄傲。
他伸出手,将程诺轻轻拥入怀中。
“那以后,”他在他耳边低语,“我们一起游得更远。”
……
程诺进组《无声之境》了。拍摄地选在一个远离都市、风景静谧的江南小镇。这与世隔绝的环境,恰好贴合了电影中主角孤独的内心世界。
开机伊始,挑战便如影随形。失去语言这个最重要的表演工具,程诺必须调动全身每一个细胞去传递情绪。一个简单的抬头,一个眼神的流转,一次手指的颤抖,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琢磨和练习。导演王导是出了名的严格,对细节要求近乎苛刻,一个镜头拍二三十条是家常便饭。
程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靠着一点小聪明和本色出演混过去的“咸鱼”,每一个镜头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和投入。他常常在拍摄结束后,一个人留在片场,对着空气反复练习,直到筋疲力尽。
傅晏辞也在同一时间进了新的剧组,这次是一部国际合拍片,取景地在国外,两人之间隔着时差和千山万水。
忙碌和距离,并没有冲淡感情,反而让每一次联系都显得格外珍贵。程诺会在每天收工后,算好傅晏辞那边的时间,给他打视频电话。有时是兴奋地分享拍摄中的一点点进步,比如“今天王导夸我那个眼神对了!”;更多时候,是耷拉着脑袋,像只被雨淋湿的小狗,对着屏幕那头的傅晏辞诉苦:
“傅老师,我好难啊……今天那个情绪我怎么都找不到,NG了三十多次,大家都等着我……”
“我觉得我好像根本不会演戏……”
“王导今天脸好黑,我都不敢看他……”
屏幕里的傅晏辞,有时是在片场休息的间隙,背景嘈杂;有时是在酒店房间,脸上带着倦容。但他总会耐心地听程诺说完,然后给出具体的建议:
“找不到情绪的时候,试试回忆一下你之前……。不要想着‘演’,去想‘感受’。”
“王导要求高是好事,他是想帮你。别怕他,有不懂的直接问。”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个角色本身就有难度,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沉稳,冷静,像一块定心石,总能抚平程诺的焦躁和不安。有时候,两人也不说话,就开着视频,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傅晏辞看剧本,程诺揣摩角色,偶尔抬头看看屏幕里的对方,相视一笑,便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一次,程诺因为一场重头戏始终达不到要求,情绪崩溃,躲在化妆间里偷偷掉眼泪。他不想让傅晏辞担心,没有像往常一样打电话过去。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傅晏辞的视频请求却主动弹了出来。程诺慌忙擦干眼泪,调整好表情才接起来。
“今天收工这么早?”傅晏辞在屏幕那头问,眼神锐利,仿佛能穿透屏幕看穿他的伪装。
“嗯……今天比较顺利。”程诺眼神闪烁。
傅晏辞沉默了几秒,直接拆穿:“程诺,你哭过了。”
程诺的伪装瞬间瓦解,鼻子一酸,刚止住的眼泪又涌了上来,带着哭腔说:“……我就是觉得自己好没用……”
傅晏辞没有安慰他“别哭”,而是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异常严肃和认真:“程诺,你记住,你现在经历的每一个瓶颈,每一次自我怀疑,都是成长的代价。我拿奖之前,也一样经历过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刻。扛过去,你就是赢家。”
“可是……我怕我扛不过去……”
“你扛得过去。”傅晏辞的语气不容置疑,“因为我认识的程诺,是一条看起来懒洋洋,但认定目标后,比谁都有韧劲的咸鱼。”
这句“有韧劲的咸鱼”把程诺逗笑了,眼泪还挂在睫毛上,看起来又可怜又好笑。
“好了,”傅晏辞语气放缓,“去洗把脸,吃点东西。明天太阳升起,又是一条好汉。”
那通电话之后,程诺好像真的多了几分韧劲。他不再轻易气馁,而是把每一次NG都当成学习和打磨的机会。他观察剧组里其他老戏骨的表演,甚至观察小镇上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捕捉那些细微的情感流露。
渐渐地,他找到了一些感觉。他开始能够更自然地用身体和眼神去说话,王导脸上的阴云也渐渐散去,偶尔还会露出赞许的目光。
一天深夜,程诺拍完一场大雨中的戏,浑身湿透,又冷又累。回到酒店,他习惯性地想给傅晏辞发消息,才想起那边现在是凌晨,傅晏辞应该还在睡梦中。
他有些失落地点开聊天记录,往上翻,看着那些跨越时区的、琐碎而温暖的对话,心里却被填得满满的。
他打开备忘录,敲下了一行字:
【虽然很难,但我想成为能和你一样发光的人。】
然后,他放下手机,抱着剧本,沉沉睡去。梦里,他似乎看到傅晏辞就站在不远处的光里,对他微笑着伸出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