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药香与龙涎香交织,掩盖不住那股病榻特有的沉闷气息。
姜凤澜垂首立于殿中央,能感觉到四周投来的各色目光,好奇的、鄙夷的、警惕的。五年了,这些朝臣们再次见到被废的皇太女,不知作何感想。
“抬起头来。”一个沙哑的女声从上方传来。
姜凤澜缓缓抬头,终于见到了这个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姜国女皇姜元霜。记忆中的女皇威严英武,而眼前这位躺在龙榻上的妇人面色蜡黄,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刀。
“儿臣参见母皇。”她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额头触地。
殿内响起几声轻蔑的冷哼。姜凤澜不用看也知道来自二皇女派系的大臣们。
女皇微微抬手:“你已不是皇太女,不必称儿臣。”
姜凤澜不慌不忙:“血脉之情,不敢或忘。儿臣虽被废黜,母皇永远是儿臣的母皇。”
她的话让殿内一静。女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又恢复平静。
“苏爱卿呈上的《边关十二策》,可是你所写?”女皇直入主题。
“是。”姜凤澜坦然承认。
“荒谬!”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她。姜凤澜余光瞥见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女子出列,“陛下,废太女久居冷宫,如何能写出这等策论?必是有人代笔,意图蒙蔽圣听!”
姜凤澜记得此人——兵部尚书杜敏,二皇女的铁杆支持者。
女皇没有表态,只是盯着姜凤澜:“杜爱卿所言,你有何解释?”
姜凤澜不慌不忙:“儿臣在冷宫五年,无一日不读书。先贤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臣虽不能行路,却可神游古今。“她顿了顿,“若杜大人不信,可当场考校。”
杜敏冷笑:“好大的口气!那本官问你,北方狄族骑兵来去如风,我朝步兵难以抵挡,该如何应对?”
这正是《边关十二策》中重点讨论的问题。姜凤澜嘴角微扬:“狄族骑兵虽快,却有三弱:一弱后勤,二弱攻坚,三弱协同。”她声音清朗,回荡在大殿中,“儿臣建议采取‘坚壁清野,断其粮道;多设弩阵,阻其冲锋;分化各部,使其互疑’之策。”
杜敏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姜凤澜对答如流。
“若敌军绕过关隘,直扑我腹地呢?”又一位大臣发问。
“那便放开一条路。”姜凤澜的回答引起一片哗然,她不急不缓地解释,“诱敌深入,断其归路,而后合围歼之。此乃关门打狗之计。”
女皇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
姜凤澜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她挺直腰背,声音沉稳有力:“儿臣以为,边关之患,非一日之寒。若要长治久安,需做到三点:其一,改被动防御为主动经略,在边境设立屯田军镇,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其二,以夷制夷,分化狄族各部,联弱击强;其三,富国强兵,改革军制,精兵简政。”
殿内鸦雀无声。这些见解远超当下朝臣们的认知范畴,既有传统兵法的精髓,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
女皇久久凝视着她,忽然问道:“若派你前往边关,你可能稳住局势?”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大臣们纷纷变色,二皇女派系的人更是急欲进言。
姜凤澜心跳加速,表面却波澜不惊:“儿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稳定边关,甘愿受罚。”她故意停顿一下,“只是儿臣乃戴罪之身,恐难服众。”
“朕封你为边关监军,代天巡狩。”女皇的话让所有人震惊,“但记住,你仍是戴罪之身,此行是给你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姜凤澜深深叩首:“儿臣领旨,定不负母皇期望。”
“陛下!”杜敏再也忍不住了,“废太女罪责在身,岂可委以重任?万一她勾结外敌……”
“杜爱卿多虑了。”女皇淡淡地说,“朕只给她三百亲卫,边关主力仍在韩将军手中。”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姜凤澜一眼,“若无真才实学,三百人能在边关掀起什么风浪?”
姜凤澜心领神会。这是试探,也是考验。女皇给她机会,但不多。
“儿臣只需三百精锐足矣。”她自信地说。
退朝后,姜凤澜被安排在紫宸殿偏殿暂住,三日后启程。这已是莫大的恩典——她不再是冷宫囚徒了。
傍晚时分,苏太傅秘密来访。
“殿下今日表现极佳。”老迈的太傅眼中闪着欣慰的泪光,“老臣就知道,先皇看中的储君,岂会轻易倒下?”
姜凤澜扶老人坐下:“多亏太傅冒险呈上策论。”
苏太傅摇摇头,压低声音:“殿下,此行凶险异常。二皇女已命心腹将领韩冰随行监视,三皇女也安插了她的表妹林轻舞入队。您身边将布满眼线。”
姜凤澜轻笑:“早料到了。”她凑近太傅,“我要的东西...”
苏太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包袱:“这是几位边关将领家眷的信物。他们的丈夫、父亲都曾是您的部下,对您忠心耿耿。见物如见人,他们会助您一臂之力。”
姜凤澜小心收好这些珍贵的信物——一枚玉佩、一把匕首、一支发簪……每件物品背后都是一位可能成为盟友的将领。
“还有一事。”苏太傅犹豫了一下,“女皇陛下私下问老臣,殿下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姜凤澜心头一紧:“太傅如何回答?”
“老臣说,冷宫五年,足以让顽石点头,何况殿下这般聪慧之人?”苏太傅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殿下确实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姜凤澜不动声色:“人总会变的。太傅不也觉得这种变化是好事吗?”
苏太傅笑了:“确实如此。只是……殿下要小心,二皇女不会轻易放过您。”
这一点姜凤澜比谁都清楚。今日朝堂上,她已感受到二皇女姜玉瑶那淬毒般的目光。那位盛装华服的二皇妹,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却比任何大声反对的大臣都要危险。
三日转瞬即逝。启程这天,姜凤澜换上了一身戎装,这是女皇特意赏赐的。银甲红袍,英姿飒爽,与冷宫中那个颓废的废太女判若两人。
宫门外,三百亲卫已列队等候。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冷峻的女将,见到姜凤澜只是微微颔首:“末将韩冰,奉旨护送监军大人。”
姜凤澜一眼就看出这位韩将军对自己的轻视。她不动声色:“有劳韩将军。”
队伍中还有一位身着鹅黄色衣裙的年轻女子,笑靥如花地迎上来:“轻舞见过表姐!三表姐特意让我来助表姐一臂之力呢!”
姜凤澜打量着这位表妹。林轻舞看上去天真烂漫,但眼底的精明逃不过她的眼睛:“有劳轻舞妹妹了。”
两支眼线队伍,一明一暗,一个冷若冰霜,一个热情似火。姜凤澜心中冷笑,面上却一片平和。
“出发!”她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得让周围人侧目。
队伍缓缓离开皇城。姜凤澜回头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宫墙,心中默念:我会回来的,以你们想不到的方式。
行至郊外,韩冰突然策马靠近:“监军大人,前方有两条路。一条大路平坦但绕远,一条小路近但险峻。大人选哪条?”
姜凤澜听出话中的试探。选择大路显得怯懦,选择小路又可能遭遇“意外”。
“兵贵神速,走小路。”她毫不犹豫,“不过……”她突然调转马头,面向队伍,“所有人检查装备武器,韩将军派斥候先行侦查。本宫要确保万无一失。”
韩冰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领命而去。姜凤澜知道,这是她建立权威的第一步。这支队伍里,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声音——她的。
林轻舞不知何时又凑了过来:“表姐真厉害,韩将军那样的人都听您的。”
姜凤澜微笑:“轻舞妹妹过奖了。对了……”她状似无意地问,“三皇妹可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我?”
林轻舞眨眨眼:“三表姐只说,希望表姐早日凯旋,姐妹团聚。”
“是吗?”姜凤澜笑意更深,“那真是……令人期待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