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吃瓜。”
赵思安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给地里忙着的赵清州他们送去,“休息一会儿再干。”
赵清州和石大狗他们走到地头,看见赵思安递过来的西瓜,有些不安的接过来。
“还是留给你们自己吃吧。”赵清州艳羡一扫而过,还是开口道:“这东西一定不便宜,别总给我们吃了。”
石大狗两兄弟也点头称是,他们都没见过,更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要是没有赵思安都不知道怎么吃。
“你们没事也去京都溜达溜达。”赵思安吃了口西瓜,笑着调侃道:“别和井底之蛙一样,什么都没见过。”
要不是这次为了卖菜,也不会知道原主没去过京都,更不知道京都有西瓜卖。
这里叫寒瓜,几年前一出现风靡整个京都,只是价钱贵不是一般百姓能消费。
小院里有几垄西瓜,种来自己吃,他暂时是不能卖的。
一切都要他彻底站稳脚跟有自保能力再说。
“哪个村里有屠夫?”赵思安道:“我要订肉,让人每天送过来。”
“咱们村就有。”赵清州说完,停顿一瞬又道:“至于送不送,就不知道了。”
他的话隐晦,赵思安明白,只是他也不能总去京都或是镇上买肉。
太耽误时间了。
“我去问问。”
问清楚屠户家住在哪,赵思安立刻起身,去村头的大院子。
“有人吗?”赵思安越过半截土墙,没看到院子里有人,于是喊道:“赵屠户在家吗?”
这家条件不错,三间青石瓦房,还有一排土胚房,大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在村头视野宽阔,不远处就是大片农田,还能越过农田、官道看到码头。
“谁呀?”赵屠户从后院出来,看到赵思安明显一怔。
“什么事?”赵屠户走到门口,打开大门,“进来吧。”
赵思安没动,只是笑着道:“我是村尾赵猎户儿子,赵思安。”
“哦。”赵屠户应了一声,看赵思安没进来的意思,问道:“找我什么事。”
“买点肉。”赵思安道:“每日要二十斤花肉,一个猪头,二十根大骨头。”
他想了想补充道:“再来付猪肝。”
“要这么多?”赵屠户诧异,确定道:“每日都要这些。”
赵思安点头,“这几天是这些,能送过去吗?
“能。”赵屠户点头,再次让他进来,“进来说下价钱。”
赵思安摇头,“就在这儿说吧。”
都说他是克亲克长克父母,沾上他会惹上晦气带来霉运,他不想被说嘴更不想被赖上。
赵屠户:“……”
看赵思安坚决不进,就把价钱一一报给赵思安,价钱公道比集市上便宜一些。
“行。”赵思安点头订下,在知道赵屠户下午就要杀头猪,表示今天就可以送过去。
他开心的往回走,下午就把饭、馒头提前蒸出来,傍晚肉、骨头……这些送来。
都可以提前做出来。
有小院厨房这个作弊器,无限保鲜任何时候都和新作的一样,他当然要好好利用。
还没走到家门口,就看见张伯带着几个人等着他,赵思安快走几步,“张伯,怎么过来了?”
“不是说搭棚子嘛。”张伯笑道:“早点动手,明天就能用上了。”
他把找来的人让赵思安看看,如果可以马上就可以动手,争取明天能用上。
赵思安却是犯了难,搭棚子简单,几根柱子搭个框架,上面铺点茅草就行。
问题是他现在啥啥没有,用什么来搭?这张伯速度也太快了!
“怎么了?”张伯看他面有难色,他看看自己带来的几个人,有些忐忑地问:“这几个朴实肯干,都是搭棚建房的好手。”
“不是。”赵思安看他误会了,笑着安抚道:“张伯带来的我信得过,看着都是勤劳能干的好手。”
他有些无奈地道:“只是材料还没买,现在什么都没有,暂时搭不了棚子。”
今天看见有的摊位搭了棚子,就顺嘴跟张伯说:想搭棚子,让张伯帮着找几个人帮忙。
“这有什么为难。”赵伯听他这么一说,不由笑道:“我家里木头很多,先借你用。”
农户哪家都存点木头,盖房子、孩子嫁娶都需要,都是早早准备出来。
赵思安家的盖房子用了,又没嫁娶之人,家里才没有备用的。
“那太好了。”赵思安一听,开心的不得了,“张伯,我买行吗?”
“还要搭灶台,买土砖,这些张伯你帮帮忙。”
赵思安知道张伯家里人多,卖柴、做苦力为生,就想着直接花钱买。
张伯自然答应,高兴得直搓手,布满皱纹的脸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似的。
这样一来,木材、土砖和茅草之类的事,都不用赵思安操心。
赵思安花了几百个铜板,全部包给张伯,知道他村子有木匠。
还拜托帮着买几张桌子。
张伯开心的带着人走了,赵思安心满意足的忙起来,只等着明天有棚子遮阳。
……
“张伯。”赵思安看着眼前的大棚子,笑弯了眼,“怎么盖这么大呀?”
他说摆个五六张桌子,现在这个棚子,十张桌子都摆不满。
“木头不值钱。”张伯笑眯眯地道:“盖大点,用着方便。”
他指着棚子里的那些小方桌,“拿来三张,剩下的两张明天拿来。”
“行。”赵思安笑道:“我这还有两张呢,暂时够用。”
他刚说完,话音还没落下,就呼啦啦过来一大帮人。
都是过来吃饭的,听说这里便宜味道好,是平时沾不到的荤腥。
都想过来尝尝。
“稍等。”赵思安道:“摊子马上摆好。”
他一边忙还一边道:“今天肉食多,可以多吃几样。”
赵思安搬了一盆猪头肉,一盆猪肝,都是用蒜、香菜一些调味料拌好。
无论色泽香味,还是大盆肉带来的冲击感,都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吃。
“猪头肉多少文。”一个青年问道:“比红烧肉便宜吗?”
他昨天吃了红烧肉,好吃,是真好吃,一直抓心挠肝的惦记。
只是也真贵,若是猪头肉便宜,他就买猪头肉。
“八文一盘。”赵思安笑道:“猪肝五文。可以拼盘,算你六文。”
这青年他有印象,昨天吃的红烧肉,是个舍得花钱的。
“半盘卖吗?”青年咬咬牙,眼睛落在红烧肉上,“我还想吃红烧肉,米饭浇肉汁。”
“卖。”半份当然可以,赵思安给他盛饭,“一片红烧肉加米饭,再加半份猪头肉,九文。”
算完帐之后,赵思安又问:“今天有馒头,拳头大一个一文钱。”
青年看到大馒头,立刻点头,“要,给你十文。”
“好嘞。”赵思安眉开眼笑,一份就卖了十文,“你先端到桌上去,我给你盛骨头汤。”
他刚说完,张伯在一旁道:“我给他盛吧,你招呼其他人。”
不等赵思安说话,就有人上前,“我要红烧肉,我还吃过呢。”
“我要半份猪头肉。”
“我要红烧肉。”
“我要猪肝,更便宜。”
众人一拥而上,眨眼把赵思安围住,都被肉香引得口水泛滥。
每一个都想早点吃上。
“别急。”赵思安就喜欢这热闹劲儿,买的多挣得多,笑道:“一个个来。”
好在有张伯帮忙,赵思安手脚又快,很快一个个端着饭菜走了。
有人帮着宣传就是好,人一**来,摊位前没断过人。
整个中午,赵思安几乎手没停,午时刚过就卖完了。
后来的一些人,连个馒头都没买到,赵思安只能笑着保证明天多做一些。
“呼。”赵思安忙一头汗,用手给自己扇扇风,“张伯,多亏你帮忙了。”
刚才差点忙不过来。
“都饿着肚子。”张伯笑道:“见着肉恨不得都扑上来。”
赵思安生意好,张伯很高兴,“做得好吃又便宜,那些没太多拖累的可不要花几文好好吃上一顿。”
“羊肉汤都经常去喝。”赵思安笑道:“我这个小摊儿,又花不了几文,也不用不舍得。”
码头摊位十多个,卖羊肉的摊位贵一些,便宜的也有不实惠。
一碗素面要三文,不如来他这里买点肉食吃,还会送碗骨头汤。
人人心里有本账都会算。
“张伯。”赵思安想想,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请你中午过来帮忙可以吗?”
张伯是码头老人,现在岁数大了,有些工头只在人不够的情况下。
才会把他带上挣点铜板。
赵思安听说挣得不太多,又这么帮自己,于是道:“中午这段时间十文钱,供顿午饭,张伯看怎么样?”
“不用,不用这么多。”张伯激动得连连摆手,眼眶都红了,“五文就行,就五文。”
他现在老了,每天混在这里,厚着脸皮跟相熟的工头讨活计。
多的时候也就十多文,有时候还挣不到这么多,好在儿子们也在码头干活。
他能帮着照看些。
“就十文。”赵思安不再多说,反而道:“张伯,你说的那个在码头住的人,能帮着看棚子吗?”
“能能。”张伯迫不及待地道:“一定能。”
他转身就跑,让赵思安等一下,他马上把人喊来。
五十来岁了,赵思安都怕摔着他,但心里很暖。
张伯很快把人找来,赵思安看对方二十多岁,瘦得跟个麻杆样。
身上的衣服大窟窿小眼的,只能勉强算件衣裳。
他心一软,嘴就秃噜了,“五文一晚。”
连张伯都瞪大眼睛。
赵思安说完就后悔,但是听说还带着俩孩子,那点情绪立刻没了。
“你晚上可以住棚子里,几个桌子一并就能当床。”
赵思安看人又要感谢,那副感恩戴德的模样,他实在窝心。
摆摆手道:“你们忙吧,我回去了。”
明天还要多做一些,想想就兴奋精力十足,只要挣钱他能从早干到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